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有没有选导师的自主权

研究生有没有选导师的自主权

发布时间: 2021-02-18 10:52:53

❶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是自己选的吗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不是自己选的。

①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就要填写选择的导师,而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在复试被拟录取后,通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

②被报考学校拟录取后,需要自己选择导师,如果选择的导师同意接收,就选择成功,如果该导师没有名额了,或拒绝选择,就只能再次选择其它的导师,直到有导师同意接收。

③为确保导师同意接收,一般情况下,在通过硕士研究生初试后,要提前联系中意的导师,如果导师同意接收,也会增加复试录取几率。





(1)研究生有没有选导师的自主权扩展阅读

①研究生基本介绍

研究生(Postgra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分数线,毕业时同样获得双证。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普通研究生统考科目为外语、政治和专业课。

②硕士生导师基本介绍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③硕士生导师主要工作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❷ 研究生报名是否一定要选导师

  • 具体的操作各学校抄的操作都不一样,有的是导师组,仅确认方向。有的是考试前即明确考哪位导师。

  • 其实,网上报名选导师,这只是一个初步的选择。等真正读研开始,一般在第一学期末或者第二学期开始,才进行师生双向选择。因为,经过一学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与导师双方都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此时做出的选择才是最客观的。

  • 拓展:关于考研报名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❸ 研究生的话是导师有权力还是招生办的人有权力呢

研究生是招生办的有权利,不过研究生招生都是由各个学院的招生老师回组织复试小组,来进行答复试考核的。故有权利的是复试组的招生老师。考试分为面试和笔试,笔试的话是看出题老师的给分,面试是复试组老师来打分。如果考生报考的老师是复试组的,在面试的时候会占优势。
而录取以否的最终权利,还是在招生老师那里,他可以确定谁录取,谁不录取。故招生老师在招生中的权利还是很大。而学校的招生办只是最后登记考上的人。

❹ 研究生能不能不选导师

不可以,硕复士生导师制应当有相关的理论知识。

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

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4)研究生有没有选导师的自主权扩展阅读:

硕士生导师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际遇心灵导师启迪的过程中,在探索与自己的独特本性契合的教学方式、用心灵活化课程魅力、引领学生凝聚于课程魅力周围等创造实践中,引出课程领导智慧。

2、要建立起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除了必须理顺学校与教师的关系,落实“导师”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之外,更需规范教师与学生关系层面上导师的职责和学生的遵从义务。

3、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❺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❻ 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方法,是什么意思

研究生可来以选择源导师,导师也可以选择研究生。首先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填写志愿表,每个研究生可以填1-4个志愿。 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和院学术委员会分配研究生。如果选择某个导师的研究生数不多于3人(第一志愿),则导师没有选择权。不足3人,院学术委员会可能给您分配被其他导师落选的研究生。如果多于3人,则导师可以从中挑选3个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❼ 硕士研究方向的选择是自主选择还是根据入学成绩导师来划分

1、几乎所有的学校初试都只分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录取之后确定的,只要招生单位内没有在招生简容章上写明,那就是默认在复试的时候,根据你的成绩,以及你的表现,双向选择,最后由学校的导师来确定你到底适合哪个方向。
2、通俗点讲专业就是大类,方向就是小类。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金融与财务管理等,最终拿到的学位证书都是管理学硕士学位,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而已。

❽ 导师对研究生毕业有绝对的决定权是吗(在中国)

你好,第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第二个关于比例要看具体情况。名校可能会比例高一下。70%左右。差一些的可能10%左右。希望可以帮到你。

❾ 考取研究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吗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不是自己选的。
1.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就内要填写选择的容导师,而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在复试被拟录取后,通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
2.被报考学校拟录取后,需要自己选择导师,如果选择的导师同意接收,就选择成功,如果该导师没有名额了,或拒绝选择,就只能再次选择其它的导师,直到有导师同意接收。

❿ 研究生能不选导师吗

一个好的、合适的研究生导师对一个学生的研究生涯,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那应该怎样选择最合适对你最有利的导师呢?
一、了解导师是否有足够的经费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做科研也是如此,没有足够的经费是十分痛苦的,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资金充裕可以保证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测试手段,这对以后的工作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其次要了解导师的课题内容
许多同学很关心课题内容,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的课题,通常只是看了看题目觉得很炫,就直接选了,这样带来的往往都是失望。"标题党"在学术界也是存在的。
三、搞清楚导师做的课题是偏理科还是偏工科
同样课题题目或研究方向,从工科角度入手和从理学方面研究是截然不同的。通常工科注重效果效益,与工厂、公司、军队等联系紧密,而理科注重创新独特,发表文章多是理科的优点。
总体而言,理科和工科是各有所长,单从就业角度上看,两者倒是区别不大。偏工的也有在大学任职的,偏理的也有进公司工作的。

四、尽量选择一个研究水平高的课题
导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在一名高水平导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而且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平时的耳濡目染,自身的素质也会得到很多的提升。
大家可以简单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是导师发表文章的档次和数量,对于偏工的导师可以用发表专利的情况来判断。二是导师获得的资助情况。比如,国家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863项目,国家面上项目,省级市级基金,军工项目,企业的横向课题等。
五、了解这个课题可以学习到得知识
几乎没有一个研究生的科研项目会与你以后的工作内容完全相符,因此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主要是方法手段。哪个题目对学生的训练多,哪个题目应该越好。
课题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广,实验表征手段丰富,实验操作复杂,有些甚至是独门绝技,可以成为看家本领,那这就是较好的课题。
六、了解导师的指导风格
无论是指导风格还是组内氛围,都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在于个人的把握。在选择导师时,切忌导师腕儿越大越好。大的导师指导的学生多,宏观指导为主,而具体指导方式也会各有不同,有的是指定替他老师,有的是开组会定期沟通等等。大家选择知名导师时,一定先了解清楚这些情况。
在一些情况下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些有水平的年轻的导师,他们精力旺盛,工作欲望强,实验中也亲力亲为,而且学生少,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也大,这些对研究生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七、了解导师的学生毕业生去向
现在毕业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不完全是但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毕业生的去向在一个稳定成熟的研究小组里是比较有传统的。
要了解以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浏览老师主页,与师兄师姐交谈,参观导师实验室,与一些老师长辈,甚者导师本人交流等许多手段获得。每种方式都会有有帮助,不能偏信某种方式,综合在一起考虑才是上策。

热点内容
美国大学不公平跑步比赛 发布:2025-08-17 06:50:22 浏览:988
刘颖人民大学副教授 发布:2025-08-17 06:34:41 浏览:957
建世界一流大学名单 发布:2025-08-17 06:29:45 浏览:159
研究生调剂收到导师短信 发布:2025-08-17 06:28:25 浏览:352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教授 发布:2025-08-17 06:20:00 浏览:249
北京林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时间 发布:2025-08-17 06:20:00 浏览:239
大学生低 发布:2025-08-17 05:44:41 浏览:16
大学生情侣交换 发布:2025-08-17 05:36:02 浏览:793
河南大学麻醉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17 05:34:41 浏览:302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发布:2025-08-17 05:33:52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