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电子科技大学程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程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9-02 14:04:58

⑴ 中兴通讯技术的名单

主任
钟义信(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副主任
侯为贵(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糜正琨(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马建国(天津大学教授)
陈前斌(重庆邮电大学教授)
编委名单(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1. 艾 波 中国联通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2. 曹淑敏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3. 陈建平 上海交通大学211/985办公室主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 4. 陈 杰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5.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6. 陈锡生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7.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 8. 高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9. 葛建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10. 顾畹仪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教授 11. 郭云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 12 管海兵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13. 侯为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4. 何士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15. 洪 波 中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16. 纪越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17. 江 华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18. 蒋林涛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19. 雷震洲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教授级高工 20. 李红滨 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21.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22. 李乐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3. 李融林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 24. 李少谦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25. 李 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CERNET 网络中心副主任 26. 马建国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27. 孟洛明 北京邮电大学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28. 糜正琨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29. 庞胜清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次 30. 史立荣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31. 孙枕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32. 孙知信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教授 33. 谈振辉 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34. 唐雄燕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 35. 田文果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36. 童晓渝 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37. 王 京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38. 王文东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 39. 王晓明 中兴通讯微电子研究院院长 40. 王育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41. 韦乐平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工 42. 卫 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43.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 44. 吴克利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45. 徐安士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46. 须成忠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云计算中心主任 47. 续合元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总工、教授级高工 48. 薛一波 清华大学CPU&SOC中心副主任,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院 49.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50. 杨 震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 51. 尤肖虎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52. 乐光新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53. 张宏科 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授 54. 张 平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55. 张同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 56. 张智江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建设部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57. 赵厚麟 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俄罗斯电信科学院院士 58. 赵慧玲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59. 赵先明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60. 郑纬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61. 钟义信 北京邮电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计算机学院教授 62. 朱近康 中国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⑵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院领导
顾晓勤、卢满怀、杨洪祥
高级职称
王连圭、顾晓勤、熊矢、杜平安、杨平、唐贤远、罗小发、刘海潮、周文辉、程文彬、卢满怀、彭芳、倪利勇
博士教师
何伟、黎萍、顾晓勤、张国庆、倪利勇
自动化工程系
刘跃华、周文辉、程文彬、刘保军、彭芳、潘奇明、朱春媚、刘金华、王连圭、唐贤远、黎萍 、张国庆
机械工程系
卢满怀、贾玉双、李博、何伟、倪利勇、沈文浩、顾晓勤、于晓光、罗小发、刘海潮、彭伟、张春红、任敏、刘艳霞
实验室
吴德强、王凡、谢湘平、何炳超
辅导员
李娜娜、彭娟、刘辉、李保安 卢满怀,男,中山市人,党员,副教授,1976年出生。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年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2003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到学院工作,承担了多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工作,主持实验室建设项目3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修订2008-2013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机械设计基础》等十多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质量工程3项。2009年至今,获中山市、学校年度优秀教师6次,指导学生科技竞赛获国家、省级二等奖以上3次,发表教研论文多篇;2011年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专利授权2项;2009-2011年被聘为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2011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2011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信息员。2009年获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青年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指导2名总校硕士研究生。
杜平安,男,62年5月生于重庆开县,92年于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03年在美国Georgia Tech进修访问。电子科技大学CIMS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个人经历:
1980.09 - 1984.07 东北大学机械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4.07 - 1986.0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助理研究员;
1986.09 - 1989.07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二系读硕士,获硕士学位;
1989.09 - 1992.07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1992.09 - 1998.07 电子科大CAE研究中心工作,副教授;
2003.04 - 2003.10 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
1998.09 – 2010.03 电子科大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四川省机械设计与传动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制造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达川、泸州等市副组长、电子科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机电系统的数字化设计、仿真与制造,基于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技术,虚拟样机技术等。先后完成包括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部,发表论文80余篇,指导研究生50余名。
讲授课程:1、有限元分析与建模,硕士生课程;
2、CAD/CAE/CAM方法与技术,本科生课程。 杨平,男,1963年09月生,教授,硕士。198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精密仪器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宇航学会会员。2009.8-2010.2 美国密歇根大学S.M.Wu MRC制造技术研究中心(S.M.Wu.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isty of Michigan)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撰写《机械电子工程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检测技术-虚拟实验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教材2部;近年来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40余篇(EI,ISTP收录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各类研究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5项。 贾玉双,讲师,硕士,1967年6月生,党员。
1985.9—1989.6中南工业大学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本科
1989.9—1992.1中南工业大学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硕士
1992.5—1994.12中山市电梯厂技术开发部,技术员
1995.1至今中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 彭伟,男,生于1975年,工学硕士、实验师。
研究方向为可靠性设计与优化、维修性设计。主讲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等。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3篇被SCI、EI收录。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和先进生产、制造技术,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实践包括金工实习、社会实践、开放式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机械CAD/CAM、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安装调试与维修等。
2.机电一体化方向:单片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及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培养特色:既注重学生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培养,又重点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九大实践平台(实验室及实践装备)、四大教学模块、二十多门实践课程近六百学时的训练,以及大量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使学生不但具备在装备制造业及相关领域中所需的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又使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大大地增强学生自身在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装备制造、机电工程、汽车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交通、建筑、冶金、家电、仓储等行业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管理、策划、营销、服务等工作。也可到科研、行政、事业、院校等部门从事科研、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电气工程、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以电气工程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等为特色,具有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宽广的特点;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及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就业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决策管理部门。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到电力、机械、建筑、电信、交通、电子、金融、工商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科技公司从事各类电气工程、电气控制设备、先进装备的设计、开发与运行管理,从事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建筑电气的设计、开发与运行管理,也可从事信息处理、软件开发、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核心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培养特色:本专业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为特色,具有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宽广的特点;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及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社会、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就业方向:面向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决策管理部门。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到机械、电子、电力、建筑、电信、交通、金融、工商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科技公司从事各类自动控制系统、楼宇智能化、先进装备﹑电子产品、计算机与网络的设计、开发与运行管理,从事生产及管理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研究开发,也可从事信息处理、软件开发、科研、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⑶ 电子科技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电子科大一名本科生,在科大也呆了两年多了,也认识了不少大牛和教授,当然了我听过、认识的毕竟还是少数,很多高水平科研教授我这种渣渣是接触不到的。我就就我的了解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我强推得一个教授是周涛,计算机学院做大数据的一个很牛的教授,每年光论文引用都能拿到百万的收入。我没听过他讲课,但是有一次创咖啡举办交流活动邀请了他,我去听了,并且成功被圈粉。他讲话很风趣,思想紧跟潮流,而且也很平易近人,对同学们很热情。因为我不是学计算机的,很多东西听的也不太懂,但是感觉他很有人格魅力,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听他讲点东西。

以上就是我根据个人经历写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⑷ 电子科技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电子科大作为一个传统的工科学校,拥有众多的知名校友。我选择几个知名回度较高的给题主介绍。答

网易总裁丁三石

丁磊爸爸1993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创立网易,15年时,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阴阳师》《第五人格》……网易爸爸的游戏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他的总裁丁磊竟然是我校本科生!据说他当年差点因为挂科没有毕业,因此对我校总是怀有一种不明的怨念。

王东升,京东方董事长,为我校95年硕士毕业生,我校的毕业生涉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方方面面哦。

其实我校还有很多很多知名校友

比如马吟吟学姐,前段时间的电影《无名之辈》就是她主演的,她也有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经历,再比如李雨奚学姐,获得过韩国MAMAMnet亚洲音乐大奖颁奖礼最佳新人奖。还有许多军方的大佬,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热点内容
宁夏大学教授杨 发布:2025-09-02 18:17:47 浏览:697
大学生来了tina是哪里人 发布:2025-09-02 18:17:40 浏览:18
吴斌教授中山大学 发布:2025-09-02 17:57:47 浏览:523
2015广西大学考研复试线 发布:2025-09-02 17:11:50 浏览:948
体育课对大学生的影响 发布:2025-09-02 17:02:56 浏览:780
国立北京大学英文教授 发布:2025-09-02 16:54:03 浏览:519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发布:2025-09-02 16:29:10 浏览:536
大学生不诚信 发布:2025-09-02 16:13:18 浏览:572
费教授外国大学 发布:2025-09-02 16:03:48 浏览:2
大学生游戏调查 发布:2025-09-02 15:23:26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