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研究生是选导师还是被选

研究生是选导师还是被选

发布时间: 2021-02-19 05:39:31

1. 研究生导师是指定的还是自己选啊

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是个双选的过程。关于选导师,各个学校不太一样。以上海回复旦大学答为例,研究生考试结束之后才开始选导师。

硕士生导师应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有培养本科生经验,至少培养过两届本科生。

能坚持正常工作,担负实际指导硕士生的责任。有协助本人指导硕士生的学术队伍。有课程教学经历,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一定工作量的本科生课程。


(1)研究生是选导师还是被选扩展阅读:

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

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

2、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每年保证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基地指导硕士生。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具备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近三年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亦可申请硕士生导师资格。

4、具备本门学科系统深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具备解决复杂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硕士生导师

2. 研究生考试是什么时候选导师啊

选着时间:1,有些学校是在参加复试之前,给学生一个导师填写表格,让学回生确定答导师,选导师的名额有3个,按循序一次往下,第一个导师满了就按第二个导师安排;
2,有些学校是考试完复试的时候选导师,导师的选择是双向的,要老师也要你才行;
3,还有有些学校的导师选择时间是在入学后一年才选导师;
具体的情况看学校的要求,你可以问问招生处来确定情况如何。导师尽可能早点联系,好导师都很抢手,越早联系越好。大家都是在选导师之前联系的,联系好了之后,只要你上线老师就会要你。并且在复试的时候,如果导师是复试组的,会对你很有帮助。

3. 考上研究生后,是学生选择导师还是导师选择学生

您好,一般每个学校在一个专业方向的导师就一两个,选了方向导师大概也专就确定了。不区分方向的属学校则是在入学基础课程完成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大概都是第一个学期内),根据学生表现及个人意愿分配导师(其实这种方式学生的选择面更大,因为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老师的主要领域,而能不能成功拜入导师门下,在正式开始导师分配之前学生心理都有数)。具体如何选择各学校不同,但大体都是双向选择。学生先向老师表明想正式拜入门下的意愿,然后导师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有多个学生选择同一导师,落选者则会被调剂到其他老师门下,调剂过程中也会听取学生意愿,但选择面比较窄,学生也不享有决定权。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4. 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方法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研究生可以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选择研究生。

关于研究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延伸:

1、首先由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填写志愿表,每个研究生可以填1-4个志愿。 学院规定每个导师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导师选择研究生和院学术委员会分配研究生。如果选择某个导师的研究生数不多于3人(第一志愿),则导师没有选择权。不足3人,院学术委员会可能给您分配被其他导师落选的研究生。如果多于3人,则导师可以从中挑选3个自己满意的研究生。


2、研究生在填表之前,通过几种途径了解导师的情况:一是看网上的导师简介,但内容少,了解不深;二是通过高年级的研究生了解导师;三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拜访有意选择的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兴趣。这时导师也借机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4)研究生是选导师还是被选扩展阅读: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该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而用人单位则向学校介绍本单位的情况、需要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协商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方案。双向选择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与毕业生直接见面洽谈。学校可向毕业生出具推荐函(信),毕业生则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谈落实工作单位,确定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经学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形成就业方案。

“双向选择”认为,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随意进行选择,如果雇员感觉到对企业不满意,就可以提交离职申请,并解除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这意味着,双方在这种互相找寻的过程中地位几乎是平等的。


参考资料:网络-双向选择

5.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是如何分配的,学生选择导师吗,还是导师选学生

不同的学校不一样,我们学校是双向选择,有的学校是分配,但还要看你个人的喜好,所以说要看你具体的学校,抛弃学校谈这个没意义。

6.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很多学生来选研究生导自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7.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和课题

当时还好好想了想。说真的导师的选择要更据个人的目标和要求,好的boss和差的有天壤之别。有些人认为,导师当然要牛,越牛越好,(以前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不觉得完全对。对于一些人想出国的,选牛的老师自然最理想,有好的老师推荐出国会容易许多,但是对于一些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的人,选择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年轻的老师一般精力较多,带学生少,有些对学生很负责,可以在你身上用很多时间来指导,这样比半年见不到的牛师要好得多!当然选导师不能只看这些啦!要看导师容不容易相处,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导师拥有的实验室设备条件如何,导师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反正对这些自己心中要有数,自己想得到什么,不要麻木的追求牛师。还有有些牛师门下高徒很多,自然竞争激烈,在那样的实验室里面生活有些郁闷的,我们学校就有,几个很活泼的人进了实验室连句话都不讲,只会作实验了!还有就是导师的性格很重要,有些慷慨的老师对学生好,经济上也给予支持,作实验少仪器也乐于帮你解决,要是你实验做的不好,他会为你担忧,就怕耽误你答辩。而有些老板比较抠,放假了自己出去happy了学生害得拼死拼活的干活,而且赞扬的话也不会说,你的表现不好就会给你脸色看,两种人手下干活,感觉就是两回事,所以这方面选前要研究研究!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要进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几个大的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设备和资金,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课题必需是有快捷简单经济的测定方法和原料,所采用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和实验室有作这个课题的能力才选择来做,否则想也不要想!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国内的大部分导师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时候一个本科毕业课题也要作一整套工艺,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够把握实验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枞向上将研究的各方面考虑完全。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时缺乏创新,同时对工艺研究的同时没有注重理论和机理的研究分析。同时采用优良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极其重要。
课题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一般为周期较长的课题,一般好多课题是省或者国家的项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后有一定的继承性,要是不是刚刚开始着手,一般资料很多,而且一个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横向课题不同,周期比较短,常常是老板们接手的工厂里面的项目,一般要求较快搞定可以到工厂用来挣钱的,以工艺性应用性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还想搞科研,选择纵向课题我认为比较理想,可以学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将来想进入工厂或者到企业作研发,作横向的比较好,工厂就是要快、省钱、能挣钱。有些人选择课题时,有两个误区。对于以前有人作过的就觉得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作课题作科研关键在于创新,只要你有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还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还有就是也许前面的研究根本没有重复性,这一点在开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数。此外就是对于没有作过的新课题,不感作,其实没有必要,当然对于新课题是狠有挑战的事情,探索总不会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国外研究证明一条不可行的路线也是一种成功,而国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很多人才畏惧探索和创新。这方面可以事前查阅外文文献的有关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复性较差,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比较严谨,当然个别现象除外。要是别人有所得,我们也必须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然选择课题还有对目前研究热点的把握的问题,那么刚刚入学的或者开始着手实验的同学如何来把握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的办法,一个就是到图书馆看看近两三年的文献,找到一两个自己关心的觉得理想的主题在到网络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近三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教授们选择的课题都是适合我们国情(各种条件)有不是太落后的研究,至少国内如此。(当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后10-20年)。
作课题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开始老板给课题自己选或者自己找课题(自己找比较麻烦,最好找好几个给老板或者有经验的人看),这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可以满足自己作相关的研究,测定分析分离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实验原料等等。选定课题以后就是对课题进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对自己以后的研究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里提到一点就是对中文文献,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看,只能是对常识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够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这一步作不好,后来发现在重新定课题都比较悲惨啦!(同学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肯定可以进行研究了,就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一来实际了解一下实验,二来从整体上对自己实验的难度有体会。然后就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全面的开始研究,最后阶段就是写论文答辩。

热点内容
2017年西南大学考研 发布:2025-08-20 21:34:38 浏览:288
201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时间 发布:2025-08-20 21:34:27 浏览:879
清华大学邮局营业时间 发布:2025-08-20 20:57:01 浏览:227
优秀的大学生简历 发布:2025-08-20 20:54:19 浏览:701
美国大学日照一中 发布:2025-08-20 20:49:11 浏览:637
大学尔雅课程截止时间 发布:2025-08-20 20:42:37 浏览:945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倪青 发布:2025-08-20 20:18:45 浏览:178
厦门大学广告系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8-20 20:16:37 浏览:11
大众大学生 发布:2025-08-20 20:16:23 浏览:140
上海大学机械专业学硕 发布:2025-08-20 19:49:59 浏览: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