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导师不让开题怎么办
㈠ 博士开题有没有不通过的
博士开题有不通过的。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开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让开题报告顺利通过的技巧:
1、导师商量一个合适的题目
研究生阶段,学生是实行导师制的,就是研究生的所有学习和科研都由导师负责安排和推进。因此,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题目一般都是导师和学生商量确定的。有自己导师的把关,一般都能通过开题报告答辩。
2、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一定得写开题报告,而且要在开题答辩前写好并打印好,交给答辩评议的几位专家,在你讲解的时候,他们就能通过开题报告了解你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因此,要想顺利通过研究生开题答辩,就得写好自己的开题报告。
3、一个漂亮的答辩ppt
现在研究生开题都是通过ppt讲解的方式汇报自己的研究状况,ppt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开题效果好坏与否。因此,在答辩开始前,一定要认真制作自己的答辩汇报ppt,在ppt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动态有特色,足够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4、熟悉演练ppt内容
在开题答辩现场讲解ppt以前,一定要好好将ppt的内容熟悉几遍,将每一页、每句话、每个图片的解释都演练多次,防止讲解时紧张忘词。最好找几个同门或老师,自己讲上一遍,请他们为自己提提建议,完善自己的讲解方式,提高自己的讲解效果。
5、多看一些自己方向的参考文献
在答辩汇报的时候,专家一定会询问自己开题方向一些研究问题,比如前人对你的方向有没有做过相关研究、有没有相关的论文和成果、是否有做的价值、国内外目前研究到什么地步了。这些问题如果你不看国内外相关的参考文献,是没法回答出来的。多看一些文献,不仅对自己答辩有好处,对将来写毕业论文也是益处良多的。
6、调节心态,正常发挥
在开题答辩的正式会场,在ppt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调整好自己呼吸和心跳,端正自己的心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千万不要紧张,更不能在口头上出现任何错误的表述,否则就会影响开题答辩的整体效果。
7、专家提出的问题不要反驳
大多数论文开题,只要提前和自己的导师商量过,都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答辩的过程中,如果专家对你提出质疑或者问题的话,千万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当面反驳专家的意见。先虚心接受,然后再慢慢解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争取获得专家的理解,但一定不要恼羞成怒,切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 开题报告
㈡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指南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指南
博士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这就对作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作者必须在本学科的专业领域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并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还要具有相当水平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为在学科领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而,较之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四、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五、评审工作
1、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口头报告及答辩结束后,评审小组应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准予通过,并对通过的报告提出补充、修正意见。
2、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并上报学生培养处,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3、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交学科部研究生秘书保存。学生培养处定期组织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抽查。
4、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进行处理。
5、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应与开题报告基本一致。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保存
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应将开题报告及《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各学科部教学秘书,并由学科部负责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