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可以以讲师为导师吗
『壹』 大学里讲师与副教授与硕士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的
首先来,这是几个不同的概念自。讲师与副教授是职称,硕士指的是学历(很多时候也指正进修硕士学位的学生)。
其次,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在高校系统中,三者的确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讲师和副教授大多拥有硕士学位。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基本条件之一都至少学历是硕士及以上。
职称在副教授以上,具备其他条件者,可以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也就是说,只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才有资格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
给硕士研究生上课的老师基本都是副教授以上,当然,一些特殊的课程也会由讲师主讲,但非常之少。
『贰』 考研选导师,选一个教授和选一个讲师,区别很大么
以后会升到教授的,,我的导师现在还没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但是明年就有了。。
『叁』 讲师可以参评硕士生导师吗
硕导是每个学校自己评的,门槛是每个学校定的,一般学校是规定副教授以上专的职称才可以属参评硕导,而且不是到了副教授就可以评上硕导,还要有手上有比较大的可以指导硕士的课题以及资历等要求,你想连副教授都不一定评的上就算放开让讲师去评能评上吗?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一出来没资格评副教授,初定职称为讲师,但是科研非常厉害由于有博士学位的关系是可以评上硕导的,一般硕士或者本科的讲师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
『肆』 教学型教授可以担任研究生导师吗
“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这是江西理工大学最近设立的工作岗位。教授分出类型,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江西理工大学决定试行新的教师职称评定方案,拿出小部分职称指标授予符合“教学
事实上,就全国范围而言,江西理工大学此举并非首开先例。此前,武汉大学就设立过“教学型教授”岗位,旨在为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评聘教授职称创造公平环境;同济大学则通过设置“专业建设责任教授”岗位,实现“教学型教授”享受与“科研型教授”同样的待遇;天津师范大学也曾在职称评定中单列指标,评选“教学型教授”。而在这些措施实行前后,相关讨论更是时有所见,比如北大教改之时,有论者就建议设立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岗位,以便改革循序渐进、顺利推行;又如,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教学出色却只以“讲师”终其一生的悲情遭遇,引发过关于教学、科研与职称晋升的大讨论。这些先期的尝试和讨论,实际上构成了此次江西理工大学职称评定改革的大背景。
近年来,高校的职称评定制度颇受诟病,诸如评审标准过于僵化、行政主导色彩过浓、教学与科研比例失衡等,都是舆论剑锋所指之处。这些弊病,经过多年的累积,形成了彼此牵扯、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讲课再好也评不上教授”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现下的职称评定虽包括了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以及教学成果等几方面的标准,但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要求显然占了压倒性优势,由此写论文、出专著、搞项目几乎成了晋级的不二选择;而跟着这个指挥棒,教师自然也就埋头于数量指标,轻视教学实践。硬性指标的指挥和教师的偏向,两个方面互为强化,就易形成“教授不教书、教书的难评教授”的现象。“教学型教授”的出现,在制度之内单辟了一条路径,有利于解决科研与教学失衡的毛病,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江西理工大学的尝试,又为这种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
『伍』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是自己选的吗
报考研究生时,导师不是自己选的。
①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就要填写选择的导师,而绝大部分学校都是在复试被拟录取后,通过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来确定导师。
②被报考学校拟录取后,需要自己选择导师,如果选择的导师同意接收,就选择成功,如果该导师没有名额了,或拒绝选择,就只能再次选择其它的导师,直到有导师同意接收。
③为确保导师同意接收,一般情况下,在通过硕士研究生初试后,要提前联系中意的导师,如果导师同意接收,也会增加复试录取几率。
(5)研究生可以以讲师为导师吗扩展阅读
①研究生基本介绍
研究生(Postgraate)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学制最少为2年或3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参加12月底的全国统考,划定相同分数线,毕业时同样获得双证。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等院校,也有相关科研机构。普通研究生统考科目为外语、政治和专业课。
②硕士生导师基本介绍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③硕士生导师主要工作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陆』 研究生毕业以后,可以当老师吗
研究生毕业以后是可以当老师的。
进入高校后,学校会安排你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般有几个步骤:普通话考试,体检,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这四门课的培训并考试合格,面试(试讲),然后就可以申请了。学校往往会帮助新进教师逐项安排的。
当然,研究生毕业之后如果想继续当大学老师,还是需要看学校的层级。
一般来讲,985,211院校一线讲师门槛是博士,部份211院校对优秀硕士研究生可留校当辅导员;省属二本院校视专业讲师紧缺程度,对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或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研究生特招;民办三本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有机会做教师的。
(6)研究生可以以讲师为导师吗扩展阅读:
大学教师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讲师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
一般情况下,高校教师招聘主要是需要具备以下这些基本条件:
第一是文凭的要求。大部分的高校都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以上的文化程度,少部分的岗位还需要具备博士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也是最基础的。
第二是学术研究成果。要求应聘者起码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在某些行业领域具有一些研究成果。
第三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如说从事过教师相关的工作。
第四是自身素养方面,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学经验丰富;要具有较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业务水平,既精通自己担任的课程,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知识。
第五是语言规范、准确、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说话生动、有逻辑性;有良好的师德。
网络-大学教师职称
『柒』 研究生导师是讲师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从我的经历说起吧:
一、从3月份调剂到一枚硕士研究生,到学生入学,转眼一个学期专过去了。在属7-8月份,我安排学生在山东的一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训了1个多月,期间安排他整理论文,翻译一些英文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我们整理了3篇文章(其中两篇英文),
二、文章都有学生署名(2-3位),后来这三篇论文先后被接受录用了。这样呢,学生尚未正式入学,就有成果待入账了。开学后,我放手让学生整理论文,我们的课题,做实验其实不太花功夫,主要时间用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检索上去了。
三、用了几乎一个学期,我们才把论文整理好(如果我自己做,可能不到20天就能做好)。这样,这名学生,完成了一个跨越(没有经过中文论文撰写的锻炼,直接写英文)。这篇论文虽然水平很低,但估计至少能达到国内所谓核心期刊的层次。
四、以后,可以让他放手做一些难度大的工作,而不必担心毕业了。
我在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只能通过调剂招生,诸位考生如果明年可能要调剂,询问&启*道%教&育牢师帮忙。
『捌』 请问职称是讲师级别的老师,可以带研究生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职称和资格是两回事。教授、副教授属于职专称,和它直接挂勾的属是工资待遇。而带学生的资格是指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有带学生的资格才能收研究生。
请问大学中什么等级的教师可以带研究生。
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与专业技术职称(即教授,副教授,讲师)没有直接联系。
也就是说,带研究生的必须有研究生指导资格,而具有研究生指导资格的可能是教授,副教授,也可能是讲师。 反过来说,无论是教授,副教授,还是讲师,如果没有研究生指导资格,都不能带研究生。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玖』 研究生导师需要什么资格
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原则上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政治立场坚定,热心研究生教育事业,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2. 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熟悉所从事学科(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 职称与学历、学位条件需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① 教授或相当职称者。
② 副教授或相当职称者,且为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1985年(含)以后大学本科毕业者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学位。
4. 承担有厅局级(含)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横向科研项目,且经费充足。
5. 有较稳定的科研方向,近5年内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
拓展资料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硕士生导师的主要工作:
导师的主要工作不在于"教"而在于"导"。
1.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这是进入硕士生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前提性的条件。由于硕士生自身学科背景、学术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工作极为重要。没有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的基本了解,不熟悉本学科的学术规范,不会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就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
2.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其研究能力
引导学生熟悉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把读书、思考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提升学术品位和研究水平。
硕士生导师的主要职能:
1.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
2.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3.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
4.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5.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
6.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拾』 讲师跟导师有什么区别
讲师是复高校里面的中级职称,代表一个制大学老师的资历和待遇等级,比讲师低的是助教,比讲师高的是副教授和教授
导师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两种,分别是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和学习的大学老师,一般要求有比较重要的在研课题,一般硕导职称要求副教授以上,博导一般都是教授,讲师除了及个别的(刚刚博士毕业)都没有资格担任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