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政教系教授
『壹』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出轨事件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出轨事件
主要过错在徐冲,婚内出轨、在《情况说明》中又不敢公开承认。通过此事,认识了徐冲的真实面目。
『贰』 复旦哲学系有哪些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系当然有很多教授,但是比较知名的应该就是陈果教授吧,陈果教授现在在很多地方直播开课。
『叁』 著名法律学家、时任复旦大学法律系主任的张志教授提出了什么想法关于国号的名称
他说:“我国国名似来可将原自拟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即可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代表雷洁琼对使用简称表示支持,她提议说:“如果国名太长,使用时不作全称即须注明是简称。”
『肆』 上海交大和复旦各出过哪些著名的人物最好有简介
一、上海交大著名人物:
(一)、蔡锷简介:
1、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 ,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
2、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
(二)、蔡元培简介:
1、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2、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三)、邵力子简介:
1、邵力子(1882年12月7日—1967年12月25日),原名邵景泰,字仲辉,号凤寿。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
2、复旦大学杰出校友,早年加入同盟会,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
3、民国九年(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上海《民国日报》,任总编辑。
二、复旦大学著名人物:
(一)、孙越崎简介:
1、孙越崎(1893—1995),男,原名毓麒,浙江绍兴平水铜坑(今平水镇同康村)人。
2、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铮友,是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工矿泰斗”。
(二)、徐悲鸿简介:
1、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2、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三)、陈维稷简介:
1、陈维稷,中国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达33年之久,在建立纺织工业完整教育体系,领导制定纺织科技发展规划,推进纺织科技进步,支持棉花良种培育。
2、建立和健全纤维检验机构,发展纺织出版事业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4)复旦大学政教系教授扩展阅读:
1、上海交大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
2、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3、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6个校区,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本科生16129人、研究生30217人,学位留学生2982人;专任教师3061名,其中教授982名,两院院士45名;本科专业6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
4、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声中,唐文治宣布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该时期学校经费困难,唐文治提出自己减薪一半,师生同心,以维持教学。唐文治还著《人格》一书作为国文教材。该时期孙中山莅校演讲,全校师生开始共同致力于兴建中国实业。
5、复旦大学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有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3361人,研究生19903人,留学生348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948人。
6、 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其中全职两院院士26人),复旦文科杰出教授2人、特聘资深教授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兼职教授122人。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7个。
『伍』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现在是谁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现任院长是尹明华教授,其下设的新闻学系的系回主任是张涛甫教授。
张涛甫答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先后曾任过小学、中学和苏州大学教师,曾在南方报业集团和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工作。2004年8月-至今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曾担任科研秘书、博士后秘书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新闻理论、政治传播、媒介与社会、中国现代报纸副刊史等。
『陆』 复旦历史学系42岁女教授去世,人生事业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2020年10月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司佳,因病抢救无效死亡,年仅岁。
她的英年早逝让无数人感到惋惜。
司佳于200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16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道称司佳教授在学术上取得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学生指导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很显然她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她几乎把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事业上。至于她是患了什么病,病情是否适合长期劳累有关,并没有正式的通报。
不过,这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到底人生事业和生命哪一个更重要?
若是不努力工作,真的是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是难以保证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去拼命赚钱,活着不就是为了赚钱不就是更好地活下去吗?
所以说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在我看来只有有工作才有有质量的生命,若是没有工作了,生命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当然了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当一个寄生虫也是不错的。但是,你必须要有当寄生虫的资本。可以说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想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若是想要过得更好一些,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
所以说工作还是很重要的,甚至有的时候是超过了生命的重要,这是作为一个中年人的我的体会。
你觉工作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呢?
『柒』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1]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2]
『捌』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有哪几位
教授:
车静抄光、陈袭 灏、陈暨耀、陈 焱、陈张海、封东来、龚新高、郝柏林、侯晓远、黄吉平、蒋最敏、金晓峰、李世燕、林志方、陆 昉、马世红、马永利、沈 健、盛卫东、施 郁、陶瑞宝、王 迅、吴长勤、吴义政、吴咏时、游建强、张新夷、张远波、赵 利、周 磊、周鲁卫、资 剑、谭砚文(女)、韦广红(女)、杨中芹(女)、Kevin Cahill
兼职教授
沈学础、沈元壤、杨福家
『玖』 复旦历史系的中国近现代史有什么有名的教授吗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成立于1925年,为复旦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谭其骧、周予同、蔡尚思、杨宽、耿淡如、田汝康、金冲及等长期在该系任教。
『拾』 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是郁培文。
5岁的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3年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学习4年后,他感觉纯理论的数学太过单一,没有实用性,希望学习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9岁的他,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运营管理专业。24岁时,博士毕业,经过严格的几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复旦大学副教授。
(10)复旦大学政教系教授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郁培文博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科技与媒体行业的运营与创新。他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管理科学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资助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他还承担了来自医疗、酒店、军工以及零售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委托合作研究项目。他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中学毕业于安徽天长中学。
2005年,郁培文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2008年10月,获得第28届郭沫若奖学金。
2009年,四年后,纯理论的数学对于他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进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运营管理专业。
2014年,五年博士生涯结束后,郁培文顺利通过两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