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林璋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林璋

发布时间: 2021-02-19 11:00:14

❶ 中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1、左铁镛

1936年出生于北京,材料科学家、循环经济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左铁镛主要从事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铝镁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陈志武

生于1962年7月。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早年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后专注于经济史与中国经济研究。

3、黄友岐

黄友岐教授1907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著名的老一辈神经精神病学家、临床医学教育家黄友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10月5日上午10时10分在长沙逝世,享年86岁。

4、王淀佐

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5、邓起东

湖南省双峰人。生于湖南双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1月6日,邓起东因病逝世,享年81岁。

❷ 中南大学物电院本科生导师推荐

你觉得这个可能吗?你换导师,导师会爽吗,有人会因为要你而去得罪你导师吗?

❸ 请问中南大学冶金院冶金专业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从哪里能查到呢能不能推荐下哪个导师好些啊

这个院有很多老师,分轻冶、重冶、冶化、钢铁冶金和稀冶五大方向
轻冶分氧化内铝分容析、电解铝方向、碳素材料等科研组,有李诘、周向阳、肖劲等几十位老师
重冶:有三大科研组:唐谟唐科研组、张传福、赵忠伟、郭学益、楚广等几十位老师
冶化:也有很多科研组,有周庸茂、秦毅红等等老师
稀冶:李深海等老师。
钢铁冶金是近2年开的,有几位刚回国的留洋博士

老师太多了,每个老师都很不错,各有各的特点,你可以到中南大学冶金院网页查查。

各科研组的研究方向很广,有金属材料的、传统冶金的、电池的等等。

❹ 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考试,导师能够决定学生成绩么

任何一个学校从出卷到改卷都有一个严格的过程,博士尽管是学校自主命题,但也是绝密的回,专业课一般导答师从出卷到改卷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虽然不能直接泄题,但是可以影响到考生专业复习的重点,如果导师给了重点,学生还考不过那导师也不会收这样的学生,初试导师直接给高分是不可能,复试导师可以决定分数
另外英语成绩导师影响不了,这个是硬杠杠,一般考博的大部分学生事先都已经和导师达成了一致,但是最后很多人还是过不了初试,一般就是因为英语不过线,如果导师可以决定考博英语,那就真的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了

❺ 中南大学商学院哪个导师最好

绝对陈晓红
http://ke..com/view/585809.htm
1、陈晓红
(1963— )
陈晓红,女,汉族,1963年5月生,江西永新人,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工学博士研究生学习,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中南矿冶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学习;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6年7月至1992年8月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工作,1989年12月晋升为讲师,1991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任系副主任,1994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4年9月至1995年6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6月至2000年4月在中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6年6月任副院长,1999年6月任院长,1999年3月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任原中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2002年4月至现在任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2005年3月至现在任中南大学校长助理。
她长期致力于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虽然大学和研究生读的都不是经济管理学科,但并不影响其学术研究发展,反而成了后来的研究优势。因为学科交又是她研究方法中重要的一项,扎实的理工基础,使之习惯且擅长于用模型演绎、用软件分析问题。她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得很紧,走访了很多企业,帮企业做决策,搞研究,进行企业战略资本运营研究。她带头成功地完成了全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一一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和结算系统的开发以及公司运作系统的设计。她所领导的课题小组为云南铜业集团公司设计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该企业创造了每年一个多亿的经济效益。
她从微观出发,深入企业、研究企业,看到了中小企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巨大实力。针对有的地方对具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中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人才缺乏、融资难等问题,组织了一个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主题的研究小组,对国内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她从亚洲金融风暴过后,日本等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受到的影响明显很小的事实,认真考察日本的中小企业,回国后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论文及《中小企业融资》一书。2000年初,她为解决企业改革中启动创业板市场的难题而撰写的《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论文,得到了朱俗基总理的重视,并作了批示:"专家的观点值得重视;新闻界要多接触学术界;希望多看到这样的前瞻性文章。"这篇论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逐步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厉以宁、萧灼基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她的这一理论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尤其是中小企业改革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她已出版专著6部,在国际和国内权威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4篇,其中20多篇论文以英文全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上,部分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检索。她主持的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在内的研究项目50多项,已获部省级科研成果奖6项。她兼任日本办公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模拟学会常务理事、南方证券与期货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还担负着政府部门和多家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的经济顾问和独立董事。1997年,她以当年全国管理学科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全国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类)奖。1998年获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作为湖南省的14名专家教授之一被选入中国“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又被评选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

❻ 刘静的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静,博士,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世界红细胞学会会员;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青年委员会委员。2005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湖南省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励。2007年至2010年期间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New York Blood Center),师从世界顶级红系专家Dr.Narla Mohandas和Dr. Xiuli An,先后以博士后和助理教授(Assistant Member)身份从事红系发育相关研究工作。
拥有稳定科研方向,主攻造血干细胞发育与调控、白血病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科研课题4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申请美国、中国发明专利共3项。发表SCI、CSCD等期刊收录论文近30篇,在PNAS USA、Blood、FEBS Letters、 Cancer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科研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在Blood上发表SCI收录论文摘要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一作者论文总影响因子44,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555。注重教学研究和改革,参编公开发行教材4本,参与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改课题4项。为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及湖南省精品课程(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第四主讲教师;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精品课程高级分子生物学第三主讲教师。竞争性获得湖南省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一等优秀学术论文、中南大学“芙蓉百岗”明星、中南大学首届青年“三十佳教师”等奖励、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中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创新性研究成果:
1.研究发现天然抗癌前导化合物lycorine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明确了lycorine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关键靶分子;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抗白血病药物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佐证,具有源头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阐明了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膜蛋白的精细表达变化,发现并鉴定了红系分化发育过程中独特的分子标志物,为研究造血发育、造血紊乱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承担的课题:
1. 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启动基金:2010.6–2015.5 100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ycorine 上调p53非依赖的p21转录机制及生物学效应研究,2010-2012, NO.30971517 30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ycorine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2006-2008, NO.30500269 27万元
4.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博士论文基金:基于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筛选lycorine治疗白血病的靶分子,2007-2009 3万元
5. 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007-2010 1万元
发表的SCI科研论文:
1. Liu J, Guo XH, Mohandas N, Chasis JA and An X. Membrane remodeling ring reticulocyte maturation. Blood, 2010, 15(10):2021-2027.
2. Chen K #, Liu J #, Heck S, Chasis JA, An X, and Mohandas N. Dynamic changes in membrane protein expression ring erythropoiesis: Resolving the distinct stages of differentiation. PNAS USA, 2009, 106(41):17413-17418. (# Contributed equally)
3. Liu J, Hu WX, He LF, Ye M, Li Y. Effects of lycorine on HL-60 cells via arresting cell cycle and incing apoptosis. FEBS Letters, 2004; 578(3): 245-250.
4. Liu J, Li Y, Ren W, Hu WX. Apoptosis of HL-60 cell inced by extracts from Narcissus tazetta Via?Chinensis. Cancer Letters. 2006, 242(2):133-140.
5. Liu J, Li Y, Tang LJ, Shi YW, Zhang GP, Hu WX. Treatment of lycorine on SCID mice model with human APL cells. Biomedicine &Pharmacotherapy. 2007, 61(4): 229-234.
6. Liu J, Hu JL, Shi BW, He Y and Hu WX. Up-regulation of p21 and TNF-alpha is mediated lycorine-inced death of HL-60 cells. 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2010, 10:25.
7. Li Y#, Liu J #, Tang LJ, Shi YW, Ren W, Hu WX. Lycorine inces apoptosis and G0/G1 cell cycle arrest of the human multiple myeloma KM3 cell line. Oncology reports. 2007, 17 (2):377-384. (# Contributed equally)
8. Blanc L, Liu J, Vidal M, Chasis JA, An X and Mohandas N. The water channel aquaporin-1 partitions into exosomes ring reticulocyte maturation: implica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cell volume. Blood. 2009, 114(18): 3928-3934.
发表的SCI论文摘要:
1. Liu J, Hu JL, He Y, Shi BW and Hu WX. HL-60 cell death inced by lycorine is e to p21-mediated cell cycle arrest and TNF signaling stimulation. Blood, 2009, 114(22):4158.
2. Liu J, Shi BW, Hu JL, Hu WX. Lycorin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L-60 cell line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p21. Blood, 2007, 110(11): 4178.
3. An X, Liu J, Chen K, Heck S, Chasis JA and Mohandas N. Dynamic changes in membrane protein expression ring murine and human erythropoiesis: Resolving the distinct stages in terminal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Blood, 2009, 114(22): 4039.
博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造血干细胞发育与调控 2.抗肿瘤前导化合物治疗白血病的靶分子研究

❼ 请问中南大学旅游管理方向的博士生导师是谁,谢谢~

可能在管理学院,你去问问吧。

❽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研究生导师联系方式拜托了各位 谢谢

去学校问问,应该可以找到

❾ 中南大学出过哪些人物,越著名越好

1、汤飞凡: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2、张孝骞:

张孝骞,男,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

3、王淀佐:

王淀佐,辽宁省锦县人,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1985年晋升为中南工业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10年,为表彰王淀佐在国际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及对中国矿物工程科学技术的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

4、黄伯云:

黄伯云,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

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特种冶金专业;198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爱阿华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封锁,该技术在获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5、孙永福:

孙永福,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2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籍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常务副部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

1958年7月,孙永福毕业于天水铁路工程学校;1962年12月,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1962年12月至1964年9月,在郑州铁路局工务处桥梁科工作。1964年10月至1984年12月,先后任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技术员,副处长,代处长,副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

1984年12月至2006年8月,先后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正部长级)。

❿ 请问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专业 比较好的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最好可以附带联系方式!!! 不胜感激!!!

彭建堂,谷湘平,高光明,溪小双,吴倩虹,张文山
联系方式的话就靠你自己了。
在校本部地学楼老师都有办公室可以去找找看。

热点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各专业 发布:2025-08-20 22:46:28 浏览:641
大学生蜡烛 发布:2025-08-20 22:31:42 浏览:841
青海民族大学赵教授 发布:2025-08-20 22:29:47 浏览:353
大学生的恋爱观思修 发布:2025-08-20 22:25:19 浏览:588
清华大学2017硕士名单 发布:2025-08-20 22:20:53 浏览:22
2017美国私立大学排名 发布:2025-08-20 22:19:47 浏览:880
本科生开题报告写作过程 发布:2025-08-20 22:19:43 浏览:788
本科生论文申请理由 发布:2025-08-20 22:10:18 浏览:720
导师让博士后带 发布:2025-08-20 22:09:27 浏览:662
美国春季开学的大学 发布:2025-08-20 22:06:03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