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授导师 »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发布时间: 2021-02-20 20:35:21

Ⅰ 求福师大文学院教师名单

文艺学 张帆、颜纯钧、管宁 、王珂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谭学纯、朱玲、祝敏版青 、沙平
汉语言文字学 马重奇、王权云路、陈泽平、林志强、林玉山
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善文、陈庆元、李小荣
中国古代文学 陈庆元、郭丹、林继中、王汉民
中国现当代文学 汪文顶、汪毅夫、袁勇麟、辜也平、郑家建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席扬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孙绍振
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 潘新和、赖瑞云

Ⅱ 福建师范大学院大还是系大是院长大还是系主任大

师大是院比较大,我们院就有2个系,所以当然是院长大....

Ⅲ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我是上海的相比上师大哪个比较好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里面的一个师范专业吧,在福建很强的。上海师范大学不太清楚,但看了一下资料,好像实力(包括全国排名)不如福建师大。

Ⅳ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那个是自考招生啊来 ~~~~不是自统招的~~与其念自考的大专~~~还不如报其他正式的大专学校啊 ~~~至少还是全日制的 ~~~你可以报其他正式的专科院校~~然后可以一边念大专~~一边自考本科~~~我就是这样的~~~

Ⅳ 请问福建师范大学有几个学院名称分别是什么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学院 、文学院、传播学院、社会历史内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旅游学院 、工学院(筹)、 软件学院、应用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留学预科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协和学院、闽南科技学院、人民武装学院

共29个。
我就是师大毕业的。希望能和你成为校友,呵呵

Ⅵ 数学名人

.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荣获1983/1984年度Wolf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

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他共发表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他身体力行,亲自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二十年之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3.仅次于哥德尔的逻辑数学大师,王浩
1943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1945年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哲学部毕业。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瑞士联邦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54~196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第二套洛克讲座讲演,又任逻辑及数理哲学高级教职。1961~1967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7年后任美国洛克斐勒大学教授,主持逻辑研究室工作。1985年兼任中国北京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兼任中国清华大学名誉教授。50年代 初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又被选为不列颠科学院外国院士,美籍华裔数学家、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

4.著名数学家力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3 年起先后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学院教授、荣誉退休教授。 林家翘教授曾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Timoshenko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应用数学和数值分析奖,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他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院士(1951),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0)。从40年代开始,林家翘教授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从60年代开始,他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所公认。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士。

5.我国泛函分析领域研究先驱者,曾远荣
1919年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部,一直读到1927年7月。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耶鲁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1933年取得博士学位。1934年8月至1942年7月一直任教于清华大学(1938年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2月,受国立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孙光远教授写信聘请到南京大学任教直至退休,曾在南京大学建立国内最早的计算数学专业。长期从事泛函分析研究,是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在广义逆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6.我国最早提倡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学者,赵访熊
192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当时清华学校是公费留美预备学校,竞争激烈,在江苏只招3名学生,他在众多考生中名列榜首。毕业后即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系学习。他1930年在电机系毕业,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为研究生,且于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3年他受聘回国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教,1935年被聘为教授,从此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参与创办国内第一个计算数学专业。赵访熊于196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80-1984年兼任新成立的应用数学系主任,并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他担任过中国数学会理事、名誉理事。1978年至1989年担任第一、二届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及第三届名誉理事长和《计算数学学报》主编等一系列职务。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我国最早提倡和从事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自编我国第一部工科《高等微积分》教材。在方程求根及应用数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7.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吴大任
1930年与陈省身以最优等成绩在南开大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3年夏,在姜立夫的鼓励下,吴大任参加了中英庚款第一届公费留学考试,被录取到英国学习。他本想到剑桥大学攻读,因抵伦敦时间错过了该校入学的时机,改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注册为博士研究生。1937年9月初,吴大任到武汉大学任教,之后即随武汉大学迁到四川乐山。后来长期担任南开大学领导工作与教学工作,著、译数学教材及名著多种。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研究领域涉及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齿轮理论)。1981年他任国家学位委员会第一届数学组成员,《中国大网络全书数学卷》编委兼几何拓扑学科的副主编以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和第二届委员。

8。著名数学家,北大教授,庄圻泰
1927年考入清华学校,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34年,熊庆来教授接受庄圻泰为自己的研究生,1936年于该校理科研究所毕业。1938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庄圻泰留任北京大学。此后除继续担任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任务外,他还陆续讲过保角变换,拟保角变换,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等专业课。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函数论研究,在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上取得重要成果。著有《亚纯函数的奇异方向》,合编《AnalyticFunctionsOfOneCom·plexVariable》(在美国出版)

9.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四川大学校长,柯召
1931年,入清华大学算学系。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回国后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1953年,他调回四川大学任教至今。在这40余年间,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材,在科研上硕果累累。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负责人,他卓有成效地抓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应用数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材。其研究领域涉及数论、组合数学与代数学。在二次型、不定方程领域获众多优秀成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0.中央研究院院士,首批学部委员,许宝騄
1929年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许宝騄考取赴英留学,派往伦敦大学学院,在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回国后不久就发现已患肺结核。他长期带病工作,教学科研一直未断,在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发表了10余篇论文。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中国开创了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内曼-皮尔逊理论、参数估计理论、多元分析、极限理论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是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开拓者之一。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
1932年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时称为“算学系”)。 1936年夏,段学复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留校任助教。1941年8月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近40年。长期从事代数学的研究。在有限群的模表示论特别是指标块及其在有限单群和有限复线性群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指导学生用表示论和有限单群分类定理彻底解决了著名的Brauer第39问题、第40问题。在代数李群研究方面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了早期奠基性成果。在有限P群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数学应用于国防科研和国防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2.我国拓扑学的奠基人 江泽涵
毕业于南开大学,1927年参加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的考试,考取了那年唯一的学数学的名额,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留学,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1930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研究助教。1931年起,长期担任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曾兼任理学院代理院长。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早年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该系树立了优良的教学风尚。致力于拓扑学,特别是不动点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13.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者 田方增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第一年读机械工程系,第二年起转入算学系。1940年秋受聘为清华大学算学系助教,1947年秋考选为中法公费留学生,1948年转巴黎大学,回国后被中国科学院聘为数学研究所筹备处副研究员,筹建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几十年来田方增为数学研究所的建设以及中国数学学科特别是泛函分析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一些重大的数学活动。他被聘为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组成员,参与了1956年制订的十二年远景规划的有关项目,1978年、1983年接连两届被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在理事会任期内受托为泛函分析学科组负责人,致力于泛函分析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是在中国建立中子迁移数学理论研究组的主要学者之一。为发展我国的泛函分析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14,陈景润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 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 1978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 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 80 推进到 16 ,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 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 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与推导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经》书中补充的“勾股圆方图及注”和“日高图及注”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文献。在“勾股圆方图及注”中他提出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和解勾股形的五个公式;在“日高图及注”中,他用图形面积证明汉代普遍应用的重差公式,赵爽的工作是带有开创性的,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刘徽约与赵爽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名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张对一些数学名词特别是重要的数学概念给以严格的定义,认为对数学知识必须进行“析理”,才能使数学著作简明严密,利于读者。他的《九章算术》注不仅是对《九章算术》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发展。刘徽创造割圆术,利用极限的思想证明圆的面积公式,并首次用理论的方法算得圆周率为157/50和3927/1250。

刘徽用无穷分割的方法证明了直角方锥与直角四面体的体积比恒为2:1,解决了一般立体体积的关键问题。在证明方锥、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时,刘徽为彻底解决球的体积提出了正确途径。

东晋以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争和南北分裂的状态。祖冲之父子的工作就是经济文化南移以后,南方数学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他们在刘徽注《九章算术》的基础上,把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们的数学工作主要有: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提出祖(日恒)原理;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等。

据推测,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算出圆内接正6144边形和正12288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了这个结果。他又用新的方法得到圆周率两个分数值,即约率22/7和密率355/113。祖冲之这一工作,使中国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比西方领先约一千年之久。

祖冲之之子祖(日恒)总结了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日恒)公理。祖(日恒)应用这个公理,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

唐初王孝通的《缉古算经》,主要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分工、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反映了这个时期数学的情况。王孝通在不用数学符号的情况下,立出数字三次方程,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也为后来天元术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外,对传统的勾股形解法,王孝通也是用数字三次方程解决的。

Ⅶ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分数

如果能够比一本高五六十分,那成绩还是很好的啊!我也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当初只是比一本高了十分,进了福建师范大学,现在已经大三了呢。这个专业其实就业途径比较窄,你想当数学教师吗?还是教育工作者?或者数学学术研究者?。。读数学的一般都要考研,不然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数学是大学里面的一门基础学科,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践操作能力之谈,别以为是应用数学,其实都很枯燥乏味,学的都是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比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等等。。。它锻炼的是你的思维,基本上这些知识以后不会用到。。。。给你一些个人建议:1、如果想要好的学校,像中国科技大学专业都很不错;南京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比较钟爱,厦门是一个比较优越的工作城市);哈工大;南开大学(这个估计进不了);这都是很的学校哦,你这个分数应该可以进,只是不知道今年政策如何。我查了一下往年的录取线,差不多就是你这个分数了!2、选择学校或者专业的时候,考虑清楚了哦,如果你念家的话,最好选近一点的,可能你现在不会觉得,等到了寒暑假,春运的时候就会深有体会了,还是离家近好呐!3、我觉得填报志愿还是很重要的啊,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一味的随大流,听从父母的安排呐。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你的大学会过的更加舒坦,以后也不会后悔,当然听听家人的意见是可以的,也不排除你以后喜欢上你的专业啦~~~不好意思,我啰嗦了。。。。像一些信息技术,计算机等专业个人觉得会比较好,基本上很多招聘人才都要求有一定的或者程序应用能力,还有像生物学等其他生态学科也是不错的,当然你学数学的时候也可以花时间去学习,不过既然有得选何必自讨苦吃呢,你的分数其实不低,不要一味要选择冷门的哦,除非你真的很喜欢数学,不然还是建议不要选择这个专业哈\(^o^)/~!以后认真对待你自己选择的专业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不管你自己选什么,用心念就好啦,祝运!

Ⅷ 请问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的基础数学专业哪个较强呢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的文科没的说,不过其理科比起福州大学就差太远了。这内就是福州大学能评上容211,而福建师范大学没有评上的原因!

另外,福州大学本来就以理工科见长,以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为首,排名全国前列。。。另外材料学院和土木建筑也比较好!

不过最好的专业还是计算机,当年福建的千年虫就是福州大学第一个想办法克服的,这才名声大噪!

不得不提一下,前不久福州大学的副校长范更华教授就是因为关于数学的“范定理”而获得国家自然科技二等奖!

Ⅸ 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排名

国内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师范类专业最好的大学有:

A+等级: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A等级: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B+等级:安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9)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扩展阅读:

数学专业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拓扑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理论、抽象代数、数学物理方程、计算方法、解析几何等。

1、数学分析

也被称为高级微积分,分析科学最古老和最基础的分支。它一般是指以微积分和无穷级数的一般理论为主要内容,包括其理论基础(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本理论)的一门比较完整的数学学科。也是高校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数学的分析分支是专门研究实数、复数及其函数的数学分支。它的发展从微积分开始,延伸到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和可积性。这些特性帮助我们把它们应用到物理世界的研究中,研究和发现自然规律。

2、高等代数

初等代数从最简单的一元方程开始。一方面,初等代数继续讨论第一个二变量和三个变量的方程,另一方面,研究两个以上变量的方程它可以转化为两个变量。继续这两个方向,代数处理具有任意未知数的单次方程组,也称为线性方程组,但也处理具有更多变量的单次方程组。

在这个阶段,它被称为高级代数。高等代数是代数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总称,它包括许多分支。现在大学提供的高等代数一般包括两部分:线性代数和多项式代数。

3、拓扑结构

拓扑学是研究在连续形状变化后保持不变的几何或空间的性质的一门学科。它只考虑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拓扑中,重要的拓扑性质包括连通性和紧性。

拓扑学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当时,发现了一些孤立的问题。它后来在拓扑学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欧拉多面体定理和四色问题都是拓扑史上的重要问题。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主要内容包括: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统计量及其概率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马尔可夫链等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中一个很有特色且非常活跃的分支。一方面,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课题、独特的概念和方法、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成果。另一方面,它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实变量理论

数学的一个分支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起源于经典分析,主要研究对象是函数的自变量(包括多变量)取实值,研究问题包括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收敛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是微积分的深入和发展。

实变函数理论是现代解析数学各个分支的基础,因为它不仅研究微积分中的函数,而且研究更一般的函数,得出的结论比微积分中的相应理论更深刻、更普遍、应用更广泛。

Ⅹ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建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数学专内业。建国容以后,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研究院、福建学院等单位经过调整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保留发展了数学系。1972年改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1996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与原有的数学系合称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2002年12月成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热点内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名单 发布:2025-08-22 08:21:56 浏览:465
编辑出版学考研大学 发布:2025-08-22 07:59:11 浏览:811
山东财经大学第二专业毕业证 发布:2025-08-22 07:46:28 浏览:85
吉林大学地理考研方向 发布:2025-08-22 07:37:26 浏览:139
2016青海大学复试时间 发布:2025-08-22 07:10:03 浏览:35
影像专业本科生实习大纲 发布:2025-08-22 07:00:23 浏览:928
上海大学考研学费2017 发布:2025-08-22 06:55:37 浏览:234
211本科生国考 发布:2025-08-22 06:45:32 浏览:694
博士导师可以带几个在职博士 发布:2025-08-22 06:42:34 浏览:523
大学老师必须搞科研么 发布:2025-08-22 06:25:40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