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5 06:11:35

Ⅰ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导师 推荐

那的看你想找什么样子的导师。

Ⅱ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文化传统

1学院精神:“凝聚产生力量整合创造未来”
“凝聚”,即凝炼聚焦汇集。“凝聚产生力量”,即通过凝炼方向汇聚队伍,创造比较优势,形成核心能力。具体包括强化办学特色凝炼学科(科研)方向倡导团队合作;准确定位,勇于“舍弃”。
“整合”,即兼容并蓄配匹耦合系统集成。“整合创造未来”,即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要素,把握和创造机会,共创未来;学院的未来决定于学生,要把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作为学院办学的重要任务。
“凝聚”与“整合”的过程,既需有沟通与协调的艺术,更要有大度和包容的心态,其本质就是创造和谐形成合力的过程。
2学院发展定位:“依托理工背景面向企业发展”
“依托理工背景”,即学院的学科与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都要围绕理工科大学这一背景来展开。
“面向企业发展”,就是强调要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开展相互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学院办学理念:“三个代表”和“让每一个教职工都与学院一起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培养”
“三个代表”:代表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利益,代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代表学院教职工的利益。
“让每一个教职工都与学院一起发展”:教职工的发展是学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竞争能力,着力改善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物理条件,以创造既宽松和谐又有适度压力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而教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又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培养”:有个性,才有创造性才有差异才多姿多彩。学院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在注重同化和熏陶的同时,强调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通过实施“定制化”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稀缺性和附加值。
4学院人际关系文化:“简单宽容互敬合作”
简单:以是否促进学院和师生发展为基本原则评价学院工作包括人际关系;以学院制度为依据对学院人和事进行管理,减少“人治”;赞赏“君子之交淡如水”。
宽容: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对待学术问题坚持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须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利。在科学研究面前,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不允许不去研究。
互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长幼有序,礼让为先。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合作:上下同欲者胜,左右协力者赢。内部竞争保持在一个有序有度的状态,实行合作竞争。以课群专业和课题为平台,不断进行团队建设。既分享阳光又共担风雨。和衷共济,共利共赢,共创未来。

Ⅲ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2004年来学院引抄进专职教师袭4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20人,硕士生16人。邀请了国内外51名专家来院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组织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会近200场次,派相关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多人次,26名教师参加了校外不同级别的专业进修。

Ⅳ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金融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打电话问研招办吧~

Ⅳ 南京理工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南理工的课太多了,每个院都有每个院的特色老师。身为理学院的学生来说一下我上的值得蹭的课程吧。

首推肖传云老师的物理课,缺点是讲的慢,经常要补课。但是,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有很多他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是我见的最有魅力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喜欢写诗,讲课思路也很清晰,他会在上课时无形中就让你了解,原来这就是物理,原来这么好玩。而且给分也很好,所以选课非常抢手。除此之外,如果想考高分就要选刘素梅老师的课了,经常有原题。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帮助吧,嘻嘻!

Ⅵ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师介绍

建议等一下在查看,检查一下网络是否有问题,最好在官网查询,避免产生误导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

学校由创建于 1953 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78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生,1981 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5 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 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11 年,获批建设“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研究生院具有完备的学位授予体系,现有18 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知识产权学院 ( 国内首个部省共建的二级学院) 等 14 个专业学院。

Ⅶ 南京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南京理工大学走出的名人有任新民、王泽山、潘德炉、刘怡昕、崔向群等。

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曾任炮兵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前身)副主任。

王泽山,含能材料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潘德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遥感专家,196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

刘怡昕,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全军初级指挥院校第一位将军教官,中国工程院院士。

崔向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3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合作创办了两个独立学院;馆藏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有各类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7)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7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万人计划专家2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

Ⅷ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师资力量

通过内生外联和引进,知识产权学院建立了校内校外结合、专职兼职结合,融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综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校内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校外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合作师资10人。3名教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名教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知识产权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教育经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了江苏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知识产权学院已经形成了知识产权特色的法学本科、知识产权辅修双学位、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知识产权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以及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举办了多期专利代理人考前辅导班、科技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培训班、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开办了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完成了多次国家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考点工作。
知识产权学院立足江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队伍、凝练方向,组建创新团队,结合地方实际,拓宽研究领域,推出高水平、高层次、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深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重大需求和紧缺资源。我校的法律硕士授权点依托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提供的坚实的物质条件和强大的专业支持,紧紧围绕社会的重大需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较好的发展机会。法律硕士包括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两类,分别招收本科为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和本科为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我校的法律硕士授权点着力培养法律基础扎实、懂科技、熟悉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实用法律人才,注重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培养专利代理人、专利审查员及其他知识产权代理人员、大型企业知识产权高级管理人员、知识产权司法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全部法律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授课,实行学分制,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之内,按照各自的教学培养计划和相关规定选课和考试,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和毕业(学位)论文。
自1992年起,我校已连续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1000余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外经外贸、金融、高新技术、国家机关等领域或部门。由于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毕业生大多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07年设立的知识产权(二学位)专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研究型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知识产权实务能力训练体系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按照理、工、文深度融合的思路,强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达100%。本专业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相关的管理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的教育,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规划、专业资格考试、专业实习,培养学生掌握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管理、诉讼、审判、中介服务等多方面技能。此外,学院在省内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践导师,帮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经过在校期间文理结合的培养和多元的实践学习,具有较高的毕业起点和竞争优势。就业地域上,多在经济科技发达、外向型集中的企业区域;就业层次上,多在政府机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司法机关、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部门、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著作权保护组织、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工作。本专业设有“盈科奖学金”、“佰腾科技奖学金”,招收学生为全日制全脱产学习两年,学籍管理按“南京理工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学业期满,经考试合格者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颁发证书,符合派遣条件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就业派遣。

热点内容
福州大学国际公法老师 发布:2025-08-06 02:28:00 浏览:825
陈为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06 02:06:25 浏览:552
新研究生导师培训心得 发布:2025-08-06 02:05:50 浏览:965
苏州大学公卫考研 发布:2025-08-06 01:56:59 浏览:146
安徽省医科大学刘斌教授简介 发布:2025-08-06 01:55:39 浏览:227
重庆西南大学农业教授 发布:2025-08-06 01:36:09 浏览:226
大学生的试卷被老师读出来 发布:2025-08-06 01:33:17 浏览:731
疫情下大学生每天 发布:2025-08-06 01:17:47 浏览:347
大学的专业介绍 发布:2025-08-06 00:42:43 浏览:38
大学生胳膊疼 发布:2025-08-06 00:33:10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