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教授们的国籍
❶ 香港的大学培养出过诺贝尔奖得主吗
香港的大学培养出过诺贝尔奖得主,如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他曾就读香港中文大学,他现在是英美双重国籍。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从1895年设立到现在已经过百年,在一百多年里,美国籍获奖者为325人,目前为止只有12位华人获奖。日本已经有27人获奖,特别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硬科学”方面,日本科学家都有所收获。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❷ 美籍华人科学家张翔获任为香港大学第多少任校长
华人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张翔教授正式获任香港大学校长。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委会”)2017年12月15日通过决议,任命张翔教授为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任期五年,以接替将于2018年1月离任的马斐森校长。
校委会主席兼遴选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欢迎张翔教授出任港大校长,期望港大成员支持他领导大学迎接种种的机遇及挑战。
此前,2017年2月2日,香港大学官网发布公告称,马斐森教授已辞任校长一职,校委会将开展全球招聘遴选新校长的工作。同一天,爱丁堡大学官网发布消息称,马斐森将出任下任爱丁堡大学校长职务。
❸ Kimmy Wa Chan, Chi Kin (Bennett) Yim,Simon S.K. Lam的国籍分别是什么
Kimmy Wa Chan:陈华,副教授,香港人,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国籍。
Chi Kin (Bennett) Yim:严志坚,博士,香港大学,中国国籍。
Simon S.K. Lam:林善成,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美籍华人。
❹ 杨振宁简介,个人资料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 ,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8年,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拓展资料: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对杨振宁作出了高度评价,“杨先生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一面旗帜”。顾秉林透露,他任校长时杨振宁推荐了著名计算机专家姚期智来清华任教,为后来清华引进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还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说,“很多人学问很大,脾气也比较大一点,而杨先生,你跟他什么都可以说。”,“杨振宁是位尊重人的忠厚长者,什么事都可与他辩论。”葛墨林认为,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师生,不仅在学问上受惠于杨振宁,人品、学风上也受益颇多。杨振宁“宁拙毋巧,宁朴勿华”的要求,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