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15 15:53:05

⑴ 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的历届回顾

第一届:1994年7月,地方综合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举行。、杭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通过交流经验、通报信息、研讨问题,增进了友谊,加深了理解,探讨了跨地区联合办学与写作的意向,增强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联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信心。
第二届:1995年地方综合大学协作会在辽宁大学召开。苏州大学、杭州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三届:1996年7月,六所地方综合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举行。苏州大学、杭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负责人参加会议,北京大学负责人特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和研究地方综合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争取进入“211工程”有关工作。
第四届1998年1月,全国八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四届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杭州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新疆大学、杭州大学的30多位代表,以及北京大学特邀代表。与会学校就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体制改革、科研和产业、后勤工作以及高教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第五届:1998年10月4日至10日,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第五届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西北大学举行。新疆大学、辽宁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大学参加会议,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列席会议。
第六届:1999年第六届地方综合大学协作会在苏州大学举行。
第七届:2000年8月,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新疆大学举行。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负责人参加会议。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代表特邀出席会议。
第八届:2001年8月,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辽宁大学举行。苏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山西大学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大学代表特邀出席会议。
第九届: 2002年10月26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九届协作会在郑州大学隆重开幕。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的书记、校长及党办、校办、“211”办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就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改革、建设、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211工程”建设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第十届:2004年11月30日。第10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南昌大学举行。山西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和新疆大学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浙江大学、广西大学的领导列席会议。会议就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定位,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11工程”二期建设有关问题及多校区管理模式探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第十一届:2005年9月25日上午,第11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太原召开。会议由山西大学承办。西北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内蒙古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等九所院校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协作会意在加强彼此合作、推动相互发展,此次会议上,九所院校就共同关心的高校“十一五”规划、新校区的建设与管理两大主题进行了研讨,并签订九所院校互相免推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意向,签署共同向国务院学位办申报成立研究生学院的请示,九所院校之间的合作迈向实质性阶段。
第十二届:2006年7月29日上午,第12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开幕式在西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特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211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晓明出席开幕式和演讲。山西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和新疆大学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第十三届:2007年10月29日,第13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主题围绕地方综合大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及“十一五”“211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谈各自的创新做法及思考。
第十四届:2008年9月23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第十四届会议在新疆大学举行。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等9所高校的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学(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内涵式建设。分组发言中,与会各高校的领导就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内涵式建设的思路、实施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九所协作高校自1994年建立协作关系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搭建了相互沟通信息、交流办学经验、促进共同发展的广阔平台,对各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协作关系的九所高校都是当地实力较强、影响广泛的高等学府,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要坚持协作的好传统、完善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开展实质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九校的发展,为全国地方高等学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第十五届:2009年10月28日第15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昆明召开,由云南大学承办。会议将围绕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办学绩效评估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工作,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研讨交流学校的创新做法及思考,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全国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第十六届:2010年11月5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十六届协作会议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江苏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洪流、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等应邀专程出席了会议。并着重就“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第十七届:2011年9月27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第十七届会议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郑州大学、南昌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等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和浙江大学、辽宁省教育厅的领导,以及与会高校党办、校办、研究生工作部门、高等教育研究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共计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发挥校友会作用,地方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就进一步加强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
第十八届:2012年10月15日,由西北大学承办的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十八届协作会议在陕西宾馆举行。协作会上,各高校结合办学实际,围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等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与会领导和嘉宾还特别对各自先进的办学理念、明晰的办学思路、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的办学成就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
第十九届:2013年4月20日,全国9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十九届协作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浙江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会议领导围绕“推进协同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各协作高校对各自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就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章程》。
第二十届:2014年9月20日,第二十届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在新疆大学举行。各协作高校代表围绕“地方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改革发展的主要经验。全体与会代表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实际和特点,就如何解决制约各高校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热烈讨论。
第二十一届:2015年10月31日,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第二十一届协作会议在南昌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二楼行政会议室召开。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山西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和南昌大学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主要领导、分管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与会。大会围绕“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这两个主题先后发言,与会代表就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改革发展进行了热烈坦诚、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交流会由协作会秘书长、云南大学副校长刘晓江主持。

⑵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女生宿舍是几人间啊

今年给你们安排的来几人间源俺还不知道哇,一般来说是4人间,就是上面是床,下面是你的写字台和书架衣柜那种的。不过运气不好被分到6人间也是说不准的。一个班30个人左右。女生占5、6个。当然是高三累啊大姐。。高三的痛苦这辈子再也不想遭了。大学课余时间很多的。读研的话一个班30个人能有接近10个人。其中去本部的能有一半左右。去完本部之后找个年薪10万左右的工作就很EASY了。考研不难,当然你要有准备,不是那种临时抱佛脚的,要有个规划,从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有个认真学习的准备,这样几年过后你考研就会很轻松。毯子之类的就不用了,学校发。要是冬天你觉得冷想加床被的话自己去超市买一条吧。床单枕巾什么的学校都发2套。

⑶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

如果是他的话,我个人觉得他的侄子还是蛮厉害的,挺好挺负责的一个人。我们许多人都很崇拜他的

⑷ 北京大学校长是谁

党委书记:
闵维方
校长:
周其凤

党委常务副书记内:
吴志攀
常务副校容长:
林建华 柯 杨

党委副书记:
张 彦 王丽梅 杨 河
副校长:
岳素兰 鞠传进 张国有 海 闻

纪委书记:
王丽梅(兼)
校长助理:
史守旭 张维迎 李晓明 于鸿君

朱 星 李岩松 李 强 刘 伟

党委常委:
闵维方 周其凤 吴志攀 林建华 柯 杨 岳素兰

张 彦 王丽梅 杨 河 鞠传进 张国有 敖英芳

⑸ 北京大学有没有副校长叫贾文宾

没有,北京大学现任的校领导名单如下:
校长 林建华
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柯版杨刘伟
副校长 王权杰李岩松高松王仰麟
秘书长 杨开忠
总会计师 闫敏
校长助理 李晓明张宝岭邓娅程旭黄桂田马化祥孙丽陈宝剑

⑹ 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谁

许智宏 党委常委、校长
--------------------------------------------------------------------------------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2年10月
研究方向: 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生物工程
主管工作: 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

学习经历: 1959年9月-1965年9月,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本科学习
1966年2月-196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学习

--------------------------------------------------------------------------------

工作经历: 1965年9月-1970年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研究实习员
其间:1965年9月-1966年2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外语
1966年2月-196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68年8月--1970年2月,天津4701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
1970年2月--1973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课题组长
1973年3月--1983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细胞生理室课题组长、室领导小组成员
其间:1979年8月--1980年9月,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0年9月--1981年10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系访问学者
1983年12月-1988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1988年11月-1991年2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8年-1996年)
1989年-1992年,国立新加坡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访问教授(每年3个月)
1991年2月-1994年10月,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1992年10月-2003年2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9年11月至今,北京大学校长

--------------------------------------------------------------------------------

主要著作: 1988年,《经济植物组织培养》,罗士韦、许智宏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6年,《植物基因工程》,田波、许智宏、叶寅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7年,《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遗传转化》,许智宏、卫志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许智宏、刘春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8年,《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⑺ 李晓明的介绍

李晓明,复男,1957年制5月出生,湖北沙市人。中国计算机技术的播火人之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198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电气工程荣誉学社Eta Kappa Nu社员,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12015年1月31日,李晓明获得2014 CCF杰出教育奖。

⑻ ccf 是什么单位的缩写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群众性学术团体,属一级学会,独立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成员。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计算机科技界、应用界、产业界的专业人士,促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学术成果、新技术的交流、普及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产业的发展,发现、培养和扶植年轻的科技人才。学会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咨询、教育评估、优秀成果及人物评奖、刊物出版、计算机名词标准化等。学会与国际许多相关学术组织有密切的合作,如 IEEE-CS 、 ACM 、 IFIP 等。本会和香港电脑学会、澳门电脑学会以及省级学会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会下设 9 个工作委员会, 33 个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涵盖了计算机研究及应用的各个领域,学会自己编辑出版的刊物有《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由不同单位编辑出版的学会刊物有 14 种。

学会是会员的,学会是开放的,凡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领域从业的专业人士均可申请加入本会。服务会员是学会的第一目标。学会为会员提供了各种交流平台,包括学术会议、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竞赛等,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均有各自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各种形式的活动能让每个会员在学会各取所需,寻求发展。

全球CDMA认证论坛简称CCF,中国联通加入其中。

⑼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师资简介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要求,本着建立高起点、国际化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目标,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希望建设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国内外软件发展与需求、外语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聘请著名大学和企业的专家、教授任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顾问,为学院的建设出谋划策。聘请著名大学和企业的专家、教授任系主任、客座教授等。发挥他们的专长,讲授课程。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师队伍将由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内外IT企业资深专家、北京大学校内教师组成。教师结构为:国内外专职教师占4TBL_0%;国内外客座教师占4TBL_0%;北大教师占2TBL_0%。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占7TBL_0%以上。年轻教师占2/3。国外专家、留学人员占1/3以上。
保障措施:建立客座教授制;与国外著名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制度;邀请国际著名教授讲前沿技术;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与“中国国际人才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国际人才培训交流基地”;引进教员、教材、实现双向交流 。 主 任:
王阳元
副主任:
陈 钟
委 员:
杨芙清、王新安、白志强、朱青生、李晓明、何小锋、邵维忠、周锡令、俞士汶、梅宏、雷明、郝一龙 张 兴 主 任:
杨芙清
委 员:
陈钟、张兴、白志强、苏渭珍、吴中海、王立福、王千祥、刘晓彦、柳 翔、何小峰、张天义、郑强、樊铁 栓、黄斐增 国际顾问:
许 濬、Richard Wirt, Angel Jordan, Hector Ruiz, Richard Larson, Nicholas Donofrio, Carl Chang
专业顾问:
陈永正、沈向阳、穆汗·库莫、邹贵华、王 玮、郑妙勤、朱 敏、王星耀

热点内容
大学生当众 发布:2025-08-06 16:56:11 浏览:202
美国大学选了难课 发布:2025-08-06 16:54:51 浏览:874
大学生英文小说 发布:2025-08-06 16:53:53 浏览:754
有钱女大学生 发布:2025-08-06 16:53:01 浏览:671
三峡大学博士后 发布:2025-08-06 16:52:23 浏览:64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鸿教授 发布:2025-08-06 16:49:39 浏览:847
在大学期间怎样管理好时间 发布:2025-08-06 16:48:20 浏览:772
南昌大学附中高一军训时间 发布:2025-08-06 16:47:38 浏览:301
美国大学如何放假 发布:2025-08-06 16:25:41 浏览:358
美国大学课程推荐 发布:2025-08-06 16:21:25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