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瑞老师
㈠ 唐敖庆的人物生平
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早在初中学习期间,他就显示出是一名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少年,深得老师的赏识。但因家境困难,无力升入高中,遂考入无锡师范学校继续学习。
1934年7月 ,毕业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
1934年8月—1936年1月,为筹集上大学的费用 ,任宜兴县官林镇凌霞小学教师。
1936年2月,进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大学补习班学习。这时,《大公报》上连载曾昭抡教授有关访日观感的文章,曾昭抡的学识和文采赢得了唐敖庆的敬慕和产生了师从的愿望。
1936年8月 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七七”事变爆发后,随校南迁,先在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938年随校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
1940年7月 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此时,唐敖庆刚结婚不久,夫妻俩居住在一间公寓的窄小套间里,生活十分清苦,唐敖庆除了承担大学的助教工作外,还在一所中学兼课,经常奔波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城郊中学之间。
1946年5月,在吴大猷的推荐下,朱光亚与李政道、唐敖庆一起随华罗庚赴美,开始了在美国学习研究核物理的生涯。
1949年11月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获得荣誉奖学金。 1950年1月 回国,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
1952年9月 调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授,与蔡镏生等创建化学系。
1955年6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委员。
1956年3月 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校长。
1978年5月 任吉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80年12月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化学组召集人。
1981年5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
1981年8月 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
1982年8月 当选为第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
1986年2月 主持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主任。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
1986年6月 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87年12月 任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
199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敖庆和王瑞駪、李政道、朱光亚、孙本旺等,以助手身分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于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尔后,唐敖庆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入学后,他同时选修了化学系与数学系的主要课程,顽强地进行学习,为他后来从事的理论化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入学一年后,唐敖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期,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校内的三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中发生明显的政治分歧,国民党控制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扬言要以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开展一系列“拥蒋崇美”活动。这时唐敖庆已读过《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他坚信书中指出的令人信服的真理:只有革命,中国人民才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旗帜鲜明地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对此进行宣传活动,这时他的寓所,已成为议论国事的场所,曾被戏称为“唐氏茶馆”,在斗争中形成了进步的学生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唐敖庆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中国同学会”与“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等进步组织一起,开展了许多活动,如于1949年10月在纽约河边教堂(Riversidechurch)附近的国际学生公寓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介绍国内情况,向联合国发出签名通电,要求驱逐国民党代表,接纳新中国的代表;发起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等。
1949年11月唐敖庆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报效新中国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国。从此,唐敖庆开始了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 唐敖庆还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发展科学事业、国家政权和党的建设工作。
195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至1964年,任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年6月4日至22日,任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任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
㈡ 有哪些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值得推荐
适合小学生哦哦读物有很多,比如:
1.《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场所,读到这本书的孩子就可以跟随主人公插上想象的翅膀-起去旅行,一起克服艰难险阻,- -起结识新朋友,- -起了解世间的美妙,学习文化历史,更学习如何成为一一个好孩子。
2.《成语故事》读懂成语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读懂成语的深刻内涵,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将歼瞎成语运用自如。如果能将个人的经历和思考融入本书,那就相当于找到了打开中国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
3.《宝葫芦的秘密》主人公王葆拥有了宝葫芦,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最终明白了,凡事都要自己努力。这本书是中国本土童话中的「精灵」,教给千千万万孩子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进步方法--自省。
4.《木偶奇遇记》
在这本书里,那个长鼻子的木偶,只要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但他终究改掉了许多缺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百多年来,这本书陪伴许多孩子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身影。
5.《格林童话》
充满了爱和正义、童心和童趣的《格林童
话》,温暖了全世界儿童的幼小心灵,完美诠释了「爱能创造奇迹」这一永恒的主题。被誉为全世界儿童早期阅读的[圣经」
6.《稻草人》
将童话故事与教育方法完美融合,用一个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展示劳动人民的苦难,让每个孩子都能心有所感,并触发他们幼小心灵中的爱和正义,极富教育意义。
7.《狼蝙蝠》
冰波的作品,在国内属上乘,他的⽂笔优美,特别适合⼩学⽣欣赏。尤其是这本《狼蝙蝠》,获得过许多奖项,这本书写了⼀种想象中的动物,它们具备⾮凡的能⼒,即空间转移,它们渴望与⼈类交流,但是,在此过程当中,⼤⼈们和孩⼦,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处理⽅式。读完这本书,能提⾼⼩氏丛空学⽣的想象能⼒,亦能帮助他们去感觉动物与⼈微妙的关系。
8.《爱——外婆和我》
殷健灵的⽂字,充满了灵性,她是⼀位难得的⼥⼉童⽂学作家,这本书,适合⼩学⽣读的原因是,能让⼩学⽣感受到更加细腻的亲情、感情,能使⼩学⽣更好地理解⼤⼈与⼩孩之间浓浓的情谊,推荐⼩学⽣们读⼀读。
9.《笨狼的故事》
这本童话书,⽐较适合低年级的⼩学⽣读,这⾥⾯的笨狼,温馨、善良、纯朴,其性格,亦会影响到读书的⼩学⽣,帮助他们从⼩意识到善与恶、对与错,值得⼀读。
10.《男⽣⼥⽣⼤作战》
__伟是⼀位具备才情的优秀⼉童⽂学作家,他幽默、善于想象、思维敏捷,他所写的童话、⼉童⽣活⼩说和想象类的⼩说,都值得⼩学⽣去读,有利于熏陶⽂学细胞,培养语感。像这本《男⽣⼥⽣⼤作战》,⼀定能让⼩学⽣读出笑声,并得到收获。
经典书籍很多,如果⼩学⽣喜欢,家长不妨多找郑乎⼏本给孩⼦们读读。
㈢ 关于三国演义
1.《水煮三国》一本关于管理的书。还有林长治写的一本大话风格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2.三国历史研究书目
三国之鼎峙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三国史略 王仲麒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史话 吕恩勉著 开明书店 1946年
三国新志(七卷) 刘公任著 世界书局 1947年
三国史讲话 徐德麟著 群联出版社 1955年
官渡之战(历史小丛书) 张习孔著 中华书局 1961年
赤壁之战(历史小丛书) 羽白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彝陵之战(历史小丛书) 李赓序著 中华书局 1965年
三国会要 杨晨著 中华书局 1956年
三国会要 钱仪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札记 杨晨 崇雅堂丛书本 1936年
读三国志杂志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三国志裴注述 林国赞著 中华书局 1959年
读三国志蠡述(三卷) 李澄宇著 未晚楼全集本 1933年
三国志集解 卢弼著 古籍出版社 1957年
三国食货志 陶元珍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校补三国志疆域志 金兆丰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三国郡县表补正(八卷) 吴增江著
杨守敬补正 宜都杨氏 1907年
三国志世系表 周明泰著 大公报社 1930年
三国志世系表遗附订伪 陶元珍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三卷) 黄大华著 大公报社 1936年
三国志人名录 王祖彝著 商务印书馆 1956年
三国志证闻校堪记 罗振玉著 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 1915年
三国人物论 祝秀侠著 台北中正书局 1953年
三国人物评传 黄逸民著 台北国民出版社 1958年
三国经济史 陈啸江著 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 1936年
曹魏之经济基础 马智修著 香港著者印 1968年
三国志兵事钩元 王嵩儒著 济南印本 1928年
三国时代薄葬考 于世琦著 青岛听涛楼 1933年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昆明中华书局 1939年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 贺昌贤著 商务印书馆 1946年
魏晋清谈述论 周绍贤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年
魏晋的自然主义 容肇祖著 商务印书馆 1935年
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 汤用彤,任继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魏晋文学论稿 汤用彤著 人民出版社 1957年
三国志平议(二卷) 李宝洤著 汉堂类稿本 1922年
三国志评论(四卷) 李景星著 四史评论本 1932年
三国志知意 刘咸析 成都尚友书塾 1932年
华阳国志校注 刘琳校著 巴蜀书社 1984年
诸葛亮 孙敏修著 商务印书馆 1926年
诸葛忠武侯年谱 古直著 中华层冰草堂丛书本 1929年
诸葛孔明生活 徐道轩著 世界书局 1929年
诸葛亮 韩非木著 中华书局 1935年
诸葛亮 朱杰勤著 昆明空军军官学校政治部 1941年
诸葛亮 祝秀侠著 重庆胜利出版社 1944年
诸葛亮新论 王芸生等著 重庆读者之友社 1945年
诸葛亮 周佐治著 南京青年出版社 1946年
诸葛亮 马植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
诸葛亮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诸葛亮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年
曹操 王仲荣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6年
曹操 徐素著 香港中华书局 1959年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编辑部 三联书店 1960年
三国史 马植杰著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三国史 何兹全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曹操集译注 安徽毫县译注小组 中华书局 1979年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诸葛孔明全集 (明)诸葛羲,诸葛倬著 中国书店 1986年
诸葛亮集 张澍辑 中华书局 1960年
一代贤相诸葛亮 李兆成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天下英雄刘备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诸葛亮在襄阳 余鹏飞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诸葛亮文集全译 万家常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年
诸葛亮评传 余明侠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
三国志选注(上,中,下)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
三国志选注 缪钺主编 中华书局 1984年6月 583千字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 宋 熊方等撰 刘枯仁点校 中华书局 1984年10月 1,130千字
三国志人物故事 仓阳卿 张企荣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 153千字
闲话三分 陈迩冬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6月 79千字
三国人物评传 谭良啸 张大可主编 三秦出版社 1987年10月 235千字
三国志导读 缪钺等著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10千字
三国志选译 陈寿原著 刘琳译注 巴蜀书社 1988年5月 139千字
三国史研究 张大可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年9月 325千字
三国志校诂 吴金华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年 300千字
三国志今注今译 苏渊雷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8月 253千字
三国志今译 田余庆 吴树平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860千字
三国志辞典 张舜微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年4月 1577千字
三国经济史 余鹏飞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5月 320千字
三国志现代文版 晋 陈寿 刘国辉等译 红旗出版社 1992年7月 800 千字
三国演义纵横谈 丘振声著 漓江出版社 1983年1月 315千字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朱一玄 刘毓忱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3年10月 662千字
《三国演义》研究集 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3年12月 367千字
千里走单骑长篇评话《三国》之一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4月 244千字
三顾茅庐长篇评话《三国》之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6月 166千字
三国演义简说 李厚基 林骅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6月 69千字
三国演义创作论 叶维四 冒炘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230千字
孔明初用兵长篇评话《三国》之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200千字
长阪坡长篇评话《三国》之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10月 179千字
火烧赤壁扬州评话 康重华口述 李真 张棣华整理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年1月 530千字
《三国演义》新论 刘知渐 重庆出版社 1985年6月 101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1> 学刊编辑部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5年7月 302千字
群英会长篇评话《三国》之五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98千字
草船借箭长篇评话《三国》之六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78千字
火烧赤壁长篇评话《三国》之七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10月 285千字
三气周瑜长篇评话《三国》之八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2月 213千字
张松献图长篇评话《三国》之九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200千字
孔明进川长篇评话《三国》之十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03千字
三国演义会评本 陈曦钟 宋祥瑞 鲁玉川辑校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 1600千字
三国演义学刊<2>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编 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 1986年8月 313千字
竹琴三国志选 胡度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6 年10月 176千字
三国演义选粹 罗贯中 原著 郭豫适 荀茵选评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 209千字
说三国话权谋 李炳彦 孙兢 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12月 245千字
三国演义论稿 高明阁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6年12月 210千字
三国志玉玺传 童万周校点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 395千字
《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 85千字
反三国志演义 周大荒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5月 380千字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 黄新亚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0月 124千字
袭取成都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二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3月 19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新探 霍雨佳著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5月 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 郭济兴 李世俊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6月 226千字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台湾邵红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 177 千字
三国群英会 唐耿良演出本 唐耿良 辜彬彬整理 中国曲艺出版社 1988年8月 297千字
《三国演义》与经营管理 李正 周克西编著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8年9月 202千字
兵伐东川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三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9月 250千字
水淹七军 长篇评话《三国》之十四 张国良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12月 289千字
人才与谋略——《三国演义》启示录 胡世厚 卫绍生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年4月 116千字
汉都烽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一 张天民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浪卷大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二 张笑天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95千字
问鼎中原——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三 毕必成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59千字
几度夕阳——三国志影视故事之四 于力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337千字
三分归晋——三国志影视故事之五 苏叔阳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9年5月 247千字
三国演义辞典 沈伯俊 谭良啸编著 巴蜀书社 1989年6月 850千字
《三国演义》新校注本 吴小林校注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8月 806千字
三国演义考评 周兆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250千字
《三国演义》与市场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2月 151万字
《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编 中华书局 1991年2月 410千字
三国演义美学价值 霍雨佳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290千字
三国演义与现代商战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年7月 87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领导艺术 谭洛非著 巴蜀书社 1991年8月 115千字
《三国演义》谋略三十种 陈辽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年8月 100 千字
读三国谈经营 李文华编著 知识出版社 1991年10月 118千字
三国演义与企业领导谋略 冒炘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0千字
白话三国演义赏析(上、下册) 张绍仁等编译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500千字
为人处世与《三国演义》 严钦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年1月 185千字
《三国演义》理校本 沈伯俊理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800千字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政协四川绵阳市委员会 巴蜀书社 1992 年4月 347千字
三国演义艺术欣赏 郑铁生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年7月 275千字
《三国演义》与人才竞争 周俊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29万字
战略三国志 日本·城野宏著 林怀秋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2年12月 385千字
三国智谋精粹 霍雨佳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年1月 255千字
三国名人传说 本社选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年2月 108千字
三国人物传说 诸葛纬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5月 101千字
三国外传 江云 韩致中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6月 393千字
《三国演义》的传说 董晓萍编 南海出版公司 1990年8月 235千字
三国人物别传 王一奇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年1月 288千字
《三国演义》连环画(上、中、下) 原著罗贯中 徐良士等改编 徐飞平 徐宏达等绘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2月
精美白话文三国志 日本·园田光庆画 久保田千太郎配文 续三义 徐迎新 薛至诚 姜小平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0年9月
桃园结义——儿童版·彩画之一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乐明祥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曹操闯世——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姚鸿发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诸葛下山——儿童版·彩画之三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赤壁大战——儿童版·彩画之四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杨秋宝 陆华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10月
三气周瑜——儿童版·彩画之五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徐谷安 徐毅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0月
刘备入川——儿童版·彩画之六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朱铭善 陆华 费嘉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l0月
三英之死——儿童版·彩画之七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费嘉 颜志强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七擒孟获——儿童版·彩画之八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陆华 侯春洋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六出祁山——儿童版·彩画之九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史建期 刘泽 岱陆华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归晋——儿童版·彩画之十 原著罗贯中 庄季德 满叔道改编 陆华 陈夏 史建期绘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三国志——忠肝义胆群英会 蔡志忠古典幽默漫画 三联书店 1992年8月 40千字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田久川译注 中华书局 1983年
三曹年谱 张可礼编著 齐鲁书社 1983年5月 167千字
曹操·诸葛亮·周瑜传译注 路志霄 牛得权注 王立中 唐凌 刘亚利译 中州书画社 1983年7月 152千字
曹植集校注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6月 474千字
曹操集注 夏传才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年5月 180千字
曹操 日本·川合康三 周东平译 三秦出版社 1989年2月 123千字
曹操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6 月 211千字
乱世枭雄 衣连友 金志隆著 黄河出版社 1989 年12月 566千字
乱世英杰——曹操传 陈周昌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1月 203千字
曹操传 刘玉娥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6月 158千字
诸葛亮 郑孝时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12月 60千字
诸葛亮新传 章映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9月 199千字
一代名相诸葛亮 曹余章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月 56千字
诸葛亮研究 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巴蜀书社 1985年10月 240千字
诸葛亮治蜀 谭良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5月 42千字
诸葛亮传 柳春藩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年7月 185千字
诸葛亮研究新编 襄樊市诸葛亮研究会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2月 222千字
诸葛亮传说故事 张定亚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7年2月 45千字
访古话孔明 谭良啸著 文物出版社 1987年7月 80千字
咏诸葛亮诗歌选 李伯勋选注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10月 139千字
诸葛亮的传说 陈文道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11月 92千字
历代咏赞诸葛亮诗选注 谭良啸选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1月 81 千字
诸葛亮文译注 梁玉文 李兆成 吴天畏 巴蜀书社 1988年3月 200千字
诸葛亮研究三编 王汝涛 于联凯 王瑞功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8年11月 185千字
电视连续剧《诸葛亮》创评文集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11月 172千字
卧龙深处话孔明一一关于诸葛亮的新评说 晋宏忠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年7月 143千字
诸葛亮传奇 李元梯编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9年8月 150千字
诸葛亮形象史研究 陈翔华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 3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 高士楚等编 东方出版社 1991年3月 254千字
诸葛武侯兵法今译 王臣译 陕西师大出版社 1991年9月 250千字
白话诸葛谋略全书 尹名 金川 荣庆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1月 112千字
诸葛亮兵法谋略 字光编译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1年11月 130千字
诸葛亮谋略宝典 侯洪焰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 260千字
诸葛亮躬耕地新考 李兆钧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年8月 336 千字
荆州风物话三国 钟扬波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8月 92千字
古隆中 汪大宝编写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4年10 月 43千字
三国蜀汉探踪 《旅游天府》编辑部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3月 90 千字
三国胜迹湖北多 蔡远雄等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9月 106千字
三国胜迹遍神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130千字
蜀汉胜迹 成都武侯词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 74千字
三国胜迹游 吴功勋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8月 172千字
武侯祠大观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163千字
三国赤壁古战场新探 李儒科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年5月 98千字
赤壁战地考 贺亚先 王琳祥 邱姬玲编著 武汉出版社 1990年9月 130千字
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 蒲杞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讨会文集编委会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0月 329千字
武侯祠 谭良啸 张宗荣著 成都出版社 1993年1月 50千字
三国用人艺术 冯世斌著 新华出版社 1992年5 月 180千字
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 郭清华 侯素柏编著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3年4月 l00千字
㈣ 第二届幸福中国全国大赛 主办单位是谁有哪些评委
一、活动宗旨
为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指示精神,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相互交流的平台,积极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普及艺术教育,推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青少年爱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坚定信念,以达到教育引导青少年全面发展、进步向上的目的。
二、全国组委会
名誉主任: 陈连昌 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
龚心瀚 原中宣部副部长
黄伯诚 原北京卫戍区副司令 少将
张玉堂 原武警总后勤部副政委 少将
李伦新 原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
艺术总顾问: 赵晓生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名钢琴演奏家
裴德义 江苏省音协副主席、南京民乐团团长
顾延培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
王讯谟 某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 少将 山东省书协副主席
上海市书协主席团委员
姚昆田 原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海旅游文化协会会长
戴小京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毛国伦 上海香山画院院长
周鸣秋 民建中央画院副院长
林仲兴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法家
活 动顾 问: 韦鹏飞 中国教育部督学 教育部原司长
秦范雄 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
朱妙善 著名京剧演员
陈海伦 宁波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莲琴 杭州嘉德威钢琴公司 总经理
叶 辉 上海海音琴行 总经理
主 任: 刘金富 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 会长
徐继光 上海长三角画院 院长
副 主 任: 顾向琪 抚州市音乐家协会 主席
彭 强 上海乐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国强 中国与海外画报社 艺术总监
黄旭东 上海晓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裁
张建华 上海东上海新文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执 行主 任: 方立平 中国音协刘天华研究会 秘书长
窦晓明 中华乐器网 总经理
周 俊 上海乐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德新 上海徐悲鸿艺术中心 理事长
吴 铮 上海中华书画协会 理事长
戴闪庆 上海天益宾馆党委书记、上海天艺书画院常务院长
许基山 中国与海外画报社专刊出版人、总编辑
范廷义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会员、上海美协会员
执行副主任: 吴东华 中国笛子专业委员会 理事
方 源 上海诚智灵威市场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曾 骏 上海万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房吴颖 东方名家书画院上海分会 秘书长
陈 奇 中国与海外画报社专刊出版人
执行秘书长: 霍绍粼 上海长三角画院 副秘书长
副 秘书 长: 孙章伦 安徽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安徽赛区负责人
毛柳君 中华乐器网 CTO
王瑞碧 杭州赛区负责人
东方雅韵青少年民乐艺术节评委嘉宾:
古筝:
于红梅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著名二胡演奏家
郭雪君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罗小慈 著名古筝演奏家
二胡:
陈耀星 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 著名二胡演奏家
曹元德 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
马晓晖 著名二胡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奏员
笛子:
许国屏 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奏员
周大成 教授 中国笛子曲集主编
林克仁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葫芦丝:
王厚臣 国家一级演奏员 中国葫芦丝巴乌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杨 声 著名葫芦丝演奏家
孙章伦 安徽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幸福中国”全国青少年钢琴选拔活动顾问及评委:
赵晓生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名钢琴演奏家
任舒曼 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
黄红辉 江西省钢琴学会会长、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黎颂文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博士 著名钢琴教育家
王小强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大连钢琴学会会长
张 薇 华东师范大学钢琴教研室 主任
陆佳敏 上海戏剧学院钢琴教研室 主任
张 韵 旅法钢琴演奏家 博士
夏 斌 皇家音乐中心校长 英皇钢琴、理论资深专家 美国音乐硕士
“幸福中国”全国青少年艺术交流展演活动艺术顾问及评委
西洋乐:
毕德荣 小提琴教授
曹 敏 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
陈新之 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
李建业 上海音协管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闵晓辉 国家二级演奏员 管乐评委
庞 鹰 上海爱乐乐团乐队长首席长笛 二级演奏员
沈 韵 旅法长笛演奏家
舞蹈 :
凌桂明 上海舞蹈家协会主席
黄乃翌 世界舞蹈总会WDC国际级评委 北京舞蹈学院国标舞系外教
魏建军 舞蹈家 艺术家 国家一级编导
谢烈荣 舞蹈家 艺术家 国家一级编导
王 鑫 上海戏剧学院 舞蹈家
声乐、语言、表演:
柴国栋 青年导演
柴金龙 青年导演
陈达明 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
陈景熹 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方 琼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上音硕士生导师
黄宏墨 资深音乐人
接厚芳 国家一级演员 空政文工团著名歌唱家
刘可欣 海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
吕建强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田 华 音乐人
佟铁鑫 空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
王方针 著名导演
王士杰 上海戏剧学院教研组长
尹 萌 资深音乐人
郑秋芳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特聘教师
国画:
陈由岚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施仁荣 上海长三角画院执行院长
范庆天 同济大学美术教授
郭大涌 资深书画家
蒋 伟 资深书画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国庆 著名国画家 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左建华 著名国画家、教授
西画:
李 醉 上海颜文梁艺术促进会会长、教授
傅关根 油画家、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考级美术类高级考官
沈 非 油画家、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考级美术考级考官
金荣华 上海长三角画院副院长,上美会员
汪伟民 上海晋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书法:
张云涛 上海天艺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书协会员
朱鸿生 资深书法教育家、中国书协委员、上海书协会员
金爱华 上海长三角画院副院长 上海书协会员
刘祖梁 上海金融职大副教授
篆刻:
江德兴 书画篆刻教育家、上海书协会员
李文骏 西泠印社会员、中国书协委员、上海书协会
诗文:
季振邦 上海诗人杂志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
沈善增 作家、书法家、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
童孟侯 原中国海员杂志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
管继平 作家、书法家、上海作协会员、上海书协会员
陆林森 资深作家、编辑、上海作协会员
张建中 资深作家、编辑、上海作协会员
季渺海 诗人、上海作协会员
田传久 诗人、上海作协会员
金月明 诗人
注:评委若有变动以实际到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