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曾
『壹』 南昌大学聂小华,哪个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信工,一个电力电子技术课的老师
『贰』 郑晓江的介绍
郑晓江(1957.06.14~2013.02.17),男,江西万载人,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原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版所原权所长,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原兼职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教学名师。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曾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曾应邀在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市民大讲堂、中山市香山大讲堂等作学术演讲数百次。2013年2月17日早晨7时左右,郑晓江教授在南昌市某住宅区内1栋18楼顶层跳下,当场离世。
『叁』 王国炎的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哲学系,
1987年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国哲专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属,获硕士学位。
曾任南昌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南昌航空大学(原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1994 年任硕士生导师,1995 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肆』 杨海坤的生平
出生
杨海坤,1944年8月1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半塘,1956年虎丘中心小学毕业,1962年毕业于苏州第五中学,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1年至1984年底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评为助理研究员。1984年底调至故乡苏州,在苏州大学法学院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曾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负责人、重点学科和211工程子项目负责人,并兼任苏州大学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
杨海坤教授担任的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国家法学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会总干事、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昌大学、河海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法官培训学院等校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江苏省人大立法咨询员、苏州市人大和政府法律顾问、法制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苏州扬州南京镇江等市仲裁员等。
杨海坤教授曾去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在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特大学、德国科隆大学、法国爱克斯-马赛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明治学院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大学作长期或短期访问学者。
1994年起杨海坤教授每年招收和培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生、1998年起每年招收和培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已有8届硕士生、4届博士生毕业。他的第一届博士生包括黄学贤教授、艾永明教授、陈宏光教授、王克稳副教授、章志远先生等都已经在国内法学界具有相当影响。
『伍』 谁给个南昌大学哲学系介绍
南昌大学哲学系其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江西大学哲学系,是江西大学建校时较早创办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较为悠久,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15人。现有本科专业1个即哲学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具校级独立建制研究所2个即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哲学研究所。
近年来,本系教师承担了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以上奖励5项,“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在科研方面共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1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完成或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5项,“江西省社会科学文库出版资助”项目2项。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南昌大学哲学系部分优秀校友(排名不分先后)
孙刚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分管着全省的教育工作。江西大学78级哲学系学生。1951年12月生,天津蓟县人。1972年7月入党,1968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培训部在职研究生毕业,哲学学士。
胡宪 男,汉族,1954年6月生,江西高安人。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哲学学士,现任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宗华 吉安市政府副市长 1979年在江西大学哲学系就读本科。
杨宪萍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江西大学哲学系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获哲学学士,分配在萍乡市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11月 中共江西省鹰潭市委书记。
王国炎 1982 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哲学系, 1987 年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南昌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江西师范大学政法系主任、政法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新区办主任、校长助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刘立云 作家 江西宁冈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32731部队一营营部书记,江西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江西省军区东乡县人民武装部副科长,《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主任,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绿色风采》丛书(参与撰写)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篇报告文学《生死簰洲湾》(合作)获1998年解放军总政治部抗洪题材优秀作品奖,诗集《沿火焰上升》获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
何玉长 1953年11月生于江西湖口。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任教;1999年6月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兼经济学系主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现任校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委员。担任本科生“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课程;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原著研读”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担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庆红 女,1962年4月生,江西兴国人。1979.9-1983.8江西大学哲学系马列基础理论专业学生。2006.12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郑洲 男,中共党员。1983年8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副教授。
王晓东 男,汉族,1960年1月出生,江西信丰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在江西大学哲学系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专业学习。2007年6月起,任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同志是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届贵州省委委员。
余建红 男,1968年1月生,江西省南昌县人。1990年7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获哲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作。1996年9月,被安排到社科院、社联图书馆工作。1997年9月,受聘图书馆馆员。1998年,任图书流通部副主任。2003年12月,受聘图书资料专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图书馆学。
挂一漏万,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校友、同学继续添加,不胜感激!(玮佳)
『陆』 陈来的人物履历
陈来,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11月1日正式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1952年出生于北京。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1981-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讲师,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评定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获发“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教育部 “跨世纪人才”。
曾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2009年转任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副执行长(2002-2008)、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冯友兰研究会会长,朱熹研究会会长,以及首都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校兼任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重点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顾问、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86-198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任鲁斯学人,
1995─1996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
1997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
1999年任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1999—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2002年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客座教授,
2003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2004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学人。
2006-2007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合作研究访问学人。
2008-2009任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
『柒』 南昌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南昌大学的名人有很多,翻了楼下的回答我发现少了对南昌大学最重要的一位——南昌大学的第一位校长潘际銮。
潘校长是南昌大学第一位校长,他为南昌大学的创立付出无人能比的心血,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他没有在家里享受天人之乐,而是继续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付出、发光发亮,每次经过2栋的际銮书院我都会想起潘校长为这个学校付出的努力,都会想起老校长说的那句“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像老校长这样的人,应该可以称之为圣人吧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当年,老校长扶着自行车和青年教师在校园里边走边谈。
与妻子相濡以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数十年的勤勤恳恳,潘际銮事业有成,桃李天下,这一切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妻子的支持与陪伴。六十年伉俪情深,夫人李世豫一肩担起他所有的后顾之忧。
弧光熠熠,辉映六合家国梦;
明月朗朗,颂献九如桑梓情。
风光月霁,是先生品格之清明开阔;
杏坛弧光,是先生事业之师表通儒。
感谢您,潘老校长!
感谢你们,中国的科学家们!
『捌』 杨海坤的简介
杨海坤教授,194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曾任苏州专大学宪法学属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和重点学科负责人、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现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 。
杨海坤教授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法学会总干事,并担任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昌大学、河海大学、江苏法官培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客座研究员。2011年正式加盟山东大学,受聘成为山东大学一级教授。
『玖』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学院院长抄:王德保
学院党委书记:刘鸿
学院党委副书记:黎欠水、袁礼华
学院副院长:郭毅力、陈信凌、徐阳春
学院党委委员:刘鸿、黎欠水、徐阳春、陈信凌、袁礼华、张芳霖
徐福来、郭毅力、黄秋生
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黎欠水
学院团委书记:樊国宝
学院学工办主任:曾红灵
中文系主任:徐阳春 副主任:万文斌
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陈信凌 副主任:陈志强
历史系主任:袁礼华 副主任:张芳霖
哲学系主任:徐福来 副主任:曾清林
现代传媒中心主任:黄秋生 副主任:肖良生、邓 勇
『拾』 怎么找南昌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导师
不用事先找导师.
你教研成绩下来后,如果成绩很好,就可以先找找.
如果成绩一般,那就等复试录取后再找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