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资料

发布时间: 2025-09-07 19:40:15

『壹』 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谁

1、潘菽(1897-1988)心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艾伟(1890-1955),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高级统计学》《初级统计学》 《初级教育心理学》《师范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3、叶麟(1893-1977),原名祥麟,字石荪,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书。翻译出版有:《阿朵耳夫》、《从心理学观点论述小说中景物的写法》、《导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列宁对苏联教育的贡献》等。

4、陈立(1902.7.22-2004.3.18),湖南平江人,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验研究的先驱。

5、朱智贤,字伯愚,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建国后历任中央出版总署教育组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林崇德。

6、李一,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研究,潜能开发研究与自信心训练,心理咨询诊疗。

7、宴松,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兼职副教授,研究兴趣:视知觉、目标识别、感觉记忆与工作记忆、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

8、彭凯平,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导,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和文化心理学、文化和认知、应用社会心理学。最近的工作涉及到自我概念,辩证思维,行为经济、领导决策,组织文化等。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资料扩展阅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日益发展,为中国心理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以及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员迅速增加。。在全国各师范院校及部分医学院、体育学院设立了心理学教研室或教研组,开设必修或选修的心理学课程。

在全国学科规划中,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制订了12年发展的远景规划(1956年),明确了学科发展的新前景。

心理学界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与实际结合的问题,明确了科学必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方向。为此相应地加强了研究工作的规划和干部的培养,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中设置了心理学专业(北京大学在院系调整时就有了心理学专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及全国各院校心理学教研室、组陆续恢复活动。先后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5个心理学系。重新组织修订了全国心理学科规划。召开了各种专业会议和学术年会。

中国心理学会设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两个曾经中断了的刊物《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通讯》也先后复刊。重新修订和新出版了多种教材、专著、论文集或丛书。

『贰』 内黄县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内黄县第一中学始终秉持“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办学特色,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奋勇前行。 “一中的今天,成功的明天!”
内黄一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开始的。学校以德育教育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规范性,全面落实德育在学校的基础主导地位。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了“求真、向善、唯美、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凡是接受一中教育的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拥有真、善、美的品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才质。
学校鲜明地践行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彰显着“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办学特色,贯穿着“低进高出”的发展战略,不断探索现代、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年年攀升。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王翠平同学无限感慨地说:“我考入内黄一中时成绩并不理想,3年来,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内黄一中确实是一座精神殿堂,她让我迈向了更灿烂的未来。”
近几年来,学校进行了“个性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坚持张扬个性,突出特长,坚持改革与教研相结合,促进“整体、主体、个体”教育的实施,让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 “把孩子交给一中,成功之路由此延伸。”
“锐意创新,敏于开拓,遵循科学”。近几年来,学校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道路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教学特长、教学互动的教风和学风。站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的高度,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以兴趣爱好和已有的研究条件为依据进行自主选题,极好地训练学生的自立能力。
“唯有改革才有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唯有发展才有未来”。内黄一中这种改革精神首先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正如张贵安校长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变化的,不研究教与学的心理变化,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就不能够深入……要尝试适合学校特点的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内黄一中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到处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咬住科研不放松,方显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内黄一中为进一步彰显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综合实力,将“科研兴校,打造师魂,追求卓越”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启动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探索素质教育的新内涵。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成为学校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新的支撑点;成为学校发展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发展新的闪光点。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为使学校文明之花长盛不衰,坚持“三理”教育工作常抓不懈,2005年3月特邀心理学博士王国荣来学校做心理讲座,针对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状况进行指导教育,为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疏导压力,排除干扰,更好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6年4月,又邀请屠新民教授、张锐专家举行高考专场报告会,针对考前复习要求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2008年3月邀请疯狂英语讲师梁君林举行疯狂英语专题讲座. 2010年5月,学校高三年级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一专家举行高考前心理辅导专场报告会 “低进高出”的培养机制”
“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理念深入到了内黄县第一中学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低进高出”的培养机制,使“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在这里不再是神话。有关部门将内黄县周边地市各重点高中历年的中招、高招情况做了一个对比统计,结果表明,内黄县第一中学的中招录取线是最低的,但是三年后,该校高考升学情况却是最好的。“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的理念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华美乐章。
刘志龙,2008年毕业生,入校时成绩1128名,高一期间,尽管付出百倍努力,但成绩进步不明显。争强好胜的他曾一度灰心:只要保住这个成绩,毕业时随便考个学校就行了。班主任看出了他黯淡的情绪,及时帮助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并结合其他教师不断给予其学法指导。2008年高考,刘志龙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刘军亮,2009届毕业生,入校时成绩813名,美术老师从一次谈话中得知他从小喜欢画画,极力推荐他参加美术特长班学习,美术学习激发了他的兴趣和进取意识。2009年,刘军亮一举通过美术专业水平测试,接着又以优异的文化科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成为全市重点高中艺体院校高考升学的亮点。在内黄县第一中学,像刘志龙、刘军亮这样的例子很多。2006届:王长艳入校1084名,考入大连海事大学;呼敬雷入校888名,考入第三军医大学;王改玲入校807名,考入武汉理工大学……2007届:乔晓瑞入校1100名,考入南开大学;刘利杰入校1205名,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王利兵入校2079名,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张晓旭入校1711名,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苏国龙入校1380名,考入山东大学……2008届:崔静静入校1605名,考入华北电力大学;陈鹏飞入校1574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张民垒入校1213名,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岳志芳入校1939名,考入郑州大学……2009届:张晓萌入校1059名,考入北京邮电大学;崔琦入校1060名,考入华北电力大学;刘冬杨入校1089名,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王梦超入校1624名,考入中国医科大学…… “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
内黄县第一中学在实施“为每个学生设计卓越人生”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规划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鼓励教师以此为基础,挖掘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实现高效教学,并以此促使教师“学者化”的发展。“一”即“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异常强劲。“二”即“二个限制”,严格限制教师讲课时间,严格限制没有预习的讲课,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最大化提高。“三”即“三个转变”,变“高耗低效”的“体力型”教学为“优质高效”的“智慧型”教学,变重视学生“学会”为“会学”,变“教学型”课堂为“学习型”课堂。“四”即“四化教学”,化教为学,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独立学习的主体;化学为思,学思结合,让学生体验思考带来的幸福;化知为行,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知的力量;化识为智,识智并进,让学生在顿悟中激活智慧。“五”即“五个一定”,能让学生观察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一定让学生自己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一定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师生配合的完美化,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该校在“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方略总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了“四化”和“四制”的教学改革模式。 “内黄一中珍珠班”
“珍珠班”,这个特殊的名称,从2008年起为豫北人民所熟悉。迄今,内黄县第一中学已连续三年与“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签订“双特生”合作培养协议,成立“珍珠班”,每届招收珍珠生50名,为“成绩特优、家庭特困”的学生点亮人生。该基金会每年给予每名学生2500元生活补助,学校对每名学生的学费及住宿费予以全免,帮助他们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基金会看重的就是内黄县第一中学优良的育人环境、卓著的办学成就和大爱的胸襟。附:珍珠班介绍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所开展的“捡回珍珠计划”,即与当地的重点高中合作成立珍珠班,按照家庭特困、学业特优的要求,每班招收五十名珍珠生,资助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高中生继续求学。学校免除珍珠生的学费及住宿费,而基金会每月发放250元的生活补助费,每学年十个月,三年共7500元,这笔资助令珍珠生得以重返校园,安心求学。就如同将丢进垃圾桶的珍珠捡回来,再把他们重新擦亮,自2004年实施捡回珍珠计划至2010年,已在23个省区市76所合作学校开设了230多个珍珠班,一万二千多名的珍珠生受惠。 “独特的教学模式”
教学低重心、“后十名”工程、“二二一”教学模式、“一标三导”教学法等一系列措施和教师独创的课堂模式,成为“生本课堂”回归的催化剂,由原来的“以教代学”、“只重结果”转变为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心理引导”的动力课堂、高效课堂;“有差异,无差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生命的价值,使会学者善思,使困学者突破,使厌学者乐学。由该校教师创新实践的“二二一”教学模式,以“教案到学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平台,以激趣为动力,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深入、自主变换、自主创新、自主批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意识,追求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使学生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该教学模式荣获国家“十一五”课题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标三导”教学法,以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为基础,以“导学、导悟、导练”为教学步骤,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力求达到三维目标和谐统一,该模式荣获河南省优秀教研成果三等奖。

热点内容
江苏大学老师号码 发布:2025-09-07 23:56:17 浏览:390
2016年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9-07 23:39:57 浏览:416
河海大学考研好考吗 发布:2025-09-07 23:20:15 浏览:83
我是一名大学生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07 23:13:50 浏览:324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博士 发布:2025-09-07 22:58:56 浏览:807
昆明医科大学的护理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9-07 22:46:17 浏览:849
大学副教授上课 发布:2025-09-07 22:43:37 浏览:402
广州大学招聘老师 发布:2025-09-07 22:20:44 浏览:490
爱丁堡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发布:2025-09-07 22:19:21 浏览:560
西北大学新闻博士 发布:2025-09-07 21:51:12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