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陈硕博士生导师
1. 陈硕的事迹年表
1990年
·章草《章草歌诀》入选取四川书法家协会主办“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
1991年
·草书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一届书坛新人新作展”
·《青少年书法报》发表专题
1992年
·章草杜甫《饮中八仙歌》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家篆刻家作品展览”优秀奖·章草怀素《自叙》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怀素书研会暨草行书作品展览”
·《书法导报》发表篆刻作品“白马秋风塞上”
1993年
·作品入编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青少年书法篆刻优秀作品精选》·作品入编航空出版社出版《全国青少年书法评定精鉴》
·策划创办《当代书法》杂志,并任责任编辑。并被《书法报》评为当年“中国书坛十大新闻”之首
·《书法导报》发表专题,亚鸣撰文《秋风木落猛士悲——陈硕书杜诗二首》
1994年
·草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篆刻展”
·草书韩愈《石鼓歌》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
·草书《王维诗》参加“翰墨精英·历届全国书展全国中青获奖作者作品展”
·草书《吕绍堂诗》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陇上风情书画展”
·作品略历入编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翰墨精英》作品集
·作品入编甘肃美术出版社出版《大漠风情》作品集
·在河南巩义参加“友声书社”雅集暨社员作品展
·1994年至1996年组织“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千米长卷工程”
1995年
·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艺奖”。
·“陈硕书法艺术展”在甘肃兰州举办。魏翰邦撰文《技巧·激情·境界—陈硕书法论》,任云撰文《读陈硕书法随想》。
·《青少年书法》杂志专题介绍,周俊杰撰文《醉后发清狂—读陈硕书法》。
1996年
·创办《书法文献》杂志,第一期推出游寿、沃兴华、谢季筠、张羽翔等专题介绍,在书法界产生广泛影响。
1997年
·草书古人诗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篆刻展”
1998年
·主持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精品特邀展”。在成都、南充、遂宁、长沙等地展出。
1999年
·作品入编西苑出版社《历届全国展中青展获奖作者作品集》
2000年
·参加由韩中书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一回韩中书艺家协会作品展》
·参加“运河情缘—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2001年
·参加在炎黄艺术馆举办的“春分·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
2002年
·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走进新疆—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并由林岫主编、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2003年
·创办《国画文献》杂志
·《中国书画》第八期刊发姜寿田《陈硕其人其书》专题
2004年
·为《书法导报》开辟“精英出场”栏目,并连续16期推出“蓬溪书法群体”专题,在书法界产生广泛影响
·参加“第二届国际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第三回中韩书艺家协会交流展”
2005年
·《中国书画》第二期刊发肖文飞《通州书法人的幸福生活》专题介绍
·参加“中国北京·韩国济州2005书法交流展”
2006年
·参加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百名名家书沈鹏诗词书法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参加由共青团承德市委、书法网等组织的“全国著名中青年书画家爱心采风塞外行”捐赠作品活动
·入编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家书画印八荣八耻作品集》
·参加“2006·中国书法群落精英联盟展”
·出版章草手卷《陈硕章草屈原列传》
2007年
·出版《陈硕翰墨》作品集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四川蓬溪文星楼举办,《遂宁日报·蓬溪专刊》专题报道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四川自贡英祥美术馆举办,《今日晚报》刊文《寂寞书道行者陈硕》专题报道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河南洛阳市书画院举办,洛阳电视台专题报道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江西南昌省文联展览馆举办,《江西日报》报道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甘肃兰州甘肃美术馆举办,甘肃卫视专题报道
·参加“书法网”举办的“翰墨春光—书法网五周年名家邀请展”
·参加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书坛双峰复旦瑰宝—于右任、王蘧常书法艺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2008年
·主编《中国书法之乡·蓬溪书法群体作品集》有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参加书谱杂志社举办的“十家论坛之章草学术研讨会”
·书法作品《孙子兵法》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陆航部收藏
·出版《陈硕临十七帖》
·《中国商界》杂志第七期“生活空间”栏目刊发专题
2009年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名家翰墨·陈硕书法》
·“陈硕书法巡回展”在四川遂宁市美术馆举办,遂宁电视台和《遂宁日报》专题报道
2010年
·策划组织“蓬溪书法新锐作品展”在遂宁市美术馆展出
2011年
·创办中国艺术文献研究院、成立中国书画文献出版社
·参加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四川更加美丽——四川美术书法家优秀作品展》在军事博物馆展出
2012年
·参加“梦幻光雾·红色南江”2012中国光雾山摄影书画名家采风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香港有线台、《人民画报》及重庆、陕西、四川的媒体记者参与并报道
·为深圳市广告协会题写会刊刊名《深圳原创》,“书法空间”栏目专题介绍
·参加山西晋中紫云轩艺术研究院,由上海书法杂志社、兰亭书法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持的《全国帖学名家学术邀请展》,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参加在河南省博物院举办的《第三届书法批评展》并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河南省书协等主办的《中国当代章草十六家》书法展,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2. 复旦陈硕人品怎么样
好。陈硕,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及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人品诚实守信,乐于帮助学生,人品很好。
3. 复旦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计科狗答一波,首先推荐阚海斌老师的线性代数!(如果是文科生就算了吧。。。)
线性代数一般学校都有的课。如果想从事理工科方面的这门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个课和高中脱节太大,矩阵的内容太抽象而复杂,很少有老师能够讲的深入浅出,大部分都是上的云里雾里的。但是!阚老师这个课讲得几乎没有半句废话,每当一个新定义出现的时候都会先做好充足铺垫,并且会给你讲一下你学的这个在计算机科学里以后有什么用,比如特征值在人脸识别数据降维里都有什么用,总之强烈推荐。
最后要说一句,学习知识的过程都是枯燥的,所谓的课程有趣也是需要你对老师讲的内容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看法之后才能产生思想的碰撞,而如果是专业课的话老师一学期16节课基本上课本内容都是刚好讲完,所以还是需要私下对书本有了一定掌握之后再去蹭课啊~
4. 复旦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专业或者对各个专业是未知的,对于复旦这种学校,只要你的分数能保证你能进来不管学哪个专业你都是赚的,因为大二可以申请转专业。。
复旦大学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他的金融学了,以及数学,这是复旦的王牌,学术上来讲复旦在这两个专业绝对是世界领先,此外在这里你可以获得强大的人脉资源,如果你对金融感兴趣那复旦金融一定是你要考虑的,分不够也可以考虑数学专业曲线救国。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近代中国是马尔萨斯社会吗
2017年6月13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转型与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71期在经济学院泛海楼514会议室举行。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陈硕老师做了题为“近代中国是马尔萨斯社会吗?”的精彩讲座。讲座由经济系主任张晖明教授主持。
陈硕老师首先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切入点,提出三个可供检验的假设:一是马尔萨斯社会内部不存在覆盖社会大多数人的生育转型;二是该社会由于缺乏生育转型和人口转型,发生的技术进步只会带来人口的增长而非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过量的人口增长由于会降低人均生活资料和人均生活水平,增加了诸如战争、传染病等“现实性抑制”的概率。为验证以上假设,陈硕老师收集了大量的历史经济数据,然后以技术进步、人口学动态、经济增长和战争四个维度的数据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动态,以1580-1900年地方志中玉米的传播时间衡量技术进步,以生育率、死亡率等作为人口动态指标,以城市化、人均实际工资为经济增长衡量指标,以关内18省内战(农民起义)数量作为战争数据来源。通过运用自回归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验证技术进步是否带来了生育转型,运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技术进步是否带来人口和经济增长,运用泊松回归模型验证了内战是否产生于过量的人口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最终,陈硕老师的研究得出近代中国是典型的马尔萨斯社会的结论。
根据计量检验,陈硕老师又提出三个政策讨论:首先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提高发明和使用技术人的人力资本回报,人力资本回报的上升才会带来全社会的人口转型,玉米引种只是一种粗放式的技术进步,且引种速度过慢并未形成扩散效应,同时单一技术进步可能无法推动全社会阶层的人口转型;其次将国内某部分单独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意义有限,分析中要考虑到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再分配及国内贸易;最后仅就人口及人均生活水平指标的数据质量展开争论对理解前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动态意义有限,马尔萨斯社会表征在于人口增加但人均生活水平维持不变,而其背后运行的核心机制在于缺乏人口转型。
讲座生动有趣,吸引了学院各系老师、同学的到场,樊潇彦、冯剑亮、高虹、葛劲峰、何光辉、李志青、孙大权、王弟海、韦潇、尹晨、张涛等多位老师出席会议。参会老师分别就玉米与水稻的替代性、玉米对技术进步因素的代表能力、移民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传统儒家文化对人口动态的影响、农民起义次数的数据标准化、劳动数量与质量的替代性等问题发表意见,并展开热烈讨论。
6. 复旦有哪些好老师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拥有众多才华横溢、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独树一帜,更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人生洞见影响着无数学子。今天,就让我来分享几位复旦校园里的璀璨明星,带你领略他们的课堂魅力和智慧火花。
哲学王子王德峰,哲学系的重量级人物,外号"哲学王子",任重书院院长。复旦流传着一个传奇:大学四年,怎能不听一次王老师的讲座?特别是对于新生,王德峰的《哲学导论》和《艺术哲学》课程,如同打开哲学之门的钥匙,让人在智慧的海洋中深思。他的课堂,是探寻智慧的殿堂,不容错过。
陈果女神,思修课女神级人物,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陈果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从"好奇心"到大学的意义,再到道德和爱情,她的学术型鸡汤让人沉浸于真善美的世界。从懵懂大一到成熟大四,她的课程总能触动人心,让人感慨万分。
龚金平老师,文艺男青年的代表,他的《当代电影美学》课程轻松有趣,通过电影解析,带你领略电影艺术的深邃。听他的课,你会发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从水滴升华为大海。
沈奕斐老师,社会学领域里的爱情与家庭专家,她的《透过性别看爱情》讲座极受欢迎。沈老师的婚姻与家庭课程,结合个人实践,让人在成长中反思,为未来的生活提供宝贵启示。
徐珂老师,社会学副处长,他的课堂富有启发性,善于引导思考和批判。他的《社会学导论》让人领略学者气质,理解通识教育的真谛——发现未知,尊重差异。
陈思和教授,中文系的瑰宝,他的《现当代文学史》课犹如历史画卷,让人感受文学大师的魅力。他的课堂,是青春记忆里最美好的风景。
陈硕副教授,经济学课堂上的一股清流,他不仅教授知识,更传递学术精神,让人对学术研究充满敬畏。
其他老师,如张汝伦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冯平的《人生哲学》等,每位都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见解,展示了复旦大学的学术广度和深度。
离开校园,走入社会,我愈发怀念那些大师的课堂,那里是知识的海洋,也是理想的灯塔。正如papi酱所说,学校虽非象牙塔,却能孕育自由的思想。复旦的教诲,让我们明白,要做一名真正的求道者,追求真理,坚守理想。
遗憾的是,青春的热血与理想,有时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但那无尽的知识探索和思想碰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