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选择导师是不是按成绩
A. 硕士研究方向的选择是自主选择还是根据入学成绩导师来划分
1、几乎所有的学校初试都只分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录取之后确定的,只要招生单位内没有在招生简容章上写明,那就是默认在复试的时候,根据你的成绩,以及你的表现,双向选择,最后由学校的导师来确定你到底适合哪个方向。
2、通俗点讲专业就是大类,方向就是小类。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金融与财务管理等,最终拿到的学位证书都是管理学硕士学位,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而已。
B. 导师选研究生的标准是什么
【导读】在通过考研复试以后,就是要进行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选择了,这时候就要自己去联系导师了,导师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研究生选择标准,不是单一的拿成绩来进行判断的,有人可能就说了,就见几次面,如果了解一个人,其实作为研究生导师,不仅是学术等能力厉害,人生阅历也是比较丰富的,所以看人也是比较准的,那么导师选研究生的标准是什么呢?
2、看能力
基础项:生活能力、基本的学习能力
科研相关项: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
生活能力:导师不是保姆,不负责吃穿住行。上研究生后面跟着老妈的,通常比较不靠谱。
动手能力:水处理是实验科学,会动手、敢动手非常重要。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人却越来越笨了。
思考能力:思考,有时候很简单。有个学生进展很慢,问了几次最后说出原因“搅拌器不够用”,1个搅拌器180元,买4个不过720元,我从来不管学生买常用小型设备,居然也会构成障碍?大约是看了太多网上黑心导师的教诲,连正常要求都不敢提了。另外一个学生迟迟不动手的原因是‘反应器不够’,什么叫反应器?发生反应的容器就是反应器,非得昂贵的、带自控的?盆算不算?桶算不算?买两大罐可乐喝了剩下瓶子也是反应器!
3、很投缘
可意会不可言传……导师欣赏自己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可以气到我跳脚三尺),也希望他们欣赏和崇敬导师。
当然优秀研究生标准不止是以上的几点,这只是很多导师喜欢的学生,你要想在读研期间有所作为,还是需要自己进行个人能力提升,要多看书,要多和学长和导师交流,多进行学习,这样毕业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C. 研究生导师挑学生最看重哪些东西
研究生导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来挑选自己心仪的学生,其中导师挑选学中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合格,除了学生的成绩以外,许多研究生导师更看重学生是否有对知识保持一种很高的学习热忱,是否有很强的求知欲。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研究生导师挑选学生所注重的因素1、学生的成绩
对于参加考研的学生来说,如果成绩不够好,甚至连及格线都打不到,那么自然考研也就失败了,研究生导师挑选学生,第1个看的这个学生的成绩,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够好,则可能表示这名学生可能不够努力,学习不够专注,因此学生成绩的好坏已经成为了研究生导师挑选学生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学生的成绩如果优异,自然能够赢得研究生导师的青睐,有不少成绩很优异的研究生,甚至是被导师所哄抢,研究生老师是不喜欢招收一些成绩比较不好的学生的。
对于研究生来说,想要赢得研究生导师的青睐和喜欢,除了要争取在考试当中考出更优异的成绩以外,也要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和交流,外向型的学生其实更受老师们的喜欢,因为他们一般比较积极和乐观,给研究生导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那么自己就更有机会能够被选上。
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发表你们的观点和看法。
D. 硕士生怎么选择导师
硕士生都是先进行报考院校的选择,然后在进行考试,基本在学生选择报内考的院校的时候就已经对容导师进行了初步的选择。
研究生的考试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
1、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并不是说在得到成绩之后在进行学校和导师的选择,而是需要先选择要报考的高校。
2、根据想要报考的院校准备初试,如果有专业课那么就需要准备专业课所需要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储备。
3、面试,再通过初试之后方可进入面试阶段。面试阶段会包括英语面试。
4、面试通过之后会再一次进行专业复试,专业复试通过之后才算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
在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时,考生已经将导师的范围缩小到了某所高校。对于专业的选择,又将导师具体到了哪几位。然后在通过初试参加复试的时候,招收报考的专业的导师会对通过初试的学生进行面试,那么面试的考官中就是要招收改专业研究生的导师了。一般一所高校中招收同一专业的导师都是很少的,基本都是一两个。所以很好选择,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哪个导师比较看重考生,那么那个考生就会通过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