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王超教授
『壹』 中南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中南师资还是很雄厚的!!!老学姐吐血总结一波教授的课给大家!
一、法学院 何炼红老师
如果你对法律感兴趣,特别是工科学子们,想拥有自己的专利,那么一定不要错过何老师的知识产权法课堂。老师是教知产的,老师的课堂也特别有意思。她喜欢结合实务给大家讲课,经常请到法官,还有其他学科的老师来给学生们讲课。法律本就枯燥,但结合了实务,便变得有趣了起来!相信我,何老师一定能激发你对法律的兴趣!
二、外国语学院 夏高娃老师
这个老师超级可爱的说!我上过她的全校性公修课,法语入门,老师超级可爱的!而且能把语言这种枯燥的东西教的生动!她会给你放法语歌,给你讲法国的习俗,讲她在法国的故事。很棒棒!据我法语的同学说,这个老师在她们专业口碑超级棒!!!
还有很多教授的课值得去蹭,那就亲自来中南发掘吧!
『贰』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现任领导
院长:钟宏 教授
党委书记:马跃如教授
副院长:陈晓青 教授、刘又年教授、刘士军 教授、卢红梅 教授、徐海 副教授
党委副书记:刘有才 研究员
院长助理:孙晓毅副教授、王蔚玲 副教授、喻桂朋 讲师
『叁』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名单(2010年)共22人
何国平:男,本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区慢性疾病管理、护理教育。
唐四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区老年病研究、社区老年疾病护理、护理教育。
张静平: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心理护理、护理教育。
王红红: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艾滋病防治及护理。
廖淑梅:女,本科,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康复护理。
任小红: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文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
罗阳: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妇女健康保健。
曾慧: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老年心理及护理。
易巧云: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护理学教育、护理心理学。
周乐山: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儿童健康保健、护理教育。
李乐之: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黄金: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严谨:女,博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临床护理。
雷俊:女,硕士,博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临床护理。
李映兰: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贺连香: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王曙红: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临床护理。
王秀华: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老年护理、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
安如俊:女,本科,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丁四清:女,本科,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教育。
谌永毅: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疾病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赵丽萍:女,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肆』 中南大学学生会的现任领导机构
现任中南大学学生会主席:王允
现任中南大学学生会常务副主席:任澎
现任中南大学学生会副回主席答:孙伯霖、徐梓人、邱晓宇、罗碧源、孟晓白 办公室:黄茂林、金耀超、孙萌、刘洋涛、颜勇
对外联络中心:杨润、黄丹、王镐臻、杨小晴
文体活动中心:汤倩、王天翔、付云志、孙晨曦、骆雨扬
新闻信息中心:刘熙明、田一、李亚男、曹萌
宣传设计中心:何晶、彭铮、刘禹、魏嘉润
权益服务中心:徐可、郝记、卢雅清、刘柯恋、张慧
学术活动中心:蒋昊、金令、娄利伟、李倩
生活服务中心:刘佳奇、张倩瑜、肖骏毅、曾佩涵
鹰隼计划工作项目部:戴泽宇、贾伯聪、吴玮祎、肖潇雨
自律自治工作项目部:李舸争、仝家乐、生辉
『伍』 中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1、左铁镛
1936年出生于北京,材料科学家、循环经济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左铁镛主要从事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铝镁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陈志武
生于1962年7月。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早年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后专注于经济史与中国经济研究。
3、黄友岐
黄友岐教授1907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著名的老一辈神经精神病学家、临床医学教育家黄友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10月5日上午10时10分在长沙逝世,享年86岁。
4、王淀佐
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5、邓起东
湖南省双峰人。生于湖南双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1月6日,邓起东因病逝世,享年81岁。
『陆』 中南大学出过哪些人物,越著名越好
1、汤飞凡: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2、张孝骞:
张孝骞,男,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3、王淀佐:
王淀佐,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0年,为表彰王淀佐在国际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及对中国矿物工程科学技术的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
4、黄伯云:
黄伯云,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
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特种冶金专业;198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爱阿华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封锁,该技术在获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5、孙永福:
孙永福,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2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籍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
1958年7月,孙永福毕业于天水铁路工程学校;1962年12月,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1962年12月至1964年9月,在郑州铁路局工务处桥梁科工作。1964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先后任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技术员,副处长,代处长,副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
1984年12月至2006年8月,先后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正部长级)。
『柒』 中南大学自动化导师信息
你好,我也打算考中南大学的信息工程院的研究生,留下你的邮箱,有空我们多交流啊,以下是我以前搜集的一些导师资料,自动化专业是做实际应用的,我想学通信,是做理论研究的
教授:控制工程系:
桂卫华教授
吴敏教授
阳春华教授
瞿志华教授
罗大庸教授
喻寿益教授
凌玉华教授
鲁五一教授
罗三定教授
年晓红教授
夏利民教授
王随平研究员 自动化系:
蔡自兴教授
彭辉教授
梁昔明教授
陈特放教授
申群泰教授
谭冠政教授
危韧勇教授
廖力清教授
粟梅教授
黄挚雄教授
黄运生教授
唐琎教授
文敦伟教授
周国荣研究员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陈明义教授
罗桂娥教授
赖旭芝教授
李力争教授
计算机应用系:
陈松乔教授
邹北骥教授
胡志刚教授
赵跃龙教授
王加阳教授
黄东军教授
金瓯教授
刘连浩教授
欧阳松教授
谭汉松教授 王国军教授 计算机软件系:
陈建二教授
王建新教授
杨路明教授
徐德智教授信息与通信系:
陈志刚教授
施荣华教授
彭军教授计算中心:
杨长兴教授
刘卫国教授
蒋外文教授
王小玲教授党政综合办公室:
王一军研究员副教授:控制工程系:
曹卫华副教授
成新明副教授
贺建军副教授
黄志武副教授
刘少强副教授
唐朝晖副教授
王莉副教授
王雅琳副教授
谢永芳副教授
熊桂林副教授
熊红云副教授
杨胜跃副教授
叶华文副教授
张航副教授
张涛高级工程师
吴同茂高级实验师自动化系:
桂武鸣副教授
李志勇副教授
刘建成副教授
欧阳波副教授
王击副教授
肖晓明副教授
余明扬副教授
袁艳副教授
张桂新副教授
邹润民副教授
廖国华高级工程师
欧阳昌华高级工程师
陈学高级实验师
李志民高级实验师
刘建良高级实验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宋学瑞副教授
张亚鸣副教授
陈宁副教授
陈革辉副教授
胡燕瑜副教授
李中华副教授
刘曼玲副教授
覃爱娜副教授
谢宪继副教授
张静秋副教授
计算机应用系:
费洪晓副教授
贺建飚副教授
黄芳副教授
黄汉永副教授
雷向东副教授
廖志芳副教授
沙莎副教授
王斌副教授
余腊生副教授
郑瑾副教授
季桂树高级工程师计算机软件系:
张修如副教授
王伟平副教授
陈学工副教授
胡小龙副教授
刘高嵩副教授
唐少先副教授信息与通信系:
李宏副教授
王果平副教授
张祖平副教授
任胜兵副教授
谭长庚副教授
王国才副教授
肖大光副教授
曾志文副教授
梁建武高级工程师计算中心:
曹岳辉副教授
刘雄鹰副教授
田琪副教授
严晖副教授
周春艳副教授
周肆清副教授
朱从旭副教授
杨邦荣高级实验师
陈语林高级工程师
刘爱心高级工程师
全自生高级工程师
邓明生高级工程师
江林高级实验师
舒卫真高级实验师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
余笛高级工程师
朱利香高级工程师
吕向阳高级实验师
王力为高级实验师计算机与通信实验中心:华晓丽高级工程师
张学丽高级工程师
『捌』 中南大学商学院王坚强教授年龄
中南大学商学院不挂网公布此类信息,
建议直接询问学校办公室、版教务处。
中南大学,
坐落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
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级大学。
中南大学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也是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入选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
是一所以工科和医学为特色,
涵盖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辐射军事学的综合研究型大学。
『玖』 中南大学 的杰出校友有哪些
王传福,
男,汉族,1966年2月15日出生于安徽无为。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得物理化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工作,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1995年2月,王传福毅然下海经商,在深圳注册了比亚迪实业。 现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王淀佐,
男,汉族,1934年出生,辽宁省锦县人,中共党员,两院院士。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9年东北大学肄业,次年任东北有色金属局选矿科、冶金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技术员。1961年中南矿冶学学院矿物加工与冶金专业毕业。历任中南工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中南工大副校长、校长, 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是党的十三大代表和全国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选矿学术委员会主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学术顾问、美国矿冶学会会员。1990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起东,
男,汉族,1938年2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共党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荣誉教授。
左铁镛,
男,汉族,1936年9月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左铁镛教授1958至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6年起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合作教育协会理事等国内外重要社会职务。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等。
刘德培,
男,汉族, 1950年5月生, 安徽阜南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分子生物学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5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院校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刘德培院士现还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协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研究生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主编等职。
孙永福,
男,汉族, 1941年2月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6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桥隧专业。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郑州铁路局技术员、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副处长、代处长、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局长,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永富,
男,汉族,1932年生,南召县人,中共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选矿专业,1956年分配到长沙矿冶研究院工作,历任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选矿室助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会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顾问、中国钢铁协会矿山技术委员会顾问。
张文海,
男,汉族,1939年2月生,福建省长乐县人。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冶金专业。有色金属冶金专家, 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劳动模范,2008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现任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李长进,
男,汉族, 1958年8月生,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至1982年初,就读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94年,在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历任见习生,助工,工程师,设计室主任,处副总工程师,副处长,处长。1995年,在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任副院长。1996年至2002年8月在中铁二局历任副局长,代理局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2000年曾在中央党校第16期中青班学习一年。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任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杨毅
,男,1965年10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4至1988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88年11月至1995年就职于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1996年至1998年任中国有色新金属公司贸易部经理,1999年至今任北京鑫恒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鑫恒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工商联冶金业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EMBA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梁稳根,
男,汉族,1956年出生,湖南连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高级工程师。 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是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荣获全国百名星火带头人标兵、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中国杰出湘商、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湖南省优秀企业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之首等称号。
熊维平,
男,汉族,1956年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1973年在江西冶金学院学习,后任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团总支副书记。1980年后在中南矿冶学院攻读矿物工程硕士学位和任教,1984年后在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矿物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问题研究。历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青年联合主席、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常务副校长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历任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铝业公司筹备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等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经理。现任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永年,
男,汉族,1929年生,云南通海人,中共党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云南大学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
鞠躬,
男,汉族, 1929年11月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 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终生名誉理事,国际脑研究组织刊物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