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维多利亚副教授
Ⅰ 仲稀版画艺术家
您好。收集了一些,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阿鸽(1948-)彝族196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入选第二(获铜奖)、六、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八(获优秀奖)、十四届(获银奖)全国版画展。
阿兴(1944-)汉族现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五、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六、七、九届全国版画展。
陈九如,1955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获学士学位。1982--1987年在天津新蕾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任美编室副主任。198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画作曾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各类画展,曾获"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和"全国第五届三版展"两展金奖,"全国第十二届版画展"银奖。出版个人画集《陈九如水彩人体画选》。
陈海燕(1955-)汉族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获铜奖)、1985年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获三等奖)。
代大权,男,1954年生于北京。1982年西安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82--1997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展览并收藏。曾获全国版画展览金牌奖、铜牌奖、中国艺术大展银牌奖等多项国家一级奖项。设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徽及吉祥物,组织全国三版展、中国厚土版画院等大型活动。担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版画年会展、全国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评委。
顾志军(1961-)汉族1979年入苏州市桃花坞木刻年画社,1995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版画家协会理事、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版画院画师。作品曾入选第十三届(获银奖)、十四(获铜奖)届全国版画展,第四、六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
姜陆,男,1951年生于天津。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81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92年至1993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多幅作品曾在日本、美国、意大利、比利时、韩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收藏。
雷务武(1953-)汉族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版画专业。现任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曾入选第十至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李帆,男,1966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当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1993年作品《盖新窑》参加日本高知第二回国际版画展。1995年作品参加美国波特兰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展。1997年在法国夏玛利尔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及圣布里厄美术馆举办个人版画作品展。1995年作品获第十二届全国版画展银奖,1996年作品获廖修平版画基金奖。作品分别被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炎黄艺术馆、深圳美术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法国夏玛利尔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李晓林,男,1961年出生。198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班。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97级硕士生班学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山西版画学会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及国外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黄河博物馆、深圳美术馆、鲁迅博物馆、中国展览交流中心、江苏美术馆、北京美协收藏。作品曾获第六、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全国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全国第十届至第十三届版画展览铜奖和银奖,全国青年版画大展创作奖,台湾第七届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铜奖,全国第六届三版画展"廖修平奖"。
李彦鹏,男,1958年生于河北。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室工作,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及国外展,曾获第九届、十三届全国版画展览优秀创作奖、银牌奖,第八届全国美术大展奖等。有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李成忠(1945年~)现为云南曲靖画院院长,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一凡(1953-)回族1978年就读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198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进修班。现任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七、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梁越(1962-)汉族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河南省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一至十三届全国版画展,第三至六届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版画展。
刘春杰(1965-)汉族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1989-1991年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黑龙江《农垦日报》美术部副主任、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画家、北大荒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刘晓华(1956-)汉族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大专班。现任宁夏书画院专业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六、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版画展。
隆超,浙江乐清人。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纵队,从事宣传工作。1950年调入浙江美院,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两个时期内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教务处长等职。为中国版协理事、浙江文联委员。三十年代末从事木刻运动。他的版画以江南生活为基调,以革命现实主义走向,以强烈的黑白为语言,五十年代初已形成个人独特风格。晚年以来,作品在思想内涵、艺术技巧、形式语言诸方面益见深刻、多样和新颖。创作态度严肃,勤奋执着,即使遭到癌症的折磨,也从未搁笔。一生有黑白木刻创作400余幅。有《张怀江画集》问世。
纳日松(1942-)蒙古族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
潘文斌(1948-)汉族现任山东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七、十三届全国版画展。
其加达瓦(1946-)藏族1959-1964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学习,1965-196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版画。现任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作品曾入选第五、六、七、八届(获优秀奖)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届全国版画展。
宋光智,男,1970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院附中。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版画系,并获学士学位,同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院版画系教师,石版画教研室主任。作品曾参加第十、十三届全国版画展,第四、五、六届全国三版展,北京--台北当代版画展,作品《蛋》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版画年会展,并获年会奖。素描作品曾获广州美院第一、第四届素描大展优秀作品奖,素描作品两次参加中国当代素描艺术展。作品曾在多种专业报纸、杂志发表。
万腾卿(1942-)汉族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现任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届(获铜奖)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八、九(获优秀奖)、十、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万兴泉(1957-)汉族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入选第九、十一届全国版画展,第三、五、六届(获优秀奖)全国铜版、石版、丝网版画展。
王公懿,女,1946年生于中国天津。1980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1992年受法国埃克斯美元及里昂ALMA版画工作室邀请赴法进修并享受法国外交部奖学金。曾在法国ALMA画廊、L'ENPARGATER艺术中心、埃克斯市左拉画廊、摩洛哥法国文化中心、巴黎"中国之家"、美国尤金市白莲画廊举办个人展览。1980年作品获中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大奖,浙江省第二届青年美展大奖。1991年作品获第四届三版展大奖。
王成城(1947-)汉族毕业于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现任上海捷星广告艺术装潢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版画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六、七(获铜奖)、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七、十(获铜奖)、十一(获铜奖)、十二、十三届全国版画展。
王琼,1940年2月生于长沙市,祖籍江西。1959年考入湖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8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深造,师从版画大师李桦先生。其间军旅生涯十多个春秋,任部队美术创作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大学艺术工程系客座教授,现任湖南书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二级美术师。
魏玉新,陕西省西乡县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中国"神剑"艺术学会西北地区美协副会长。汉中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汉中航空报》美编。专注于丝网版画创作,以大自然为审美主体。认为"万物有灵"。在画中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年来有十余幅作品参加国内外画展,多次在全国、省级画展中获奖,作品被《神州版画博物馆》等众多国家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在《中国版画》、《中国美术报》、《美术界》、《美术大观》等专业报刊频频发表作品,《新闻出版报》、《中国航空报》、《陕西工人报》等均有专文介绍。作品《向日葵》、《朱鹮》入选中国第一张专业美术光盘《当代中国美术家》。
乌恩琪(1953-)蒙古族1975年毕业于哲里木盟师范学校、198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现任《哲里木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哲里木盟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九、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吴地林(1949-)汉族1989年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现任海口画院画师、海南农垦报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入选第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十四届全国版画展。
向思楼(1956-)汉族1976-1979年在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专科班学习,1988-198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1992-1994年在西南师范美术系本科班学习。现任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第十、十一(获铜奖)、十三、十四届(获铜奖)全国版画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
许钦松,男,1952年生,广东澄海县人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1979年调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至今1992年起被评聘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和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大量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国际版画展省美展及各种类型全国性大展连续参加第六届至第十四全国版画展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牌奖1992年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91中国西湖美术节银奖(版画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等十多项大奖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版协、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钦赐淡浮院等机构所收藏先后在香港、澳门、广州、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1998年12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等单位主办的《跨世纪之星--许钦松版画展》已出版《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许钦松版画集》等多种画集和著作
应天齐:1949年出生于江苏镇江,当代著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评委,现供职于安徽芜湖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多年致力于版画创作和理论研究,独创"应氏水印版画技法"将西方铜版、石版和拼版综合版画技法结合到中国传统水印版画技法中,从而形成新的水印版画艺术风格。其代表作大型水印版画"西递村系列"获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六项大奖,以及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牌奖。并以此为专题在海内外举办九次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记录片《告别西递》。出版有《应天齐水印版画技法》、《应天齐西递村系列艺术作品》,安徽黔县于1995年建成"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将"西递村系列"全部作品在西递村永久陈列。
张桂林,男,1951年生于北京,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丝网版画工作室主任。作品曾入选台北、摩纳哥、意大利、加拿大、美国、保加利亚、英国、法国、印度等地国际美展。曾获全国十二届版画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美展二等奖和北京版画双年展优秀作品奖。曾于1990年在北京举办个展;199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个展;1996年在北京和广西桂林举办个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收藏。
张国士,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四川美专西画系。历任教员、记者、编辑,并从事木刻运动,成绩卓著。1949年到国立艺专任副教授。1954年负责创办版画系,任系主任教授,曾任中国美协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等职。为人正直、谦逊,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工作极端热情负责,教育循循善诱,受到师生的赞颂。擅长木刻,最初学习苏联木刻,后受珂罗惠支影响,最后又强调向传统艺术学习。他的作品早期多反映劳苦大众的生活,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抨击;建国以后,多反映新社会的气象和劳动人民的喜悦感情。代表作品有《人市》、《枪米》、《擦皮鞋的孩子》、《送饭到田间》、《西泠桥》等。画集有《张漾兮木刻选集》。
周胜华,男,1949年生,祖籍河北。199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1983年曾进修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黑龙江省级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及国外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鲁迅纪念馆、深圳美术馆、北京美协、中央美院陈列馆及许多省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国外一些博物馆及收藏家曾多次收藏。曾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银牌奖,第八届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金牌奖,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铜牌奖。是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周至禹,男,1957年生于山西,1982年中央美院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设计系副教授,平面教研室主任。作品参加多次全国性美展、版画展及国外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日本神奈川县美术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等艺术机构、学院以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Ⅱ 海南大学的普通老师一个月大概工资多少待遇如何会分房子吗
海南老师工资待遇:研究生2500,到手2200,无奖金无福利,课时费基本没有。一年大概25000左右。教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发300红包,每月100购物券。年终奖金3000到8000不等。能分房。
Ⅲ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些问题
自己去见见他们就不用照片了吧 汗
Ⅳ 进海南大学当老师需要什么条件
1.应聘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热爱祖国,遵守专宪法和法律属。
(3)热爱教学科研事业,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资格或其他条件。
(5)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6)委培、定向或在职人员,须征得原单位同意。
(7)辅导员岗位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
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热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③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和知识,
Ⅳ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行政管理人员15人。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5% 。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人,占专任教师的8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占教师总数的30%;另有在读博士7人,两年后博士比例可提高到47.5%。学院专任教师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的教师团队。目前有海南省教学名师1人,海南大学“十佳教师”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 第二层次人才1人。2011年9月,学院在校生1369人,其中普通硕士研究生31人,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51人,本科生987人。
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正在形成新的研究特色。在研的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他部委项目1项,海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项,海南省教育厅和其他厅局项目10多项。同时,获得省部级等各级科研奖励10多项。
Ⅵ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专业、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专现有教职工171人,其属中专任教师136人,包括教授24人、副教授51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名。现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Ⅶ 现为海南大学副教授的黄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1991年与南昌大学或硕士学位,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与厦门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从教十余年,先后主讲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和微生物学等本科课程,以及水产动物病害控制专题和水微生物与免疫学题等硕士研究生课程,以组词包括国家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或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共5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项,现在研的各级各类课题5项。植物细胞及分子细胞遗传、作物遗传育种及能源植物研究能源植物、作物遗传育种。
Ⅷ 海南大学人文传媒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海南来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自前身为海南大学文学院,成立于1988年。于2004年正式更名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学院目前共设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传播学5个本科专业。全院现共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新闻与传播、艺术硕士(戏剧电影电视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
人文传播学院目前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735人,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7人。2015年,学院首次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12人,艺术专业硕士10人,传播学本科专业首次招生。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年龄梯队完善、学历学位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职教师61人。教师中有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讲师2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17人,占教师总数62%。国务院特殊津贴特贴专家1人,海南省省优专家2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1人、拔尖人才3人,海南省“515人才”4人,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专家1人。
Ⅸ 海南大学怎么样啊哪个学科比较强啊
现当代的师资并不会差,建议你到海南大学的网站浏览。他的文学院在05年排年是在百大以内,应该不会太差。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是海南大学下属的13个学院之一,成立于1988年(原称:文学院)。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播现代文明”为院训,注重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 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5年9月开始招生)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的文艺学硕士点是海南省唯一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学院各本科专业现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部分省市自治区为全国高考第一批招生的专业。 学院除下设三个系外,还附设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面向海外招收了美、日、德、法、俄、韩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另外还设有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方言研究室、海南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1万册,订有各种中外学术期刊100余种,并设有专门的影视资料室,收藏中外影视精品影碟2000余部。同时,学院还设有2个网络实验室及1个多媒体教室,配备3台高清晰度投影仪和60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定期向学生开放并进行免费培训。 学院全面贯彻海南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以本科教育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认真探索既适合学校发展思路,又适合本学院学科规律的教学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目标,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为中心,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基础”的办学模式,取得明显效果。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一些符合自身特点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这就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走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之路;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多人,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国家政府特贴专家3人,省优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82%。在聘教授中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学者专家:如孙绍先、耿占春、王琢、多多、王小妮、辛世彪、张江南等。 学院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与技巧,突出人文传播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利用理论传授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分析社会、应对社会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学生口语表达与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交际的的基本技巧。在这方面,学院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拍摄的《麦大叔》等DV电影纪录片,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射到社会底层,关注民间文化、民间精神,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即将代表我省参加澳大利亚北领地省“城市与文化”国际电影节;学院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来自民间的教改”项目,鼓励学生读作品、作分析并上台演讲,在2004年11月海南师范学院组织的“王蒙、余光中散文研讨会”上,学生的发言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校外,除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外,还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与驻海口近30多家企事业、行政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协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加多层次的社会实践。 同时,学院还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来校座谈和演讲,聘请严绍璗、洪子诚、韩少功、赵一凡、陈忠实、蒋子丹、李少君等名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还定期组织本院知名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艺学学科是海南大学首批八个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于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从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设性别诗学、文学批评学、比较文艺学三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有博士5名,硕士7名。其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教学科研能力强,开展了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研究,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规划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特色教学方面,学院积极探索传统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传播技能教育相统一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海南方言研究、海南黎族文化研究和诗歌研究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似水流年弹指间。新世纪,新挑战,新机遇。在海南大学提出“建一流学科,办特色大学,向‘211’目标迈进”跨世纪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人文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共同将人文传播学院建设成为海南省人文科学教育与研究中心。
Ⅹ 海南大学法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师资队伍
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65人,教授30人,副教授20人,讲师15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哲学内社会科学容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第二层次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海南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一级学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
民法学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法学教师团队获批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邀请国际知名的国际法学者、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庭法官高之国教授任特聘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