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刘军教授专业
1. 申报博士点的条件
① 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有英语专业的博士点吗需要最新消息,想考离呼市近的大学的英语博士
内大英语在南区吧,没听说过博士点。你可以给招办或者学院办公室或者系办公室打电话问,电话网上有,打不接就多打几遍。
② 一个学校申请博士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规定,现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类别、学科范围及申报数额1、项目类别200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为:(1)博士点基金项目;(2)专项任务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专项任务研究项目经费由项目承担人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3万元。2、学科范围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手册》“附录一:学科代码表(国标)”的学科分类,请写明每一申报项目的学科门类、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以便专家评审。3、申报数额专项任务研究项目的申报不限学校、不限数额。博士点基金项目限部委重点院校申报(名单详见附件),并采取限额申报的办法,你校申报博士点基金项目的限额为 项。二、申报条件1、博士点基金项目限有关重点院校文科博士学科点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在岗教师申报。2、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者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能获得非高校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费资助(3万元以上),预期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和单位采纳。申报时须提供资助单位财务部门的经费资助证明。3、博士点基金的基础研究项目应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并有利于学科建设;应用研究项目应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有独到见解,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对研究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项目,将优先考虑立项。4、凡作为第一负责人正在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包括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尚未结项的教师,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只承担专项任务研究项目尚未结项的教师,不得申报本年度专项任务研究项目。5、申报课题名称不得与本人已获批准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相同或为其中的子课题。三、在线申报程序1、4月15日前,项目申请人登录“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 sinoss )”(以下简称社科网),下载《申请评审书》的WORD表格,按照本通知及《申请评审书》要求,设计项目论证。2、4月15日起,社科网《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网络版)将正式启用,请学校社科(科研)处按本通知有关要求,对申请者的资格和申报课题进行初审后,在线录入《申请评审书》,按有关要求填写审核意见后,在线确认项目申报;然后用A4纸打印《申请评审书》并按要求加盖公章。3、5月12日为学校科研处在线申报的截止日期。5月13日社科网将关闭在线申报窗口。4、各项目申报学校请按社科网的要求,提供本校社科(科研)处的公用E-mail地址1个,以备网上通讯评审使用。四、申报材料的报送1、5月13日起,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省属高校和其他部委高校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并在线确认、打出《200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1份并加盖公章,连同本单位的《申请评审书》(一式1份)一起,特快专递至: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129室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 钱选 同志收,邮编100875。2、受理邮寄申报材料的最后截止日期为5月20日,各申报单位应保证邮出的申报材料于此之前收到。从5月21日起,北京师范大学社科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将停止接受邮寄的申报材料,并开始进行申报材料汇总。申报材料报送的其他有关事项详见该中心的通知。3、需要同时报送项目结项材料的各申报单位,亦可于5月19-20日将项目申报材料一同派人送往上述地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如遇具体问题,请与我司科研处联系,联系人:魏怡恒,联系电话:010-6609-6895。附件: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申报学校名单
③ 中国计量学院有没有博士点如有分别是什么专业招生要求最好有链接!
没有博士点的,只有硕士点。但是有老师是博士后!我是计量毕业的,对这个消息还是有把握的
④ 怎样学校拥有硕士,博士点
高校获得硕士点,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申报程序。
比如二级学科,也即某专业硕士点的主专要条件:一是属学术队伍,至少有4名以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二是科学研究,要求有一定的科研基础,有2个以上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且近5年来科研成绩突出有一定数量的学术专著、论文、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三是教学与人才培养,学校在相应学科领域有比较丰富的培养本科生的成功经验,能够为硕士研究生开出较高水平的各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合理,且教学质量较高。四是工作条件,能提供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所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 五是管理工作,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等。
⑤ 考研要求是211或985的学校
简单点说,211,985代表的是学校的水平,211是重点,985是重点中的重点,研究生回院是指大学里专答门设置的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院,研究生院里会和本科一样分不同的专业,但是比本科的专业更细,自划线是某些大学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自主命题自主划线,不受国家线的影响,但是一般情况都是高出国家线,全国这样的院校有34所,当然都是985. 博士点是指该校有某个专业的博士教育资格,当然不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博士点,这个就比研究生专业更少了。一般有博士点的肯定有研究生点(就是硕士点),有硕士点的不一定有博士点,你要报哪个学校的研究生或者博士首先要确定那个学校有对应的点才可以。当然还有一些非院校的研究所之类的也是有硕士点博士点的。
⑥ 一般高校的博士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申请审批一次
原来国家学位委在这一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2005年审批了一批,后面的这一批一直等回到2013年,前后等答了八年。至从去年教育部换了教育部长后,大学学位点的审批年限定为三年,2017年刚审批公示了一批,估计最近要发文确认硕士博士点和新增硕博单位。下一批应该会在2020年省学位委向国家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2021年才会有批文下来。
⑦ 请问什么时候会宣布2007年新一批211工程的名单
2007年新增211大学的详尽分析
(一).遴选第一层次:(9个)
1. 现既无部属211,又无省属211的省:(4个)
宁夏 海南 青海 ***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宁夏大学 海南大学(或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 大学,上述四校最有可能进入211的是宁夏大学(前提是211评选前四校不进行合并,现在看来合并是不可能了),宁夏大学是上述四校中唯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有3个博士点),并且实力大大超过其他三校拥有博士点是申请进入211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其他三校不合并(原来的关于海南大学的合并现在看来已不可能),将没有资格申请进入21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虽有博士点,但是缺乏海南省的大力支持,因为海南省重点支持的是海南大学。宁夏大学虽实力不如其他省的竞争者,但是因为其全区至今无211大学,这应该是教育部“一省一校”原则下的国家政策照顾,就像贵州大学2005年一样进入211,这是其政策优势。据内部消息透露,本次4个211名额中有一个是从以上四校产生的,如果是那样的话,这所应该是宁夏大学。
2. 现有部属211,原有省属211,后因省属211被合并,现无省属211的省:(2个)
山东 浙江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消息,山东省推荐的高校是山东农业大学,从硬性指标来看,山东农业大学有一级博士点6个,并有博士点41个,还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可以说其实力是空前强大的,同时其又是具有100年历史的老校。原来山东省属211山东工业大学被山东大学合并,所以其理论上还有一个省属211的名额,由此可见,山东农业大学进入211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不利方面是山东省已有3所部属211(山东大学<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
另外是浙江工业大学,其是浙江省除浙江大学外唯一一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0的大学,有博士点12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实力也是十分强大的。况且,原来浙江省属211杭州大学被浙江大学合并,理论上也有一个省属211的名额。其不利方面是其博士点不多(才12个)。
3.现只有部属211,历史上一直无省属211的省:(3个)
甘肃 重庆 湖北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或重庆医科大学) 湖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其拥有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实力不容小觑。甘肃省省属211的名额也一直未用。但是,西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大学,而非综合性大学,又非教育部直属,学科面过窄。目前,已有9所师范类211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的6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已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以及省属的3所:南京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特别是2005年增加了华中师范大学进入211。
重庆市2005年推荐了西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进入211,后来重庆医科大学败给了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进入211,随后,从重庆医科大学内部消息透露,重庆医科大学将于重庆直辖10周年之际即2007年6月并入重庆大学,那么,重庆医科大学将不会再度申报211。西南政法大作为老牌重点大学,一直对自己未进入211耿耿于怀,1978年,其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谣传:
07年共增加5所211学校
为 河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
此次增加为最后一批,以后不再增加211院校。
2007新增211大学
注:申办材料:
1、申请报告
2、《“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流程:
1)、高校提交申请报告,省教育厅厅务会议研究确定推荐高校名单,并向省 *** 提出推荐意见;
2)、省 *** 研究确定申报高校名单并商教育部对申请“211”的学校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由教育部会同省 *** ,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国家发改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标准,地方和院校资金落实情况,以及中央专项资金的安排,进行综合平衡和审核,下达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立项批复。
申报条件:
1).申报高校应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条件和水平较高;
3).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一).遴选第一层次:(9个)
1.现既无部属211,又无省属211的省:(4个)
宁夏 海南 青海 ***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宁夏大学 海南大学(或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青海大学 *** 大学
上述四校最有可能进入211的是宁夏大学(前提是211评选前四校不进行合并,现在看来合并是不可能了),宁夏大学是上述四校中唯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有3个博士点),并且实力大大超过其他三校拥有博士点是申请进入211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其他三校不合并(原来的关于海南大学的合并现在看来已不可能),将没有资格申请进入21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虽有博士点,但是缺乏海南省的大力支持,因为海南省重点支持的是海南大学。宁夏大学虽实力不如其他省的竞争者,但是因为其全区至今无211大学,这应该是教育部“一省一校”原则下的国家政策照顾,就像贵州大学2005年一样进入211,这是其政策优势。据内部消息透露,本次4个211名额中有一个是从以上四校产生的,如果是那样的话,这所应该是宁夏大学。
2.现有部属211,原有省属211,后因省属211被合并,现无省属211的省:(2个)
山东 浙江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消息,山东省推荐的高校是山东农业大学,从硬性指标来看,山东农业大学有一级博士点6个,并有博士点41个,还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可以说其实力是空前强大的,同时其又是具有100年历史的老校。原来山东省属211山东工业大学被山东大学合并,所以其理论上还有一个省属211的名额,由此可见,山东农业大学进入211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不利方面是山东省已有3所部属211(山东大学<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
另外是浙江工业大学,其是浙江省除浙江大学外唯一一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0的大学,有博士点12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实力也是十分强大的。况且,原来浙江省属211杭州大学被浙江大学合并,理论上也有一个省属211的名额。其不利方面是其博士点不多(才12个)。
3.现只有部属211,历史上一直无省属211的省:(3个)
甘肃 重庆 湖北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或重庆医科大学)湖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其拥有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实力不容小觑。甘肃省省属211的名额也一直未用。但是,西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大学,而非综合性大学,又非教育部直属,学科面过窄。目前,已有9所师范类211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的6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已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以及省属的3所: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特别是2005年增加了华中师范大学进入211。
重庆市2005年推荐了西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进入211,后来重庆医科大学败给了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进入211,随后,从重庆医科大学内部消息透露,重庆医科大学将于重庆直辖10周年之际即2007年6月并入重庆大学,那么,重庆医科大学将不会再度申报211。西南政法大作为老牌重点大学,一直对自己未进入211耿耿于怀,1978年,其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司法部部属五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类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6个省(市)部级重点学科。又是西部地区最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有1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10个为法学博士点)。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单位,为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该校社会知名度较高,但是作为政法类的大学,其学科面过窄,局限性很大,况且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政法类大学刚进入211,这次进211有点难度。重庆市理论上有一个市属211名额,因为现在进入211的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国家为打造长江中上游教育高地,肯定会有政策倾斜,但是2005年西南大学刚进入211,这次重庆再进211的可能性不太大。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因为湖北省的部属院校太多,湖北大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生存空间受到了排挤,导致其无国家重点学科,无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一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无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博士点才9个,太少,本来处于高教重地的武汉的他应该有很大发展的,一直以来,湖北省属211的名额都未用,原211院校武汉水利水电大学直属原水利水电部,原211院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直属于国家测绘局,上述两校于2000年8月与湖北医科大学一起并入武汉大学,理论上湖北还有一个省属211名额,但是2005年湖北一省就有3所大学进入211,这已经引起了全国部分省份的不满,从湖北大学的实力等方面来看,其进入211不太可能。
(二).遴选第三层次:
现有部属211,但只有一所省属211的省:(11个)
北京 上海 天津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福建 湖南 四川 陕西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湘潭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这个层次的高校,因为安徽,黑龙江,陕西2005年刚刚增加完211大学(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末进入>),这次再增加不太可能,实际上,上海是现有部属211,但有两所省属211(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被上海交通大学合并>)的省,不属于这一层次,但是其现在只有一所省属211(上海大学)。从各个方面来看,这些大学中最有可能进入211的是湘潭大学,一方面是实力,另一方面是政治优势。
(三).遴选第四层次:
现有部属211,同时又有多所省属211的省:(2个)
江苏 广东
对应省所推荐的大学:江苏大学(或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或深圳大学)
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江苏省所进的2所省属211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广东省所进的2所省属211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后被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是上海所进的2所市属211大学,教育部的所谓“一省一校”原则(即省属的大学一省只能有一所大学进入211,而该省内的部属大学进211则没有数量限制)已经被打破,这层次的大学,因为该省已有2所省属211,不太可能再进211了。
综上所述,这次新增的211最有力的竞争者是(16所):
宁夏:宁夏大学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或河北大学)
山西:山西大学
内蒙:内蒙古农业大学
江西:江西财经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湖南:湘潭大学
辽宁:东北财经大学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福建:福建农林大学
其中最有可能成为211的应该是:
宁夏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湘潭大学
⑧ 哪里有康复医学的博士点就业如何报考要求如何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越来越多的高职生成为职场黑马,因其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心态平和广为用人单位称道。不少毕业生还创业成功,自己当起了老板。究竟秘诀在哪里?如何考察优质的高职类院校?有什么好的专业更值得推荐呢?听听以下毕分办主任的说法。 综合类 就业是报考的风向标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分办主任 孙洪涛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市场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合适人才。因此,就业是学校的生命线。建议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充分预测报考的专业在你毕业时的就业形势,以便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如我们学校机械类、土木类、电气类的专业以及信息类、管理类的部分专业,就业形势持续看好,招生的分数也是居高不下。 考生在选择学校时不妨仔细考察该校是否有完整的就业工作体系。其中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首先,学生入校后是否可以重新选择专业。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求学意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潜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施行学业导师制。我校连年98%以上成功就业的经验说明,学业导师制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改进、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学生在能力、沟通、合作、勤奋、创新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素质。 最后,“个案式”就业指导对学生发展也具相当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重视。从我校实施的情况看,这能够切实提高就业的几率和质量。对求职失败的毕业生也能进行原因分析,帮助他们制订更加客观的“个体”就业方案,结合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医学类 专业设置“适销对路”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阎希青 在目前人才供需矛盾较突出的情况下,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乐观,我校已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而且有些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良好的就业情况带动了招生市场,该校连续几年的生源情况都非常理想。 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非常。医学类专业设置可谓门目繁多,热门专业也在跟着市场走。我校首先在药学等专业试行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改革,先后对原有的药学、检验等传统优势专业进行了全面嫁接改造,停办了社会需求萎缩以及与卫生服务需求水平不相适应的专业,先后创办了放射治疗技术、口腔治疗技术、卫生信息技术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十多个“适销对路”的新专业,形成了以培养独具特色的医学技术类人才为目标的新型专业群。对于这些专业发展背景,考生要考察清楚。 据分析,将来从事老年人医学人才十分走俏,保健医生、家庭护士、社区医疗人员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这都是良好就业的明显信号。 尽管医药类专业就业前景广为看好,但考生还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能力、特长和性格特点,热门未必适合自己。此外,还应对这个专业具体要做的工作做一个初步的了解,考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兴趣来长期从事。 交通类 行业跨越式大发展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刘军 副处长 交通建设目前正处于跨越式大发展阶段,整个行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基本形成了稳步递进的良好局面。从我校就业情况看,2004、2005年高职专科就业率都在92%、93%以上。 高职院校在教学和实训上更看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我院为例,汽车系、公路系、管理系、机械系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很好,求
⑨ 合工大建筑学为什么不申请博士点难道不能申请博士点具有怎样条件才能申请希望知道情况的人能说一下
有些时候不是想申请就能申请上的,需要钱的。
⑩ 大学里硕士点、博士点、院士分别指的什么还有重点学科是什么
博士点,也可称为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专业点。教育部官网指出:“从1995年开始,逐步实行新的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和批准。”
硕士点,是指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增列以应用型硕士为主。
重点学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学术性科研机构,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些学科,以实现人才和技术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这些专科被称为“重点学科”。
(10)申报博士点的条件扩展阅读:
一、重点学科具备的基本条件
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队伍:有在所在学科学术造诣高、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
人才培养:培养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于全国同类博士点前列;
科学研究:已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特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且承担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
条件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居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与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能力和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先进手段;
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二、博士点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别
学位授予单位是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批准可授予学位的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包含中央党校)。军队系统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的审定办法,由总政治部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
依据学位条例,内地任何单位要在某一学科专业授予学位必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取得授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2月颁布的《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是审定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是否具备授予单位条件的重要依据。
2. 中国心理学会的学会概况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IUPsyS),荆其诚教授选为执委(1984、1988年)、副主席(1992年);张厚粲教授选为执委(1996年)、副主席(2000年);张侃教授选为执委(2004年)、副主席(2008年);张建新教授选为执委(2012年)。
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IAAP)。徐联仓教授选为执委(1984年起连续三届);张侃教授选为执委(1998年);韩布新博士选为执委(2006年)。
1990年加入亚非心理学会(AFRO-AS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APA),王甦教授选为执委(1990年)、联合主席(1992年);林仲贤教授选为执委(1994年)。
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nternational Test Commission,ITC),张厚粲教授曾选为理事。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本团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一)开展国内外心理学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二)组织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普及心理学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发现并推荐人才。
(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译出版心理学书刊。
(五)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补充更新知识。
(六)举办各种心理学培训班、讲习班,培训项目实施单位:中育心理网。
(七)配合或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有关心理学的课题,发挥心理学咨询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八)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心理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
(九)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承担心理学科技成果、心理学仪器及其他心理学产品的鉴定。
(十)接受委托,承担心理学领域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心理学文献和标准的编审以及相关项目的论证评估。
(十一)对在心理学科研、学术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会员,开展奖励和表彰活动。 分支机构总览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乐国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向红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李 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建新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 莉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梅 建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芳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英和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邹 泓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艳红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彭运石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沈模卫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洪 炜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隋 南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方 平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马 皑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希付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家新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佐 斌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旭东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志宏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登峰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孙向红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编:钱铭怡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李 纾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韩布新《心理学报》编辑部主编:张 侃《心理科学》编辑部主编:李其维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 任 乐国安(南开大学) 委 员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吴艳红(北京大学)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沈模卫(浙江大学)洪 炜(北京大学医学部)隋 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马 皑(中国政法大学)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李京诚(首都体育学院)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志宏(武警警种学院)王登峰(北京大学)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孙向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方 方(北京大学) 委 员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周 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苏彦捷(北京大学)吴艳红(北京大学)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刘 力(北京师范大学)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张 钦(首都师范大学)江 新(北京语言大学)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管 健(南开大学)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水仁德(浙江大学)范 方(华南师范大学)高定国(中山大学)赵玉芳(西南大学)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 秘 书 刘 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 任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主任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肖 玮(第四军医大学)连 榕(福建师大)高 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委 员 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王文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王 健(北京回龙观医院)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 嫦(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唐卫海(天津师范大学)詹启生(天津大学)张雅明(河北大学)胡淑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先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桑青松(安徽师范大学)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郝春东(黑龙江大学)高 源(哈尔滨育源心理教育学校)钟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李维青(新疆政协文史委员会)王有智(陕西师范大学)韩继明(延安大学)林永峰(青岛市疾控中心)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格桑泽仁(四川大学)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彭小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红宇(华中师范大学)卢会志(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顾雪英(南京师范大学)刘泽文(浙江理工大学)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纪汉平(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赖小林(汕头大学医学院)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田 珍(海南省第二劳教(戒毒)所)王 伟(第四军医大学)冯 耘(中国心融集团)邱明煌(泉州电业局泉港供电公司)罗 静(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范晓兰(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檀培芳(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秘书 况扶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副主任 张 明(苏州大学)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赵守赢(贵州师范大学)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委 员 刘邦惠(中国政法大学)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王晓钧(深圳大学)张灵聪(闽南师范大学)周成林(上海体育学院)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马剑虹(浙江大学)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钟 年(武汉大学)周爱宝(西北师范大学)罗桑平措(西藏大学)刘金平(河南大学)李 强(南开大学)赵慧莉(青海师范大学)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石文典(上海师范大学)苏彦捷(北京大学)杨继平(山西大学)冯正直(第三军医大学)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文 萍(广西师范大学)丁锦红(首都师范大学)郝春东(黑龙江大学)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张振新(浙江师范大学)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聂衍刚(广州大学)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高定国(中山大学)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李祚山(重庆师范大学)何晓丽(宁夏大学)张仲明(西南大学)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陈 陈(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何 宁(陕西师范大学)陈 璟(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连 榕(福建师大)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杨继平(山西大学)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张 莉(中科院心理所)副主任 刘 艳(北京师范大学)夏凌翔(西南大学)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委 员 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管益杰(北京师范大学)李 虹(中科院管理学院)定险峰(华中师范大学)徐守森(首都体育学院)姜丽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舒 曼(华东交通大学)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訾 非(林业大学)闫洪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傅春胜(中科博爱心理研究所)王 力(中科院心理所)管 健(南开大学)陈 硕(浙江大学)高 博(河南大学)冷 英(华南师范大学)任亚辉(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秘 书 周明洁(中科院心理所)卢 敏(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连 榕(福建师大)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杨继平(山西大学)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出版工作委员会
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
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
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
王欣(河北师范大学)
方新(北京大学医院)
刘军(北京安定医院)
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
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
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
桑志芹(南京大学)
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
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
陶新华(苏州大学)
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
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肖旭(四川大学)
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
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
谢钢(江苏大学)
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何先友(华南师范大学)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刘电芝(苏州大学)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姚梅林(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陈秋燕(西南民族大学)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龚少英(华中师范大学)胡卫平(陕西师范大学)李 虹(清华大学)李洪玉(天津师范大学)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李晓东(深圳大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刘 霞(北京师范大学)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聂衍刚(广州大学)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师保国(首都师范大学)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宋耀武(河北大学)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邢 强(广州大学)燕良轼(湖南师范大学)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杨昭宁(曲阜师范大学)张大均(西南大学)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赵俊峰(河南大学)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苏彦捷(北京大学)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陶 沙(兼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 耘(北京师范大学)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毕鸿燕(中科院心理所)陈 旭(西南大学)戴斌荣(江苏盐城师范学院)邓赐平(华东师范大学)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吴国宏(复旦大学)徐 芬(浙江理工大学)杨晓莉(西北师范大学)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李富洪(辽宁师范大学)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李晓东(深圳大学)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刘爱书(哈尔滨师范大学)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罗小兰(忻州师范学院)莫秀锋(广西师范大学)宋耀武(河北大学)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 主 任 吴艳红(北京大学)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丁锦红(首都师大)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委 员 杨玉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 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黄昌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周晓林(北京大学)李 晟(北京大学)方 方(北京大学)罗 劲(首都师大)郭春彦(首都师大)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毕彦超(北京师范大学)傅世敏(清华大学)张清芳(人民大学)罗跃嘉(深圳大学)王勇慧(陕西师范大学)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邓晓红(湖北大学)周治金(华中师范大学)刘思耘(华中师范大学)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王穗苹(华南师范大学)陈 骐(华南师范大学)高定国(中山大学)任 杰(上海体育学院)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冯成志(苏州大学)冷 英(南通大学)高 华(福建师范大学)王恩国(河南大学)宣 宾(安徽师范大学)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刘 强(辽宁师范大学)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邱 江(西南大学)陈安涛(西南大学)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曹立人(浙江大学)任 俊(浙江师范大学)张德玄(杭州师范大学)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秘书长 耿海燕(北京大学)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委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
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
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
王欣(河北师范大学)
方新(北京大学医院)
刘军(北京安定医院)
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
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
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
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
桑志芹(南京大学)
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
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
陶新华(苏州大学)
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
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肖旭(四川大学)
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
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
谢钢(江苏大学)
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心理学报》编辑部
《心理科学》编辑部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该刊为双月刊,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1992年第5期至2009年第6期,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为协办单位;现协办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5期始)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2010年第1期始)。 《心理学报》
《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第十一届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沈模卫(浙江大学) 前任理事长:乐国安(南开大学) 候任理事长: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副理事长: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红(辽宁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秘书长: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常务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陈红(西南大学)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莫雷(华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舒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重鸣(浙江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车宏生(北京师范大学) 陈楚侨(中科院心理所) 陈红(西南大学)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 戴海琦(江西师范大学)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 樊富珉(清华大学) 方富熹(中科院心理所) 方平(首都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高定国(中山大学) 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 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侯玉波(北京大学) 胡竹菁(江西师范大学) 黄希庭(西南大学)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 李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李纾(中科院心理所)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连榕(福建师范大学)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刘鸣(华南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梅建(中国儿童中心) 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 莫雷(华南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邱炳武(中科院心理所)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 时勘(中国科学院大学) 舒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隋南(中科院心理所) 孙时进(复旦大学)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陶沙(北京师范大学) 陶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垒(北京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许燕(北京师范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 姚树桥(中南大学)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余嘉元(南京师范大学)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力为(北京体育大学) 张丽锦(宁夏大学) 张明(东北师范大学) 张奇(辽宁师范大学)张庆林(西南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卫(华南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 郑雪(华南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邹泓(北京师范大学) 佐斌(华中师范大学) 司库: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副秘书长: 梅 建(常务) 李 扬(专职) 刘 勋(中科院心理所) 刘正奎(中科院心理所) 黄 端(专职) 第十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侃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史占彪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张 侃 教育心理学分会 会长:申继亮 发展心理学分会 会长:董 奇 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 会长:周晓林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 会长:彭运石 工业心理学分会 会长: 医学心理学分会 会长:姚树桥 生理心理学分会 会长:隋 南 心理测量分会 会长:车宏生 法制心理学分会 会长:马 皑 学校心理学分会 会长:郑 雪 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会 会长:张力为 社会心理学分会 会长:金盛华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会长:钱铭怡 军事心理学分会 会长:苗丹民 人格心理学分会 会长:王登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林文娟 《心理科学》编辑部 主编:李其维 第十一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乐国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向红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文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 莉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梅 建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芳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邹 泓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艳红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彭运石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沈模卫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洪 炜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隋 南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方 平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马 皑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希付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京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旭东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志宏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登峰《心理学报》编辑部主编:张 侃《心理科学》编辑部主编:李其维
3. 骆英的江苏大学教授
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压电传感与驱动器技术、非均匀介质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耦合规律和失效问题及现代结构损伤监测新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2010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2004.03-2004.09 荷兰Twente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1997.04-2000.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 博士
1985.09-1989.06 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硕士
1978.12-1980.12 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机械制造系 大学
教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压电测量学
多物理场耦合理论
智能材料与结构
硕士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
固体实验力学
本科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力学行为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Yong Dai, Bai Qiang Xu, Ying Luo, Hong Li, Gui Dong Xu.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ser-generated ultrasound with a surface-breaking notch in an elastic plat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0, 42(2): 693-697.
[2] Ying Luo, Hong Li, BaiQiang Xu, Gui Dong Xu. SFEM modeling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propagation in layered viscoelastic film/substrate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0. (108): 123505-123511.
[3] 顾建祖,郝文峰,骆英,汤灿. 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损伤识别实验研究. 实验力学. 2010. 25(4):386-392
[4] Luo Ying, Shen Yi.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model for 2-dementional micro-actuator in MEMS-based data storage, World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07, 3(4):315-320
[5] 骆英,刘红光, 赵国旗, 顾建祖.表面弹性波OPCM传感器标定.光学精密工程. 2008, 16(12): 2334-2340
[6] 骆英,王自平,顾建祖. 叠加偏移成像技术在混凝土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无损检测,2008, 30(12):881-884.
[7] 骆英, 李忠芳. 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中的叠前偏移理论及应用. 工程力学, 2009,26(2):182-187
[8] Jianzu Gu, Wenfeng Hao, Ying Luo. Investigation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for glass curtain wall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 and transmissibility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2011,13(5)
[9] 沈毅,骆英.OPCM动态传感性能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传感技术学报.Vol.17.3(2004.9):399-402
[10] 赵国旗,骆英等.基于压电正交异性分布式AE技术的初步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23(4):268-270
[11] Hua S-Q, Luo Y, Zhao G-Q.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7;18(7):820-823. Accession number
[12] Hua, Shi-Qun; Luo, Ying.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alignment error based on theory of interference ,Zhongguo Jiguang/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06;33(1):76-80. Accession number
[13] Hua, Shi-Qun; Luo, Ying; Zhao, Guo-Qi.Method of measuring small rotating angle based on slit diffraction,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6,17(8):978-981. Accession
[14] Liu Q-H, Luo Y, Zhu B-Y, Zhu J-G. Novel SHM technique based on OPCM AE sensors.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7(2):172-175
[15] Fan X-H, Luo Y, Wu Y-X.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eams subjected to dead load.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27(1):75-78
[16] Gu Jian-Zu,Wang Xin-Wei, Luo Y. Application of OPCM sensors in structure health diagnosis .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07; 20(3):381-387
[17] Zhu J-G, Luo 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iezo-actuator. Yadian Yu Shengguang/Piezoelectrics and Acoustooptics 2006; 28(1):27-29+32
[18] Zhao G-Q, Shen Y, Luo Y. The sense investigation on orthotropic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FEM. Journal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2005; 19(1):98-102
[19] Shen Y, Luo Y, Zhu J-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the OPCM sensors using FEM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2004
[20] Shen Yi,Luo Ying. Research on sensing characteristic of piezoelectric transcer based on AE numerical simulation. Instrument Techniques and Sensor,2005;9:47-8
[21] Wang Yu-Gang, Luo Ying, Liu Zu-Ting .Study on waveform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breakage in concrete materials.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5):803-807
[22] Gong Renrong,Cheng Zhiqin,Gu Jianzu,Luo Ying,Experimental study on modal acoustic emission for defect locating in structural materials,2006;25(3):176-179+192
Luo Ying, Tao Baoqi. The OPCM Strain Gauges for Strain & Stress Measurement of the Orthotropic Material Structures [J]. Acta Mechanical Solida sinica. 2000, 13(4):337-345.
专著:
柳祖亭、顾利平、骆英、顾建祖.桩基振动分析与质量监测.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专利:
l 骆英、朱建国,S型压电微位移放大机构,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2072.4.
l 骆英、张礼华. 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
l 骆英、刘军、张礼华、刘琼华等,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590468.
l 刘军、孟献丰、陈彩凤、邱艳芹、骆英. 一种PZT压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01358388.
l 鲍丙豪,骆英. 一种栅结构磁电式磁场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 CN101545957
l 骆英,李传崴,鲍丙豪,朱步银. 一种基于压电串接结构的磁电层合材料. 公开号
在研项目:
l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序生长制备技术及智能驱动/传感器件》国家(863)计划 2009.1—2011.12(110万)骆英(1)
l 《机械结构损伤检测中超声相控阵可控强度驱动和正交异性传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5114)2009.1-2011.12(38万)骆英(1)
已结题项目:
l 《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力波叠加偏移成像理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0672068)2007.1-2009.12(31万)骆英(1)
l 《微型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子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
(A2520060236)2006.1-2010.12 (50万/700万)骆英(1)
l 《基于应力波理论的ASHM技术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0299001)2007.1-2009.12(6万)骆英(1)
l 《基于高性能压电纤维的正交异性传感/驱动技术》江苏省高技术研究
(BG2006026)2006.4—2008.12(100万)骆英(1)
l 灵巧结构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2026)2001.1—2003.12(4万/21万)骆英(2)
l 用于结构AE检测的连续分布式OPCM传感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375069)2004.1—2006.12(21万)骆英(1)
l 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江苏省科技厅
(BK2001213)2002.1—2005.8(40万)骆英(1)
l 基于连续分布式传感技术新型声表面波AE传感器机理研究江苏省“青蓝工程”2004.1-2006.12(5万)骆英(1)
l AE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中的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05.1-2007.12(5万)骆英(1)
所获荣誉:
1、1986年科研项目“电磁涡流比拟”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及完成者);
2、1995年“低吨位静荷载试验地锚杆反力装置的研究 ” ,编号( 95)苏科鉴字637号,获1999年度江苏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
3、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多裂纹问题积分方程方法》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弹性体裂纹问题的积分方程方法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2005年《含压电和SMA灵巧结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防科鉴字[2004]第178号,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2005gfj3372);
6、2005年《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通过验收,具权威机构鉴定(苏科鉴字[2005]第465号)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苏科基〔2006〕1号通知,该项目在2005年度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评议等级中荣获优秀等级;
学术与社会兼职: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 江苏省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 机械工业“机械结构损伤检测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 江苏大学校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镇江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江苏省质量协会认证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建设厅桩基检测单位资质审查委员会委员;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理事会理事。
重要学术活动:
1.2009年11月王自平博士生参加ICEM2009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并作报告(新加坡)
2. 2012年8月参加第23届理论和应用力学国际大会(ICTAM2012)并作分组报告(北京)
3.2012年11月参加第二届国际实验力学研讨会、第十一届亚洲实验力学研讨会、美国实验力学学会2012年秋季研讨会、第七届国际实验力学高端科学及技术研讨会暨联合国际研讨会(ISEM-ACEM-SEM-7th ISEM12)(中国台北)4. 2011年11月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aser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并作报告(南京)5. 2011年11月参加第四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究会”并作报告(中国台北)6. 2011年11月参加香港-大陆纳米力学研究会并作大会报告(中国香港)7. 2011年8月参加World Conference on Acoustic Emission-2011并作报告(北京)8. 2010年王自平博士生赴马来西亚参加2010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分组报告(马来西亚吉隆坡)9. 2013年8月赴西安参加2013中国力学大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西安)10. 2010年7月-9月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1. 2010年5月举办中美先进传感器及生物敏感技术workshop(江苏镇江,任大会主席)
2. 2009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ESMC2009欧洲固体力学会议并作报告(葡萄牙里斯本)
3. 2008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ICEM2008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南京)
4. 2008年8月骆英教授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ICTAM2008力学大会并作报告
5. 2007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结构健康监测进展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南京)
6. 2007年10月骆英教授应邀赴加拿大参加ICAST2007并作报告
7. 2007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IWSHM2007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大会(美国)
8. 2007年9月顾建祖副教授、赵国旗副教授赴日本参加ICATEM’07实验力学先进技术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9. 2007年5月骆英教授参加SMSST’07世界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技术论坛并作报告(南京、重庆)
10. 2006年9月骆英教授赴韩国参加INABIO’07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1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部主任Shih-Chi Liu来我校学术交流
12. 美国南卡州立大学赵玉津教授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3. 2004年骆英教授赴美国加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荷兰Twente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4. 江苏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就业怎么样工资水平大概多少就业情况
江苏大学计算机研究生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可以说就业率是百分百,尤其是2011年以后,版IT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权。一般来说,毕业生多选在上海、南京、北京、一带就业。具体的工资水平要根据个人动手能力、工作地点以及工作经验来的。根据这几届的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一般月薪五六千吧,当然也有好的,八九千左右一个月,一年发十五个月的工资。
PS:本人就江大计算机学院研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