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邓老师
㈠ 哪年中国地质大学与日本神户大学山岳部联合组成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登山队,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将于2009年10月12号,从武汉出发,前往西藏境内攀登位于岗日嘎布山群东部的若尼峰Ⅱ峰(高约6703米),该山峰属于未登峰,此次攀登若尼峰,是对岗日嘎布山群丰富的山峰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近年来国内登山爱好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更多的山峰资源和路线,促进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本次攀登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日本神户大学两校的第二次攀登未登峰的合作,全队17名队员,其中中方队员9名,日方队员8名。目前,两校登山队分别在各自学校正在积极的准备,10月10号,日方队员将途径北京抵达武汉,与中方队员汇合,两队将一同前往拉萨,开始此次活动的攀登。
本次攀登的若尼峰2峰KG-2(6708m)
背景介绍
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协会与日本神户大学山岳协会联合攀登四川境内未登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并成功首登。我校登顶的7名运动员是董范、张志坚、马欣祥、张伟、张军、郑超、孟宪国。为了纪念二十年前的成功合作,2007年5月,日本神户大学山岳协会井上达男会长及平井一正(前会长)一行专程来我校商谈有关纪念活动事宜。
双方商定:2008年联合攀登西藏境内的若尼峰Ⅱ峰(海拔高度约6703米)以纪念二十年前的成功合作。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教授和井上达男会长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为保证联合登山活动的顺利进行,双方商定在2007年10月-11月间对若尼峰所在的岗日嘎布山群进行联合侦查。
但由于2008年8-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在西藏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山峰(8201米)和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原定于 2008年攀登若尼峰的计划延迟到了2009年10月-11月进行若尼峰的攀登。
若尼峰1峰(6805米)
山峰概况
若尼峰Ⅱ峰位于岗日嘎布山群东部的若尼峰的第2高峰,N29?12?15,E96?41?42,整个若尼峰山区附近有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独立山峰,其中最高峰若尼峰主峰高约海拔6805米,属于未登峰,2003年,日本神户大学登山队攀登若尼峰1峰,未能成功,登至5600米。
攀登历史:属于未登峰
2002年,日本神户大学在该山峰进行实地侦查,登至5300米。
2003年,日本神户大学登山队正式对该山峰进行攀登,未能成功,登至5600米。
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日本神户大学山岳协会西藏岗日嘎部山 群联合登山侦察队对该地区进行实地侦查和选择登山路线。
气候特征
若尼峰地区的气候复杂多变,与珠穆朗玛峰大体相似,冬半年干燥而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暴雨引起了频繁的冰崩、雪崩,造成山上云雾弥漫,冰雪肆虐的恶劣气候。12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旬,因受强烈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40℃,平均气温在-3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只有在10月至11月这段时间,是风季与雨季相互过渡的时节,也就常有3-4次持续2-5天的好天气,这时便是进行登山活动的绝好时机,好天气周期持续较长,一般两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