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如
1. 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贵州师范大学(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是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10年2月,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5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共有教职工2324人。设有19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1个教学部。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8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
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铝电解炭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个):贵州省遥感中心
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师范大学院士工作站
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乙引)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贵州省药物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周欣)、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陈庆富) 、贵州省特色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等
科研成果
2008年-2014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6项,全校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获批专利57项,出版学术著作265部;2013年全年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CSCD等收录2123篇。
学术期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227.5万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68个,自建数据库10个,数字资源总量达57.5个TB,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专题室并开放服务。
2. 贵州师范大学属于几本
贵州师范大学属于二本类院校。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
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签署省部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协议,贵州师范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 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2)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如扩展阅读: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
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齐泮林、曾景、萧文灿、王佩芬、朱厚锟、尹炎武、李独清、李锐夫、杨宪益、姚奠中、夏元瑮、谢六逸、谭戒甫、向义、熊铭青、郝新吾、汤炳正、赵咸云、梁祖荫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
贵州师范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现有在职教职工2618人,其中师资1802人,师资中有教授310人、副教授647人,有545人具有博士学位、965人具有硕士学位。
学校师资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人选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
贵州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7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6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8人、省青年创新人才奖3人、省青年科技奖12人、省高层次创新人才18人(千层次人才13人、百层次人才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6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7人。
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5人、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创新人才奖6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师资队伍中有“候鸟型”特聘教授23人。
学校地处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座落在云岩区、白云区(求是学院)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人(含求是学院学生10755人、研究生32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
3. 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看到大家的回答我也来说几句,我觉得不能在贵州读大学,是不是很吓人,有人说腐败和经济发展有关系,那么教育和经济发展有没有关系呢,不知道,至少我遇到的很多大学的教授都把教育的所有问题推到经济上了,那要这样推,那么就不应该在贵州读大学了,因为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向好,但是总量的确比不上东中部了。
以上调侃了,不过看到这个问题时间还算不是很晚,再加上这哈无聊,就作为一个过来人跟你说说,发现一个问题的确要比解决问题容易,但是有些时候问题也不容易发现。听说中国有很多好大学,可是跟我们贵州的小朋友只有5%的关系,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实话告诉你,这间学校不怎么样,如果你读的还不错,可能也就那几个专业吧,再差的学校不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不是?好了,废话不说了,以我的感受来说,这间学校给人的印象是管理模式的落后。比如:同样的住宿费用,财经大学的住宿条件和这间大学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精装修和赶工装修、暖气和什么都没有、热水自动化和一层一个暖水机房等等,男士无所谓了,去机房提桶水洗澡很轻松,女生就惨了。老师的行政楼暖气充足,冬天都热得不行,差点热休克了,学生就惨了,全部都是刚建好的宿舍楼,地板冷得让人发抖。特别是寒冷的冬天,花溪的冷空气让学习和生活都很难受;吃饭的问题,曾经我们多少次看着老师们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只能是围着号称能同时容纳万人就餐的食堂吃胡嘴的黄油、恶心的蔬菜、四年的菜系;也贵,并不便宜,主要是原料不好浪费较多,但是学校要道德批判,他们要光盘行动。说实话不公平在这里体现得有点充分哦,这就是管理的落后吧。
最主要和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可能这个是全中国大学普遍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说一说这里的特殊情况。第一、大班教学,可能你在中学都没有读过这样的班级,大部分课是八、九十人上课,如果是公共课之类的可能三百人一起上,好点的专业可能稍微好点,但是据我了解,大部分是大班的。第二、老师上课第一件事是点名,你说八九十个人点个名就得十分钟,还上什么课,最过分的是一些大课的点名。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实意上课,你说她不认真吧,人少的可怜她也讲,可是讲课质量不敢恭维,可能也是知道没有多少学生认真听,随便讲讲,已经恶性循环了。第三、上课就是演讲,学生代表讲,学生小组讲,以锻炼学生口才的名义甩甩手了。像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课就是念书,没有她自己的东西,感觉就是学生和老师有很大的隔膜,你在台上念经,学生在下边默然注视着,学习风气不好。一节课出来如释重负形容这学校上课一点都不夸张,心理折磨太严重了。
这里值得指出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的心理辅导,很多时候校园里边大肆宣扬心理辅导我就奇怪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书读得越多就越容易心理出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其实心理问题不如说是对校园现实的不满,传统价值观在这里的产生了混乱:校园对错颠倒、虚假之风盛行、学习形式化,校园生活娱乐化,所以每当提到心理两个字时大家都是嗤之以鼻。大学的课其实挺多的,学生都不想上课,我的大学就喜欢上了一个老师的课,高等数学。有一种理论是大学靠自学,以此推卸教师的责任,这种观点你认同吗?我不认同,大学是和过去不一样,更多强调自主性思考,那难道就不要课堂和老师了吗,那我们还上课干嘛呢。不知怎么了,大家就是不听课,我也不听,讲着讲着有些教授就跑题了,她好像不愿意多讲,多讲容易出更大的纰漏。你又知道教学是引导性的,可是你说的都是条款啊,你引导什么了。有的更过分,照书念,你们是都去评职称了吗,是不是没有心思上课了。
人是一方面,课堂也是一个方面,大学有着许多课堂模式:实行有奖问答,不管对与不对,我们主要在乎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不能奖金钱,我们奖的都是和学习成绩相关的,比如奖平时学分,期末成绩加分等。有人说这样很好啊,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公平,谁叫你不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完了,老师拿出一个本子,问回答问题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哦,加两分。
中场休息,来,我们点下名,你妈,老师和学生捉迷藏,你以为我上课马上点,我点死你,学期三次没有平时成绩,五次期末不要想过。你们跟这几个同学说声,以后我的课不要来了,有些点名有规律,有些是没得的,有些会提前告诉你。大课没什么意思,就不讲了,你想一下,你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和老师周旋上,那还有什么精力去认真学习哦,以我的经验,在大学就是和老师周旋,和体制周旋。以上都是一些细节描写,没有多少理论东西。当然水平有限,没有说到重点,更多精彩有待知友发言。前段时间的回答被折叠了,修改后不知能不能过。
4. 谁知道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教授名单急求!!!谢谢!!
估计要出了 会再师大研究生网站上公布的
5.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的师资简介
历史与政治学院是贵州师范大学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由原历史与决策科回学系、政治经济系合并答而成。学院现有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4个本科专业。教职员工6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14人,讲师16人,助教5人。有校学科带头人7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博士30人(含在读)。有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5个硕士授予点,占全校硕士授予点的三分之一,中国近现代史为省级重点学科。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社会工作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四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有图书、期刊各10余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6700余册,文物976件。有微机室2个,电脑近200台。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将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 就读贵州师范大学名人
知贵州师范大学名校友
钱声帮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助理
黄剑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教授
钟书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潘安华全国模范教师,中学特级教师,贵州省管专家
郑重全国优秀音乐教师,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中学音乐特级教师
邰胜萍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部“华夏园丁”获得者,特级教师
聂捷夫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国家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
陈建华中学“全国1000名杰出校长”,中学特级教师,省管专家
王正武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功能食品与食品化学学科带头人
朱厚泽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徐以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周焜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原副政委,桂林警备区政委,少将
蔡仲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
张笑一全国优秀教师,省高校教学名师
李小平“中国十佳乡村英语教师”
肖贤彩原贵阳十九中校长、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
熊易农一级文学编辑,贵州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
吴如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孙子兵法研究专家
方友鑫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苗月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
刘纯斗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
夏光敏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吉平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蔡运龙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章典香港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导
张卫刚中国飞碟射击队双向项目主教练
王三运甘肃省省委书记
刘鸿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7. 贵州师范大学有许青松这个老师吗
贵州师范大学,
是没有老师叫许青松的。
贵州师范大学,
创建于1941年。
简称“贵州师大”,
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
是贵州省属重点大学,
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8. 贵州师范大学张俊峰是不是硕士生导师
贵州师范大学张俊峰,
当然是硕士生导师。
可询问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
以学校的说法为准。
9.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的历史与政治学院教师著作类科研成果
2011年历史与政治学院教师著作类科研成果 序号 著作名称 作 者 出版单位 1 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 李金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 比照与融通 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 伍志燕 湖北人民出版社 3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彭 洁 四川大学出版社 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唐昆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族群国族意识的现代建构 唐昆雄 经济日报出版社 6 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杨 芳 四川大学出版社 7 马克思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论文集 阳黔花 经济日报出版社 8 近代中国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 欧阳恩良 社科文献出版社 9 天灾·人祸·善行——喀斯特环境下民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诸问题研究 欧阳恩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体育法学 陈华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普遍主义与多元文化: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文化根源及其关系研究 陈华森 人民出版社 12 吴雁南评传 陈 奇 贵州人民出版社 13 青年农民工文化技能教育 汪 勇 经济日报出版社 14 诚实守信诺千金 罗竖元 贵州民族出版社 15 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李红军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共计15部) 注:统计时间截止至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