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自动化研究生导师
Ⅰ 吴伟斌的人物简介
男,汉族1978年出生,广东中山人。博士,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企业特派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东省科技计划网评专家),广东省汽车行业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硕士论文评阅专家。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教学、科研工作200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和200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两度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获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2007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做车辆工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在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批准为硕士生导师;入选2012年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 。
Ⅱ 华侨大学研究生导师选哪个好
华侨大学的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导师团队,包括杜建华、赖雄鸣、叶瑞芳、杨建红、黄致建、李洪友、沈剑云等知名学者。这些导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学院的前身是机械工程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发展壮大,1997年正式更名为机电工程系。在此期间,“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于1997年被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学科,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则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获得了国务院侨办及福建省重点学科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校重点开放实验室成为华侨大学唯一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学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也为研究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总的来说,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不仅拥有优秀的导师团队,还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无论是从导师的专业背景还是学院的历史积淀来看,都是选择研究生导师的理想之地。
Ⅲ 程良伦个人简介
程良伦教授,拥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自2003年10月至2011年4月,曾担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他是一位资深的学者和导师,同时也是广东省跨世纪人才和“千百十”工程的省级培养对象。在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以及广东省自动化学会中,程教授担任常务理事,并且担任秘书长一职。他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控制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上,研究方向涉及RFID与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生产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以及自动化与信息化软件等多个领域。
程教授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主持或参与了90多项项目,其中包括3000多万元的校内研究经费。他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中表现出色,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学研结合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在企业科研项目中,他领导的重大项目(价值80万以上)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曾于1997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而在2010年,他因一项科研成果荣获广东省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一。
程良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00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3部教材。他拥有7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15项专利申请和7个软件版权。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他指导了33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生和2名博士后,其中两位硕士研究生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他主持了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和校级精品课程,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网络工程概论”。在教学改革方面,程教授的多项项目获得了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包括“依托科研优势,突出创新能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多个一等奖项目。
Ⅳ 谢胜利的个人简介
谢胜利(Xie Shengli),男,汉族,湖北荆州市公安县人,1956年12月出生;现任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7月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农村,1976年11月随知识青年大返城进工厂,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进大学。82年、92年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97年3月获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98年9月于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其间于97年4月至97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与控制开放实验室”做高访。1989年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2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IEEE吸纳为高级会员、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谢胜利教授1993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选拔为湖北省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6年被广东团省委授于“广东省十佳优秀博士生”称号,1996年被华南理工大学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专家,2000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选拔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育对象,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谢胜利教授从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控制理论及自适应信号处理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是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理论与方法、多路回波消除理论与方法、盲源信号分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图象无线传输、自适应陷波器的研制与开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广东省工业攻关(重大专项)、广东省技术创新、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等高水平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600多万。牵头制订国家标准:《家庭网络第3部分:内部网关规范》(GB/T 30246.3-2013)。 5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 SCI、EI收入45篇次、被国际上其它有影响的索引期刊收入86篇次、被国内同行学者引用66篇次、出版专著(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一部。
谢胜利教授为研究生讲授自适应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的现代技术与方法等课程。所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于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