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付使雨教授
㈠ 胡跃明的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胡跃明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高科技发展规划863计划智能机 器人专家组资助的研究项目。他在变结构控制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在柔性机器人鲁棒控制方面,他采用复多项式的特性成功给出了柔性机器人滑动模设计的显式方法,使柔性机器人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很容易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软件实现; 在非完整机 器人智能控制方面,他将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及学习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应用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胡跃明曾于93年及97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系合作完成了香港裘述基金及香港大学与学院研究资助局资助的两项机器人控制研究项目,任副研究员和访问研究员两年。在结束有关合作研究任务后,他谢绝了国外大学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学校服务,并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胡跃明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任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和1998年第十五届国际控制、自动化、机器人与视觉大会智能机器人专题小组主席
胡教授近年来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控制与自动化装备问题,领导“智能系统与自动化装备团队”,与港资企业、广东风华高科、佛山篮箭等大型高科技企业合作, 在智能控制系统和装备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的成果。
㈡ 华南理工大学 余以刚教授怎么样
姓名:余以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8年1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
最后学历: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
1968年1月出生,湖北人,汉族,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江南大学粮油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3-2002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博士后。2002,4-2002,5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2002,6-2006,5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技术负责人。2006,5-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水溶性膳食纤维等研究工作。主讲《食品安全与检测》和《现代仪器分析》。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食品标准与法规》,2010年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特色教材一部《动植物检验检疫学》,2009年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社会兼职: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质检总局WTO/TBT通报评议组成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余以刚具有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书号44000004)。主持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多项。
主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
1.主持了2007年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以豆渣为原料生产膳食纤维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为2007Z2-E0221。
2.主持了200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His纯化标签假病毒的制备及用作病毒检测内标的研究” 项目编号:9151064101000070。
3.主持了2005年东莞市科研项目“高温加工食品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普查和消除方法研究”,东科[2005]73号文第47项。
4.主持了2004年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荔枝高效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4D1034
5.主持了2007年东莞市科研项目“荔枝、龙眼保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产业化”(东科[2007]1号)。
6.主持(非牵头)2008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 项目“以酒糟为原料液态发酵生产紫芝功能性制品和产业化开发”( 项目编号: 2008B011000014 ;文件编号: 粤科计字[2008]144 号。
7.主持横向科研项目“食源性致病菌液相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检测体系的应用研究”。
8.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肉类及水产品类食源性致病菌共增菌与流式液相芯片分型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9.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检测体系及食品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10.主持了2009年广东省田园农业科技服务专项计划项目“大豆加工附产物豆渣综合利用技术示范” 项目编号:2009B02050600 1-31。
1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酿造食品中益生菌防腐机理的研究” (20676042)。
最近出了一个视频,是为牡丹江市西佩思公司经营的康嘉奇奶昔做的鉴定,可以去搜一下!
望采纳!!!
㈢ 求助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导师的简介
这个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的官方网站有详细的每个老内师介绍的:容
http://202.38.194.195/qgysp/index.html
㈣ 华南理工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一、数学学院——凌黎明教授
凌黎明教授的概率论和线性代数与几何课是我上过最有趣的大学数学课。我本身是一个文科生,但是由于专业需要,要上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原本以为数学都是很枯燥无味的。凌黎明教授让我对数学改观了。只要努力,文科生还是有机会不挂数学的。
我们学校优秀的教授实在是太多了,值得大家听的课也很多。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或者交流,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如果大家有想了解的某个专业的优秀教授、有趣的课,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及时回复的。
㈤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技术学院推免生招多少人
文件上是这样说的
1、 各学院推荐名额按本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约12%推荐,其版中推荐外校名额权占本学院推荐名额约35%
也就是其实保外校的要在能保研的前40%左右才可以的,一般都是年级前面的保外校,楼上好像说反了!
㈥ 华南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这个问题对于人才辈出的华南理工大学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
何镜堂院长是每个华工人都知道并且敬佩的人。建筑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最强的学院,而何镜堂先生则是华南理工建筑的代表。老先生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曾主持设计深圳市科学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而最著名的当属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了,这个建筑全中国都为之骄傲。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㈦ 你觉得华南理工大学解聘王雨磊,是在撇清责任吗
在十月九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解聘王雨磊的决定”,校长办公会决定对王雨磊予以解聘。
最近被华南理工大学发生一起大学教授涉嫌性侵女学生所刷屏。对于为人师表的老师,不以教书育人为目的,而是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纵容自己去挑战法律的底线,这种行为无疑会引起大众的唾弃。
看到这,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矛盾之处,校方既然已经确认事情真相,为何只是单单解聘那么简单,已经触犯法律,不是跟警方报案,而是偷偷的进行。倘如王雨磊是被诬陷的,做事光明磊落,怎会怕流言蜚语,为何现在还不现身,而是始终处于消失的状态,他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丝毫依据的。
具体怎样,目前警方还在极力破案,是不是诬告,是不是学校为了撇清关系才会把王雨磊迅速解聘,在案件侦破后都会见分晓,一切都会有个解释。
㈧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是谁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目前的院长是扶雄
㈨ 好不容易才当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为何王雨磊要性侵女生,自砸饭碗
能当上国内重点大学的一名教授,确实是不容易,但有的人却偏偏不懂得珍惜自己是大学教授的身份,甚至是打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最终让自己丢了饭碗。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的王雨磊教授因为对自己的学生有不正当的侵犯,被华南理工大学解聘了。
01 华南理工大学王教授被辞退,“铁饭碗”被自己砸了王雨磊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教授,他也是社会学博士,是博士生的导师,拥有高学历的他却不懂得做正确的事,做事没有原则,做人更失去了自己的底线,确实是让我们失望。
2、不能无视孩子的错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错,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不应该选择沉默,更不应该选择无视,更不能够包庇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被伤害到其他的人或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另外也要不断进行口头教育。
互动话题:华南理工大学王雨磊教授最终还是被辞退了,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你是否满意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
㈩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赵海峰简历
导 师 姓 名:赵海锋
性 别:男
职 称:副研究员
招 生 专 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招 生 层 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轻工与食品学院
研 究 方 向: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发酵与酿造
导师简介:
赵海锋,男,1977年2月生,河南武陟人,汉族,中共党员。2008年3月毕业于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任职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2012年9月晋升为副研究员,2013年7月被批准为硕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风味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具体涉及食品发酵与代谢调控技术、食品风味评价及其稳定化技术、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控制技术、天然产物化学、蛋白质化学与生物活性肽等方面。
近五年来,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中山市产学研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和企业委托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5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8篇。申请国家专利27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项,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2008年度“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行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各1项。
目前,担任第二届全国发酵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F 3.050)编委;同时也是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等SCI期刊同行审稿人。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