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大学教授说的一句话

大学教授说的一句话

发布时间: 2025-10-01 22:21:09

A. 复旦大学教授:朋友是无用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

挚友如异体同心。——亚里士多德

什么是朋友?或许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便被自己的父母耳提命面要多交朋友,与人为善,要好好维护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不可以因为任性而伤害到朋友。 长大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

俗话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不可否认的是,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标准并不是单纯的三观一致,有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所帮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朋友有了不同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朋友的“真心”也就越来越少了,而对于到底什么才是朋友, 陈果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

陈果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她在讲课时,说出来的一些观点都非常新颖,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些不敢说出口的真实想法。

在谈到朋友的时候,她说:

当我们不了解“无用”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时,我们可能会以为,她说的就是这个词的表面意思,她觉得朋友没有用,交朋友是一种无意义且浪费时间的社交活动。

但是,在知道复旦大学的精神以后,或许才会真正懂得什么叫“无用”。 复旦大学的精神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陈果教授作为复旦大学的教授,所提出来的朋友“无用”和复旦精神里的“无用”很显然是一个意思。假如这个词取的是表面含义,那么复旦大学在鼓励学生们做没用的人吗?

当然不是,这里的“无用”指的是不作为功利之用,即做一个自由而不功利的人。 对应到陈果教授对于朋友的看法上去,就是说交朋友时不应当功利,抱着一颗利用之心去维系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所以她才会说: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这句话和陈果教授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意思是一致的。交朋友,要做到真心,既不图对方能够为自己付出一些什么,也不去算计自己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 只有不计较得失,才能换来真正的朋友。

因此,如果有些人是为了利用才去交朋友,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对方生活得好,对其有所帮助时,他便会去攀附交好,和人家成为朋友 ,而一旦这个人生活遇到困难,陷入低谷,他便赶紧想办法和人家撇清关系,恨不得再也不往来。

人生总有起落,没有人能保证一生都顺遂成功,如果是用这样的方法交朋友,那么,他可以算得上是没有朋友。

交朋友要讲求“无用”,不能以功利之心对待朋友,那么,我们要如何和我们真心喜欢的朋友相处呢?

从陈果教授的朋友“无用”观点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和朋友相处时,最应当做到的,便是付出一颗真心。

怎样才算付出真心呢? 或许在交朋友上,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如果代入到和自己父母的关系上,便会明白。 父母对待我们是真心的,这样的真心就是不求回报,也不计较付出,一心为了对方好,无论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都愿意爱她护她。

交朋友亦是如此,双方都应当真心 ,失败了不觉得她丢人,成功了真心为她骄傲,无论是困境还是逆境,都可以在彼此身边, 相互扶持,一起经历。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友情打着灯笼都难找,越是在乎的朋友,就越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维护。

其实不是这样的,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不难,只要我们自己能做到真心,总会换来别人同样的真心。对于维护友情这件事,如果一段友情真的需要费尽心思去经营,那么他们一定不是什么真正的好朋友。

真正的友情应当是这样的,我们即使不在彼此身边,不会每天见面,朝夕相伴,但是我们对对方的生活都很了解,知道对方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不开心时,一个电话打过去,总能听到熟悉的安慰。对方开心时,自己也会一起分享喜悦,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同样,当两个人都忙,甚至好多天都没时间说话时,他们之间并不会产生“陌生感”这种东西,只要有一天,一个人提起了话头,两个人便能热火朝天的聊起来,仿佛一直在一起一样。

陈果教授说:朋友是无用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这是她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理解,也是我们在交朋友时的愿望。 毕竟,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和帮不上忙的人交朋友,几乎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事。

凡认识新的人,只有在反复权衡,仔细琢磨, 认为他们在某些方面能够为自己所用时,才会愿意花费时间来处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争取和对方成为朋友。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因为这样交来的朋友,是没有办法长久的。

抱着利用之心交来的朋友,双方一定都带着目的,在彼此任何一方处于人生低谷时,另一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这个朋友,寻找下一个对自己有用的目标。 那些用真心交来的、真正的朋友,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希望这样的朋友在双方眼里都是“无用”的,都值得彼此不带着任何功利的目的,永远用一颗真心去对待。 只有这样,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才能够维持得更加长久,才能够真正拥有友谊。

B. 如何看待一大学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别把自己当回事,没有你,地球一样转

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这话没有问题,问题是你不是地球,你却站在地球的立场去表达无所谓的态
度,这就是有问题的。
同理,我挨饿受冻地球照样转,我穷困潦倒地球照样转,我一生漂泊地球还是照样转。吃苦受罪的
永远是人本身,和人家地球有什么关系?
我们不能站在一个与自身毫无关联的视角去看待自己,我们永远应该专注自身。

四、这要看所谓的自己是指什么如果是指身体这个坐骑,或者思想这些被集体潜意识左右而不自知的附属,那么的确,他说得不错。但是我们所有的,不是我们自己不是吗?没有你,地球当然照样转;但没有你,你失去了全部,对你的亲人而言,世界变得不再完整。所以无论这个狗屁教授说什么,你都要爱你自己、尊重你自己、看重你自己。

不像你手里的工作,那时你推着干的,你不干了,谁干这是正确的 ,为人类本身属于自然的产物 那回归自然之后那么对自然来说反而是轻松的 这是正确的 。既然离开我地球照样转,公司也一样,那为什么我就那么重要,公司非得要我996呢。

C. 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

一般很多的大学在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大学校长或者是教授都会将讲一些祝福和希冀的话语,送给毕业生们。很多的校长、教授讲话很有水平,也很吸引人,他们的演讲就会被传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听到。河南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毕业典礼上也讲了一段话,这段话讲的非常有水平,也有很多的金句,校长这一次的讲话,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称赞。那么关于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祝愿2021年的毕业生前程似锦

每一年都会有很多的大学生毕业,这些大学生带着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对自己的期许走向了社会。不管毕业生们以后会如何走自己的路,都希望2021年的毕业生们能够前程似锦,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价值。

关于河南大学的教授在毕业演讲金句频出,你认可他的这些观点吗?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D. 吉林大学教授李晓演讲火了: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导语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

前段时间,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的一段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很火:

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

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不仅素养、品格不高,道德水准也会有问题。

李晓教授说: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日本韩国美学文化侵袭中国可以看得出来,在审美上,中国确实差一大截。而审美的差,直接体现在文化层面,甚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层面。

论美学输出,日本有无印良品,有优衣库,都是输出日本美学服饰搭配;韩国有强大的娱乐产业链。而我们,确有所缺。

我不想大谈特谈一个民族的审美力有多重要,我想说的是,审美力,对于一个人,同样至关重要,关于到这个人方方面面,生活、职场、外在形象。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缺乏审美力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乏礼仪感。

李晓教授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个小细节。

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穿着大裤衩,穿一双拖鞋,露出带毛的大腿,披着庄严而神圣的学士服满校园跑。

“这样美吗?这样对学士服尊重吗?对大学、对知识尊重吗?一点也不尊重。”

为什么? 没有一种礼仪感。以随意的心态,对待一件庄重的服装,这便是缺乏礼仪感的表现。

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故事。

别觉得姑娘苛刻,很多人说,嫁人,重要的是内涵。可一个外表都不能拾掇好的人,未必就会有内涵。

更何况,在第一次相亲约会,就表现出随意而没有礼仪的人,在以后生活中,未必对你的生活用心。

你会随便穿双运动鞋就去面试吗?一份工作尚且需要花心思打扮,整理妆容和服饰,那么,一份终身大事,为什么就不能多用点心准备。

也许小伙自己不觉得自己随意,“这就是我的生活习惯呀”,对不起,说明你的生活中,实在是缺乏审美,以至于能允许自己穿凉鞋来相亲约会。

缺乏审美力,必然缺乏礼仪感。审美低下,不愿意改变,邋遢,混乱,那你的世界一定也是邋遢而混乱的。

重要场合穿得随意,那你对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礼仪感的。

韩国有一部电影,《偷钥匙的人》。

一个27岁的男生,混得很惨,住在出租屋里,昼伏夜出,没有丝毫作息规律。

脏衣服不洗,扔掉满地都是;脏袜子到处乱扔,吃剩的外卖就放在桌子上,蟑螂爬来爬去。打开门,一股恶心味道扑面而来。

最后,这个男生被房东扫地出门。

在一个澡堂,他捡到一个杀手的钱包,杀手遭遇追杀,脑袋被重击,失忆。于是,很自然地,这个男生住到杀手的房间里去。

那是一处在高档小区的豪宅,装修精致,家具、红酒、衣物、鞋袜、甚至连微小的开酒器都摆放妥当,精致到极致。

男生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星期,乱得一塌糊涂,衣物乱飞,喝了一半的红酒放在茶几上,吃剩的披萨散落客厅,沙发靠枕被扔得到处都是,蟑螂又出来了。

为什么我讲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缺乏审美力的人,没有生活态度。

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间,都会把房间弄得很糟;无论穿什么样的衣物,最终衣物都会很脏。

给再多的钱,再富足的物质,他们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一个能允许自己住所混乱不堪的人,无论富有,贫穷,最终,都会混乱不堪。不是缺钱,是缺乏生活态度。

我想起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女士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从乡下调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来平米的小房间,很窄,很破,很脏,很乱。

但母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买了沙发,买了桌布,缝制了地毯铺在地上,重新刷了墙壁,让父亲做了一个合适的茶几,亲手设计了房间格局。

四十平米的房子,变成两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的小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林清玄先生说: “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这就是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即使贫穷,也要活得有姿色,即使深埋烟火气,也要有味道。

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演员黄渤喜欢摄影,他的图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间的简单画面,再看,觉得无比美好。

有一次黄渤在拍戏,海边,风浪很大。

拍完戏,很累,黄渤沿着海滩走,提着单反,慢慢踱步。忽然,不经意间瞥到海边一块小石头上,一只小虫趴在那儿。

黄渤觉得很有意思,凑进去看。

“我发现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做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黄渤拿出单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只海边小虫沉思人生的画面。

很多时候,人生不是活一个片段,人生是活无数个瞬间,如果你有足够的生活感知力,你会觉得躺着一下午,无所事事,头顶蓝天白云是一种美;你会觉得几个老友喝酒撸串看世界杯是一种美;你甚至会觉得上班路上,阳光很淡,风很凉,树荫成群,很美。

多数时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个个平凡瞬间呈现给你,只有你懂得,才会觉得动人。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时候,觉得生命充满美意。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中,令他觉得美好、有趣的,都是细碎的琐事:

在李元胜的一首诗中,他写到:

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但也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给你幸福,给你美好,给你温暖。

而那些缺乏审美能力的人,内心贫瘠,他们只是麻木地度过一分一秒,日子挨着日子,问题叠着问题,这些瞬间,在他们心中没有意义。

我不希望你麻木地度过人生,我希望你能感受到来自生命的美意,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回眸,都是馈赠,愿你能懂。

媒体人陈大咖刚到北京时,过着典型的北漂生活,很穷,住地下室,每天很早,从城郊挤地铁去中心区上班;晚上下班,再挤地铁回到地下室。

地下室旁边是地铁通过的轨道涌洞,每次地铁来的时候,震动得很厉害,仿佛要塌了,房东告诉她:“不用怕,都是这样的。”

地下室只有一个窗户,窗外是一条步行街道,如果人们走的时候,低头注意看,也许能看到这一小扇窗户,以及窗户里的人。

每天,陈大咖就指着这扇小窗户漏进来的阳光养活自己。

刚搬进来时,十几平米的地下室堆满杂物,霉臭味浓厚,陈大咖不想租,可是掂量了一下自己的钱包,决定租下来。

一个月后,陈大咖把这地方收拾利落,墙壁贴了壁纸,地板贴了地板贴,连窗户都仔细用油漆刷过。十几平米的空间,焕然一新,如果你从外面看,你甚至以为她住在民宿里。

他还在小窗口养了一盆多肉,每天细心照顾,“等着它哪天长大,有生命的气息。”

陈大咖说: “我并不是非要折腾,我只是对自己有所要求。”

审美力本质,其实就是这句话,对自己有所要求。

不想穿得邋遢,不想变得油腻,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麻木,不想让自己住的地方变成猪窝,于是有了种种改变。

陈大咖说: “在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于一汤一菜间,阅世情冷暖。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愿你沉浸世间,浸透烟火之后,依然一腔诗意,不负美好。

看过一篇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正在来临》。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什么时代,做减法的时代。

减少你的占有欲,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生活,不再依靠占有财富,获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学作家山下英子所说: “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在这个时代,审美力,才会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学会去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学会对每一个场合给予相应的礼仪,你的用心,会令人舒服,会收获赞美和富足;学会活得有态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过得精致一点,再精致一点。

常常说,一个人的卧室,能看出这个人的人生。把自己家里打扫再干净一点,再有序一点。无论贫穷或者富有,一个干净整洁,令人舒畅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学会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间。多年以后,树下有风,桌上有茶,你会老去,我会掉牙,是生命力最感动的画面。

E. 大学教授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认可他的观点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都是社会成员之一,一大学教授在采访中说道“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过度看重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和有压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都期待自己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能够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过度看重自己,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紧张,有压力。无论谁离开了,地球仍然还会自转,每个人仍然还是会坚持自己的生活。我非常认同代教授所说的话,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敢于做自己!

热点内容
南京大学古生物学考研 发布:2025-10-01 23:44:30 浏览:566
大学老师课程多吗 发布:2025-10-01 23:37:21 浏览:59
暨南大学法学院严教授 发布:2025-10-01 23:17:53 浏览:130
江西农业大学招聘博士 发布:2025-10-01 23:17:45 浏览:754
重庆富士康本科生工资待遇 发布:2025-10-01 23:16:22 浏览:763
清华大学车辆工程博士考试科目 发布:2025-10-01 23:15:35 浏览:394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财 发布:2025-10-01 22:57:54 浏览:967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导师 发布:2025-10-01 22:39:06 浏览:209
研究生导师王博 发布:2025-10-01 22:28:24 浏览:475
同济大学沈军教授 发布:2025-10-01 22:28:10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