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程教授
❶ 程捷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1984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普查勘探专业
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
1987年7月至1990年1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助教
1990年12月至1992年1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讲师
1992年12月至1997年1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1997年12月至现今,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作访问学者
讲授的本科生科课程: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地球科学概论、生态学与环境学、地球表层学、环境地质学、城市环境学、人类进化与文明;讲授的研究生课程:晚新生代生态环境、全球变化及其研究方法、灾害与环境。招生的研究生专业:第四纪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 ?199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7年获北京地质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佳优秀教师
2003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教学一等奖
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成果特等奖(两项)
2005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程 捷、田明中、曹伯勋、李龙吟,1996,周口店新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其环境变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程 捷、张秋营、张西娟等,吐鲁番盆地新生代环境演变.地震出版社,2005
3.陶世龙、万天丰、程捷,1999,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
4.汪新文、林建平、程捷,1999,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 1.内蒙古中北部新发现的古人类遗存及古环境研究(1998-2001)(主要参加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中国早期人类起源与环境背景研究(1998-2002)(主要参加者)(国家攀登计划)
3.黄河源区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第四纪地质专题(负责,2000-2003)(国土资源部)
4.吐鲁番盆地第三纪气候再造(负责,2001-2003,核工业总公司)
5.早更新世晚期生物-气候事件研究(负责,2002-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有:
1.Cheng Jie, Zhang Xujiao, Tian Mingzhong, et al., 2005,Ice-wedge pseudomorphs showing climatic change since late Late Pleistocene in the source area of Yellow River, Northeast Tibet.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5,2(4).
2.Cheng Jie et al., A marked climatic Change and Mammal Migration ring Early Pleistocene time in North China. Proc. 30th Int’l Geol Congr.,1997, Vol.21,p.33-39, VSP, Holland.
3.Cheng Jie et al. New Quaternary Faunas and cave desposts in the Zhoukoudian area, Beij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 1997, 10(3).
4.Cheng Jie et al., Evolution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n East China During Cenozoic.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Pres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6.
5.Cheng Jie et al., A Report on a New Mammal Fossil Locality of Early Pleistocene at Zhoukoud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5,40(23).
6.Cheng Jie et al., A new Mid Early Pleistocene Mammalian Fauna Discovered in Zhoukoudian,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stratigraph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5, 6(1).
7.Du Hengjian、Ma Anceng、Cheng Jie, Palaeogene Bio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 of Red Basins in Western He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ith an outline of Palaeogene Palaeobiogeographic Provinces of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1992, 5(1).
8.程 捷,高振纪,郑绍华等,鄂西地区早更新世人类和巨猿年代学研究。自然科学进展,2005,15(5)。
9.程 捷,姜美珠,昝立宏等,黄河源区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新进展。现代地质,2005,18(2)。
10.程 捷,张绪教,田明中等,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区大暖期气候特征。地质论评,2004,50(3)。
11.程 捷,高振纪,郑绍华等,鄂西地区含早更新世人类和巨猿化石的一个新的地层单位-高坪组。地层学杂志, 2004,28(3)。
12.程 捷,唐德翔,张绪教等,粘土矿物在黄河源区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地质,2003,17(1)。
程 捷,高振纪,郑绍华等,鄂西高坪龙骨洞的含早更新世人类地层形成环境研究。现代地质, 2003,17(3)。
13.程 捷,张绪教,唐德翔等,黄河源区全新世植被的演变。地球科学,2002,27(增刊)。
14.程 捷等,“元谋组”和“元谋动物群”含意的厘定。地层学杂志,2002,26(2)。
15.程 捷等,黄河源头断流原因浅析。地学前缘,2001,8(2)。
16.程 捷等,青藏高原隆升对云南高原环境的影响。现代地质,2001,15(3)。
17.程 捷,华北地区早更新世生物-气候事件-以哺乳动物化石为例。地质科技情报,2000,19(1)。
18.程 捷,“元谋人”时代刍议。地质科技情报,2000,19(4)。
19.程 捷,早更新世发生在华北的一次显著降温和哺乳动物迁移事件。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第21卷,第四纪地质,1999,地质出版社。
20.程 捷, 周口店洞穴堆积与黄土和深海沉积物的对比。地质科技情报,1998, 17(3).
21.程 捷等,周口店太平山北坡西洞动物群及其洞穴地层划分,地层学杂志,1998,22(2).
22.程 捷等,哺乳动物群指示的气候旋回---以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例。地学前缘, 1997,4(2)
23.程 捷等,滇西北丽江盆地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古脊椎动物学报,1996, 34(2)
24.程 捷等,周口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环境变迁探讨,现代地质,1996,10(2)
25.程 捷等,周口店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地球科学,1995,20(5)。
26.程 捷等,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95,40(12)。
27.程 捷等,云南三江一河典型地区河谷第四系发育特征。现代地质,1994,8(1)
28.程 捷,云南第四纪下限、地层划分对比及分区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校庆四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993。
29.程 捷,金沙江早更新世“古河道”的新见解,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地震出版社,1993。
30.杜恒俭、程捷、马安成,河南西部及其临近地区早第三纪生物地层特征与中国早第三纪生物古地理区系划分概要。地质学报,1991,65(3)
31.程 捷、马安成, 秦岭东段李官桥盆地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0,8(3)
❷ 谁知道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们的简历
副校长:徐跃进 教授
徐跃进教授,男,1958年出生于江西抚州,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查专业并留校工作,公共事务管理(MPA)硕士研究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法律教学、公共事务管理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与交流论文20多篇。历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保卫处副处长、处长;1994年任院长助理,1995年任学院副院长,分管后勤、保卫和校办产业工作。所分管工作和部门先后20多次受省、市、区奖励和表彰。
副校长:孙占学 教授、博士
孙占学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修水,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水文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历任系主任、院长助理等职。多年来从事地热学、铀成矿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112育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核工业部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副校长:刘晓东 教授、博士
刘晓东教授,男, 196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上犹县,1982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获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主任、驻京办事处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主要从事铀、金矿床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矿物材料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专(译)著3本,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曾赴日本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多次参加援外专家组工作,并应邀赴国外组织或参加过十多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受聘为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兼任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副校长:花明 教授、博士
花明教授 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江西崇仁,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政治系,分配到抚州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学院)任教,历任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部长,党办院办主任、院长助理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1982年至1983年在厦门大学进修,1996年至1997年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结业。2001年至2004年在职攻读美国南加州大学远程教育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花明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主编、参编教材、学术著作5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优秀德育工作者。
副校长:汤彬 教授、博士
汤彬教授,男,1964年3月出生,湖南岳阳人,教授。1983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在成都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8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4至今,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成都理工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7、8届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会员和江西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江西省计算机学会、江西省遥感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核技术应用等方向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历任信息工程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软件学院院长、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2006年2月任副校长。
副校长:郭福生 教授、博士
郭福生教授,男,1962年12月出生,江西宁都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96年获华东地质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华东地质学院地质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主任、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东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长、校长助理等职,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区域地质、铀矿地质、沉积岩、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部。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兼任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理事。
下面这个超级厉害
副校长:陈晓勇 教授、博士
陈晓勇教授,男,1961年9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1年获同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后,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任日本亚洲航测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1999年任亚洲理工学院(联合国主办的研究生院,位于泰国曼谷)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系副教授,并于2004年担任系主任。受聘于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青海大学、中国测绘研究院的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199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998年度日本测绘界最高奖“日本测绘奖”。2009年1月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副校长: 聂逢君 教授、博士
聂逢君教授,男,1962年出生于湖南祁阳,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于中国地震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出站。2006-2007年赴加拿大留学一年。历任教研室副主任,长江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石油地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工业总公司、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称号,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受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