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明立教授
『壹』 生修堂医院的专家介绍
生修堂中医院名誉院长。
王鹤滨 ,1924年4月5日出生在河北白洋淀安新县。
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原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生活秘书(中央办公厅任命),同时兼任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的保健医生及中南海门诊部主任。并获苏联医学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担任过公安部九局检验主任、核工业部安防卫生局局长、苏州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
王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分析整理,独创了许多在临床上对某些特殊病症行之有效的中西医合璧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受寒性肌——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等专著9部。
此外,王鹤滨还著有《紫云轩的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保健生活与养生之道》、《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饮食篇》、《毛泽东的饮食与保健之生活保健篇》等作品。 刘元禄国家级名中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四十三年,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分会常务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省、市医疗职称、医疗事故评审鉴定专家。曾多次应邀去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工作、讲学、考察。
擅长治疗骨科疑难杂症、颈腰椎病、骨关节病、痛风、骨与关节外伤、滑膜炎等。 曲生教授,男,吉林省名中医,长春名医,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长春大学兼职教授,长春市中医院业务院长,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春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时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抗癌学会中医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市人体气功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春市科协委员,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者,二、三、四批指导老师,曾荣获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的卫生工作者,长春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拔尖人才,并连续十一年荣获长春市科协先进工作者。现任吉林省中医学会顾问,建国六十周年前夕曾获长春市卫生功勋奖,建党九十周年前夕,曾获吉林省卫生厅长春卫生局卫生忠诚奖。
曲生教授作为吉林省著名老中医,从医四十余年,在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咳喘病、肺病、转氨酶升高的肝病、结节性红斑等治疗有独到之处,对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肝病、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类风湿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漏等病的治疗也都有良好的效果。 李延,1942年出生,1963年从医,现已50余年。曾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名中医 带徒老师
,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先后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 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理事长。
曾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防洪建设和防非典先进工作者,以及黑龙江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本人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精研祖国医学,学 术融汇中西医,古不乖时,今不同弊。重视临床,着眼实效,其五十年的医学生涯,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对许多危重疑难病的中医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 张金良,男,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省著名中医肝胆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专家,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近50年,对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各家学说造诣精深,具有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的丰
富经验。专长于乙丙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种肝胆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现任中华中医肝胆协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中西结合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于2008年8月10日,正式成立张金良肝胆病工作室,传承传统医学,造福广大肝胆病患者。 杨守范(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哈尔 滨医科大学。
医疗特色:中医医疗教学妇科科研50年,2001年荣获全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
曾获奖课题:省政府颁发科技进步奖三项;省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五项。
临床特色:妇科三绝
不孕症:由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症,采取输卵管“盆腔给药法”,并配合中药(口服中药和中药灌肠)。既疏通了阻塞的输卵管又使药达病所,治愈率达到83.3%。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粘连: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和 微波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外阴白斑:患者外阴瘙痒、萎缩、癌变,对患者身心健康摧残十分严重,属难治之症。采取外阴局部穴位封闭加上中药熏洗、上药,疗效显著。
同时根据多年医疗经验,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痛经、各种生殖器炎症、月经病(功能失调子宫出血、闭经、月经过少或淋漓不断等)、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妊娠中毒症、产后各种并发症等,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并获得可喜疗效。 王富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重点学
科带头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目前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0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项20项,培养国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等特定穴配伍理论,总结出“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振阳针法”治疗阳痿、“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补气化瘀法”治疗中风等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独创“王氏穴贴疗法”,活络止痛贴、止咳平喘贴、导滞通便贴、暖宫贴、止泻贴等对咳嗽、哮喘、痛经、月经不调、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便秘、扭挫伤等症具有显著疗效。临床还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及内科其他疑难杂症。
『贰』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哪些中医大师
第一届“国医大师”名单
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0.李振华,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1.李辅仁,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2.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3.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14.张琪,男,汉族,1922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
15.张灿玾,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 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16.张学文,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53 年 5 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7.张镜人,男,汉族,1923年6月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2 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18.陆广莘,男,汉族,1927年1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
20.贺普仁,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1.班秀文,男,壮族,1920年1月出生,广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2.徐景藩,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23.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4.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5.程莘农,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6.强巴赤列,男,藏族,1929出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1947年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藏医。
27.裘沛然,男,汉族,1913年1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4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28.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9.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0.颜德馨,男,汉族,1920年11月出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1939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第二届“国医大师”名单
1.干祖望 男,汉族,农工党员,1912年9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1930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王 琦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2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终身教授、研究员。1961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3.巴黑?玉素甫 (1934.7-2014.4)(已逝)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主任医师。1956年1月起从事维吾尔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中医民族医。
4.石仰山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3月生,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1950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上海市名中医。
5.石学敏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6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6.占 堆 男,藏族,中共党员,194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1959年3月起从事藏医临床工作,西藏自治区名藏医。
7.阮士怡 男,汉族,中共党员,1917年2月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55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8.孙光荣 男,汉族,1941年11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研究员。1958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刘志明 男,汉族,1927年10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1940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0.刘尚义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2年12月生,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贵州省名中医。
11.刘祖贻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7月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
12.刘柏龄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7年6月生,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
13.吉格木德 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39年12月生,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56年3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内蒙古自治区名蒙医。
14.刘敏如 女,汉族,农工党员、中共党员,1933年5月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56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川省名中医。
15.吕景山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1月生,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1962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名医。
16.张大宁 男,汉族,农工党员,1944年9月生,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天津市中医肾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1959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名中医。
17.李士懋 男,汉族,1936年7月生,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62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
18.李今庸 男,汉族,1925年9月生,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1947年1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大师。
19.陈可冀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席研究员、终身研究员。1956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金世元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12月生,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主任药师。1940年2月起从事中医药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1.郑 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5年5月生,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1961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2.尚德俊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3月生,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59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23.洪广祥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2月生,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56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
24.段富津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1950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
25.徐经世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1月生,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5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
26.郭诚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12月生,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1949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
27.唐祖宣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7月生,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1958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8.夏桂成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7月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1949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29.晁恩祥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7月生,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30.禤国维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11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
第三届“国医大师”名单
1.王世民,1935年7月生,山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山西省名老中医。
2.王烈,1930年10月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
3.韦贵康,1938年10月生,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西名老中医。
4.卢芳,1939年6月生,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中医。
5.包金山,1939年6月生,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内蒙古自治区名蒙医。
6.尼玛,1933年12月生,青海省藏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青海省名医。
7.吕仁和,1934年9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8.朱南孙,1921年1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9.伍炳彩,1940年8月生,江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
10.刘嘉湘,1934年6月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11.许润三,1926年10月生,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12.李业甫,1934年12月生,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
13.李佃贵,1950年7月生,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
14.杨春波,1934年1月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
15.邹燕勤,1933年4月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国医名师。
16.沈宝藩,1935年7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名医。
17.张志远,1920年7月生,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名老中医。
18、张磊,1928年10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9.张震,1928年11月生,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
20.周岱翰,1941年5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
21.周学文,1938年1月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省名中医。
22.周信有,1921年3月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
23.段亚亭,1928年3月生,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老中医。
24.柴嵩岩,1929年10月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25.梅国强,1939年3月生,湖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大师。
26.葛琳仪,1933月6月生,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27.雷忠义,1934年9月生,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陕西省名老中医。
28.廖品正,1938年10月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
29.熊继柏,1942年8月生,湖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
30.薛伯寿,1936年8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叁』 眼针疗法眼针的来历
眼针疗法,作为针灸的一种独特分支,起源于中国古老的治疗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健介绍。这种疗法并非源自传统的医典记载,而是30多年前由田教授的老师,著名中医彭静山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中医理论创立。经过田教授的不断发展,眼针疗法现今已发展成一套独立且完整的治疗体系。
田维柱教授在眼针领域身兼多职,如针灸教研室主任、全国特种针法研究会秘书长等,他的"眼针"疗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泛而受到广泛关注。田教授表示,眼针特别适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和各种疼痛,且患者对其接受度高,连年轻一代也愿意向他学习。
田教授的研究生罗媛媛对眼针疗法充满热情,她认为这种疗法体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无需昂贵设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能快速见效。在中医理论中,眼睛被视为整体中重要部分,与人体经脉和五脏有紧密联系,通过刺激眼部穴位,可治疗全身疾病。
眼针疗法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如37岁的张海娟女士在脑溢血康复后通过眼针疗法有效缓解了严重后遗症。田教授的诊室里,患者的感谢和信任都凝聚在一面面锦旗上,展示了眼针疗法的影响力。
尽管在中医针灸领域有卓越贡献,田教授对中西医的态度开放,认为两者各有优势,不可简单比较。他强调中医强调整体性,对于一些疾病,全身调治是关键。眼针疗法在国外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田教授和他的弟子们曾赴美、日、韩等国传授和治疗,备受好评。
眼针疗法在田维柱教授的引导下,不仅得到患者认可,也受到年轻医者青睐。田教授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确保这一中医绝技得以延续,他表示,眼针的传承将不断进行下去。1991年,田教授有幸拜彭静山名医为师,学习眼针绝学,至今已收了四批弟子,眼针的传承事业正在有序进行。
(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明立教授扩展阅读
眼针疗法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就有针刺睛明、攒竹等眼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