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
『壹』 中山大学日语系如何
中大日语系是在外国语学院下的专业很好哦!加油~
附外国语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四个本科专业;并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五个硕士点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其中我院的英语专业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我院还是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考点。我院“英语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是校级名牌课程和省级名牌课程;“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德语系;并有英美语言文学研究所、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诗研究所四个研究机构以及图书分馆、教学技术部;学院的管理部门有行政部、教学科研部、继续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广州英语培训中心。全院目前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 27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人员2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6人;在学本科生724人、硕士研究生264人、博士研究生 29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97人。另外聘请客座教授 1人、兼职教授4人,外国专家13人。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学风严谨的师资队伍,除了有资历深、造诣高的老教授,还有一批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绩的中青年学者,这些优秀学者是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未来和希望。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有着严谨求实的优良学术传统,洪深、梁实秋、戴镏龄、梁宗岱、王宗炎、谢文通、俞大絪、桂诗春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学院的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长期以来,学院不仅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全国同行院系中享有很高的名望。多年来,学院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语言教学方法,狠抓基础教育,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特别是近几年来,学院不断拓宽培养口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熟练外语技能和相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院以来学院各专业的学生每年参加全国有关统考均取得好成绩;本科教学被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评定为优秀教学单位。
在努力作好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还挖掘潜力,努力发展成人教育。如今学院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办学的格局。2000年以来,学院共培养了博士毕业生20人;硕士毕业生166人;本科毕业生611人;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40人。此外还培养了一批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并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国内进修生(访问学者)和夜大毕业生和各类外语培训生。2000年以来,学院承担了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37项,教职工2000年至2003年发表学术论文42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12篇;出版专著16部、译著64部、工具书6部;编写教材84部;编著著作6部。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一贯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已与国内外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院每年还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外及港澳地区讲学、进修、考察、参加学术会议。此外,还聘请外国专家来学院讲学、任教。2001年12月,学院日语专业举办了“2001中日比较文学学术国际会议”。2002年4月,学院法语专业举办了雨果诞辰二百周年纪念大会。2002年暑假期间,学院英语专业主办了“语篇与翻译国际会议”。2002年12月,学院协办了“中国第四届诗歌翻译研讨会”。2003年12月,与哲学系合作,举办了“传播学与语言文学研究”系列讲座。学院在2001年至2003年分别举办了功能学周。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大力支持,泰国著名社会活动家陈世贤先生(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慷慨捐资巨款支持外国语学院的教育事业;香港合生创展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孟依先生捐资兴建的综合性外国语学院大楼已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现代化电教设施不断完善。图书分馆馆舍环境优雅,设备新颖,藏书10万多册,期刊近万册,内设教师研究生电脑检索室。学院有语言实验室6间;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室4间;讲学厅2间;卫星电视教学网络系统1套;并设有研究生多媒体综合课室和教师研究生电脑室等。目前学院还设有陈世贤奖教奖学金、梅韬奖教奖学金、周宗哲奖学奖教金、龙门奖学金、钟黄雪如奖教奖学金、中迈咨询公司奖学金六种奖教奖学金。
在21世纪里,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将励精图治,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继承和发扬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传统和我院"问学、勤奋、探索、实践"的院风,为把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外国语学院而奋斗。
『贰』 中山大学为什么是中文系而不是文学院
一、该学校设中文系,而不设文学院,是因为该学校中文系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院系设置决定。
二、该学校的中文系,正式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该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系之一。
中文系人才荟萃,曾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任教。先后在该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顾颉刚、赵元任、罗常培、鲁迅、郭沫若、钟敬文、陆侃如、冯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季思、冼玉清等。这些著名学者为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27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拨尖人才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天骥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承学教授、黄仕忠教授和彭玉平教授等人,是中文系教师的杰出代表。
2000年,中文系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10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2002年,经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验收,中文系获评为优秀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首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同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获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获评为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攀峰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9年第二轮全国高校学科水平评估中文系排名并列第6,2012年第三轮评估排名全国并列第5。
三、一般大学的文学院,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系、艺术理论系等。
该学校将中国语言文学系单独设置,将新闻系、艺术理论系划入传播与设计学院。
『叁』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怎么样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由中山大学申请,经广东省教育厅、教育部专家组评审通过,报教育部批准(教发函200687号)创办的独立学院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肆』 中山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值得你翘课去蹭
【关于南校岭院的优质好课】
1.郭凯明老师的宏观经济学课
先简短的介绍一下郭凯明老师
郭凯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结构转型、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等。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7.09-2012.07,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2003.09-2007.07,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7.01-现在,副教授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2013.09-2016.12,讲师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07-2013.08,主任科员
郭老师把课程内容讲得浅显易懂,即使是宏观经济学这种偏学术类的学科也让学生很好接受,老师在宏观经济的课堂上也要求我们多去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财政部等找数据,每周进行分析。其他专业的同学想来旁听的话是非常推荐的,其实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里是相对基础的课程,难度不会太大的。
此外,中美贸易战开始时,郭凯明老师还特地额外的开讲座,向全岭院学生讲述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发生的原因,是比很多课程都还要实用的讲座,受到大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