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描写帮忙太行山农村脱贫的大学教授

描写帮忙太行山农村脱贫的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5-09-11 18:53:31

1. 始终奋战在一线的“人民楷模”李保国,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他一生都在为科研而奋斗,他的名言就是说要为脱贫科研而出题,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第1位,所以说他不论干什么事情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刀真枪。曾经他为了推广种树的套袋技术,自掏腰包亲自买了16多万个苹果,带去送给那些村民,以此来推广新的政策。

在李保国的一生中,他30多年如一日的扎根在最苦最难的农村,带领着学生们和农村一起吃一起住,去改造荒山,想要把青山绿水带进去。经他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李保国把自己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河北山区人民群众的心中。

2. 李保国心得

李保国心得

李保国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自己亲身去实干,他的精神将永存我们的心中!

学习李保国心得一

近日,李宝国这个名字让无数人感到了震撼,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农学博士,从1981年起,李教授就号召学生和他一起扎根太行,一扎就是三十多年。他的足迹踏遍太行,研发出多项专门适用于太行山区的林业技术、打造了数个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领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教授能够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深入太行山区,为山区林业发展殚精竭虑,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汗水,最终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李教授虽然身体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用知识和技术毕生帮助山区人民的精神永不磨灭。

我们清河县落实总书记“三严三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向李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美丽邢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他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080万亩。他独创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他指导“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11个县(市),带动7万多农民走上致富路。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单是山区土质治理,李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整整研究了十几年。他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挑灯夜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使前南峪从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一线,干在实处,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李保国同志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不但不从企业、农户拿钱,不占一点股份,而且很多时候,下乡往返的路费、请专家前来培训的费用,他都是自掏腰包。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干净做事,奋发有为,积极为建设美丽邢台美丽清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李保国心得二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这是李保国终生的追求,他这样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如今的太行山上不乏他带出来的“农民专家”。他永远地离开了却给后人留下了学不尽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学习李保国真干、实干、苦干、能干的精神,踏踏实实的扎根农村。

真干。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

实干。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工作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更好的展现我们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苦干。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对于服务基层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

能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我们不能像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专业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线,但是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助力脱贫,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这样大写的人。

李保国同志是时代楷模,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小身躯凝聚大能量。以李保国同志为目标,学习他心系百姓,为民谋福的品质;学习他学以致用,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李保国心得三

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得知李保国同志逝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对其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人表示亲切慰问,要求在全省做好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总结和宣传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2016年4月11日《河北日报》)

巍巍太行,猎猎风旗。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今年2月,xx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集中报道了李保国教授30多年如一日、用科技帮助太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河北省委作出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次河北省委书记又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向李保国学习什么?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对党忠诚、对群众忠诚,根本要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30多年来,李保国把个人融入到带领群众发展,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具体实践中,他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区县,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始终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而太行山区是河北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李保国扎根太行,致力于技术扶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先后完成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精准脱贫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全省310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大小来体现。李保国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巍巍太行,“愚公”情深。花开无声,芬芳传遍原野;春风无形,绿影铺满大地……

;

3. 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他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这位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大变样,帮助太行山区百万群众脱贫致富的教授正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他扎根基层,努力钻研技术,并且无偿将技术培训给山区群众,用脚丈量了太行山每一寸土地,被人尊称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教授虽然已经去世5年时间了,但他的事迹依然在当地广为传播,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李保国教授。

一、拖家带口扎根基层,完成山地爆破整地技术。

李保国教授出生于1958年,1981年他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桑蚕专业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当时学校恰好在搞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李教授二话不说带着妻子和不满一岁的儿子一头扎进了太行山,他先后在邢台市前南峪村、保定易县望隆村,钻研重点科研项目-山地爆破整地技术,直到1990年,这套技术体系终于完成。

李保国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依旧长存。广大网友们,让我们怀着敬意缅怀这位可敬的专家学者。

4.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是指李保国教授什么

李保国(1958年2月-2016年4月),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也是经济林和山地管理方面的著名专家。他一生致力于太行山的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他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变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曾获“时代楷模”、“改革先锋”等称号。2019年荣获“人民模范”称号,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10-2019年度英雄模范。

看不到普通人穷。

1983年3月,李保国第一次定居在太行山深处的前南峪村。当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李保国响应河北省委提出的“开发太行山”的号召,作为第一批知识分子,走进了这个缺水、少土、贫困的山村。

李保国出生在新中国历史上那个饥饿贫穷的时代。生活在冀中平原,他很早就知道农民的无奈和无助。春夏连旱,使麦苗一天天枯萎,夏秋两季,他经常遭受水灾。一场大雨会使全年的收成化为乌有。李东阳·国保经常看着太行山,心想,如果那里的水土流失得到很好的控制,下游地区可能会有更好的收成,农民的生活会更幸福。

后来,李保国考上了河北林业专业学校。毕业后,他来到这个当时只有900多人的贫困村,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全部心血。“我迟到了!”看着村里贫瘠的土地和干枯的果树,李保国深深自责!

https://imgkepu.gmw.cn/attachement/jpg/site2/20220816/e03f49821a9124653e4509.jpg

5. 这位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李保国教授是如何做到的

这位教授让太行山140万亩荒山由秃变绿,也是让所有的网友感觉到他吃一惊的,他也是对于当地的农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手把手的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了农民,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了更加富裕的生活,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个人。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来说,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以学习为重,尽量的少去接触电子数码产品,才可以让我们的知识储备更加的丰富,在以后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件事,同时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改变这个地方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乃至于生命,他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向他学习才好。

热点内容
北京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发布:2025-09-11 20:49:27 浏览:116
大学生上牌 发布:2025-09-11 20:48:32 浏览:293
大学生股票大赛 发布:2025-09-11 20:41:37 浏览:340
大学生代理吧 发布:2025-09-11 20:11:06 浏览:74
四川大学法学教授 发布:2025-09-11 20:01:54 浏览:889
东北林业大学二级教授 发布:2025-09-11 19:52:31 浏览:894
大学生兼职的数据 发布:2025-09-11 19:50:15 浏览:857
吉林大学已故哲学教授高 发布:2025-09-11 19:40:37 浏览:813
哈佛大学教授的顶级演讲 发布:2025-09-11 19:40:34 浏览:209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华中胜 发布:2025-09-11 19:17:24 浏览: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