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
㈠ 首都师范大学付红兵老师怎么样
付红兵,41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持人,科技部专973计划首席专家。本科毕业属于兰州大学,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光电功能有机低维材料及其超快光谱的研究,共发表论文80多篇,包括JACS (5),Adv. Mater. (7),Angew. Chem. Int. Ed. (6),JPC A/B/C (17), JCP (8),Chem. Commun. (8)等,文章他引1300多次。现任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工作委员会委员(2008?),《化学学报》编委(2012至今)。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48 E-mail:[email protected]
㈡ 首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怎么样
首都师范大制学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 人,在1,663 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94 人,副高职称人数688 人, 博士1,054 人, 硕士501 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 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 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 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 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 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 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 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3 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6 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 人,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30 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16 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9 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09 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8 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 个。学校另有64 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㈢ 首都师范大学有个教授叫林国雄的吗
首都师范大学(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首师大”,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市属重点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北京市双培外培计划”。建设62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1]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初名北京师范学院;后华北人民大学哲学系、政教系,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相继并入;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截至2015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占地约88万平方米(共有校本部、北一、北二、海淀、东校区、良乡、通州等校区),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105151余万元;共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下设27个院系,开设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6个;共有各类学生总数26579 人(其中全日制专科生775人,本科生10730人,硕士生5226人,博士生605人,成教学生7656人,留学生1587人),教职工2549人,其中专任教师1532名。
㈣ 问一下。首都师范大学的田培培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抄音乐学院舞袭蹈系主任 副教授
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首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专业,在此之前曾任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1986年起至今任教首都师范大学,其间受聘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舞蹈编导;1995年创建梅地亚电视少年艺术团任艺术总监至今;1999年创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舞蹈专业(现音乐学院舞蹈系);1992年至2003年间曾应邀多次前往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韩国、日本、澳门、香港等地进行大量艺术创作及学术交流活动。
近期主要舞蹈创作作品:<<天山原色>>、<<蝶韵>>、<<藤>>、<<竹影>>、<<水莲>>、<<成长>>、<<海太阳>>、<<中国结>>、<<青春万岁>>、<<"棋"乐无穷>>、<<甜梦的诗>>、<<随想>>等。
近期主要论文: <<试论历史悠久的儿童舞蹈教育>>、<<打开又一扇高等教育之窗>>、<<综合性大学舞蹈系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思考>>、<<剧目课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等。
㈤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导师 都有谁叫什么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有以下:
美术教育系主任白雁 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用名白晏辰、白焱。1959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曾任教于聊城师范学院艺术系。1983-1986年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卢沉画室进修,1993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教育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学会理事。作品曾参加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二届大展获铜奖、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三届大展、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等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及论文多次发表在《美术观察》、《美术》、《装饰》、《美术研究》、《江苏画刊》等核心期刊上。出版有个人画集等。
美术教育系副主任 陈畏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男,1968年生于北京,1996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中国美术教育》、《美苑》、《美术大观》、《装饰》和《中国文化报》等多种专业核心期刊。出版有《陈畏油画作品集》、《陈畏——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系列》、《陈畏油画肖像作品集》和《当代美术名家经典作品范本陈畏》。
尹少淳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生,1996年岁末作为人才引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作,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仲恂 教授、硕士生导师
董仲恂,又名董重恂,1952年10月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玛于江 教授、硕士生导师
1960年生于新疆。1982年新疆艺术学院毕业,1988年中央民族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6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宋红雨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作品《中华北京胜境全图》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1997年作品《轮回——汽车》获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奖,并被其美术馆收藏。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09年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访问学者。作品发表于多种美术核心期刊,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被德国、法国、美国、台湾等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孙涤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2年生人。199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水墨教学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至今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晓彤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北京市水彩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学会会员。
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 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 年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各类研究生近900 人,本科生近1000 人,本科成人教育近800 人。
文学院现有教师96 人, 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8 人, 95 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31 人,硕士生导师81 人,特聘教授5 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 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 类学科(A-),2018 年被列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该学科2003 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所属全部8 个二级学科,并自主增设文化产业、戏剧影视文学、文化研究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增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三个交叉博士点学科。2000 年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 年古代文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 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此外,文学院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6 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设有用于教学研究的汉语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心、语言习得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影视实验室、秘书学实验室、文化产业实验室(含首师创意网)和汉语国际教育微格实验室。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来自文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也设在文学院。
文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分层培养的模式,对于全体一年级本科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因材施教。2018 年起在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和培养,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修习通识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在学院统筹安排下完成专业分流,按照一定比例,采取学生意愿与相关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自大学二年级起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㈦ 首都师范大学有几名院士
首都师范大学师资袭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 人,在1,663 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94 人,副高职称人数688 人, 博士1,054 人, 硕士501 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4%。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 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 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 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 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 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 人,入选北京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 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13 人,入选“北京学者计划”6 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 人,入选北京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30 人,入选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16 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 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9 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09 人,入选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8 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 个。学校另有64 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㈧ 首师大中国书法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情况
欧阳中石
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刘守安
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齐鲁学刊》主编,1997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曾任副所长,现任书法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首都师大学术学位委员会会员。
教学工作 美学理论 艺术学 中国书法文化
研究领域 艺术学 文化学中国文学中国书法
在研课题 国家艺术学科规划课题“中国书法文化研究” 北京市教委课题“中国古代书迹题跋研究” 中国书协委托“执行主编”:《当代书法论文选.书法史卷》
科研成果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 《谈书法文化问题》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与中国艺术》
著译目录 《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 《中国书法》 《书法》(普通高中教材) 《书法教学参考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编委审订
获奖荣誉 2006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奖 2007年获《山东社会科学》创刊20年优秀论文奖 2006年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优秀论文一等奖
主要兼职 国务院学位办艺术学科博士与通讯评委 国家社科规划同行评议专家 北京市优秀社科成果(艺术学科)评委
解小青
工作简历 1998年7月起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任教。
教学工作 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等先后主讲字体书体研究、古文字学、汉字与书法、书法欣赏、艺术创作方法概论等课程。
研究领域 汉字字体书体演变
教育部项目 尚韵书风流变研究
科研成果 《汉字构象取意分类分析》、《赵孟?的书学思想》、 《董其昌书法观??兼论董其昌与赵孟?之不同》、《当代篆刻流派之我见》、《打破圈子,就是这个??赵之谦的艺术主张及其学书历程》等4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期刊杂志。独立承担并已结题北京市教委项目《汉字字体演变研究》。
著译目录 《中国的书法》(合著) 商务印书馆 《智慧夺取时间》(合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1年6月《沈尹默与兰亭序》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1 《吴玉如与元略墓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1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二十二讲》(合著)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年4月 《从临摹到创作??赵孟?》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年1月《赵孟?法书珍品》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年 1月《赵之谦》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8年1月《新编书法教程》(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获奖荣誉 获奖和荣誉: 2006年3月,获“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2006年6月,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主讲教师”。 2006年8月,获西泠印社“第六届国际篆刻比赛”优秀奖。 2007年11月,参加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8月,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兼职 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日本广岛大学北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㈨ 刘航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1970年9月生于江苏武进出身、1997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卒、修士学位取得。导师:程郁缀教授、孙静教授。2001年7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取得、导师:王水照教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センター兼任研究员。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论著」
『中唐诗歌の嬗变の民俗観照』 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论文」
1.「风俗への発掘――中唐楽府の新たな考え方」『文学遗产』2004年第4号
2.「竹枝词考辨」『国学研究』第十四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牡丹――唐代の社会文化心理変迁の镜」『学术月刊』2005年第12号
4.「刘生、王昌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号(中国人民大学コピー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号転载。)
5.「『惟闻唱竹枝』――风俗専用诗体の滥觞」『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5号
6.「懐旧时代の雰囲気と中唐の宫词の変化」『山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号
7.「『采莲』类楽府诗の艳情色彩の成因を论じ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5号
8.「『神弦歌」考论」『国学研究』第二十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莫愁物语の演変の三部曲」『中州学刊』2008年第5号
㈩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高学历师资队伍。据官网资料显示 ,在近15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50%,英语专业教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占96%,俄语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具有硕士学位的占100%,其他专业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85-95%。
外院大部分教师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各语系还长期聘任外籍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授课。学院有6名专家担任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业组织的委员,有8人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副会长或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