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科学博士生导师
❶ 人体系统解剖学的作者简介
王海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1996年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获甲级博士学位。1997年在日本信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Bover分子医学中心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皮祖细胞分化机制、淋巴管新生与肿瘤淋巴转移、移植与免疫、细胞吞噬机制。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任《解剖学报》、《解剖科学进展》和U.S.Chinese Journal of Lymphology and Oncology编委。主编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临床局部解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体系统解剖学》、上海市科技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专著《实用心脏解剖学》、《英汉人体解剖学词典》等,副主编《麻醉解剖学》。主译NetterAtlasofHumanAnatomy和ShortProtocolsinCellBiology。参加编写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16种,参考书3种。参加翻译专著2部。
❷ 沈今川简介
沈今川教授,出生于1936年10月1日,是一位来自浙江省平湖的杰出学者。他在中国地质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矿物晶体化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工作并生活,期间专注于复杂稀土化合物的晶体化学和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成果丰硕,曾多次荣获部级和国家级的科技成果大奖,展现出卓越的科研才能和贡献。
沈教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与探索精神,尤其是人体特异功能和地外文明等前沿课题。他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盲目迷信书本或所谓权威,保持着开放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热衷于亲手进行实验,拥有自己的电子实验室、信息网络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这种实践精神令人敬佩。
沈教授热爱大自然,生性活跃,善于与人交流,喜欢通过辩论来深化理解。他不固执,始终坚持真理,勇于承认并修正错误,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科学研究的宝贵品质。总的来说,沈今川教授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者,他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2)人体科学博士生导师扩展阅读
沈今川,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晶体学会、美国矿物学会、国际晶体学会会员。1997年被选为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人体科学研究所所长。
❸ 王瑞元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长
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理学
专著:《运动生理学》等
荣誉:1994年获得霍英东教育 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个人简历:
王瑞元,博士,工作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现任职务:研究生院长,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经历:
1975年~1978年4月在北京总参谋部某部服役。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北京体育学院基础理论系运动生理专业读书
1982年9月起在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任教
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学习(在职)
1988年7月~1998年2月任运动生理教研室主任
1993年9月晋升副教授职称
1997年1月~2002年12月任人体运动科学系副主任
1997年7月~2000年7月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博士学位(在职)
1993年9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1998年9月晋升教授职称
2000年6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1月-2005年2月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5年2月起任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主要社会兼职
1)中国生理学会理事。
2)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3)中国生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4)中国生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5)《生理通讯》编委。
6)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委。
7)北京体育大学教材委员会委员。
8)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教材组组长。
9)全国体育中专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教材组组长。
10)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1)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12)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13)北京体育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曾经主持的课题
1)中韩合作课题:“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分析”。
2)健力宝基金课题:“磁提针按压内关穴对运动员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3)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会资助课题:“不同负荷后骨骼肌收缩蛋白分子结构变化”。
4)国家科委课题:“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参与)
5)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有氧运动对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主持人之一)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低氧训练对骨骼肌收缩蛋白代谢影响机理的研究”。
7)科技部重点课题:“运动员训练中骨骼肌微损伤的评定”。(子课题主持人)
8)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课题:“运动员训练中骨骼肌微损伤的评定和预防”。
当前研究领域
1)运动对骨骼肌电活动的影响。
2)运动和低氧环境对骨骼肌收缩蛋白代谢的影响。
3)运动对骨骼肌超微结构和收缩蛋白代谢的影响。
当前主持的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低氧和低氧训练对骨骼肌骨架蛋白代谢影响机理的研究”。
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大负荷后骨骼肌收缩蛋白代谢变化及其恢复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