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张艳梅副教授
『壹』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机构
[1]、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1年2月由山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是山东省唯一专门从事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研究中心主任为著名数学家、中国有限几何研究的创始人、中国最早从事编码学和密码学研究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万哲先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著名理论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春霆教授。本中心实验室总面积500余平方米,拥有计算生物学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蛋白功能分析实验室,天然产物活性及药理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等实验室。本中心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搭配合理,专业研究背景有机交叉的研究队伍。
目前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蛋白结构-功能分析、天然产物活性及药理等。中心长期致力于国际前沿和热点课题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与药物研发、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药理与耐药机理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并逐渐形成了“综合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有机结合的优势探索生物学领域前沿课题”的研究特色。
本中心近年来累计发表SCI检索收录150余篇,其中一系列论文发表在N. Engl. J. Med (IF: 51.7), Trends Biochem. Sci. (IF: 13.0), Genome Biol. (IF: 10.3),Trends Mol. Med. (IF: 9.6), EMBO Rep. (IF: 7.2),BioEssays(IF: 5.5), Free Radical Biol. Med. (IF: 5.3), J. Alzheimers Dis. (IF: 4.2), Bone (IF: 4.1), J. Phys. Chem. B (IF: 3.6)等相关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单篇论文引用最高超过100次。相关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科研奖项。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10余项。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近年来中心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本中心目前是山东理工大学及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科研机构之一。我们将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勇于创新、重视转化的方针,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开放、流动、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体。
[2] 进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室
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为学校批准的研究机构,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已建成了集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进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一体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实验室。实验室现拥有美国ABI Realtime PCR仪、瑞典TECAN酶标仪、德国Zeiss高级显微镜、Beckman超速及高速离心机、Amersham Biosciences AKTA FPLC蛋白分离纯化系统、HITACHI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Biometra Tgradient 96梯度PCR仪、日本Eyela冷冻蛋白干燥系统、Amashanm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核酸杂交系统、超声波破碎仪以及高温高压灭菌器和高温干燥器等仪器设备,为从事高水平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育与进化生物学而实验室主要以模式动物文昌鱼、涡虫和体外培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与发育、再生、天然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及功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动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具体内容与特色:
(1)基础研究:利用综合实验与理论研究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研究低等真核生物(涡虫等)、原索动物(文昌鱼等)的亚细胞、基因水平的分化、演化机理,在核酸、蛋白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网络等各个层次上展开对动物胚胎发育、神经再生、天然免疫起源与进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探索功能基因与蛋白质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多细胞动物和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提供理论参考;内容涉及发育和进化、基因的表达调控、蛋白质功能等当今生物学热点领域。
(2)应用基础研究:利用外源物质(如污染物、药物等)处理研究对涡虫、培养细胞行为、基因表达的影响,重点研究污染物、药物对涡虫在分子和生化水平的生态毒理和药理效应。为低浓度长期暴露的快速生态毒理诊断及风险评价提供方法论和科学依据,为药物筛选提供理论参考。
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梯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文昌鱼功能基因、天然免疫因子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研究积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其次在涡虫神经再生基因调控、体轴形成等方面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本实验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7人;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1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SCI/EI收录17篇,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07)。发育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团队朝气蓬勃,已形成极具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科研方向。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年轻学子加盟我们的团队。
主任:赵博生
[3]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本实验室主要研究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激素、钙等信号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及次生代谢的调控。其特色有
1.信号传导与植物器官形态建成的调控。
以模式植物-水稻为材料研究逆境条件下细胞氧还状态的调控及活性氧、激素、 钙 、一氧化氮、糖等信号传导与植物器官特别是根系发生的关系,探索逆境条件下调控器官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分别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研究稀土的生理作用与毒性表现,探索其活性与毒性间的关联,特别是稀土对植物的Hormesis效应(低促高抑)与钙、活性氧等信号传导及基因表达的关系。
2.逆境条件下次生代谢调控机理及其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盐地碱蓬等抗逆性强的植物为材料,探索逆境条件下钙信号等与甜菜红素积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以雨生红球藻等为材料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激素与虾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及虾青素积累的关系,将逆境生理与次生物质代谢有机结合。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重要基因转入植物体,对经济作物进行品质和抗逆改良,为作物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遗传改良,调节微藻代谢,提高有经济价值的代谢物如虾青素和脂肪的产量,为色素分离和生物柴油的开发奠定基础。
本实验室中有关稀土在植物体内的调控、逆境条件下活性氧、激素、钙等信号传导与器官发生及色素代谢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取得了重要进展,类似研究在国内较少。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建立了研究平台和实验系统,目前,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优势。
本实验室有稳定的研究内容和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6人;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山东农业良种工程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淄博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准发明专利1项,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2005-2009年,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9篇,其中被SCI收录27篇。
主任:赵凤云
[4 ]生物活性分子与功能研究室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微生物次生代谢活性分子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生物疫苗及免疫学以及环境治理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特色为:
(1)生防微生物拮抗活性及抗病机理的研究:针对蔬菜作物病害发生严重、化学农药残留造成3R严重的局面,利用宏基因组技术筛选高效生物拮抗活性微生物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遗传改造,构建高效拮抗生物工程菌株,并进一步从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角度探讨拮抗菌株的抗病机理。在番茄灰霉病生防菌株筛选和遗传改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
(2)分子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分子免疫学的研究:主要针对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抗原筛选、疫苗研制、特异性抗体制备;免疫调节活性分子的制备(佐剂、细胞因子);生物活性多肽分子的筛选和表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功能研究。在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在酵母系统中的可溶性表达研究领域,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为深入开展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微生物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采用微生物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在水污染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在重金属对植物毒性机理和修复技术领域研究深入,发表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
该研究领域初步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及助教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2人。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纳米中心合作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1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58篇高水平论文,其中8篇被SCI或EI收录,初步开展了此项领域的前期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以后的研究中,本研究团队会继续加强该方向的投入,期望在省里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先进地位。
主任:马汇泉
『贰』 张艳梅是山东哪个大学学院的院长
张艳梅,山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叁』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怎么样里面什么专业最好考研就业情况如何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个硕士点,在校生1400人。主要学科方向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行业密切相关。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9人;有博士和在读博士11人;硕士33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学者1人、入选学校136人才工程5人、校级教学优秀奖获得者5人,正在形成以博士、硕士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系和电工电子教研室;拥有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气信息专业实验中心和电子工艺实训基地;建有电气技术、现代光电技术和感应电炉技术三个研究所。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厂矿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2项。曾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多篇次;编著出版教材近20部;2004年、2005年科技经费列全校首位;《电工技术》等三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成果奖2项,《电子技术》课程为山东省重点建设课程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科研第一、学生第一”和质量强院的办学思想,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2002年度教学评价获得教学先进院系;有五位教师获得过山东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魏佩瑜副教授在学校首届“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评选中获得“十大优秀教师”称号。
学生工作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成才为目标,形成了“务实创新,励志有为”的电气与电子学院精神。许雁飞同学获全国建昊奖学金;宋严强、陈兵等同学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在历届全国(省)电子设计大奖赛中,我院学生每次都获得多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受到用人单位青睐。2004年有4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选送到韩国景园大学攻读语言和学位;毕业生广布全国各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电气、电子、自动化等方面的工程技术领导人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正在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向着山东省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办学目标奋力拼搏。
在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还比较不错。
『肆』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院领导
党总支书记——郑晓
郑晓,1961年5月出生,曾经获省教育厅“优秀新闻工作者”、省委高校工委“全省高校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著有《儿童摄影与拍摄技巧》、《圣人点化经商道》 、《冷月无声》等。
学院院长——韩德信
韩德信,1964年9月生,教授,院长,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讲授过《文学概论》、《中西比较美学》、《美学概论》、《文学理论专题研究》等课程。 近年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二部。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优秀成果奖。
党总支副书记——荣国
荣国,副教授,现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1965年10月生于山东桓台县,198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讲授外国文学、20世纪欧美文学、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行政管理学等课程。
副院长——盖光
盖光,男,1956年出生,教授,副院长,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讲授文艺美学、中西比较美学、马列文论等课程,从事文艺学、美学及生态文化研究。有《文艺美学》、《文艺生态审美论》等著作出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余次获省、市校科研奖励。
『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19人,省级学科版带头人1人,关键学术岗位权2人,“136人才工程”4人,院级骨干教师1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80人,与外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150人,4人被其他院校评(或聘)为博士生导师或副导师。形成了以教授和博士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学术梯队,具有较强的群体优势和发展后劲。
『陆』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抄院现有教职工120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8名;具有博士和在读博士学位人员2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6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学者1人、入选学校136人才工程5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优秀奖获得者9人,校级教学质量奖19人,正在形成以博士、硕士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柒』 山东理工大学的有中国两院院士吗
山东理工大学的有中国两院院士吗
有专任教师1720人,其中,教授214人,副教专授560人;拥有属双聘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16人。有院士,但都是双聘的,每年来几次,指导指导工作和科研。
獥拐挺瑧唛媦斋毡夿兿哋栈帎沭坮
『捌』 淄博大学已经被合并为山东理工大学,毕业证是淄博大学的,但是在网上怎么查不出来
查不到也无所谓了,淄博师专也查不出来,不影响用就可以。
『玖』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数控与机电控制技术、几何精度设计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成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摩擦学及摩擦材料、先进金属材料7个校级创新研究团队。现有教职工121人(教授30人,博士36人,硕士5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5人,“136人才工程”12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3人。学院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数控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机电系统测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金属材料成形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树立了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3年来,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市厅级科研课题40多项和一批重大横向合作课题,科研经费到位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多项,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特聘教授 —— 卢秉恒 谭建荣 —— 政府特殊津贴 —— 杨思一 —— 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 —— GUO Yue-bin —— 省级拔尖人才 —— 杨思一 ——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吕传毅 魏修亭 张新义 赵玉刚 —— 山东省教学名师 —— 韩进宏 —— 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吕传毅 孙殿柱 魏修亭 杨先海 赵玉刚 —— 博士生导师 —— 吕传毅 孙殿柱 魏修亭 王卫国 张新义 赵玉刚 —— 教授 —— 吕传毅 魏修亭 杨思一 张新义 赵玉刚 郭宗和 韩进宏 曲庆文 孙殿柱 王效岳 王友林 殷凤仕 张 勇 赵庆志 董 锋 谷万里 韩 明 郝秀清 刘元义 刘军营 李志永 王卫国 王好巨 辛世界 肖作义 许同乐 杨慕升 杨先海 赵婷婷 —— 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 高 军 黄雪梅 任 菡 盛文斌 孙传祝 魏 峥 翟慎秋 陈宗民 方晓英 房晓东 宫金良 姜学波 姜 英 李东兴 李庆余 李彦蓉 牟 林 司马中文 王士军 王兆君 袁光明 朱光明 陈海真 程 祥 丛 红 董爱梅 李爱军 李 丽 刘同义 牛宗伟 隋文涛 王红梅 王红敏 徐红芹 张桂香 张海云 张彦斐 赵国勇 赵学涛 侯仰海 郑贵明 王勇 王辉林 尹占民 戴梦萍 冯延森 许云理 薛 冰 郑 波 —— 讲 师(实验师) —— 贺 磊 侯荣国 毛崇智 王洪泉 王建军 吴化勇 杨振宇 于文强 仇学青 董小娟 郭前建 刘曰涛 吕秀贞 孟建兵 秦聪祥 孙砚飞 尹文红 于 洁 于珊珊 张国强 赵彦峻 高名旺 韩克镇 李玉胜 李云雷 刘原勇 曲宝军 翟晓庆 穆洁尘 张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