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济南大学教授1955年出生的

济南大学教授1955年出生的

发布时间: 2025-09-29 06:02:28

Ⅰ 刘宗明个人简介

姓名:刘宗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职务:济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专业:热能工程,粉体动力工程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

刘宗明,山东招远人,中共党员。1965年7月1日出生,198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并到济南大学(原山东建材学院)材料学院任教至今。1990年赴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读研究生,从事气固两相流方面的学习与研究,1993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现在担任济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在职攻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98年9月,被授予山东建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7月,被济南大学评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7月,被评聘为山东建材工业协会墙体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12月,被山东省经贸委、人事厅、教育厅、科学院联合授予 “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称号;2003年8月,被济南大学评聘为材料加工学学科重点岗位教师。
教学中曾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流体力学 泵与风机》、《硅酸盐工程热力学》、《硅酸盐热工工程》、《硅酸盐热工基础》、《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与设备》、《热工过程与设备》等多门主干课程,同时还为研究生开设《气固两相流》课程。工作以来,指导过历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所指导的学生中,有1名学生的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多名学生的论文荣获“济南大学优秀学士论文”。
科研工作中,主要从事窑炉热工性能的诊断、热工流体机械的设计与开发、气固两相流特别是气力输送的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以来,参与了三项国家级课题;主持或参加其它纵向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5项;主持横向科技服务项目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共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被SCI、EI或ISTP收录。

研究方向:热能工程、粉体动力工程

主要成果及奖励:

“HJ-2高效减水剂的开发与生产”——山东省科技厅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材料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01年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农作物纤维增强无机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优化设备资源,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高水平实验室”——济南大学2000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材料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济南大学2000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济南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流体力学的课程建设”——济南大学2000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目前主持的主要项目:

1)“浓相气力输送的阻力特性研究”——山东省科技厅2003年基金项目;
2)“浓相气力输送粉煤灰的应用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00年基金项目;
3)“高温连续监测及智能控制成套设备的开发”——济南市科技局2001年基金项目;
4)“石墨纤维热电偶的开发”——济南大学2001年基金项目;
5)“山东鲁南水泥有限公司窑系统热工分析与诊断”——与企业合作项目;
6)“混凝土外加剂开发与研究”——与企业合作项目。

科研项目招商:

电厂粉煤灰干排放系统的设计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处理与应用

随着环境保护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发展,电厂干排灰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受到重视,它对于火力发电厂化废为宝、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积极作用。
本项目采用固气质量比大于35的浓相气力输送技术进行干排灰。与其它形式的气力输送相比,该项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输送能力大;输送的固气比高;输送所需的能量少(仅为稀相输送所需能量的一半);输送距离远(可达2公里以上);低速输送,对管道的磨损小;设备简单,投资较少,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对于一个发电厂而言,设备投资一年内即可收回)。
将粉煤灰从除尘器中输送到灰库中后,可以做进一步的处理与应用。例如可以将原灰分选,分级,从而提高粉煤灰的附加值,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该项技术在其它有粉状物料输送要求的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Ⅱ 山东省高校排名

1、山东大学

2、中国海洋大学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山东师范大学

5、青岛大学

6、山东科技大学

7、山东农业大学

8、齐鲁工业大学

9、济南大学

10、青岛科技大学

11、曲阜师范大学

12、山东理工大学

13、山东财经大学

14、烟台大学

15、鲁东大学

16、青岛农业大学

17、青岛理工大学

18、山东中医药大学

19、聊城大学

20、山东建筑大学

21、潍坊医学院

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3、临沂大学

24、滨州医学院

25、山东交通学院

26、滨州学院

27、济宁医学院

28、枣庄学院

29、泰山学院

30、德州学院

山东大学相关简介:

据2018年6月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区(济南中心校区和洪家楼、趵突泉、千佛山、软件园、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

拥有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下辖35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117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山东大学

Ⅲ 2020江苏高考,理科324,BC,排名12万,能报省内什么学校

2020江苏高考,理科324,BC,排名12万,能报省内的大学有: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学院秉承“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校训,致力于打造“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和输出探路者”这五张名片。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中等专业学校。

Ⅳ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目前主要在职教授和研究员有:
程 新 教授,男,1963年1月生,博士,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大学毕业生。先后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0余篇。现主持国家级、省级基金和攻关课题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等各种教学、科研奖4项。
耿浩然 教授,男,1954年4 月生,博士,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材料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5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专著1部。主持国家、省、市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4人。
李国忠 教授,男,1956年3月生,硕士,山东千名知名技术专家,济南市科技拔尖人才。硕士生导师,学校特聘关键岗位教师。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3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10余项,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
李仕群 教授,女,1946年2月生,硕士生导师,曾两次赴美学习和工作。为材料学和材料物理专业讲授专业基础课8门。主要研究高性能胶凝材料及其应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及EI收录8篇。获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2等奖1次,省教育厅科技成果3等奖2次,部级3等奖1次。
芦令超 教授,男, 1963年5月生,硕士,院长,硕士生导师,济南市学术带头人,兼任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济南大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发表重要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获省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6项。
范素华 教授,女,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济南大学校长助理兼人事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陶瓷。主持或参加省、部级项目4项,获省教育厅及学校优秀科技成果奖多项。在《硅酸盐学报》、《硅酸盐通报》、《中国陶瓷》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CA收录7篇,参编教材1部。
岳云龙 教授,男,1964年6月生,硕士生导师。山东省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专家。曾获得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济南市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有多篇被SCI、EI和CA收录。
王 志 教授,男,1962年11月生,硕士生导师,现任教务处副处长,学校特殊岗位重点岗教师,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复合新技术和金属陶瓷材料,主持和参与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侯文萍 教授,女,1946年12月生,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多项自选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3篇被SCI收录。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郑少华 教授,男,1955年1月生,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粉体工程,主持与参加山东省攻关项目3项并通过鉴定,先后主持了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校级及企业横向研究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刘晓存 教授,男,1957年10月生,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胶凝材料、特种水泥、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等。承担过1项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6篇,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教育厅三等奖4项。
陶珍东 教授,男,1957年生,山东颗粒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粉体改性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复合。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山东省科委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和横向项目9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编的《粉体工程与设备》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1篇被EI收录。获实用发明专利1项。
戴宝刚 教授,男,1944年9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先后主持和参加省部级、校级及横向科研课题15项,编写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等3部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石材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现主持玻璃陶瓷增韧研究课题,研究用纳米晶界增韧玻璃陶瓷。
李艳君 教授,女,1956年9月生。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省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企业委托及校级项目多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3项。
张学旭 教授,男 ,1957年12月生。主要研究方向:粉体工程;近年来主要参与和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基金、济南大学科研基金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在内的共13个项目的科研工作,参与编写《粉体工程与设备》教材1部,在各种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ISTP收录。
王复生 教授,男,1951年4月生,硕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讲授专业课程。科研方面主要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水泥,水泥生产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一项,参加海军后勤部项目一项,另外还承担企业委托项目和自选项目多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学闵 研究员,男,1947年1月生,济南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秘书长。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多次受奖;共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5部;授予专利15项。评为山东省千名知名专家,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者,省政府给予一等功奖励。

Ⅳ 两院院士是什么待遇

1、两院院士的待遇如下:

两院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省部级待遇,当然也有例外,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级别的院士会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

从2009年1月1日起,两院院士的院士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200元调整为1000元,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专项拨款。

据国家规定,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两院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省/部级待遇,当然也有例外,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级别的院士会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

2、院士没有行政待遇,国家对院士是有优待,但绝对不是副部级待遇。政治上,院士能看不到副部级官员的内部文件,生活上,院士享受不到副部级的住房标准,也没有专车接送。医疗上,国家会安排院士体检,但医院不会按照副部级待遇来为院士服务。

3、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标准。

(5)济南大学教授1955年出生的扩展阅读:

两院院士的制度

2013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点到了院士制度改革。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章节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两院院士章程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所在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作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

但是,对于“院士退休”一说,很多院士表示费解。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院士退休’是个伪命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属于终身荣誉。叶培建指出,院士既然是个荣誉称号,不是一个工作岗位,就没有“退休”一说。退休,应该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两院院士

热点内容
大学生回母校宣讲 发布:2025-09-29 07:13:18 浏览:768
吴超浙江大学副教授 发布:2025-09-29 07:13:07 浏览:590
博士生导师简写 发布:2025-09-29 07:03:25 浏览:898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高 发布:2025-09-29 06:57:45 浏览:416
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 发布:2025-09-29 06:56:06 浏览:832
剑桥大学大学生 发布:2025-09-29 06:52:57 浏览:546
2017大学生军训取消 发布:2025-09-29 06:44:11 浏览:704
大学生学生自传书 发布:2025-09-29 06:37:53 浏览:857
大学生剖析自我 发布:2025-09-29 06:35:53 浏览:195
东北师范大学张宏教授 发布:2025-09-29 06:35:38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