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孙家和教授
① 清华大学出过哪些著名的大师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内
力学家“郭永怀容”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历史学家“吴晗”
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语言学家“季羡林”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音乐家“赵元任”
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化工专家“侯德榜”
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② 谁是清华大学痛失的人才,施一公最得意弟子,逆袭为外籍院士
水满则溢
③ 清华大学走出过哪些非科研领域的知名人物
钱钟书 先生
钱锺书,毕业於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是一位知名作家及文学研究家。1938年,钱锺书著有《谈艺录》,此书叵受好评,获得广大回响,就连文史家曹聚仁都曾说过"读了《谈艺录》,才算懂得一点旧诗词",另外,钱钟书生也曾担任《毛泽东选集》1-3卷英译委员会委员。
④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师名单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职教师名录是可以在官方网站查得到的,名单如下截图表:
⑤ 清华大学出过哪些大师
槽禹.朱自清。梁思成 啊,很多的啦。
清华和北大都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座落在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它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今天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理、工、医、经济、管理、人文、法律、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工科的严谨执着、理科的求证探索、文科的醇厚积淀、艺术的色彩浪漫,交融渗透、综合创新,形成了清华大学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蕴和独有特色。清华大学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现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医学院等13个学院54个系;学校还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校共有本科专业58个,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159个,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123个。
清华大学不仅是教学中心,也是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校内设有47个研究院(所)、29个研究中心(其中5个为国家级研究中心)、13个国家实验室(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以及27个博士后科研站。目前清华大学校园网连网计算机30000多台。图书馆馆舍3.9万平方米,藏书401万册,通过因特网为读者提供国际、国内联机检索服务。清华大学每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发表的研究论文及获得奖励的科研成果均居全国高校首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国内外同行的赞誉。
清华大学一直以人才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生质量优异著称,学校现有教师3000多人,其中教授1100多人,副教授120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0人,为全国高校之首。目前在校学生26800多名,其中本科生13300名,硕士研究生8500余名,博士研究生近5000名。
清华大学一贯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他们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重视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跨国公司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互派专家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来自世界上75个国家,他们在我校的理工、人文、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各个学科学习。
⑥ 清华大学学生廖爽的籍贯是哪里人
秋瑾【秋瑾】(1875~1907)民主革命家。女,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绍兴人。官绅家庭出身,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击剑。光绪三十年(1904)抛儿别女,东渡日本留学,《白话》杂志,创"共爱会"、"十人会"。翌年三月,回绍省亲,筹措学费,参加光复会。七月又赴日,会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任评议员、浙江分会主盟人。同年冬回国,在《中国女报》鼓吹民主革命,又先后在绍兴、湖州女校任教,并在江浙一带联络会党,建立秘密组织,武装起义。三十三年(1907)初,接任大通学堂督,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约期分头于浙皖起义。七月六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牺牲,秋瑾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十五日凌晨慷慨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后由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按其遗愿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写了"巾帼英雄"4个大字及楹联一副。为纪念秋瑾,绍兴建"秋瑾烈士纪念碑"于古轩亭口?徐锡麟【徐锡麟】(1873~1907)民主革命家。字伯荪,别号光汉子。绍兴东浦人。早年从事教育活动,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参观,在留日学生民主思想影响下,立志革命。三十一年(1905)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同年九月与陶成章、龚宝铨等在绍兴创大通学堂,培养革命志士,并以开展军体为名,购买大批武器,图谋起义。翌年,为掩护革命活动,捐资入官,赴任安庆,先后任陆军小学堂会、安徽巡警处会与巡警学堂会、陆军小学堂监督。后与秋瑾约定,三十三年(1907)七月中旬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事先被清政府觉察,遂趁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际,提前在七月六日发难,枪杀巡抚恩铭,被清军包围,寡不敌众而被捕。审讯后惨遭剖腹挖心酷刑,大义凛然,从容就义。?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早年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后在沪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创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与陶成章组织光复会,任会长,并加入同盟会。嗣后留学德国。1912年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曾与吴玉章等创留法勤工俭学会。后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科学与民主,主张文学革命,反对北洋军阀,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后被迫辞职。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后又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代部长等职,延揽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晚年主张抗日,不满当局的黑暗统治,与宋庆龄、杨杏佛、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7年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力主国共合作抗日。1939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毛泽东致唁电,称誉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蔡元培全集》行世。?文种【文种】(?~前467)春秋末期越国大夫。字少禽(一说子禽),湖北江陵西北人。吴王夫差二年(前494),越被吴击破,困守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献计越王句践,到吴贿赂太宰,得免亡国。句践回国后,问政于文种,文种答"爱民而已"。文种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其子,如兄之爱其弟,闻有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又献"伐吴九术"。句践用文种之计,吴国日弱,越国日强,终至灭吴。后句践听谗言,赐剑命文种自杀。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又作303~379,307~365,321~379)晋代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酓(今山东临沂)。西晋末,随晋室南迁,慕会稽山水,定居山阴。后随从王导去建康求学。学成,初为秘书郎,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又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任内,关心民众疾苦。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已节),与谢安、孙绰等修禊兰亭,畅饮赋诗,撰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隙,耻为其下,遂称病辞官,自誓永不出仕,尽山水游弋之娱。其书法博采众长,被誉为"书圣",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传世作品有《丧乱帖》、《奉桔帖》等20余种。?陆游【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生当北宋危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9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为后世所传诵。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徐渭【徐渭】(1521~1593)明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或署田水月。绍兴人。20岁中秀才,屡应乡试不第,曾任塾师小吏等职。37岁时,闽浙总督胡宗宪招为幕僚,对抗倭军事多有策划。曾一度精神失常,因误杀继妻下狱7年,经同乡张元忭营救释放。此后,纵情山水,游历南北各地,以鬻书卖画代人撰文谋生。其画,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为明中期水墨写意画派创始人,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书善行草,涉笔飞动,纵逸恣肆,气韵畅旺。还写过大量诗文,曾参与编撰地方志书。能操琴,谙音律,73岁时贫病死去,草藁简葬,凄凉而终。族人将其葬于绍兴木栅姜婆山。其著作有《四声猿》、《南词叙录》、《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等。?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陈建功(1893~1971),字业成,别号念台,绍兴人。与华罗庚、苏步青一起,被称为中国当代三大数学家。1913、1920年陈建功先后两次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国立武昌大学数学系。1926年,第三次东渡日本留学,深入研究三角级数论,尤其精研函数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举世瞩目的成就。陈建功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弄清了如何刻划一个函数能用绝对收敛的三角级数来表示的问题,并令人信服地证明,这类函数就是所谓“杨氏卷积函数”。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杭州大学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享有国际声誉。著有《三级级数论》、《直交函数级数的和》等。钱三强(1913-1992),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绍兴,原籍湖州,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自幼聪颖勤奋,7岁启蒙,12岁师事宿儒寿镜吾,在三味书屋攻读诗书近5年。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在长期患病后早逝,家道中落,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备感世态炎凉,发愤告别封建“正道”,决意“走异路,逃异地”,于18岁时考入无需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旋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改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春,被官费派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并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革命党人一起,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因痛感中国人的愚弱,以为改造中国人的精神重于医治人的内体,于1906年毅然中止学医,选择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救国救民的毕生奋斗道路。1909年夏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12年2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到该部任职。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02年至1926年夏,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其新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积极参与筹备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他撰写的数百篇投枪、匕首般的杂文,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建立了特殊功勋,从而成为中国新文学奠基人。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一生著译甚丰,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问世,并译成50多种文字,传播世界。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原籍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虞春辉中学等处任教和从事文学创作。1925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晚年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宁愿饿死,拒领美国“救济”面粉,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可贵气节和高尚情操。《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我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有《朱自清全集》出版。绍兴名人太多了啊
⑦ 谁能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历史和历任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 姓 名 职 务 任 期
清华大学 1949年1月至今 顾秉林 校长 2003.4 - 至今
陈 希 党委书记 2002.2 - 至今
王大中 校长 1994.1 - 2003.4
贺美英 党委书记 1995.9 - 2002.2
方惠坚 党委书记 1988.9 - 1995.9
张孝文 校长 1988.10- 1994.1
李传信 党委书记 1984.2 - 1988.9
高景德 校长 1983.5 - 1988.10
林克 党委书记 1982.7 - 1984.2
刘达 党委书记 1977.4 - 1982.7
校长 1978.6 - 1983.5
蒋南翔 校长 1952.11- 1966.6
党委书记 1956.5 - 1966.6
袁永熙 党委书记 1953.9 - 1956.5
刘仙洲 院系调整
筹委会主任 1952.6 - 1952.9
何东昌 党委书记 1950.3 - 1953.9
叶企孙 校务委员会
主任委员 1949.5 - 1952.6
彭佩云 党总支书记 1949.3 - 1950.3
冯友兰 校务会议
临时主席 1948.12- 1949.5
国立清华大学 1946.10 - 1948.12 梅贻琦 校长 1946.10- 1948.1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3 - 1946.5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梅贻琦 常务会主席 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10- 1938.2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
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
国立清华大学 1928.8 - 1937.8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1912.10 - 1928.8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清华学堂 1911.4 - 1912.10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 1912.4
早期
清华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校,是清政府于民国前一年(1911年)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在北京所建立。最初称为“留美预备学堂”,是第一所用于被政府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预备学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1925年,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
清华大学最初之酝酿,是在前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约翰·海(John Hay)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分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中间虽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卒得美国国会之赞同,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照条约中国应付美国赔款2444万778元8角1分,经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为纪念罗斯福总统对清华立校的贡献,清华的西体育馆被命名为“ 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 罗斯福纪念体育馆”,并在面墙上铸其雕像。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7月11日,美国核减赔款文告由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中国,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答复上述公文说:
“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
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
“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
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美国退还赔款之第一年,外务部与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商定学生游美细则后,会同学部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六月初四日游美学务处奉准设立,派外务部丞参周自齐为总办,主事唐国安及学部郎中范源廉为会办,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为驻美学生监督。初赁北京东城侯位胡同民房一所为办公处,后又迁入史家胡同。 九月奏准将北京西直门外「清华园」作为游美学务处兴建「肄业馆」馆舍之用。为清华得名之始。
清华园原系道光帝赐其第五子敦亲王(奕综)之赐园,俗称小五爷园。敦亲王死后,长子载濂袭爵为王。庚子之乱,拳匪曾集于园中设坛,事后载濂被削职,赐园为内务府收回。因外务部在呈奏游美学生办法内,建议在北京城外清旷地方设立肄业馆,中堂那桐等颇表赞同,派员各处觅地,认为清华园比较相宜,即拨作馆址。面积凡530亩。择定清华园为肄业馆馆址后,即着手修理及建筑,原希望1910年秋可以使用,不料工人罢工数月,耽误时期。
迨至馆舍相继完成,将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于民国前一年(公元 1911年4月29日)四月初一日(校庆日源此)正式开学,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教师由基督教青年会从美国聘请。游美学务处亦迁入「工字厅」办公。首任教务长为胡敦复。清华学堂成立之初,乃由正副监督三人管理,即是由游美学务处之总办与会办担任。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开始,学生纷纷请假回家,清华学堂被迫停课。
近代
经过辛亥革命,清帝宣统于公元1912年三月三十日退位,中华民国建立。民国成立之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于5月1日重行开课,并裁撤「游美学务处」,使之隶属外交部。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十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清华学校为将来扩充规模起见,在民国二年春请政府将毗连校西之「近春园」(俗称四爷园,为道光帝赐第四子咸丰帝奕詝之赐园)并入校址。近春园西隅有「长春园」,旧名水磨村等邻近地亩,亦并入。
清华之有充裕经费,又得景致悠美的园林以为校园,学习环境得天独厚。非但如此,清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较当时之其它学校深具特色。譬如:希望学生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对于学生体育特别重视。除平日积极提倡外,当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最低标准之五项运动(游泳、百码、跳高、跳远、掷铁球),如有任何一项不及格,扣发毕业文凭,取消出洋资格。值得一提的是,民国二年二月曾派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之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开中国学校参加国际竞技之先河。另外,学校亦不时请名人学者来校讲演,像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以「君子」为题。其引述易经中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学,学校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采为校训。
民国二年三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校内寓邸。外交部令周诒春继任校长。周校长任内,因财政比较宽裕,故对外设法扩充留美学额;对内一面增加在校学生数目,一面添置设备与建筑。而自民国三年起,更间年选派专科女生十名(有时不足额)留美,由公开考试决定。民国七年1月4日周校长以力微任重,劳顿成疾,恳请辞职,外交部批准。
周诒春辞职以后,清华校长之人选几经更迭。起先外交部派张煜全为校长。张因体弱多病,终日与药瓶为伍,学生大为不满。民国八年元月张煜全校长以学风(上年 12月23日学生会开成立大会,张加以干涉,发生风潮,至于罢课。)理由辞职获准。外交部继派罗忠诒继任,但同学对罗表示拒绝,致未能到校而请辞;因当时无人被允任为清华校长,故董事会选其主席严鹤龄为代理校长。同年八月,外交部派金邦正为清华校长;金邦正校长在民国十一年向外交部辞职。四月,部令派曹云祥为代理校长,10月6日,曹云祥正式署理校长,在任约六年。曹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如在民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先生为导师。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所。设立大学部之目的,在于由国内造就国家需要之人才,而不仅是为出国留学作预备。且考虑到退还庚款有限期,恐日后难以为继。略带一提,在民国十六年由汪鸾翔(字巩庵)撰词,何林一夫人张慧珍作曲,清华始有中文校歌。
民国十七年曹校长辞职获准。严鹤龄再度被任命为代理校长,于1月14日到职,四月请辞。外交部派温应星继任校长,仅二月,因北伐成功,北京政府消亡,温亦离职。八月,国民政府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任命孙科为校长,孙不就,改任罗家伦为校长。罗校长于9月18日就职,对校内组织,多所改易。当国民政府统一北方时,原属外交部之清华董事会因之消灭,而清华之隶属问题又起,大学院欲收归辖下,但外交部则借口外交关系不肯放手,终由二机关会辖,另由二单位合组一董事会治理。董事会之存在一直为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清华之整体发展常因董事会之权限过大而处处受阻。所以民国十八年4月3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清华基金经整理后,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理。「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在南京开会通过上项议决案。民国十九年5月,清华学生对罗校长有不满表示,罗以学风为理由而辞职。罗氏离校后,清华校长虚悬达十一月之久,其间校务由校务会议维持。另一方面,董事会问题因罗校长的努力,终使大学院及外交部合派之董事会撤销,清华遂直隶于教育部。
之后,民国二十年3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吴南轩为校长,4月16日就职。又因与师生不合,而于6月25日离开北平。教育部在清华师生的压力下,委派翁文灏教授代理校务。翁文灏于7月起开始代理校务,但于9月中旬即辞去代理兼职,教授会与学生会开会挽留无效。最后,由于范源濂的极力推荐,中央决定派梅贻琦为校长。
梅贻琦校长终能获得清华师生的充分支持与崇敬,一直续任至1948年底才因战乱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而离开。梅校长在任期间,为学校建设贡献巨大,确定了其著名学府之地位。他的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的阐述广为推崇。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后,又继任校长,直到1962 年5月病逝为止,前后共三十一年之久。新竹清华校园建有「梅园」以志纪念。
在中国和日本的战争于1937年爆发后,清华大学和其它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在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在战争结束后,清华大学移回北京,并继续运作
09-02-24 | 添加评论 | 打赏
0
chunrujiu
清华是中国九所重点大学之一,名列211工程。根据中国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2006年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名列第一位。依据2005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a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的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总排名为世界第62名。目前该校教师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4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全校固定资产总数为271,268万元,在中国所有大学中居首。
传统上,清华大学为文、理并重,工程科目强势。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文科不复存在,理科削减,工程技术相关学科实力最强,近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常被比喻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198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致力于建设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在保持工程领域的优势的形势下,其生物、数、理、商、法、新闻等专业已经逐步取得领先地位
至2005年4月,清华大学有理学院、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等13个学院和54个系,41个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和171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个国家实验室(筹建中)、12个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个中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杨振宁)、图灵奖获得者1名(姚期智)、中国科学院院士3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1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0余人。国家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60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32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13000余名,博士生近5000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7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9000余名。
⑧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
官网来有名自单和简介。链接http://www.au.tsinghua.e.cn/publish/au/1095/index.html
⑨ 清华大学副教授孙振国相当于什么官
相当于处级。清华是副部级单位,清华的校长和党委书记是副部级。副校长的行政级别与其他高校一样,为副厅局级,其他领导干部的行政级别也是一样的,因此清华的副教授是处级。
⑩ 北大清华都有哪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啊
北大:
单忠东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高西庆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法 证券法
何小锋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银行学 国际投资学
胡 坚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学与资本市场 亚洲金融市场
李庆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
李心愉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司财务 应用经济统计
刘 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孙祁祥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保险学与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萧灼基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经济发展战略 金融市场
徐信忠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财务管理
姚长辉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固定收益证券 货币银行
于鸿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制度变迁与绩效 国际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市场
周春生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金融工程
曹凤岐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货币金融管理 证券市场
陈 平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复杂动力学 金融工程及其应用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金融学 财政学
黄桂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产业组织及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变迁
刘 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体制 转型经济研究
卢 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粮食及农业政策、 应用经济学
孙蚌珠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经济
吴敬琏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制度分析
吴树青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
叶静怡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发展经济学 东亚经济研究
章 政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农业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与信用经济
陈德华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
李顺荣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雎国余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外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郑学益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
晏智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及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萧国亮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明清近代经济史
周其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樊 刚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思想史
胡大源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计量学 福利经济学
李绍荣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现代经济分析理论 市场与经济增长理论
刘文忻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平新乔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
宋国青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金融
汪丁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王志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易 纲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海 闻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贸易
王跃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 比较经济研究
萧 琛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美国信息经济 网络经济学
林毅夫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制度与变迁理论 产业与金融发展
姚 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 制度变迁
曾 毅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人口经济学 市场经济与人口分析
赵耀辉 女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劳动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龚六堂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宏观经济学 公共财政
厉以宁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理论
王 益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学 管理学
王梦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
高程德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与经济运行 企业管理
高尚全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
李善同 女 研究员 光华管理学院 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经济数学模型
秦宛顺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邹恒甫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共财政 动态经济学
李国平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经济地理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杨开忠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城市与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与旅游规划
林双林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共经济学 中国财政
刘民权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财政学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张来武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博弈论
张维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理论 产权与公司治理 Y N
朱善利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融资与企业治理 Y N
清华:
在岗博士生导师名单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姓名
出生日期
批准(或确认)博导时间
0201
理论经济学(一级)
吴 栋
44.04
99.04
魏 杰
52.09
1993
0202
应用经济学(一级)
张金水
46.05
98.05
宋逢明
46.07
98.05
李子奈
46.11
95.02
周小川
48.01
98.05
陈秉正
57.04
06.05
武康平
60.09
00.03
白重恩
63.10
04.09
李稻葵
63.12
04.09
朱武祥
65.05
03.09
宁向东
65.05
06.09
廖 理
66.05
05.09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
赵纯均
41.09
93.10
蓝伯雄
50.03
01.03
刘丽文
55.04
00.03
陈国青
56.10
99.04
陈 剑
62.04
96.07
黄京华
63.07
06.09
1202
工商管理(一级)
张 德
41.08
98.05
姜彦福
43.12
96.07
李志文
44.09
00.03
王以华
46.02
03.09
陈小悦
47.01
98.05
吴贵生
47.01
95.02
仝允桓
50.11
01.03
赵 平
54.04
99.04
雷家骕
55.08
02.04
于增彪
55.09
00.03
金占明
55.09
04.09
张为国
57.01
01.03
夏冬林
61.01
99.04
高 建
62.09
06.09
陈 晓
63.09
04.09
陈国权
67.12
03.09
谢德仁
72.01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