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苏大化学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苏大化学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9-21 11:02:07

⑴ 苏州大学2023年研究生复试名单

  1. 苏州大学2023复试名单如下:

    1.政府管理学院:第一:刘美含 第二:郭纪 第三:刘玥。

    2.法学院:第一:康乃心 第二:李媛心 第三:汤鸿宇。

    3.教育学:第一:张馨予 第二:于新茹 第三:万丽。

    4.文学院:第一:张芷蒙 第二:时浩卿 第三:王雪婷。

    5.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第一:徐佳宁 第二:陈程 第三:李筱颖。

    6.化学化工学院:第一-:王子康 第二:孙晓桐 第三:于敖。

    7.生命科学学院:第一:潘纪胡培龙 第二:王优越 第三:庄儒宇。

    8.美术学院:第一:刘淼 第二:张宇航 第三:郭美思。

9.音乐学院:第一:郎灿 第二稿洞:金慧敏 第三:兰净。

考研复试名单的公布时间每个学校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都基本会在学校官网公布,可以通过研究生院和研招网以及学院官网进行查询。 复试时间由学校自行安排,结束时间早晚不同。

最后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⑵ 苏大研究生院耿风霞导师

1、苏大研究生院耿风霞导师是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无机层状材料;版插层化学;二维晶体材权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能源材料。
2、苏州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4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教育部宣布取消研究生院设置行政审批之后由高校自主设立的首个研究生院。苏州大学, 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的成员高校,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是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学科门类。

⑶ 沈琪的个人经历

1962~196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67~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79~1981年原西德马普煤炭研究所访问学者。1981.9~1993.8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任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室主任,1990年被国务院聘为博士生导师。其中1991.10~1992.4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1993年9月到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1995~1998年担任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已经在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参编著作6本。于1993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有机化学,包括稀土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在有机和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1957年,沈琪考取南开大学化学系,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62年,适逢全国第一届考研,并不满足于本科所学知识的沈琪又凭着骄人的实力成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并于1966年毕业后留所工作。沈琪在导师充满鼓励的眼神中,她读懂了独立自强的可贵。一遍遍查阅资料,一次次小心翼翼地操作,她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越过了科研之路上第一道坎。独立精神从此在她的灵魂深处扎下了根,成为她今后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一贯品格。沈琪于1979年远赴联邦德国马普学会煤炭研究所进修,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出国前,面对同样事业繁忙的丈夫、一双不满10岁的稚儿,沈琪心里充满了歉意。但她并没有停止追寻科学之光的脚步。在该研究所进修的中国人每月获得的奖学金仅够维持简朴的生活,即便如此,沈琪依然从牙缝里省下一些钱购买了国内紧缺的低温恒温水槽、搅拌器等实验设备带回来。沈琪谈起这段经历,语气非常平静,她说,那个时候,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不想多学些、多带些先进的东西回来。国家派我们出去,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嘛!
1981年的夏天,带着简单的个人行装和厚重的实验设备,沈琪登上了回国的班机,在原单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始了创业的生涯。此时的沈琪与两年前有着一样的执著,却因为两年多的积累而显得从容醇厚。沈琪顾不上与亲人叙叙久别的离情,拿上她从德国带回来的大批资料一头扎进了新的工作。当时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中科院考虑到她在国外所学的内容和成绩,决定瞄准这一国内的新兴研究领域成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室,并让沈琪担任研究室主任。此时的沈琪40刚出头,正是耕耘人生的黄金时刻,同样事业有成的丈夫也获得了出国进修的机会,事业上始终并驾齐驱、生活上同样淡泊低调的一对佳偶再次因为对科学的热爱而暂时作别。研究室成立之初,担任主任的沈琪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根本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于是,姐弟俩一个被送到苏州外婆家,一个被东北的奶奶接了去,一家四口人被分在了天南海北四个地方。回国10年,以沈琪为骨干的该研究所进行的“稀土定向催化剂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其研究成果“新型轻稀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反应性能”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她也凭着出色的业绩获得了“吉林省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诸多荣誉。
1993年,沈琪回到了苏州,在苏州大学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苏大为她成立了金属有机化学实验室。沈琪再一次像鸟儿筑窝一样把实验室从无到有逐渐装备起来。而沈琪也没有辜负苏大的期望,1997年她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了江苏省九五攻关项目“光纤用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研制任务,她与研究小组率先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树枝状高分子用于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合成,首次提出了利用迈克尔反应一步简便地合成了官能度高、融熔粘度低的树枝状感光高分子,以此研制出了感光速度快、加工工艺性能优异的光纤用紫外光固化涂料,应用单位试验证明其感光速度已超过著名的美国DSM产品水平,为发展我国通信事业做出了贡献。沈琪先后承担“攀登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九五攻关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项目基金资助100余万元,已完成鉴定成果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稀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聚合反应性能”研究成果于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以来,沈琪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80多篇,近五年发表的研究论文已被SCI源期刊论文引200多篇次。2002年,沈琪教授应邀在国际知名的金属有机化学期刊J.Organomet.Chem上撰写研究综述,至此以她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进一步认可。2006年8月,沈琪申报的“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化学”课题又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资助金额达150万元,标志着她所带领的团队承担重点重大项目的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2006年10月19日—23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沈琪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的第十四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大学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是国内金属有机化学界的盛会,有来自内地、香港、美国和日本的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内金属有机化学界8位院士等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赞扬苏州大学及以沈琪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

热点内容
大学生做小三 发布:2025-09-21 12:20:43 浏览:272
当一个大学老师吗 发布:2025-09-21 12:09:09 浏览:332
大学女老师与男同学在录制间爱爱 发布:2025-09-21 12:09:07 浏览:748
浙江大学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9-21 12:02:39 浏览:535
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严格吗 发布:2025-09-21 11:14:45 浏览:95
党员大学生 发布:2025-09-21 11:08:03 浏览:933
苏大化学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发布:2025-09-21 11:02:07 浏览:853
华东师范大学董卿教授 发布:2025-09-21 10:51:31 浏览:187
第三军医大学考研吧 发布:2025-09-21 10:18:01 浏览:687
大学生新生视频 发布:2025-09-21 10:15:36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