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环卫工人的大学教授
⑴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殴打环卫工人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愤怒
因为在我们大家的眼中,环卫工人是属于弱势群体,对于一个教授来讲,他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不应该有殴打环卫工人的这一种行为,所以人们会愤怒。所以一个教授他应该是经过了知识的熏陶,经过了学校各种选拔,而且良品优得的一位被人尊重的教授。教授是一个职称,同时它也是指更多的大学以及高等学院中的高等教育的一种职位。很多的教授也都是被教育部这些部门规定审核之后,再被评级才会被聘任的。
3、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殴打别人是你的错,你就要去道歉,而且也应该把医药费付给人家的,何况,如果有钱,如果家庭条件都很好,他并不一定会去做环卫工人的。身为一个教授,再说自己有千万项目的时候,不应该去避免或逃避医务费用。
⑵ 如何看待教师殴打环卫工人
10月4日,网友爆料陕西科技大学某教师殴打环卫女工人,校方回应称涉事教师已被暂停工作。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了事件进展并配发微评“人性中的垃圾谁来清除?”。评论指出,有高学历,却没有高素质,打人者玷污了高知形象。如果真是出身农村,为何对环卫工缺乏起码同情?一身戾气,置法律于不顾,哪配为人师表?被打者可以选择谅解,法律却不能任人“摆平”。校园垃圾可以由环卫工清理,那些人性中的垃圾谁来清除?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性中总会或多或少产生“垃圾”。教授也好,党员干部也罢,其人性中的“垃圾”应该经常“清除”,否则,就会越积越多,乃至于臭气熏天,蚊虫乱飞。到那时,人性所放射的不是光芒,而是雾霾甚至毒气。
作为社会中的人,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那就是要给社会以和谐与温馨,给他人以关爱与温暖,不要在道貌岸然的“皮袍”下藏着“小”,那只能是自毁身份和形象,是真真切切的作贱、作死。
遇事要三思啊。
⑶ 上海市环境学校的学校名师
校长佘润申
佘润申, 男,中共党员,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工作成绩、成果: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长年工作在学校教学岗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2012年荣获上海绿化市容行业2012年度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其带领下,环境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已出版的书籍有《道路清扫工(5级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系列教材)》、《公厕保洁工(5级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系列教材) 》、《汽车维修工(环卫四级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培训系列教材) 》等。
副校长王亚彬
王亚彬,男,上海市环境学校副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工作协会会员 ,2001年起任教于上海市环境学校,先后担任教师、科长、教学副校长、学生副校长期间,多次获局级、校级荣誉及表彰。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28年中,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敬业爱生,乐于奉献。格言是志当存高远,真诚写春秋。被评为2014年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 。
校环保教育工作室带头人张建良
张建良,男,民进会员,上海人。现为民进上海市委会联络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高教联合支部委员会主委 ,上海市环境学校环保教育工作室主任 ,此前为上海市环境学校第一任团委书记。为上海市环境学校第一批生物学科带头人。热爱教师职业,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学相长。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已连续送走几届毕业生。课余时间,将教研的点滴体会付诸笔端。论文已发表在市级报刊的有几篇,在教研活动中获很多奖项。
校学生会负责人陈铿
陈铿,男,1986年4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上海市环境学校学生会负责人。座右铭是爱中爱,用爱滋润每个心灵,用严缔造完美人格。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他来到上海市环境学校担任教务科科员。在教学管理中,他充分运用换位思考理念,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工作方式更贴近学生需求。2011年,他转岗至学生科工作,进一步走向学生群体,迎来了他所带教的第一个班级。他的到来,使学生们感到:“班主任”,原来可以像同伴一般互相倾听、交流,一个充满活力、满怀梦想,却又不失纪律的班级在他的教育管理下绚烂而生。他曾被评为上海市绿化胡汪和市容管理局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带头”优秀党员,上海市环境学校2012—2013学年优秀工作者,连续三年校优秀班主任,还在2014年获得“绿容好声音,身边好榜样”践行行业基本价值历年优秀青年称号的殊荣。
政治老师池如龙
池如龙,男,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全椒县人,高级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生,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师从国内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著裤桐仔名教授:张永桃、严强、张凤阳、包玉娥、王德宝、王振槐、闾小波、王强,导师为当时南京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组首席专家,江苏省政治学会会长的张永桃教授。2001年任《市容环卫信息》责任编辑,参加教育部课题《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及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的研究》并主笔分课题《上海市市容环卫系统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01职教项目专辑,获教育部二等奖;《中职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2004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并主笔教育部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加强环境教育的研究》,获教育部三等奖;主持2003-2004年度上海市教委课题《生态校园建设与社区环境保护行动》,任《清荷》专栏主编。现主要从事管理学、政治学方面的教学工作。池如龙文字功底扎实,善于学术论文、交流文稿、公文、法规制度性文件、讲话稿、计划与总结、调查报告、礼仪性文件等各种文体的应用文写作,屡被誉为“一支笔”。
音乐老师徐亮
徐亮,男,上海人。上海市中职艺教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负责人,上海市中职生合唱团艺术指导,上海市环境学校音乐合唱团组建人。自1996年参与中职艺教委工作至今,对各中职校艺教工作颇为熟悉。十多年来潜心专研合唱艺术。对合唱排练技术自有一套独特见解,对合唱艺术执轮辩著热爱,对中职艺术教育有远大理想。曾担任以下合唱队的排练指导积累了丰富的排练经验:1、上海市环境学校合唱团; 2、上海市卫生学校合唱团; 3、上海市商业学校合唱团; 4、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合唱团; 5、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合唱团; 6、上海市商学院合唱团;7、复旦护理学院合唱团; 8、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合唱团;9、上海市环卫局老干部合唱团;10、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卫工人合唱团;11、上海市卢湾区环卫工人合唱团; 12、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合唱团;13、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合唱团。被评为2011~2012年度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于2013年上海柏斯艺术专修学校普陀店第四音乐厅隆重召开上海柏斯艺校徐亮老师学生音乐会 ,2014年第七届徐亮老师学生钢琴音乐会暨首届钢琴模拟考级测试成功举办。
⑷ 中国有哪些劳动人物
1、八旬“年轻”专家
天津大学余贻鑫教授,已经79岁高龄,谈起他的电网技术,依然精神矍铄口齿清楚。他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我国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
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城市电网优化规划到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等等,余贻鑫教授在电力系统的研究中孜孜不倦、勇攀高峰,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1958年大学毕业时,我们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我早就实现了这一愿望。但我还年轻,我还要再为祖国健康工作20年。”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似乎永远有着使不完的劲头。
2、90后“小清新”
1992年出生的朱新丽,是这次受表彰年龄最小的劳模,名副其实的“小清新”。素净的脸庞、简单的穿搭……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工人朱新丽看上去依然像是个学校里的孩子,实际上,还有两个月,她就工作整整满6年了。在生产线上,她早已是一名“资格”很老的班长了。
她自述自己的工作目标很简单:让作业人员能够按标准作业,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流出。但这背后,其实需要付出很多,严谨、毅力、勤劳……这些词用在这个90后姑娘身上,完全是她工作的现实写照。
朱新丽说,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她和生产线上的许多农民工兄弟姐妹一样,来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离开老家,可能不用这么辛苦,但在每天的工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焊”就航天梦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一个焊工的“传奇”高地无人占领,广为流传。
2006年,由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一个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一筹莫展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请来了一位航天“专家”,这位“专家”现场看了设计方案和零部组件后,第二天就提出了生产制造方案。两个月后,方案获得美国宇航局的认可。
这位“专家”就是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的高凤林。
火箭发动机螺旋管束式大喷管的焊接,在屈指可数的几个航天大国都是关键技术,也曾一度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瓶颈。焊接稍有不慎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高凤林“临危受命”,为了完成任务,他常常要保持一个焊接姿势,一焊就是1个小时。经过30个日夜的攻关,他完成了长达近千米的焊缝加工。
多年来,高凤林在长征五号大推力火箭、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任务中,不断攀登着“焊接高地”的一座座高峰。
4、敢下五洋“捉鳖”
7062米——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试的最大下潜深度,也是国际上同类作业载人潜水器下潜最深的纪录。创造这一纪录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正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震。
胡震是蛟龙号的副总设计师。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在没有母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的条件下,组织实施了载人潜水器的技术设计和检测试验工作;提出了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体集成技术方案、陆上及水池调试方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表明我国已掌握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敢下五洋捉鳖。”现在,他又带领团队投入到新的研发中,担任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与蛟龙号相比,新的潜水器具有更好的作业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5、农民的“麦神”
头上顶着诸多光环的茹振钢还像往常一样,整天泡在田间地头,俨然一位种地的老农。“要让科技走向生产,并在生产中发挥引领作用。”他说。
茹振钢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我小时候几乎没有吃过饱饭,让人民丰衣足食,是我梦寐以求的。”20多年中,茹振钢带领研究团队相继培育并推广“百农62”、“百农矮抗58”等一系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截至2014年夏收,“矮抗58”已连续六年成为全国主导小麦品种,累计种植2.3亿多亩,增产107.1亿公斤,被誉为“黄淮第一麦”。因此,他也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麦神”、“粮财神”。
杂交小麦一般可较目前常规品种增产15%~30%,是全面增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如同我国的杂交水稻。茹振钢带领团队创育出低温敏感型雄性不育性转换系BNS,将实现小麦平均亩产提高200斤~400斤的目标。
⑸ 东北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东师建校70多年,知名校友有很多,各行各界都有。但我是东师学外语的嘛,就很关注本院的事。也是前两年的时候被外交部翻译天团的新锐小哥帅到,知道他是东师的校友,那个时候关注了些东师校友的信息,才有幸了解到东师的一部分知名校友。
先说一下帅到我的外交部校友王泽国哈哈。本硕都是在东师读的。还是90后,你们可以去搜一下他在质监局记者会上的翻译视频听一下,这个发音是我这辈子都学不来的(枯了~)而且外交部简直是每一个学语言的小伙伴的梦想....吧?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从事外交工作,但外交部的前辈真的令人钦佩啦。
其实还有挺多的。(我大一的时候还记得有人说迪丽热巴小姐姐也在东师念过预科呢哈哈哈。)优秀的前辈是东师学生的榜样,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