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有教授
❶ 内蒙古农业大学有多少学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有27000人学生,有教职工2639人,其中专任教师1582人,专任教师中教版授312人、副权教授47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61人,硕士生导师469人。
有特聘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7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8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60人、草原英才团队21个,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8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4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4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❷ 内蒙古农业大学有两个校区吗怎么区分农学的研究生在哪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签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长。1958年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同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林学院。1999年经自治区政府决定,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现在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的院校,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学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1999年以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现在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等8个学科门类,29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建校50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名。
学校现有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农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林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言学院、理学院、研究生院(筹)、继续教育学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国际教育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共19个学院, 1个体育教学部,1个高等教育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7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蒙汉双语授课专业12个。在校生2.36万余人。其中,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95人。
学校拥有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10人。其中,教授153名、副教授379名。有博士生导师57名、硕士生导师265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71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人;有5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有37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1人为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学校共有42个实验室,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国家野外生态实验站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学校总面积911.7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83.10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藏书118.2万册。
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89项,项目经费1.15亿元,有68项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总经费1935.5万元。
学校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新时期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贯彻“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学校优势,服务“三农”,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目标定位:使学校成为自治区农牧林业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牧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农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位居自治区一流水平和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农业大学。
学校类型定位:以教学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
学校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科技与管理人才。
学校学科定位:以农为主,农、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学科优势的学科专业群。
学校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内蒙古,服务“三农”,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
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内蒙古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特殊的畜牧业经济优势为依托,形成了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
现在,学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发展。
❸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农业经济及相关管理问题的学科,目前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涉农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拓展到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农村改革发展理论与政策、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体制和技术创新、农村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农村国民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宏微观问题。目前该学科已经成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1981年创立,1986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现有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及其决策咨询系统开放实验室一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成绩卓著。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在过去几年里,已经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0多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多项,科研成果卓著。
我校本学科在全面、系统传播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国际化。在畜牧业经济,特别是牛奶、牛肉、羊肉、毛、绒等内蒙古自治区优势产业的研究上具有一定优势,在牧区发展和草原生态经济等领域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目前本学科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二是农村(牧区)综合发展,三是农业财务与会计。
农大的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我有个同学在农大读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呢。农大的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几个,这个就是其中一个,并且这个专业的教师配备也算经管学院里面配备的比较不错的。好好学,以后会有发展的。
❹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美莉教授出生年月
张美莉,女,汉族,副教授,博士。 1993 年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毕业分配在内蒙内古农牧学院食品容科学与工程系任教。 2001 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任职副教授, 2004 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优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食品科学学科副主任。
中文名
张美莉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职 业
副教授,博士
代表作品
《食品功能成分的制备及其应用》
任教专业
工学-轻工纺织食品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所在院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性 别
女
❺ 张志毅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 1951.02..28 籍贯:包头市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 :农机修造
时间 : 1977 年 7 月
最后职称、专业、时间: 教 授 2002 .06 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和专业经历 :
曾任内蒙古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会员、常务理事,秘书长;工业设计委员会主任。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负责人;现任第二届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任期 2007.10 ~ 2012.09 。
本人 1968 年 插队内蒙古巴彦鄂尔盟五原县务农; 1971 年在内蒙古巴彦鄂尔盟五原县机械厂当工人; 1974 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械学院学习; 1977 年 7 月毕业留校任教。 1984 年 1 月~ 7 月在天津大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师资进修班”学习研究生课程; 1986 年 11 月~ 12 月在北京理工大学“ Auto CAD2.18 绘图软件应用研讨班”学习; 1991 年~ 1993 年求读于中国函授书画大学“实用美术专业”; 1998 年 12 月在东南大学参加国家教委批准的 “ 先进制造技术 ” 高级研讨班学习。
2000 年撰写申请书,积极协助农业大学机电学院申请、增设了“工业设计专业”。 2001 年为机电学院申请了“工业设计辅修专业”,并负责招生、组织教学、授课等工作。
1998 年负责组建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第一个“ CAD 实验室”,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2002 年负责组建工业设计专业的“工业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摄影室”和“工业设计制作室”三个专业实验室。
研究方向: 以招生目录首先,然后做少于 100 字的说明。
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 2. 工程图学教育; 3. 工业设计教育;
4. 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 ; 5. 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学情况 ( 专科、本科、研究生) :
主讲课程:
1. 设计素描; 2. 阴影与透视; 3. 人机工程学;
4.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制图( CAD 基础); 5. 建筑制图; 6. 家具制图;
7.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8. 计算机 3D 图形设计; 9.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10. . 工业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11. 工业产品系统设计; 12.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科研情况:
主持完成项目:
1. “ 全汉化、交互式通用试卷设计系统 ” 内蒙古教育厅 1997.1 ~ 1999.12
2.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 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98.1~2001.12
3. 工科类专业基础课多媒体 CAI 课件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99.1~2001.12
4. “ 工业设计专业 ”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9~2005.9
主持进行项目:
1. “ 沙生灌木平茬机设计研究 ” 横向课题 2002.8 ~在研
2.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 精品课程建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7 ~ 2008.6
参加完成项目:
1. 草型湖泊富营养化适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1997.1~2002.12
2. 乌梁素海综合开发治理攻关研究 自治区计委重点攻关项 [1998]279 号 1998.6~2001.6
3. 乌梁素海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 国家自然基金 2000.6~2003.6
参加进行项目:
1 . “打结器”的设计与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 2007.10 ~ 2009.09
授权专利:
发表论文情况 :
1.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图学教育研究 -- 第十三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制图 CAI 课件演示交流会 , 2002 年 8 月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械制图课程考试的规范化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核心期刊
2002 年 . 第 4 卷 (4),65~27 页
3. 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 《工业设计教育》 2004 年中国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第 34~38 页
4. 农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研究 《工业设计教育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 第 153~156 页
5. 现代工程图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图学教育研究》 2004 年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 CIA 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 . 机械出版社
6. “ 工业设计专业 ” 教学体系的建立研究 2006 年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7. 柠条切割因素对比实验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年, 第 27 卷( 4 ), 141~143 页
获奖情况 :
1. “ 全汉化、交互式通用试卷设计系统 ” 主持人 教学成果二等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0.12.8
2. “工科类专业基础课多媒体 CIA 课件研究” 主持人 教学成果一等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12.30
❻ 冯利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
冯利,男,汉族,中共党员。职称为英语副教授。
198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至2003年12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从事英语翻译和国际交流工作。在此期间,先后翻译各类英文资料、协议书,学校英文介绍、信函以及出访人员外文材料共计约几十万字。
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国家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科技英语、外事培训。
1995年,评聘为英语翻译(中级职称)。
1997年6月至9月,北京农业部赴美研修生班培训。
1998年8月至9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城市交通管理专业学习。
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2年7月,评聘为英语副译审
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从事“英语语言学的应用和交流”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2006年7月评聘为英语副教授
研究课题:
《海外及港台科技期刊研究》,获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成果评审委
员会授予“科学技术成果贰等奖”。
参予编写论著三部
1、《内蒙古教育文集》(上卷),150万字,副主编。
2、《内蒙古教育文集》(下卷),150万字,编辑委员会委员。
3、《教育学与教学管理》(上卷),150万字,编辑委员会委员。
❼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善于协作攻关的师资队伍内。现有教容职工6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劳动模范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造林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木种苗学》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森林生态学》、《测树学》、《旅游地理学》、《农业气象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❽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6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5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54人,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6人。
❾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6名(少数民族29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内9人、硕士生导师21人,有36位博士容学位获得者,具有博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5%。专任教师中有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2人入选内蒙古“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学院现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团队
❿ 李冰玉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外语副教授
1996年曾经获得内蒙古林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998年获得内蒙古教育工会组织的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1996年获得内蒙古林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至2007年分别被评为“优秀女教工”,“三育人”先进个人及“师德”先进个人。近几年在教学工作之余与其他教师合编《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及《当代大学英语》等教学辅导书数部,(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炉温数篇。2005参与大学英语国家教改项目一项,校科研一项。2006年主编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
论文:
1.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2,500字 第一作者 李冰玉 赵 为 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第四期
2.Cultural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Ⅰ)(Ⅱ)
7,000字 第一作者 李冰玉 赵 为 2000年《内蒙古教育文集·下卷》
3.Some Approaches to Writing
6,500字 第一作者 李冰玉 周晓东 2000年《内蒙古教育文集·下卷》
4.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800字 第一作者 李冰玉 2000年《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第五期
5.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Computer And Network
4,500字 第一作者 李冰玉 2006年《语文学报》第11期
著书:
1.《高中英语高分突破·完形填空》编委 李冰玉 李春兰 何智英 赵为 2000年9月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大学英语精讲精练·当代大学英语课文辅导第一分册》 编委 李冰玉 2001年7月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当代大学英语课文辅导第二分册》副主编 李冰玉 赵为 2002年3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大学基础英语教程读写教程课文辅导·4》 副主编 李冰玉 赵为 2002年4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5.《当代大学英语课文辅导第三分册》 副主编 李冰玉 张宇晨 赵为 周晓东 李春兰 李晓冰 2002年9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6.《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文辅导第一分册》编委 李冰玉 赵为 周晓东 2002年9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7.《当代大学英语课文辅导第四分册》主编 赵为 李冰玉 2003年2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8.《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辅导第二分册》编委 李冰玉 赵为 李剑军 2003年1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9.《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文辅导第三分册》主编 李冰玉 赵为 2003年6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辅导第三分册》副主编 李冰玉 赵为 李春兰 张宇晨 2004年8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辅导第四分册》2004年12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大学体验英语读写·听说教程辅导第二分册》2004年12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大学英语新题型听力模拟试题》 参编2006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14. 主编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快速阅读2》 2007年2月
科研:
1. 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参与了国家大学英语教改扩展项目一项;
2. 2005年参与校科研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