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匡教授
1. 大连海事大学有哪些知名教授
大四了,马上毕业了,舍不得不仅这个校园,还有这个校园的老师,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部直属大学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知名的教授的。既然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是轮机和航海那我就先说说东山比较有名的老师吧。
航海学院的李铁山老师,相信东山没得几个不知道他的,毕竟作为西山的我都熟知他。他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和船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手上的项目之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和控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60余篇次,ISTP检索论文20余篇次。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他手上的项目都是数一数二的。最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超级好,把所有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2. 大连海事大学到底好不好
这么说吧,来大连海事源大学是国内四大海事大学的标杆,国内大部分海运高校的教材都是大连海事大学编写的;如果你有志成为海运行业的一员,去大连海事就对了;但是如果你未来并不想从事海运行业的话还是别去,因为大连海事大学的课程开设偏向性太强
3.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多少啊
具体数据如下: 讲师 7000元 /月 副教授 10000元 /月
关于教课课时费,大工一般是15-25元每学时,海事是70-150元每学时
4. 大连海事大学出了3个部长都是谁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马家骏: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钱永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曾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林祖乙: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洪善祥:曾先后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总经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刘松金 :1994年5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陈政高:十八届中央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
朱正昌: 2005年2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黄先耀:2008年03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潘立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
赵化明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方嘉德: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李建玉:中共第十五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任茂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交通部科教司司长。
林玉乃:高级工程师。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主任。
胡汉湘:高级工程师,原交通部水运司司长。
何杰:环保部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
常德传: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徐祖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陈忠表:高级经济师。中曾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刘功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正局级)、高级工程师。
宋家慧:高级船长,国家注册安全高级工程师,现任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
林建清:中国海运(集团)中公司副总裁兼中海工业有限公司。
肖建国:北京大学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
苏新刚:交通部水运司司长。
梅劲 :安徽省交通厅厅长。
赵零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沪湘:1980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高级工程师。
周祺芳: 中集集团第六任董事长。
张建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党委委员,高级政工师。
魏家福。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张良: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
魏卿: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李科浚:中国船级社社长、理事长和总裁。
庄卫华:滑铁芦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司玉琢:大连海事大学前校长,海商法教授、博士生导师。
5.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多少啊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的工资估计也有89千到1万块钱左右,一般大学教师的工资是非常高的,而且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6. 大连海事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错过悔终身
本人是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一名学生,为大家解惑来啦,推几位喜欢的老师的课~
1. 张运杰教授的数学建模课
数学建模最重要的比赛有国赛和美赛,是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关心的两个比赛了,而国赛和美赛之前还有校赛和省赛。要想在比赛中轻易拿到好成绩可不容易,不经历一番培训怎么能行?所以就有了张运杰老师的数学建模课。
这门课也是我上大学以来唯一一门在教室站着上完的课,因为选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等到最后没有位子坐了。
不得不说张运杰教授讲课水平很高,逻辑性很强,前后都有关联,给人的代入感很强。
不过,我用切身经历告诉大家,这门课想拿高分不容易,但是只要上课跟着老师走,下课及时做完作业,绝对不至于挂科!
7. 大连海事大学闵德权教授怎么样
我不认识他呀,我不知道大连海事的大学这个教授怎么样啊?我也不太了解。
8. 大连海事大学英语研究生导师哪个好
我知道海商法~~大连海事大学全国第一 答案补充 其他大连的大学不是很牛~~~你的范围太小了 答案补充 法学专业的地域特性法学:地域之花盛开不同的地域特点让法学带着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风味”。在法学考研人的心中,“北大、人大、法大”三所高校是北方坚不可摧的丰碑,似乎从名字中就透着那么一股法学的辉煌气质。无数考生向首都进军,为的就是体验一把皇城的魅力。山城梦绕,在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西南政法大学共有15位学子入选,在50名入选者中占30%,让中国法学界洋溢着一股山城的“热辣”气息。吉:法理之源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最适合用冷静的心灵去聆听并分析社会问题;而长春厚重的历史积淀也让吉林大学的法学人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气。现就读于吉林大学法理学专业研究生2年级的张同学表示:“吉大的法学重视理论研究,重视现代社会中法学理论的拓展,导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法学精神去看待问题。”实现公平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等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律规范。吉大的法学强在法学理论,其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是国内法学理论领域惟一的重点研究基地。 答案补充 张文显教授从80年代初就开始注重对法律经济学的介绍和研究,广泛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产权制度及我国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知识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等等。此外,吉大的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学文艺学、法学社会学等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是填补国内空白,北大、人大等许多高校的法理名师都是出自吉大,因此吉大素有“法理之源”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吉大的法学人一般都有学习外语的习惯,如果学生能精通韩语或日语则更是如虎添翼。在大连、青岛等地,用人企业对于精通打贸易官司的法学人才需求强烈。浙:突出英美法已经历过一次考研的赵同学一心想考取苏州大学的法学院。他的目的很明确:“我想在苏州成为一名律师,因为这里有数不清的外资企业。”苏州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周烨告诉笔者:“苏州大学法学历史很长,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树立自己的特色。1915年,苏大前身东吴大学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而现在的苏大法学同样也是国内开展英美法系研究及两大法系的比较研究的前沿阵地。 答案补充 英美法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苏大法学人,在江苏南部地区顶尖级的律师事务所中,都有苏大法学毕业生的身影,而苏大法学院自己的律所也是苏州地区最知名的法律机构之一。有的导师还要求学生,每门课的小课题论文必须以苏州或者周边地区的实际案例为基础来展开讨论。苏州吸引外资速度超过上海,城市扩建速度也位列江南城市之首,打贸易官司、产权官司、地产官司是我们苏大法学人最在行的!”的确,江南地区城市密集,发展迅速,商业发达,就业就会也相对较多。有考研过来人说,当时虽然也很想考北方院校的法学,但是考虑到长三角机会多,学民商法、诉讼法在这里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于是义无返顾地来到了江南。 答案补充 粤:知识产权学院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异常活跃,其中广东省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出口贸易额全国第一;这里毗邻香港澳门,面对东南亚地区,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最活跃的经济区。中国加入WTO以后,许多问题凸显出来,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生产,中国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压力。暨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于2003年共同主办召开了《全国知识产权理论问题研讨会》,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法学家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30多人到会,在全国法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那时起,暨南大学知识产权法就奠定了其在法学界的领军地位。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华南地区第一家知识产权学院,2004年独立招收民商法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研究生7名。知识产权学院期望在知识产权法学专门人才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培养更多的在国际范围内有从业能力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以应对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稀缺不足的状况。现在这些毕业生基本都在广州、深圳的律师事务所、大公司从事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事务工作。 答案补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学问也是如此。北方大气,南方灵秀,不同的地域特色造就了专业不同的方向。考研,打算闻江南梅香还是听塞上号角,由你的喜好说了算!文章来源:《求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