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上海同济大学文学教授

上海同济大学文学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5 07:24:21

①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

同济大学老教授名单:孙钧、汪品先、薛永祺、陶文铨、卢耀如。

1、孙钧

男,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获土木工程工学士学位。1954~56年间随前苏联专家И.Д.斯尼特柯修毕副博士课程并写作学位论文。现任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校务委员、名誉系主任,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1991年选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汪品先

男1936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海洋湖泊学会副理事长。

3、薛永祺

薛永祺,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1937年1月11日生于江苏张家港。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双聘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卢耀如

男,1931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校调整入北京地质学院,后曾随外国专家学习,1953年提前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1)上海同济大学文学教授扩展阅读

截至2020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803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1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次。

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36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6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62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② 同济大学中文系考研好不好呢,难度如何求指点~

同济大学的中文系硕士点有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古代文学和语言学专。其中后两个是属2012年才开始招生的,前面几个专业的报录比都是百分之十几,招的人少,淘汰率很高,不过你可以尝试后两个专业,毕竟是新招生的,他们的研招网还没有更新信息,知道的人应该很少,所以录取机会应该很大

③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学院简介

1946年,上海第一个文学院在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至此确立了涵盖理、工、文、法、医五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完整框架。当时的文学院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人文社科学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绍虞、哲学系主任熊伟、德文系主任陈铨、历史学主任吴萍等,另外如章士钊、郑寿麟、杨一之、陈康、冯契、冯至、廖馥香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文学院任教。1949年8月,文、法两院合并为文法学院,随后被并入复旦大学,为复旦大学文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以来,重建同济文科一直是海内外同济人的一个夙愿,1993年1月,同济大学恢复了文法学院建制。2006年7月,同济大学在原文法学院基础上重组人文学院和法政学院。
人文学院自恢复以来就明确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基本定位,即以“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文、史、哲三大传统学科为基础,辅以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学科,构建和提升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现代人文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继2005年获批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后,2007年外国哲学二级学科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哲学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2012年获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人文学院自恢复以来,共出版专著(译著)200多部,发表论文近千篇,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余项,许多成果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由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已出版50余种,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系列图书;由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编的《海德格尔文集》(30卷)和《尼采著作全集》(14卷)均已开始出版。人文学院以传承同济百年文脉、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不懈求索,锐意进取,努力为人文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 同济大学夏才初教授咋样读博士

你好,此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吧。并不是上海同济大学吧

⑤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万书元,男,湖北仙桃人。1981年1月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今长江大学)中文系,1988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戏剧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1981年1月至1985年9月分别在荆州教育学院和沙市商业局从事职业教育工作。1988年7月至2007年7月分别在东南大学社科系和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工作。2007年7月调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至今。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第一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育研究会常务委员,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访问学者,贵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学兼职教授。
朱崇志,男,山东临沂人,1974年生。2000年至2003年师从华东师范大学赵山林教授攻读戏剧史与戏剧学,博士论文获华东师大“优秀毕业论文”奖。现为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化、戏剧影视文学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 张永胜(笔名:张生)。男。1969年9月生。河南焦作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现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化理论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业余进行小说写作。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具体如下:1,硕士:文艺学专业2,博士:文艺美学专业 外国哲学博士点生源情况良好,每年招收10余名博士研究生。2009年12月,外国哲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刘在泉同学成为同济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文科博士毕业生。2011年开始招收中国哲学博士。
2007年起,先后有外国哲学、美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新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学生质量普遍较好。2007年起,哲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先后有学生毕业,学生质量普遍较好,就业状况良好。 2007年成立欧洲文化研究院,整合有关欧洲(德、法)哲学、欧洲宗教、欧洲诗学与文学、当代欧盟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力量,打造同济文科研究的品牌。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在学界赢得很好的声誉。2009年成立鲁迅研究中心,与北京、上海等地鲁迅博物馆、鲁迅纪念馆开展合作,已成为国内鲁迅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院成立以来,共出版专著(译著)100多部,发表论文近千篇,有许多成果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由孙周兴教授、高宣扬教授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已出近50种,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系列图书。2012年开始,中国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启动《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
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近二十项。 以“当代性”、“国际性”、“通识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办学理念,以文、史、哲三大传统学科为基础,辅以创意文化、文化产业等新兴学科,构建和提升具有同济大学特色的现代人文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我校人文学科总体布局。
以学校985三期和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和抓手,构建和实施“欧洲文化研究平台”(目前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争取成为国家级哲学人文科学研究基础,参与我校城市研究平台的建设,实施该平台计划中的城市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方向的建设,提升学科的综合发展实力。
在十二五期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争取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在现有学术优势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3-4个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学),大力提升我院办学层次和学术竞争力。

⑥ 请问同济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导师是谁

详见人文学院复网站http://sal.tongji.e.cn/subject/ShowArticle.asp?ArticleID=74
世界文学制与比较文学
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中德文学比较等。
指导教师:汤惟杰、朱静宇、胡春春、孙宜学等。
个人觉得汤惟杰比较好

⑦ 现当代文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哪个好考

从历史底蕴来说,上海交通大学一直是著名大学,114年的历史,培养出很多人才,钱学森,弘一法师李叔同,吴文俊,唐文治、蔡元培、李叔同、黄炎培、邵力子、蒋梦麟、马衡、洪深、朱屺瞻、邹韬奋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交通大学建国前就是一流大学了,这是其他学校比不了的。
现在的交大的发展速度公认是最快的,还有生源质量,国际化程度比剩下的学校好的太多了。
现在的上海东北部的复旦大学所有的学科都来自于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其他学校的支援,
所有的知名教授都来自于其他著名大学的支援,主要来自于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等,复旦聚集了华东地区所有著名大学的王牌学科;
复旦大学所有的系主任都是浙江大学和交通大学的教授担任,复旦大学的校长很多也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可见原来的复旦大学和浙大,交大实力相差之悬殊。

复旦尽管有100年的历史,但是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

去复旦的校史馆就可以看得出,没有任何著名人物是复旦培养出来的,院系调整前的上海人都是以去复旦为耻的,现在上海的老一知识分子提起复旦也是一直摇头;

如果同时去过复旦大学的校史馆和交通大学的校史馆,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出来两所学校历史底蕴的巨大差距,复旦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

比如复旦现在一直拿来宣扬的谷超豪,苏步青等等都是浙江大学的毕业生;

下段文字摘于《大学教育科学》的院系调整史料研究,对于复旦的评价已经非常客气和隐晦了。
http://book.ifeng.com/special/49nianhoudaxue/201002/0203_9420_1536041.shtml
(3)“空白”的复旦。
假设当时全国只设五个综合性大学,上海最具竞争力的大学无疑是交通大学。可除了京城以外,这个最具战略地位的综合性大学却花落复旦,这同样不能令人信服。

复旦大学在民国高校中算不上一流。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复旦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既没有一个重要的学科】,【也没有一个有能耐的教授】。但就是这样一个当时现代科学家缺席的大学,在理工科独步天下的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被定为综合性大学,许多强校的优势学科、著名学者都要弄往复旦,这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因为,无论是企业的兼并,还是学校的重组,一个自然的选择总是以大吞小,以强吸弱,这符合当事人的心理需求,更便利日后的正常运行。如最近一次的高校合并,就是规模小的大学或二、三流的大学并入规模大的或一流的大学,而不是相反。

假如【今日的复旦,并入上海的一般性高校】,岂不成了笑话?

可当时的确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不过,这一貌似“外行”的举措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堪称【院系调整中的一个经典】。因为,作为华东高校的新科状元,上海、浙江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复旦可名正言顺地【把沪、浙两地的高校名流尽收麾下】;同时又阻止了浙大、交大、同济等名校的名师在其中的任一本部的“会师”,大大方便了今后的治理。只要便利自己的驾驭,几乎可以不考虑其他,这是院系调整的一大特征;设综合性大学时弃浙大、交大而取复旦,便是一例。

⑧ 同济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在交通学院学习的几年间,感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风采,只好先说说我院的一些老师的课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杨晓光教授。杨晓光教授,“于我国恢复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济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并留校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后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交通工程方向硕士与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应国家教育部选考派遣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工学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9月学成回国继续任教”。

前面是他的简历,那么就说说具体的感受,听了杨晓光教授的课,会让人对整个智能交通系统有一个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让人对整个科学问题怎么思考、提炼和解决有更深的理解,总之,杨老师的课会让你站在宏观的高度来理解问题,不会局限于细枝末节。

⑨ 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谢丽 照片有吗

网络搜索 “同济大学 谢丽”,就可以找到 她的照片。

⑩ 上海哪个大学有好的文学系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名校、综合院校实力强、名师多,中文系自然牛,即使不牛也有牌子在
师范院校,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历来都很不错

热点内容
重庆文科专业大学 发布:2025-08-06 02:32:16 浏览:664
福州大学国际公法老师 发布:2025-08-06 02:28:00 浏览:825
陈为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发布:2025-08-06 02:06:25 浏览:552
新研究生导师培训心得 发布:2025-08-06 02:05:50 浏览:965
苏州大学公卫考研 发布:2025-08-06 01:56:59 浏览:146
安徽省医科大学刘斌教授简介 发布:2025-08-06 01:55:39 浏览:227
重庆西南大学农业教授 发布:2025-08-06 01:36:09 浏览:226
大学生的试卷被老师读出来 发布:2025-08-06 01:33:17 浏览:731
疫情下大学生每天 发布:2025-08-06 01:17:47 浏览:347
大学的专业介绍 发布:2025-08-06 00:42:43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