中山大学直播门王教授
A. 王金发中山大学教授
王金发教授,1947年4月出生于安徽,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后留校任教。他进一步深造,在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现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还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的客座教授,专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领域。
在教学方面,王教授主讲了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微生物遗传学和细胞科学与社会等课程。其中,细胞生物学因其卓越的教学成果,于2002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并在2003年被评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精品课程。他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编写了特色教材,并开发了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以及试题库和科学专题报告会专辑VCD等教学资源。
王教授在教学改革项目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持了多项教学改革研究,发表了十几篇教学改革论文。他的“开放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项目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在科研方面,他主持了多项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同时负责了多项教育部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科研成果丰硕,王教授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5部,其中1部为主编,3部为参编。他还翻译了1部著作,1部为参译。他的科研成就得到了国家和省级的认可,包括1991年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2000、2001年的连续两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如2000年的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001年的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3年的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2004年的南粤杰出教师,并在2005年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此外,王金发教授在教育创新方面走在前列,2009年他推出了全国首个指导课程《上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与实践》,引领学生在大学期间主动学习,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
(1)中山大学直播门王教授扩展阅读
王金发,原名逸,谱名敬贤,字季高,号孑黎,乳名金发,嵊县(今嵊州)广利乡董郎岗村人。幼聪颖,性豪侠,爱习武,善射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乌带党。二十八年归附平阳党,任首领。三十年考取秀才,与同乡志士创立大同学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被推为绍兴光复军分统。另有中山大学教授王金发。
B. 中山大学王江海祖籍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王江海教授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六都乡人。
自2010年起在中山版大学海洋学院任权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专业、海洋生物学专业)
自2009年起在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任教授
2002年5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
C. 异地恋怎么发现男朋友是海王
不要怀疑
如果你非常好 他会喝你分手
D. 中山大学心理学老师有哪些
教研人员: (研究兴趣 ; 系务工作)
高定国: 知觉、记忆和学习的认知和脑功能成像研究;认知与行为障碍研究;语言学习 系主任,学科建设、招聘和研究基金申请
程乐华: 心理统计与测量、网络心理学 学生实习
丁玉珑: 视知觉、注意、学习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脑功能研究方法 -
黄敏儿: 无意识情绪、情绪调节、身心健康 -
何子静: 婴幼儿认知和社会发展 -
李歆瑶: 员工倦怠,心理咨询 论文答辩
穆岩: 认知发展,数学与科学学习 -
潘俊豪: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统计应用 教材征订
曲折: 注意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磁共振技术 副系主任
饶恒毅: 注意、知觉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协助教师招聘
王飞雪: 人际关系、信任研究 学生实习
王雨吟: 心理咨询与治疗,家庭关系,儿童心理障碍 -
吴祥: 视觉意识,时间意识,意识状态和控制,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研究手段包括心理物理,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以及脑电。
岳珍珠: 多感觉通道交互作用;选择性注意与执行功能;认知控制与冲突解决;远、近空间知觉与注意 南校区心理学实验室、招生面试
易莉: 孤独症的社会认知、面孔加工、信任和道德感,跨文化比较;眼动研究 教材征订
杨小洋: 儿童青少年思维与认知发展、创造性发展与知识建构、学生自我提问、个人认识论发展、教师职业发展与专业化 硕士课程班班主任
周晖: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学习兴趣 招生咨询、出题、面试和录取安排
周国梅: 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面孔吸引力,面孔第一印象 副系主任
周欣悦: 危机管理,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对外宣传、系官方微博管理
邹智敏: 中国人的自我,社会认知偏差,社会决策与情绪智力
兼职教授: (研究兴趣)
陈烜之: 人类认知、中文语言加工、双语研究、语言心理学、人因研究
罗跃嘉: 注意、知觉、记忆的大脑机制研究;脑成像研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林崇德: 认知发展、创造心理学
Salili: 成就取向的跨文化差异、语言发展的比较研究、特殊儿童研究
晏松: 视知觉、目标识别、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张侃: 工程心理学、人因研究、工业/组织心理学
周晓林: 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脑成像研究;儿童阅读困难的特性及其脑机制;言语产生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视觉词汇加工;听觉词汇加工
周兆鎏: 知觉与记忆研究、意识问题、元分析、显著性检验
E. 中山大学王乐夫简介
姓名 王乐夫 共
系别 行政管理学系 共济网
职称教授、博导 655423 17
学位及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专
学术特长行政管理、公共管理、领导科学,对现代管理理论,尤其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有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对领导公共关系也有研究 考
学术兼职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92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网络督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同济西苑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院
第五届全国高等自考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123站台
全国文科百家重点百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8#信箱
《政治学研究》杂志编委 同济西苑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编委 同济
学术活动1993年8月11日至1994年2月1日以访问学者形式往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学术访问 kaoyantj
1993年2月8日至15日以学术交流形式到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进行学术访问一周 同济西苑
1997年2月以学术交流形式到香港城市大学社会与公共行政系进行学术交流五天 021-
1999.6越南国立大学进行教育管理交流 kaoyantj
1999.10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进行后勤管理学术交流 网络督察
2001.3 去美国参加美国行政学年会 1号
6554 8814
密云路
科研项目
1、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研究,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0 -2003,00BZZ014。
2、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及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国家教委九五社科项目,1998 -2000,。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地方政府,国家中华基金,1992 -1997,。
4、21世纪行政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2000 -2002,。
5、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及其体系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01.02 -2004.03,2001ZDXM630003。
6、面向二十一世纪: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1995 -1999,。
7、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规划,广东省政府委托,2000 -2001,。
8、广东乡镇研究,广东省农业科技开发中心项目,1994 -0,。
9、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总体规划,广东省教育厅,2000 -0,。
10、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规划,广东省政府委托,2000 -2001,。
11、新公共管理学与中国行政改革,广东省教育厅,1999 -2001,。
12、广东基层公共管理研究,2002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2002 -2004.01,。
13、广东省“十五”人力资源开发工程总体规划,广东省教育厅,2000 -,00SJB630001。
14、广东行政架构研究与基层领导(社科处无备案),广东省政府项目,1996 -2000,。
15、领导科学重点课程,广东省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996 -1998,。
论文
一类刊物
1、“公共管理:政治学的视阈”,《政治学研究》,2004.03。
2、“论公共领导”,《管理世界》,2003.12。
3、“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管理世界》,2002.12。
4、“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政治学研究》,2001.03。
5、“行政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政治学研究》,2000.11。
二类刊物
1、“打造中国MPA教育的品牌”,《中国行政管理》,2004.07。
2、“试论公共行政价值异化”,《中山大学学报》,2004.04。
3、“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公共性为研究视角”,《学术研究》,2004.03。
4、“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3.07。
5、“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中山大学学报》,2003.06。
6、“从“公有”到“共有”---对深圳市万丰村共有制模式的公共管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05。
7、“论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与互动”,《新华文摘》,2003.04。
8、“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全球治理”,《学术研究》,2003.03。
9、“MPA教育应突出专业化特色”,《中国行政管理》,2003。
10、“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学术研究》,2002.11。
11、“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中国行政管理》,2002.06。
12、“中国基层纵横涵义与基层管理制度类型浅析”,《中山大学学报》,2002.01。
13、“公共事务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关于公共管理改革几点思考”,《学术研究》,2001.11。
14、“论“两票制”对基层民主政制建设的贡献”,《中山大学学报》,2000.01。
15、“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1999.07。
16、“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中国行政管理》,1999.03。
17、“管理领导概念异同辨析——对核心概念的基础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9.03。
18、“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兼论中国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中国行政管理》,1998.07。
19、“中西方公共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中国行政管理》,1998.07。
20、“刍议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中国行政管理》,1997.07。
21、“珠江三角洲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学术专辑),1997.07。
22、“珠江三角洲乡镇公共决策体制转型探索”,《中国行政管理》(学术专辑),1997.07。
23、“刍议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中国行政管理》,1997.07。
24、“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与社会保障”,《中国行政管理》,1997.05。
25、“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04。
26、“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04。
27、“为澳门实施“一国两制”培养优质人才”,《中国行政管理》,1997.01。
28、“为澳门实施“一国两制”培养优质人才”,《中国行政管理》,1997.01。
29、“珠江三角洲乡镇公共决策体制转型探索”,《中国行政管理》,1997。
30、“珠江三角洲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1997。
三类刊物
1、“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04。
2、“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社会科学》,2003.04。
4、“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江海学刊》,2002.03。
5、“中国MPA教育的发展与期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1。
其他部分论文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比较探悉”,《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2、“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导体制变革与廉政建设”,《公共管理学报》,2004.02。
3、“A Probe into Chin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E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Chinese Public Review》,2002.01。
4、“略论中国行政学教育与行政学学科建设”,《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08。
5、“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变革趋势”,《学术论坛》,2001.01。
6、“行政决策与行政效率”,《广东行政学报》,1998.07。
7、“论行政决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03。
8、“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责任的效率分析”,《领导科学论坛》,1998.03。
9、“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责任的效率分析”,《领导科学论坛》,1998.03。
10、“论行政决策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03。
11、“现代领导与公共关系”,《行政人事管理》,1997.06。
12、“现代领导与公共关系”,《行政人事管理》,1997.06。
13、“坚持标准,因材施教,保证澳门硕士班培养质量”,《中山大学报丛》,1996.04。
14、“拓展领导智慧的有益尝试——《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学术交流》,1992.01。
专著与教材
1、《领导学通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05。
2、《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09。
3、《 领导学通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11。
4、《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行政学)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1。
5、《政府与公共管理》,广东高教出版社,1998.12。
6、《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08。
7、《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项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08。
8、《领导学:政府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03。
9、《行政效率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12。
10、《公共关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1。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11。
12、《现代领导科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02。
13、《公共关系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现代领导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05。
15、《公共关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2。
16、《大学政治课理论课复习资料》,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