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苏州大学法学院沈军教授

苏州大学法学院沈军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5 07:01:42

Ⅰ 怎么找苏州大学法学院有律师资格证的老师呢

去苏州大学里面找有律师资格证的老师。一,苏大法学全国靠前,权威。二,大学老师在专法律界有属人脉,打官司成功率高。(一般苏州法院的法官是苏大毕业的,一些法官还是会“照顾”老师的面子的)三,老师的负责精神是超越商业性质的律师事务所的。苏州大学王建法学院。

Ⅱ 苏州大学 为什么叫王建法学院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隶属于苏州大学,为江苏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著名的法学专家,如王宠惠、吴经熊、倪征(日奥) 、李浩培、潘汉典、杨铁(木梁)等,被人们誉为"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法学院也随之并入他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师范学院"易名为"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设法律系,是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扩建为苏州大学法学院。 2000年5月,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苏大,参加百年庆典,行走母校故道,难舍百年风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于斯,王先生长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资捐建苏州大学法学楼,设立奖学金,以推动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同年,苏州大学法学院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王健教授(Kenneth Wang) 1914年出生于中国。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同年获得中国律师资格。王健教授自1938年至1945年期间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执业。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健教授被选任为上海上诉法庭法官,成为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的成员,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上海审判日本汉奸法庭的五名主审法官之一。1941年至1950年期间,他还担任震旦大学、东吴大学和光华大学的法学教授。1947年,王健教授获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奖学金和法学硕士学位,他遂回中国继续从事律师职业并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授课。1949年他成为震旦女子大学的校长。 1952年王健教授应邀担任纽约圣约翰大学法学教授,直至1984年退休。1962-1963学年,他还是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法学访问教授。1964年,他应美国前总统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之邀出席为期四天的国际法和国际合作白宫会议。在从事法学教育和律师职业以外,王健教授还是美国仲裁协会的仲裁员。

王健教授1984年退休后成为王和王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跨国法律事务、知识产权、外贸、合资等的律师事务所,客户遍布美国、中国、中国台湾及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

王健教授1984年获纽约圣约翰大学校长勋章,1987年成为该校荣誉法学博士,1992年最终获得该校荣誉勋章。

王健教授1938年获得中国律师资格,1958年获得纽约律师资格,1986年获得台湾律师资格。

王健教授于纽约时间2007年12月14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93岁。

Ⅲ 关于苏州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问题

你好,我是苏大在读研究生。且根据我的经验回答一下。
1、苏大每年都是报考热门,特别是法学院,还是挺热的。据我观察,苏大本校考苏大的不多,当然除去文正学院了。即使由本校报考的一般也是保送。所以和你一起参加考试的基本都是外校的。因此关于不公平竞争的担忧大可不必。好好复习只要能过国家线一般都没问题。关键就是要看每年国家线是不是像11年这么变态了。。。。另外,如果你想考宪政专业的话还是需要花大力气的,苏大宪政还是竞争蛮激烈的,复试的时候刷掉的人比较诡异。有些排名比较靠前的都可能因为发挥不好被刷掉。往年复试比例是1:1.2,今年是1:1.5.以后可能还会调整。不建议上法学法硕。
2、研究生只分专业不分班。比如环境、经济法、法理这样的小专业人数都比较少,大概10个左右,上课的时候每个专业的在一个教室,只有一个班。苏大研究生不多(只限学术硕士)。法硕分为法学和非法学。非法学就是一般的法律硕士啦,总共60个人一个班。法学法硕基本都是考其他法律专业没有录取而调剂进去的,人数比较多,一般能进复试的人而又被刷掉的都能上法学法硕,当然了法学法硕里面也有很多藏龙卧虎的人才的,也只是一个班上课。可能今年会调整吧。整个研究生人数不是很多,苏大很美。欢迎你来观摩一下。
本部交通住宿都很不错。哦了~希望能帮到你

Ⅳ 苏州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花名册亲

你想多了,侵犯隐私权的

Ⅳ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学院介绍

东吴大学特别是她来的法学院,自曾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政治、法律学者或知名人士,如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董寅初、赵朴初、谈家侦、王宏惠、董康、杨铁梁、王绍堉、倪征、梅汝璈、吴德熊、李浩培、吕光、桂裕、丘汉平、梁鋆立、张志让、查良鉴、查良镛(金庸)、盛振为、何世祯、马汉宝、姚淇清、陈霆悦等,堪称一时之盛。1952年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为苏州大学。1982年复设法律系,1986年扩建为法学院。

Ⅵ 苏州大学法学院八七届校友

苏州大学法学院就叫王键法学院
是因为一个叫王键的美籍华人在苏大校庆时给苏大法学院捐资,
因此改名王键法学院~~

Ⅶ 苏州大学法学博士

都要读博士了,还是做伸手党,你要的这些资料其实网站上都是可以查询到的

Ⅷ 苏州大学的法律系完整介绍

苏州大学法学院座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东眺金鸡湖、西依大运河,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一路之隔。是江苏省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基地。苏州大学法学院渊源于前东吴大学法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在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声名显赫,素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盛誉。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苏南文教学院和江南大学数理学院合并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后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东吴大学余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建立法律系。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法学院,成为当时全省唯一的法科学院。苏州大学法学院弘扬了东吴大学法学院办学传统,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获得了勃勃生机。1993年行政法学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1994年建成行政法学硕士点,1995年获法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江苏省考试委员会审定为“省律师专业自学考试点”。1998年获国际经济法硕士点。并被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点,成为华东地区高校中被批准的第三个法学博士点,江苏省内高校中第一个法学博士点,以及全国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法学博士点。最近法学院又获准诉讼法学硕士点,成为本院的第四个硕士点。

经过16年的发展,法学院现有法律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律师4个系,开设法律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律师4个专业及方向。有行政法学,法理学和国际经济法3个硕士点,和宪法与行政法学1个博士点。行政法学又为江苏省重点学科。面向“21世纪中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发展”已列入国家“211工程”标志性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宪法与行政法学基本理论、经济行政法(包括涉外经济行政法)、中外行政法制史比较研究,以及地方政府法制建设,显现出前瞻性、比较性和服务性的创新研究的鲜明特点。

全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法学院拥有一支科研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数名享誉全国的法学教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总数的50%以上,还有一批海内外兼职教授经常活跃在教坛上。

十八年来,学院教学、科研的物资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容纳1000人上课和实验的教学大楼,面积4000多平方米。资料室藏书40000多册,中外文期刊500多种。并保存了一批完整的港台期刊和书籍,图书馆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江苏省法学文献中心”,文献将向全省开放服务。法学院还有设备齐全的微机房,配置486-586计算机70多台,以及多功能的语音室和电化教室,为教学、科研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法学院素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在1986年和1994年先后建立了东吴律师事务所和东吴比较法研究所,将教学、科研和司法实践融为一体。东吴律师事务所原有公正诚实、业务精湛的执业律师32人,其中高级职称律师16人,从国外及境外学成归来的律师6人。与国外及港澳地区十多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根据国家规定,最近该所已与法学院在行政上脱钩,但仍为法学院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便捷的基地与窗口。东吴比较法研究所从事中西法学的比较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对外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协作,为法学院赢得了声誉。《东吴法学》是法学院出版的学术刊物,创刊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大力支持。

法学院在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十分注重开展各类生动活泼的校园及社区活动。学生会定期编制《东吴法苑》、《独角兽》等法学刊物,开展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深受各界欢迎。

十八年的幸勤耕耘,法学院已形成以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为主,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社会联合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为省内外输送了各类法律专门人才4000多人。

2000年5月,苏州大学校庆100周年之际,入籍美国的东吴大学校友王健先生回访母校,其子王嘉廉先生为其父表示对母校的报答,决定捐款1000万美元为苏州大学法学院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作出贡献。5月18日举行了王健法学院新办公楼和行政楼奠基仪式,争取在两至三年内峻工。

目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凭借雄厚的基础,依托“211”工程的强大后盾,以及海内外友人的全力支援与帮助,在科研、教学、为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努力更上一层楼。展望未来,全院师生充满信心,决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第一流的法学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总目标是:“努力创建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法学院”。

热点内容
重庆文科专业大学 发布:2025-08-06 02:32:16 浏览:664
福州大学国际公法老师 发布:2025-08-06 02:28:00 浏览:825
陈为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06 02:06:25 浏览:552
新研究生导师培训心得 发布:2025-08-06 02:05:50 浏览:965
苏州大学公卫考研 发布:2025-08-06 01:56:59 浏览:146
安徽省医科大学刘斌教授简介 发布:2025-08-06 01:55:39 浏览:227
重庆西南大学农业教授 发布:2025-08-06 01:36:09 浏览:226
大学生的试卷被老师读出来 发布:2025-08-06 01:33:17 浏览:731
疫情下大学生每天 发布:2025-08-06 01:17:47 浏览:347
大学的专业介绍 发布:2025-08-06 00:42:43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