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上课大学老师
㈠ 为什么大学老师教编程上课都不敲代码
并不是所有老师上课都不会敲代码的。有的老师可以做到上课边敲边讲,也有老师是准备好代码上课讲解一下就完了。
上课敲代码,首先对教师的编程能力有一定要求。由于更注重理论教学等原因,有些老师可能不具备现场编程的能力,或者说不敢于在学生面前编程,害怕出错。
同时,上课敲代码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也很高。由于代码的编写不可能是顺序的或线性的,而是完全按照编程者的思维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时刻跟上老师的思路,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具备这种能力,这就导致有些同学的课堂效率很低。而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课堂上不可能将每个人的想法法一一进行验证,又会使部分同学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当然这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课后的努力来弥补。
其次是用于教学的计算机上不一定有相应的编程环境,大学一门课可能在几个不同的教室,为每台计算机都安装相应语言的开发环境本身很麻烦,又浪费时间。不见得老师都有这样的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上课敲代码的时间成本很高,同样一段代码,如果光是讲解需要5分钟,那么边敲边讲再加上运行调试等可能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课时安排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相信大多数老师不会采取这种讲课方式。
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优点。从我的认知水平出发,一般是较为年轻的老师愿意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他们更容易创新教学模式,更能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上课过程中老师也可能会突然想到某个好点子,然后引发同学们对此进行思考,并编程验证,这样一是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二是能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这点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很重要。
无论老师用何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掌握。至于上课是否需要敲代码,本身没有明确的规定,老师的教学方法一定是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来且适合自己的。作为学生,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充分配合老师,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编程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才是老师们所期待看到的。
㈡ 大学里带平板、电脑上课的人多吗
我现在在中山大学读大三,上学期我们年级有30%-40%的学生使用iPad或者华为平板,现在网课期间将近70%的同学都用平板。(在校期间,我们系上课不准用电脑和手机)
其实不管是否因为疫情,大学生对电脑或者平板的需求越来越大。
首先,教学的智能化,推动了这一切。大学老师授课大都是用PPT或者PDF。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省学生购买教材的成本,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上课围绕电子材料讲,上完课直接分享PPT或者PDF给学生。因此学生基本都需要电子设备来配合自己的学习。打印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费时费力,不说打印店排的长龙,就是那一个个几百页的PDF,打印出来,每天背着也难受。手机屏幕太小,缩小了看着难受,放大了看不全。所以才会想到买电脑或者平板。
再者,很多学院的课程,是要求使用电脑来进行配合,例如诸多理工科学院。所以一台电脑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平板不可能代替电脑,毕竟说白了平板只是屏幕更大的手机,哪怕体验优化了,依旧不能代替电脑。就说Excel,哪怕配了键盘,iPad的使用效率还是远远赶不上window系统 。
那么说说哪些学生建议使用平板,哪些更推荐使用电脑。
诸多文科学生,经常写论文,上课记笔记也大多是用汉字,或者各国外语,几乎是纯文字的。推荐用电脑。键盘打字速度毕竟还是比手写快不少,而且一台轻薄本也足够解决所有的学习需要。如果要打游戏那另说。
而诸多理科生,记的笔记中包含了大量公式符号,甚至需要画图,这时候,手写肯定是首选。如果嫌纸质笔记本太笨重,就可以考虑入个平板,记笔记复习也方便,而且可以直接记在PDF上面更加清晰明了。
此外就是诸多考研考公党,需要看大量的网课,同时记笔记刷题,也比较推荐平板。现在平板的分屏功能能让你在看网课的同时记笔记,两个app同步进行。
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具体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取舍。我本身是理科生,一台电脑和一个iPadmini2。别问我为毛用mini2,问就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