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研究生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发布时间: 2021-02-16 03:07:36

Ⅰ 怎么理解本科选大学,硕士选专业,博士选老师

选什么专复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制好和职业规划来
这时候可以通过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定位,输入GPA语言成绩情况,系统就会匹配和你相似同学的案例,你看他们都申请到了什么学校或专业,也可以知道他们是通过的哪家中介申请到的。

Ⅱ 硕士和博士专业目录里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是什么意思

研究方向你不用管,那属于样子货,读研后由导师决定你该做什么。你只需要想好你该报哪个导师就行了

Ⅲ 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主要是看他哪方面谢谢

1. 导师最佳年龄:~35

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

2. 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在他们眼里,当博导带学生就是“踢着玩儿”的事情。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定要看你未来的导师有没有在国外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3. 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
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
瘦高个老师最好!

4. 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5. 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 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

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最后,我最强调的是第3点:不要选胖子做导师,切记!祝你们好运!

Ⅳ 参考研究生怎么看导师的好坏

首先明白,你希望未来往哪方面发展,希望跟怎样类型的导师?
1.如果你希望未来走科研院校的道路,那可以选择跟一个科研能力强的导师,一般这样的导师发的文章级别很高,国内外都有。这样的导师会带着你一起做科研,你会积累相应的能力与经验。此外,你也可以选名气很高的导师,例如该领域在全国数一数二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一般没什么时间管你,但他的名气让许多核心期刊愿意发他以及他学生的文章。此外他的学生一般很牛逼,你会有很好的人脉资源,可以和师哥师姐一起研究,那些师哥师姐可能已经是某个科研机构或学院的老师或研究员了。
2.如果你未来希望去企业,走实践的道路,那你可以选择跟一个实践能力强的导师,例如做了很多国家级、省级或者企业咨询类的横向课题、项目的导师,做了很多企业的顾问、独立董事的导师,他会认识很多企业,而且常年有来往,会常常带着你去企业,像咨询公司一样去做事,或者你会认识很多企业的高管,也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也会看到导师、高管如何处理那些企业中的棘手问题。
3.如果你希望今后走行政路线,在高校或公务员等系统当官,那你可以找在高校的校级、院级领导做导师。例如副校长、院长、副院长。他们很多人在省级、国家级的机关里都有挂职。比如某某协会会长,理事员等等。如果你能力够,他会让你做他的助理,帮他做事,你会认识很多行政机关的领导,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会积累很多知识、经验、人脉。今后走出去从政也会很有名气。
4.如果你希望轻松地度过大学,你可以找一个高官级的导师,因为他没时间管你。也可以找没什么科研、实践项目的导师。不过,要提前了解这个师门毕业论文通过率。有的学校毕业论文通过很难,而一些导师有这样的习惯,如果他觉得你的不行,就提前毙了你的论文,根本没机会参加论文答辩。有的导师无暇顾及你的毕业论文指导,你身边也缺少博士师兄师姐的支持和帮助,也可能会挂掉。
5.此外,还可以根据大家的交流看一个导师的师德。有的导师注重学生的发展,有的导师只觉得学生是自己的下属、助手,帮自己做事而已。差别还是很大的。有的导师注重公平,提供正能量,有的导师可能不注意这些。有的导师温柔和蔼,有的导师可能会严肃严格一些,做错了就要被说。可能心理压力会比较大。看情况。

Ⅳ 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博士后看导师。业内的名言!请问这句话对吗

完全正确!

Ⅵ 大学时选专业,硕士研究生选学校,博士选导师是什么意思

这个呀 意思就是 高考时如果成绩不理想 进不了一流大学一流专业 那你就先进个普通学校里面你喜欢的并且有前途的专业 等到考研的时候再考个好学校 如果要考博士的话那就得看导师出不出名了

Ⅶ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Ⅷ 研究生联系导师找博导还是硕导比较好

选导师不能绝对的说选博导好还是选硕导好,要根据自身以及专业的实际情况。
建议在选导师的时候考虑以下几点:
1,是否仍活跃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2,已经功成名就的大牛(一般年纪比较大),或者正在事业上升期、充满干劲和潜力的年轻助理教授副教授,都是不错的选择;
3,注意一下找的那个导师,最近几年他带的工作情况;相信你应该更想去一个将来能找到好工作的group;
4,自己的个人研究兴趣了。;
5,另外,导师的personality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碰到性格特别极品特别奇葩的导师,估计日子会过的很不爽,虽然这种情况不是很普遍。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Ⅸ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网络、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需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虫为个人公益性站点,此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

热点内容
山东建筑大学复试名单 发布:2025-08-10 20:55:26 浏览:863
北京大学宋晨老师怎么样 发布:2025-08-10 20:45:09 浏览:184
2009年大学暑假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10 20:30:16 浏览:972
女大学生联烟 发布:2025-08-10 20:23:12 浏览:533
北京中医药大学辛国医堂博士生导师 发布:2025-08-10 20:20:51 浏览:923
大学生综合素质a 发布:2025-08-10 20:19:07 浏览:324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难吗 发布:2025-08-10 20:18:05 浏览:426
哈佛大学kishi教授 发布:2025-08-10 20:17:09 浏览:638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保送生名单2014 发布:2025-08-10 20:11:16 浏览:222
桂林医学院研究生院导师汇总 发布:2025-08-10 20:08:19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