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高秀梅教授
⑴ 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理事成员
会长王国强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会长(以姓氏笔画为序)马建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新陆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刘维忠 甘肃省计委党组书记、主任闫希军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研究员李俊德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主任医师李清杰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 杨殿兴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教授吴以岭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正校级调研员、教授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达灿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陈凯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研究员萧 伟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曹正逵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主任医师屠志涛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秘书长曹正逵(兼)
副秘书长谢钟洪净
理事会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德泉 王永炎 邓铁涛 石仰山 石学敏 占堆 吉格木德 刘志明 刘尚义 刘敏如 严世芸 李大鹏 李今庸 李连达 肖培根 吴浈 张大宁 张奇 陈可冀 陈传宏 卓同年 金世元 姚新生 徐镜人 高思华 谢阳谷 路志正 禤国维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建中 马融 王书强 王华 王庆国 王阶 王辰 王国辰 王国强 王忠和王学军 王承德 王笑频 王淑军 王琦 王键 王新陆 王耀献 乌兰 方祝元 邓娟 甘培尚 石鹏建 卢国慧 卢勇 丛丹江 冯前进 匡海学 吕玉波 吕志平 朱月信 朱立国 任武贤 刘平 刘清泉 刘维忠 闫希军 安晨 许冬瑾 许能贵 阮诗玮 孙光荣 孙树椿 孙晓波 苏荣彪 苏钢强 李宁 李京文 李俊德 李振江 李清杰 李楚源 杨让成 杨关林 杨国晋 杨明会 杨威 杨殿兴 肖小河 肖锋 肖鲁伟 吴以岭 吴勉华 吴海东 邱德亮宋柏林 张为佳 张允岭 张伯礼 张重刚 陆金根 陈卫国 陈少仕 陈立典 陈达灿 陈亦江 陈明人 陈凯先 陈宝贵 邵湘宁邰烈虹 武继彪 武智 范玉强 范永升 范吉平 欧阳兵 欧阳学农 周天寒 庞军 郑伟达 郑进 郑锦 房敏 赵涛 赵静 胡鸿毅 查德忠 姜在旸 洪净 姚云 索天仁 贾德贤 夏鸣九 夏祖昌 徐庆锋 徐安龙 徐英 徐荣祥 凌昌全 高文柱 高秀梅 高金波 唐旭东 唐农 唐祖宣 涂志亮 桑滨生 黄亚博 萧伟 梅群 曹正逵 曹洪欣 曹麒 崔瑾 梁立武 梁繁荣 屠志涛 彭磷基 董润生蒋健 温长路 谢建群 谢钟 谢恬 赖伟 蔡钢 廖端芳 颜清辉
⑵ 帮帮!!!谁有电力系统的个人先进材料给看一下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名单
序号实验室名称
1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2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5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6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7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9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0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11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2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14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5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6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18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1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2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3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24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25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26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27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8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9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1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2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3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4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5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6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7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实验室名称
1安芷生男研究员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
重点实验室
2白以龙男研究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曹健林男研究员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常文瑞男研究员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5陈竺男研究员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陈大融男教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陈国良男教授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8褚健男教授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褚君浩男研究员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0段恩奎男研究员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11范维澄男研究员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2冯登国男研究员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3冯守华男教授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14刚铁男教授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
15龚健雅男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
重点实验室
16管欣男教授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7桂建芳男研究员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
18郭烈锦男教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
实验室
19郝小江男研究员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
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何天白男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21侯晓远男教授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2侯云德男研究员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3胡国渊男研究员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4黄伯云男教授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25黄卫东男教授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6贾培发男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
实验室
27贾锁堂男教授量子光学和光量子器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
28蒋民华男教授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9黎乐民男教授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
重点实验室
30李灿男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31李靖男教授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
32李爱珍女研究员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3李润培男教授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4卢柯男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
实验室
35卢强男教授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
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36罗毅男教授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7罗平亚男教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38麻生明男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9马巍男研究员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0马胜利男研究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1马颂德男研究员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42闵乃本男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
实验室
43穆西南男研究员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44秦大同男教授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45石教英男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46田昭武男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47童光志男研究员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
48涂永强男教授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49王琳芳女研究员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
50王永学男教授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
实验室
51王正国男研究员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52吴国雄男研究员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53夏家辉男教授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4项海帆男教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55徐懋男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56徐僖男教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
实验室
57许宁生男教授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
58薛其坤男研究员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59薛群基男研究员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60杨志峰男教授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
重点实验室
61叶朝辉男研究员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
重点实验室
62叶声华男教授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
重点实验室
63尤肖虎男教授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64游效曾男教授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5余龙男教授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6袁亚湘男研究员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
实验室
67詹怀宇男教授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8张礼和男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
重点实验室
69张启发男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70张仁和男研究员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71张卫华男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72张永莲女研究员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3赵忠贤男研究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74郑楚光男教授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75郑厚植男研究员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管理人员
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单位
76龚克男教授清华大学
77李明辉男高级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
工程师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78刘丽曼女高级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
工程师
79孙晓兴女高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工程师计划局
80谢天生男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81章荣德男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82郑传临男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
保护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突出贡献者名单
周光召宋健师昌绪韦钰马德秀
973计划先进个人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单位
1 曹雪涛 男 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 常文瑞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陈创天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4 陈木法 男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5 陈难先 男 教授清华大学
6 陈鹏飞 男 副教授南京大学
7 陈受宜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生物学研究所
8 陈文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陈益民 男 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10 陈涌海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1 褚君浩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
研究所
12 崔保群 男 研究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3 崔磊 男 副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4 丁健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5 方盛国 男 教授浙江大学
16 付小兵 男 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
17 高秀梅 女 副研究员天津中医学院
18 龚旗煌 男 教授北京大学
19 顾钧 男 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 韩恩厚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1 韩秀峰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2 韩正甫 男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3 韩忠朝 男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24 郝天珧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
25 胡岳华 男 教授中南大学
26 黄如 女 教授北京大学
27 黄薇 女 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28 贾士荣 男 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
研究所
29 金亚秋 男 教授复旦大学
30 景益鹏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31 匡廷云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2 雷加强 男 研究员新疆资源环境中心
33 李晓兵 男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34 李晓明 男 教授北京大学
35 李自超 男 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36 林东昕 男 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研究所
37 刘昌明 男 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
38 刘云圻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39 刘中民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
研究所
40 卢柯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1 卢孟柱 男 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
研究所
42 卢强 男 教授清华大学
43 吕龙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
研究所
44 骆仲泱 男 教授浙江大学
45 马柱国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6 倪允琪 男 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7 欧阳颀 男 教授北京大学
48 潘建伟 男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9 裴钢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
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
生物学研究所
50 裴京 男 副研究员清华大学
51 祁海鹰 男 教授清华大学
52 乔方利 男 研究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53 饶子和 男 教授清华大学
54 沈平平 男 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55 史学正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56 唐启升 男 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
水产研究所
57 陶文铨 男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58 田军 男 讲师同济大学
59 王斌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60 王启明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61 王清印 男 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
水产研究所
62 王涛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
63 王宪 女 教授北京大学
64 王学求 男 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勘查研究所
65 王远 男 教授北京大学
66 王振林 男 教授南京大学
67 闻海虎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8 翁宇庆 男 教授钢铁研究总院
69 吴枚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70 吴文俊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
科学研究院
71 肖文交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
72 肖云汉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73 徐林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74 徐祥德 男 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5 许甫荣 男 教授北京大学
76 薛勇彪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生物学研究所
77 严纯华 男 教授北京大学
78 颜天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9 杨华中 男 教授清华大学
80 杨建义 男 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
信息技术研究所
81 杨金龙 男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2 杨立中 男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3 杨玉良 男 教授复旦大学
84 尧命发 男 副教授天津大学
85 姚檀栋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86 叶凯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物理研究所
87 应明生 男 教授清华大学
88 袁正宏 男 研究员复旦大学
89 曾嵘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
研究院
90 张海峰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1 张培震 男 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92 张希 男 教授清华大学
93 张兴栋 男 教授四川大学
94 张亚平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95 张永莲 女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
研究院生化细胞研究所
96 张宗玉 女 教授北京大学
97 赵春华 男 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
研究所
98 赵春江 男 研究员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99 赵文智 男 高级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工程师
100 赵颖 男 教授南开大学
101 郑晓瑛 女 教授北京大学
102 钟宁宁 男 教授石油大学(北京)
103 周雪平 男 教授浙江大学
104 周忠和 男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
古人类研究所
105 朱英国 男 教授武汉大学
106 宗保宁 男 高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工程师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⑶ 程翼宇的代表性成果
1、2004年程翼宇等研究开发的“中药质量计算分析技术及其在参麦注射液工业生产中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围绕中药复方注射剂质量控制这一重要科技难题,以参麦注射液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药材、中间体、制剂及制药工艺过程等重要环节,运用药物信息学技术,开展了中药材整体质量评价方法、中药制药工艺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参麦注射液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形成了中药质量计算分析技术方法学,从而建立了现代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并将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参麦注射液工业生产实践。这一成果是应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中药制药技术水平,实现中药科技进步的成功范例,为全国中药行业技术改造起了现代化示范带头作用。
2、2013年程翼宇教授作为第五完成人参与的项目“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高月、杨明会、范骁辉、王宇光、程翼宇、高秀梅、梁爱华、宁志强、王书芳、苗明三、马增春、张晗、肖成荣、陆倍倍、谭洪玲;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医学院) 。
3、2014年程翼宇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的项目“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张伯礼、程翼宇、瞿海斌、刘洋、范骁辉、谢雁鸣、高秀梅、张平、刘雳、王毅、张俊华、康立源、胡利民、任明、张艳军;主要完成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