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福州大学教授
㈠ 沈阳大学的知名校友
孙铁珩:中共党员,污染生态学、环境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秀莲:原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原江苏省省长、第一届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贾天下:中国著名副导演、演员、影视从业者。
蝈蝈:辽宁卫视《说天下》主持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新闻采编专业毕业。
宋彪:1991年8月毕业于沈阳大学(原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锻压专业,现任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胡忠伟:1999年毕业于沈阳大学。现任沈阳冠亚教育集团董事长、沈阳山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沈阳冠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市政协委员,沈阳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辽宁省非学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刘志刚:原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总裁。
陆榴:上市公司成都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包叙定:1958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原沈阳机械工业学校),原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川平:1982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原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刘介民:1966年沈阳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历任沈阳电力机械厂干部,沈阳东北煤气化研究所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主任、副研究员,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汤宽义:书法家,画家,副教授,笔名泉石。1986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执教于沈阳农业大学。被称为有个性的北方风雪画画家。
王卫:现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讲师团团长。先后毕业于沈阳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历任沈阳大学马列部教师、校团委书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粹刚:1913年2月生,他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辽宁省立第一工科学校(沈阳大学前身)。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以弱抗强,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
程世祜,著名力学家,火箭专家。1931到1932年在辽宁省立第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沈阳大学前身)机械班学习。
王玲,辽宁省财政厅副厅长。历任沈阳大学经济系教师,沈阳大学经济旅游管理系企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吕晓禾,1985年以《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获金鸡、百花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百位文艺名家”称号。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教授。
王小海,玖月奇迹男主唱,著名创作型实力歌手,沈阳大学98届会计学专业毕业生。2008年荣获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歌曲《青春舞曲》;2012年春晚,演唱原创歌曲《中国美》,被称为龙年第一曲。
㈡ 中国校友会版2010年大学综合排名是根据什么排出来de
不要真的相信所谓的排名 因为排名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来排这个名(教育部都排不了)呵呵 大家说呢 呵呵 仅当娱乐吧 像炒作凤姐一样
㈢ 现在的沈阳农学院院长是谁
张玉龙
㈣ 沈阳农业大学的三位终身教授是谁
1.杨守仁 -- 中国农业科技界的“北丐”、中国超级稻之父
杨守仁,男,汉族,江苏省丹阳人,1912年3月生。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山东大学农学院教授。1953年后从事水稻理论、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奉调到沈阳农业大学,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被称为“中国农业科技界的‘北丐’”;他三年时间连拿威斯康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研究的超级稻亩产800公斤以上;他90高龄的时候,一谈起水稻,仍然精神振奋,没完没了。
2005年2月28日6时20分,杨守仁教授逝世,享年94岁。农大校园里一片悲痛之声。
杨守仁教授是我国迄今惟一而且是比较全面科学地阐明我国悠久的传统经验而又有所创新的著名水稻科学家。他曾用第一代IBM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还发明了“田间试验区估算的新方法”,人称“杨氏公式”,至今美国仍在应用。他是东北三省水稻生产的积极宣传倡导者,是我国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体系的始创者。经过多年的长期努力,水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且已形成体系。他是釉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育种、水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的开拓创造者。由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在国内外已引起高度重视,超级稻科研项目列人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守仁教授执教40余载,他从1980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是我国第一批招收“作物栽培学及耕作学”的博士生导师,发表有关水稻栽培理论、水稻育种、育种新途径的开拓等方面重大学术问题的论文达200余篇,在总结弘扬我国传统种稻经验和开拓水稻新的育种领域籼粳稻杂交育种、理想株型育种中做出了创造性的突出贡献,填补了这项空白,因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委一部“六五”重点科技攻关奖等几十项奖励。1998年,杨守仁教授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此奖项的农业科学家全国仅2人,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评价杨守仁教授“对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及水稻超高产育种有重要贡献,在超级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50年代起,他先后主编了第一部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和《东北水稻栽培》专著,编写了《中国水稻栽培学》,还主编了《中国大网络》及《中国农网络》有关水稻的内容,并担任世界名著《稻的生物学》的总校译,出版了个人学术专著《水稻高产栽培与高产育种论丛》和《水稻专题讨论文集》。在他80岁高龄时,仍然孜孜不倦,辛勤耕耘,自辑出版了《水稻文选》,并列人辽宁省文化名人丛书之列。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 沈阳农业大学的育种专家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三位教授培育的高产水稻新品种,近年来平均亩产达830.7公斤,居中国前列。它标志着中国在超高产水稻育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由该校直接或间接育成的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已达2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增产稻谷46亿公斤,创造经济效益逾36亿元人民币。
杨守仁简介: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3年后在沈阳农学院一直从事水稻理论、水稻育种研究工作,现为学校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迄今为止惟一比较全面科学地阐明我国悠久的传统经验而又有所创新的著名水稻科学有。199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家学奖。
张龙步简介: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于沈阳农学院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8月赴苏联考察。参加和主持国家和省科技攻关、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农业部科教基金等资助的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灿粳稻杂交、水稻理想株型、北粳南引、水稻超高产四大前沿水稻育种领域。
陈温福简介: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育种专家。
㈤ 沈阳农业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知名人才 ◇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温福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人选 李天来 陈温福 冯玉龙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冯 辉 史振声 边连全 刘明国 朴在林 张玉龙 张志宏 李天来 迟道才 陈温福 依艳丽 段玉玺 徐正进 傅俊范 谢甫绨 曹敏建 孟宪军 冯玉龙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 陈温福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张志宏 陈立杰 ◇ 教育部"优秀青年资助计划"人员 谢甫绨 吴元华 段玉玺 丛 斌 徐正进 李成华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陈温福 汪景宽 朴在林 ◇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朴在林 李天来 陈温福 史振声 刘明国 谢甫绨 徐正进 段玉玺 梁成华 傅俊范 ◇ 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 张玉龙 李天来 陈温福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玉龙 ◇ 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陈温福 ◇ 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获奖者 陈温福 ◇ 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李天来 ◇ 全国模范教师 陈温福 ◇ 全国优秀教师 傅俊范 曹军 ◇ 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 李天来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李天来 陈温福 谢甫绨 徐正进 依艳丽 傅俊范 段玉玺 曹远银 刘明国 陈晓飞 董文轩 胡建民 冯 辉 丛 斌 王秋兵 李成华 赵玉军 沈国顺 胡 兰 纪明山 陈立杰 张志宏 张 艳 王铁良 孟宪军 须 辉 吕德国 迟道才 王昕陟 吕 杰 刘鸣达 张文忠 张广胜 何剑斌 齐红岩 李凤海 高增贵 王 瑄 代红艳 汪景宽 白义奎 岳喜庆 刘常富 陆秀君 王 术 刘显军 齐明芳 于海秋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 张玉龙 韩晓日 齐 华 张立军 秦 利 雷家军 陆秀君 王丽学 杨丽娟 吴元华 赵 瑞 崔建国 薛春生 郭维东 周永斌 王 术 殷 有 杨桂芹 刘显军 王晓光 郗伟斌 范海延 孙红梅 张 勇 吴长德 汉丽梅 马殿荣 邱永春 范昊明 孙守慧 赵天宏 王海英 刘 限 杜国栋 虞 娜 齐明芳 王玉刚 王宏伟 皮钰珍 夏桂敏 严雪瑞 刘 江 张春红 潘春玲 汪 澈 丛玉艳 谢立勇 陈 珂 谷祖敏 李海春 刘文合 刘彦群 魏松红 于海秋 邹洪涛 安迎锋 边振兴 董胜君 李 旻 祁之秋 钟 鸣 王嘉宇 ◇ 辽宁省攀登学者 张玉龙 李天来 陈温福 徐正进 冯玉龙 ◇ 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 李天来 ◇ 辽宁省优秀专家 刘长江 陈温福 张玉龙 李天来 边连全 刘明国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 李天来 陈温福 ◇ 辽宁省特聘教授 王铁良 张文忠 冯 辉 汪景宽 刘明国 ◇ 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张玉龙 李天来 陈温福 曹敏建 李成华 ◇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玉龙 ◇ 辽宁省首届十大青年科技英才 张志宏 ◇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张志宏 陈立杰 冯 辉 王铁良 徐正进 张玉龙 张广胜 李天来 张 艳 段玉玺 纪明山 胡建民 ◇ 辽宁省教学名师 傅俊范 胡建民 惠淑荣 纪明山 李天来 朴在林 张玉龙 王铁良 任文涛 ◇ 辽宁省优秀教师 张玉龙 李成华 张广胜 ◇ 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杨桂芹 吕德国 张志宏 刘明国 王小奇 王铁良 孟宪军 纪淑娟 冯 辉 须 晖 迟道才 王秋兵 依艳丽 汪景宽 段玉玺 韩晓日 谢甫绨 黄瑞冬 吴元华 张广胜 刘鸣达 郭维东 胡 兰 陈立杰 刘常富 齐红岩 田有文 张本华 孙红梅 孙仕军 张 勇 王 术 张佰清 刘显军 吴朝霞 白义奎 王昕陟 刘 限 ◇ 沈阳市优秀专家 边连全 张 艳 陈温福 吕 杰 ◇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 陈温福 王春平
㈥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开设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工内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测绘与地容理信息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供用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饲料与动物营养等21个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为省级示范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400人,教职工248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教授3人,副教授56人,讲师49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70人,另有校外兼职教师20多人。学院不断推进双证制建设,现已具备国家中级制图员、维修电工、测量工、电子商务师(员)、物业管理员、涉外秘书、公关员、项目管理员、推销员和电算化会计等十几个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资格。
学院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面向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普通中专毕业生、技校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生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沈阳农业大学专科层次的毕业证书。
㈦ 沈阳工学院怎么样(从专业、师资、生源等方面介绍)
一般吧,原来是民办三本但是现在改为二本。学校里最大的不是校长而是董事长。
学校硬件不行 图书馆礼堂装不下一个学院的人。每年开学没有开学典礼。可能是因为坐不下。整个学校总体来说没什么学术气氛 。总体来说来混个文凭不错。
沈阳工学院(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沈阳工学院创办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重新确认批准为独立学院,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和沈阳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联合转设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专业
一、本科类专业
1、经济学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2、 理学[3] 生物技术
3、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水利水电工程交通运输、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安全工程、生物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水利水电工程、农业电气化等
4、农学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植物保护
5、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物流管理、工业工程、酒店管理
6、艺术学 表演、动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工艺美术、工业设计
二、专科类专业
1、制作
机械设计制造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汽车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2、电子信息 计算机网络技术[4]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88人,其中专任教师760人,正、副教授33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和省级骨干教师6人
生源
截至2014年,校园占地面积1092亩,设有9个二级学院(部),开设5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在校学生16000余人。
㈧ 哪些高校有评定教授的资格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06年12月)
(截至2006年12月)
一、 一百五十九所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财经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中医学院
河北省:燕山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山西省: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二、一百一十八所具有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 外交学院
天津市: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省:河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省:沈阳药科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鞍山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 辽宁工学院 大连水产学院
吉林省:东北电力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邮电学院
浙江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安徽省: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福建省: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华侨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中医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湖北省: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 三峡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 长江大学 武汉化工学院
湖南省:长沙理工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省:深圳大学
广西省:广西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市:重庆交通大学
四川省:成都体育学院 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州工业大学 贵阳医学院 贵州大学
云南省:昆明医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财贸学院 西南林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陕西省: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西安外国语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学院 西北政法学院 西安工业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商学院
新 疆: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大学
㈨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师资队伍: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张凯斌 男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孟宪军 男 教授 谭洪波专 男 讲师 农村属发展 岳喜庆 男 教授 程玉来 男 教授 工程基础和农产品加工工程 李新华 男 教授 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刘长江 男 教授 纪淑娟 女 教授 食品质量控制 冯叙桥 男 教授 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张琦 女 高级实验师 果蔬深加工及其活性物质提取 张佰清 男 教授 食品工艺、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工程技术 张春红 女 副教授 粮油深加工与转化 马荣山 男 副教授 食品发酵、生物技术、白酒、饮料及食品添加剂 郑艳 女 副教授 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 魏宝东 男 副教授 农产品贮运保鲜 吴朝霞 女 副教授 食品营养与安全 吕春茂 男 副教授 食品生物技术 赵春燕 女 副教授 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技术 皮钰珍 女 副教授 食品科学 冯颖 女 副教授 果蔬精深加工及天然活性物质研究
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赵冰梅,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学科带头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教学名师。组建了我校管理学科学术团队,主持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新专业的创建工作,并在2006年成功地申报了《企业管理》硕士点。
方天堃,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来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教学、科研工作,1998年晋升教授,同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多年担任辽宁省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等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著作10余部。先后获“辽宁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辽宁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奖”等。2005年调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现任管理系教授,辽宁省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兼畜牧经济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届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等。
刘俊奇,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衍生市场,各国金融体制比较。在《China Today》(美国)、《投资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了5部专著。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 金树颖,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现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金融教研室主任、辽宁省产业经济研究所资源优化与配置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财务与金融、技术经济与产业经济,社会兼职:沈阳市委党校客座教授,辽宁省党代会代表。
吴景泰教授,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满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作至今,历任助教、教研室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财务处处长。主要讲授技术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等课程。近5年来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有3篇论文被ISTP检索,一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从事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公开出版一部教材、编著一本书。
王金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应用数学、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于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统计系作国内访问学者;于1994年10月赴日本冈山理工大学参加日中统计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赴韩国仁川大学参加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于2006年12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控制、自动化、机器人和复杂系统国际会议。负责主持完成了原冶金部资助项目--多指标试验设计及其优化分析,该项目获辽宁省统计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统计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完成了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博士基金项目;负责的辽宁省教育厅A类项目正在进行中。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管理学报》、《数理统计与管理》、《南方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被ISTP和EI检索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