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Ⅰ 沈阳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沈阳理工大学高度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共204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059人,其中包括170位教授,374位副教授,以及291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10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54.7%。
此外,沈阳理工大学还有11位双聘院士,10位兼职博士生导师,26位教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位教师成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或青年骨干教师,1位教师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7位教师入选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有3位全国优秀教师,6位省部级优秀教师,4位省市优秀专家。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背景,学校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派遣青年教师到兵工企业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学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在教学条件方面,沈阳理工大学拥有115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43.3万平方米的校舍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1亿元,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及一批现代化高水平实验室。图书馆面积达3.9万平方米,藏书121.3万册,具有完善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正逐步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学校还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被中国科协认定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学校还建设了齐全的学生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标准运动场和大学生文体中心。
沈阳理工大学目前共有学生35889人,其中包括1382名硕士生,24953名本科生,以及7305名继续教育学生。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
在吸引顶尖学者方面,沈阳理工大学聘请了杨绍卿院士和谢光选院士作为特聘教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1)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扩展阅读
沈阳理工大学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始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数易校名,几度分合,历尽变革。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
Ⅱ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王红霞
1977年2月生,教授,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副主任。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沈阳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校科研标兵。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总装备部预研项目5项、省科技厅2项、省教育厅1项、市优秀人才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在《宇航学报》《系统仿真学报》等重要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EI检索二十余篇;撰写国防GF报告20余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物联网与网络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张德育
1974年6月生,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现任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与网络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承担系列国家863课题、国防预研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余项;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EI收录15篇,撰写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他奖励和荣誉还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