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武汉大学老师夏琼辞职

武汉大学老师夏琼辞职

发布时间: 2025-09-11 03:26:52

Ⅰ 医生辞职信走红是怎么回事

总结下来的主要抄的原因就是找不到对象。

Ⅱ 想考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应复习哪几门课程

050302传播学
01传播理论

02广告传播

03广播电视传播

04网络传播

05图像与动画设计

06媒介经营管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06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古代、现当代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论说文、记叙文的写作)

④808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复试笔试科目:①传播理论②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③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④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⑤图像动画设计理论与技术⑥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②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③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④网络传播概论、计算机基础⑤装饰设计、色彩学⑥大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

★050323数字媒介
01 数字媒介技术与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07计算机综合知识

④809数字媒介传播概论
复试笔试科目: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大众传播学②多媒体技术基础

606 综合知识 (含法律 经济 中国文学知识及基础写作)

周叶中主编《法律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吕有志 戴德铮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绍建主编 《大学语文》第三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808 新闻传播学基础

传播学基本理论: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彬 《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石义彬《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一月第一版

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2006年1月第6次印刷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 2009年第三版第三次印刷

推荐参阅 :新闻业务:罗以澄 《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强月新 单波 《现代新闻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

夏琼 《新闻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新闻理论: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业务:罗以澄 《新闻采访学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强月新 单波 《现代新闻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

夏琼 《新闻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发展史

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西新闻比较

童兵 《中西新闻比较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单波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史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出版社学

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

姚曦 著 《广告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饶德江 《广告策划与创意》武汉大学出版社

张金海 《广告经营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周茂君 《广告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王瀚东 主编《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蔡凯如 黄勇贤 《穿越视听时空:广播电视传播轮》新华出版社

麦克奎恩 《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

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

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张海鹰 滕谦 《网络传播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洪 魏惠琴 等 《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图像动画设计理论与技术

赵农《设计概论》陕西美术出版社

陈英 《广告策划与设计》化工出版社

陈英《色彩构成》武汉大学出版社

媒介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

邵培仁 刘强 著 《媒介经营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Ⅲ 夏琼的介绍

夏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负责新闻学专业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自1984年毕业于于复旦大学,就一直耕耘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上。近十余年来主持或主要参加科学研究10多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过新闻学专业自学考试的命题、评审工作,参与过湖北省部分省级和地方级媒体招聘考试的命题、评审等工作。曾莸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及教学成果奖。

Ⅳ 武汉睛川学院是不是野鸡学校

武汉晴川学院(原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创建以来[1] ,秉承武汉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形成了“明体达用,抱璞开新”的校训,积淀出了“仁爱天下,克难奋进”的学校精神;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战略,现设2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校学生近万人;坚持“三导向教育”(基础知识目标导向、专业素养目标导向、社会能力目标导向),实施差异化培养,着力培养全面性、专业性、应用性和具有较强的从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三性两能”)的应用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院系设置

计算机学院
学科构架完整。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6年,现有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专科生320人。
师资力量雄厚。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计算机学院的兼职教师共有4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现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1000余人,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7人,实验师3人;从武汉大学等院校聘请的兼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人。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是原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系与信息管理系于2015年11月经过整合调整后成立的学院。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酒店管理、工程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程管理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以及会计、金融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专科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其中会计学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管理学院设立了会计、财务管理、信息管理、酒店管理、工程管理5个系。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17人。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现已成功申报信息与通信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并与武汉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尚属首例。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简称外语学院)现开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商务英语专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共663人。同时,外语学院还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外语学院共设有四个系部,分别为:英语系、商务英语系、大学英语部(系)和翻译系(2016年开始招生)。
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师60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0人、助教25人),除本学院专职教师外,我们还聘请一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本学院的教学工作。

电子商贸学院
电子商贸学院现设有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和电子商务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637人。

传媒艺术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现任院长为武汉大学夏琼教授。现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其中,新闻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261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315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18人。

公共课部
公共课部于2013年5月建立,由思想政治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共4个教研室组成,现共有38名专职教师,教授6名,副教授11名,讲师13名,助教8名。2014年5月,成立了由夏建国教授担任课部主任、唐五龙副教授担任课部副主任的新的课部领导机构,原教研室主任继续担任现职。公共课部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效果好,年度内无一次教学事故,并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分析教学形势,研究解决教学问题。

Ⅳ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人数的39.2%;86.6%的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学位。拥有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全国电子竞赛委员会责任专家、湖北省“两课”专家组负责人等30人。
武汉大学为珞珈学院的快速发展和高品质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学院坚持专家治学,各系主任由在武汉大学长期任教、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博导担任。
◆专业主干课程由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及正、副教授主讲。
◆武汉大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图书馆、实践教学基地等教学资源向珞珈学院学生开放。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为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提供指导,学生报考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达到初试分数线,可优先录取。
◆学生享受武汉大学党团评优评先待遇,参加其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武汉大学接受我院学生攻读第二学位(在同类院校中独一无二),办学以来,有1200多名本科毕业生获得武汉大学第二学位证书。对报考我院的高分考生,优先推荐攻读武汉大学双学位。
◆学院拟与武汉大学、湖北大学联合开展专业硕士培养,优秀本科生可优先推荐。
学院积极选聘武汉大学的高职称教授从事教育教学,引进的硕士、博士专职教师大多毕业于“985”、“211”重点高校。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解放思想、激活人才、内稳外引、注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大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优秀教师支持计划,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到武汉大学等著名大学开展学术研修、合作科研;完善教师使用机制,严格教师考评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学质量评奖等工作,构建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 院系主任图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主任-向铁元 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欧阳电平 电子信息科学系主任-赵茂泰 信息管理系主任-张玉峰 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曹加恒 英语系主任-张伯香 新闻系主任-夏琼 公共课部主任-夏建国

Ⅵ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院系设置

学院依托武汉大学优势学科,坚持“整体规划、发展内涵、凸显品牌、凝练特色”的基本原则,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现设英语系、新闻系、信息管理系、经济与管理学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信息科学系、公共课部等8个系(部);开办21个本科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管理学专业为主体,以工科专业为应用特色,注重发展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的学科专业体系。 系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系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计算机科学系 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会计学、酒店管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英语系 英语、商务英语 新闻系 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计算机科学系
一、基本情况
学科构架完整。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目前在校生849人,其中本科生529人,专科生320人。
师资力量雄厚。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科研优势、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计算机学院的兼职教师共有4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本系现有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以及可共享武汉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实验资源并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条件,为学生在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测试、软件项目与质量管理、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管理与应用、学科大赛等方面创建和提供良好的条件。
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原则: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夯实硬件,立足软件,软硬结合。教学理念是强化基础知识,重视试验设计,创新应用技术。办学理念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加快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工作的理念:以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为支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展种种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组织各类专业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各类学科专业大赛、社会实践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与就业能力。
二、荣获主要的奖项与荣誉
1、本系荣获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连续两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学校“先进分团委”,学校“大学生业余科研一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学校“优秀教案一等奖”等。
2、学生荣获全国学科大赛的全国奖、省级奖合计55个奖项,指导教师获得全国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指导教师荣誉合计51人次。其中:在2011、2012年的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全国软件设计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4项、全国三等奖8项、省一等奖6项、省二等奖11项、省三等奖11项等奖项;获得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胜学校奖和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组织奖。
经济与管理系
新闻系
新闻系成立于2010年,现任系主任为武汉大学夏琼教授。现开设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其中,新闻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261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315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有118人。
新闻系依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共享武汉大学新闻系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本系学科架构体系。目前,新闻系下设三个专业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各专业以新闻学、传播学和社会学为主要手段,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摄影、节目主持、采编等工作,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新闻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校生现已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新闻专业实践活动,并在学院多项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现有两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一个专科专业(电子商务),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于2006年,电子商务专科专业开设于2008年,2010年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获批。全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2人。
本系依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通过优秀人才引进专职教师和来自武汉大学本部信息管理学院的兼职教师共20多人。他们具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讲师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
本系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管理理念,力求科学的教学与管理。我系组建了以水平较高的博士生导师及正、副教授为主的教学管理团队,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课堂教学、上机实验、课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展先进榜样学习、英语四级备考、学科竞赛、考证考级、名师与企业家讲座、考研辅导、就业指导、文艺艺术体育竞赛等全面素质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010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76.1%,居全院第二,累计通过率为83.6%,英语六级通过率为31%;2011届毕业生,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67.3%,居全院第一,累计通过率为75.9%;2012届学生,四级一次通过率57.4%,居全院第二,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97%。
三届毕业生共20余人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社科院、福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2010届5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其中国内读研3人,出国读研2人。信管专业2011届9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6.7%,居全院第一。信管专业2012届6名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居全院并列第一。
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创业创新’挑战赛”湖北赛区比赛中,5个小组16人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组2人,二等奖2组7人,三等奖2组7人;在“第三届湖北省‘技能状元’选拔赛”中,吴瑞思获省级二等奖,并获得了省妇联授予的“巾帼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孙江涛获省级三等奖。
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信息管理系被学院授予2011届、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信息管理系各届毕业生均通过论文答辩。4名学生荣获“学院优秀论文”;3名学生荣获“省级优秀论文”。
数字时代全球信息化发展迅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管理系将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系
电子信息科学系成立于2006年,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余人。育人理念:我系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长期坚持以学风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的教风和学风。根据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自身特色,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专业实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优化推广现代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师资队伍:我系坚持专家治学,由在武汉大学长期任教、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系主任。依托武汉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等教学科研优势,聘请了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知名教授和富有经验的名师承担主要主干课程,同时采取“依托、引进、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性别、学历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稳定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11人,助教6人,专职实验员2人。教学管理:我系目前建立了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电子线路教研室3个教研室。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物理实验室、基本技能实验实训室、模拟电路/数子电路实验室、通信原理/高频电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EDA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基本教学实验室;与国际著名的TI公司一起,创办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TI公司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专门用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创新实验室;以及与武汉肯纳电子有限公司等建立的4个实习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的建设;通信工程教研室主要负责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现代通信系列课程和高频电路精品课程的建设;电子线路教研室主要负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并承担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建设和电赛培训等工作。学生管理:我系有一支对学生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现有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1人,学生党支部书记1人,学生分团委书记1人,辅导员6人,教学秘书1人。本着“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的工作目标,遵从“严要求、重教育、多引导”的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多年来,在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成果:自建系以来,团结务实的电信师生在执着勤勉中砥砺前行,屡创佳绩。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绩年年攀升,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连续4年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其中,在首次参加的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3组湖北赛区一等奖,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2组一等奖、2组二等奖、5组三等奖,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2012年,荣获3组省一等奖,2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的骄人战绩;2013年,我系共获得1组全国一等奖,1组省一等奖,3组省二等奖,6组省三等奖,同时还取得2013年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TI杯,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继续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首,并在湖北省65所参赛高校中位列第8位。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上线率逐年上升,2010届、2011、2012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分别为14.1%、14.8%、15.2%,2013届再创新高,上线率达到17.2%。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重庆邮电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录取人数多次位列全院第一。毕业生的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四年来共计10多位毕业生获评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在2012届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珞珈学院有6篇学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其中我系获奖数为4篇,占全院总数的三分之二。2013届珞珈学院共有11名学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我系获奖数继续保持为4篇,继续保持全院领先。除此之外,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电信系多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二等奖。毕业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超过93%。就业形势良好,连续四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多名毕业生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薪就业。思政教育和各项组织工作突出,2011年系学生党支部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我系荣获湖北省教育厅、省高工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和2013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优秀组织奖”。2013年,我系在珞珈学院首次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系(部)”。
英语系
概况: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英语系成立于2008年。现在开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和商务英语(专科)两个专业,在校学生共800余人。同时,英语系还负责全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系设立的教学机构有英语专业教研室、商务英语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和英语电教中心等。英语系秉承 “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文化素质高、英语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涉外型英语应用人才,特别强调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紧密依托并充分利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目前,全系共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师43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另外,我们还聘请一批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和大英部的知名教授和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本系的教学工作。
英语专业(含语言、文学、翻译、商务、教育等方向):英语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的,能在外事、经贸、商务、金融、法律、科技、文化、新闻、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涉外型、实用型英语人才。学生应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对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有较广泛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第二外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专科):商务英语专业主要为外贸公司(部门)、国际物流公司、外国驻华商务机构和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商务活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听力、会话、阅读、写作)、英汉互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
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为我校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 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思路,我们组织老师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辅导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积极建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努力。
师资队伍:英语系的师资队伍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一部分是我们聘请的兼职教师队伍。我们的专职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我们每年聘请大约20余人的兼职英语教师。他们主要来源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英文系和大英部。我院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和高年级课程主要由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我们的专、兼职教师都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做到备课认真、讲解熟练、重点突出、答疑耐心。同时他们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多种途径,但我们认为以下的原则应该是共同的:(1)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独立学习的能力。(3)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要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自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的交际法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课堂讨论、读书报告、演讲比赛、翻译习作、自主学习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质疑、辩论,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完善地掌握语言技能,而且还有利于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播、录音、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为外语专业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大都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十分普及的MP3(MP4)和现成的英语录音资料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并规定学生定期、定量地反复收听并记录下所听的录音语言材料,定期参加听力考试,以提高听力水平。利用各种英语录像及电影教学片,组织音像教学和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英语环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我们还积极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软件,并配备语言实验辅导员,使学生能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建立英语学习网站,下载网络上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真正能用英语进行交际,除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创造能让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活动的条件。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积极组织英语晚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写作比赛以及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教学,从而营造起一个生动活泼的外语环境,为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院名称院系分布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设有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本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电子信息科学系通信工程(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经济与管理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务管理
会计
物流管理专业
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 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电子商务(本科)
电子商务(专科) 新闻系新闻学(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本科) 英语系 英语(本科)
商务英语(专科)

Ⅶ 你上次是因为什么而下定决心离职的

说来话长,小可我上家在一创业公司打拼,让我毅然决然离开那里的原因是:老板不听劝。这个原因看起来很可笑,你挣你的工资,你干好你的活便罢了,哪有管老板听不听你的,这不是二百五么?!这就是性格了,我总觉得要忠人之事,也就是把老板的事业当成自个的事,当然这样的性格也让老板多少对我器重有加。他委派洒家独当一面,也信任的给了一定程度的财权。

我就一二再,再而三推心置腹的跟他聊,他也懂,只是事情发展变化的不是他想改变就改变的。之后,就是焦头烂额的一摊子事了,这时候必须同舟共济,所幸老板心理承受力强,还能不乱方寸,这点也是我佩服他的。我想过了,等老板脱困了,我就离开。

事情总算过去了,老板还要继续上马第二个这样的大项目,我就公开提出意见反对了。我觉得这样做会把公司陷入泥潭,既然他那么有主意,我就眼不见心不烦,一张票就飞回来了。

Ⅷ 夏琼的工作经历

1984年8月至今武制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做为期3个月的访学。
2006年晋升为教授。
2005年至今,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

热点内容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杨明教授 发布:2025-09-11 05:42:01 浏览:331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教授 发布:2025-09-11 05:37:00 浏览:230
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短语 发布:2025-09-11 05:36:59 浏览:909
大学生辱骂外卖小哥评论 发布:2025-09-11 05:27:50 浏览:655
汪德根教授苏州大学 发布:2025-09-11 05:13:23 浏览:169
成都大学博士老师待遇 发布:2025-09-11 05:08:45 浏览:181
东北大学考研实习 发布:2025-09-11 04:50:17 浏览:123
大学生近视可以参军吗 发布:2025-09-11 04:24:47 浏览:605
大学生为Q 发布:2025-09-11 04:20:31 浏览:995
本科生薪酬榜 发布:2025-09-11 04:09:52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