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汪教授
Ⅰ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何背景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是高等学府毕业的博士后研究员,在海外留洋后回国。王清远不仅学术能力过硬,还兼具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一边做学术研究,发表论文,获奖无数,而且还一边担任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管理学校事务。
王清远长期从事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力学方面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其低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4年6月起任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可见,除了学术能力,他还有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把学术领域的运用到了学校的管理建设中。要想兼顾两者是比较难的事,但是王清远做到了,这也是他的综合能力所致,不然他如何一路开挂呢!
Ⅱ 成都大学的事有了哪些新变化
近段时间以来,要说哪个大学最受大家的关注?不是清华大学,也不是北京大学,而是位于四川的成都大学、可以说成都大学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成都大官网,到成都大学的官微,再到成都大学官博,每放出来一条消息,人们都很激动,但最后又非常失望。
其实,这种关注是好事,起码是还有人关心。如果哪一天没有人看了,没有人关注了,反而会让人感到失望。很多事,都是这样处理,冷处理,让时间冲淡一切。这是最可怕的。想当初许某馨事件是多么的引爆网络,到如今关心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了,一切恢复如初了。
但是在成都大学的各种消息中,唯独缺少了王清远的消息。在10月16日之前,也就是10月13日,学校的官网上还有其报道。在10月23日的时候还有一次上专题教育党课。至此,再也没有其他消息。
没有公开报道的消息,没有参与各种活动,是不是有特别的意味呢?期待结果与真相早点儿到来,告慰已逝的斯人。
Ⅲ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江苏大学,连续发生哪3件事,让师生一言难尽
师生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的这个清净之地,突然也变得喧闹起来,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江苏大学这三所高校都摊上了事,家长为此感到担心,而学生也更加忧心。
01 成都大学、华南理工、江苏大学,连续发生3件事这些天大家都在关注的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分别发生于三所重点大学,在校师生们对此,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第一件事情:华南理工大学王雨磊教授被解聘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王雨磊教授被曝出对学生存在侵犯,华南理工大学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即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工作组,经过查实,王雨磊教授严重违反了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华南理工大学对于王雨磊给予了解聘的处理。
第二件事情:江苏大学一名学子坠楼身亡
江苏大学袁子健坠楼身亡的事件也让网友们很关注,袁子健在与自己的母亲告别之后,就从6楼的卫生间跳了下来,父母难以接受孩子在学校坠楼身亡的现实,家长质疑学校校方对此事有所隐瞒,而对于这一起事件的具体原因,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3、也要重视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
有的学校领导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比如这次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自己所留下的绝笔信当中,就写道到自己在成都大学工作一年,已经是头破血流,承受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因此除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外,其实也应该关注和重视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问题。
互动话题:对于成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江苏大学所发生的这三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Ⅳ 成都大学刚进去的年轻教师工资待遇如何
一个字:差,第二个字“低,再送一个字:惨!
不过各个学校不一样,成都大学应内该比较好吧,因为容成大待遇还可以!而且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也不一样,目前就听说四川师范大学效益比较好,其实看招生就能看出待遇!这两年各大高校搞修建,都很惨。
Ⅳ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学校领导
院长:刘先强
负责: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地方服务、对外合作、培训、学院财务等。
联系:校办、人事处、计财处、学科建设办、科技处等。
刘先强,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委会会员、四川省高教学会理事、四川省民办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成都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党总支书记:肖红
负责:主持学院党总支工作。分管党务、成教;协管学工、工会、综合治理。
联系: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工会、档案馆、保卫处、离退休处、继续教育学院、后勤。
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四川省普通话省级测试员。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
副院长:卢伟
负 责:科研、实验教学、国资
联 系:科技处、实验技术中心、图书馆、国资处。
卢伟,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成都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成都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督导。1985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1998西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委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成都市幼教师资培训中心特聘专家,《育儿周刊》特聘专家。
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具体分管学生工作。联系校学生处、团委。
Ⅵ 成都大学毛洪涛溺亡事件,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成都大学毛洪涛溺亡事件备受人们的关注,毛洪涛的离去,让成都大学失去了一位好老师,让人们感到十分惋惜,根据相关的调查结论,这一起悲剧的发生是因为毛洪涛个人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对于自我的要求比较高,最终才想不开。
毛洪涛的离去确实是让人感到惋惜,如果他能够想开一些,能够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许就不会采取这样极端的做好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直以来我们过多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状态,却忽视了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学校领导事务繁重,平时的工作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也要多多关心学校领导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管理层稳定发展,也才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也才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
最后,我们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希望学校管理层的每一位领导能够好好合作,同时也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工作压力,适当的时候要懂得放松,如果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同事求助,遇见不开心的事情也要懂得跟周围的人倾诉,不要一直压在心里,避免自己产生抑郁的情绪。
Ⅶ 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溺亡后,新的书记何时上任
根据报道可知,成都大学党委书记毛洪涛在个人微信朋友圈留下一封信后失联,直至当日凌晨,在江安河温江断一河道内被发现,警方到场后,排除了刑事案件之后,并初步判断为溺水身亡。对此事件,有许许多多的学生发文进行追忆和悼念毛洪涛。并对其感到惋惜与悲痛。这是究竟是因为什么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起因成都大学也在进行调查。并将其进展情况进行公布。
关于成都大学新一任党委书记,已于2020年10月19日上午。成都大学召开干部大会进行宣布: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强担任成都大学的党委书记。
Ⅷ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的学院领导
学院院长:林琦远 男,中共党员,外科学博士,教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院长。
林琦远教授是华西医科大学普通外科专业博士,普外科教授、研究生导师。1998年由四川大学公派到日本东京国立癌症研究病院从事消化道肿瘤(主要是胃癌和大肠癌)的临床工作,2000年又公派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从事肝癌和肝移植临床工作。在国内首次提出肝移植术后患者肺曲霉菌感染治疗新方法和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受体的肝移植治疗新方案。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其它项目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 SCI收录3篇,编写专著3本。
2002年林琦远教授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委派到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和宜宾卫校副校长。确定了医院的发展方针:“个人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 (文章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2期);人才战略:“培养或引进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专业、专病带专科、专科带医院”; 发展思路:“精业务、重管理、抓发展、树形象”。在任期间,通过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班子团结、队伍和谐,并培养和引进了硕士博士80多位,医院病床由500张增至1300张,业务量增加3倍,固定资产增加4倍,还成功地开展了全国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医院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全国首次提出并实施了医院运营的三个新模式:“以梳理部门职责为主要目的的树状统筹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指向质量和效率的医院流程化进阶管理”、“多媒体信息共享协调会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文章均已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9期。先后被评为 “宜宾市拔尖人才”、“宜宾市十大财经风云人物”、 “宜宾市金牌管理专家”和“四川省城市医院优秀院长”。
Ⅸ 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的学院领导
李俭,男,成都人,1960年10月出生,院长,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机构的现代设计、机械CAD/CAM、集成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1983年6月本科毕业于成都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成都配件厂从事技术工作,于1985年调入成都大学机械系工作至今。在成都大学工作期间,曾于1988年1月至1989年月1赴加拿大Camsun College研修CAD技术,其后于1995年进入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1998年6月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在高等教育方面,长期从事机械设计类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在成都大学首先开设了机械类专业CAD/CAM专业方向,并担任该方向的主要课程和毕业设计的主讲和指导教师。在教学改革研究上,曾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所指导完成的学生毕业设计数次获得优秀毕业一等奖。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空间凸轮机构的现代设计与加工方法研究,开展机械机构的数字化建模及数控加工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或在研省级科研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先后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多篇论文被EI收录。
唐茂,男,重庆人,1973年8月出生,副院长,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CAD/CAM集成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等。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同期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5701工厂,先后任技术处、建线办助理工程师,曾参与空军重点项目:Mi-17/171直升机大修线建线工作;2000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制造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2003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同期进入成都大学机械工程系(现工业制造学院)任教至今,于2005年晋升为讲师。承担各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已完成4项,包括:主持“城市垃圾车废水废气防渗漏装置改进设计研究(07ZB155)”等厅级项目1项、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2项,主研“应用现代数学方法研究空间凸轮机构(07JY029-113)”等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1项;发表专业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篇;主编教材1部;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2006年12月获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科协等单位授予“一专多能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现主要承担工业制造学院《数控自动编程》、《数控编程概论》、《数控工艺》等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机械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指导工作。
孙付春 ,1981年2月出生,男,中共党员,江苏东台人,副院长,工学博士,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西南地区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200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同年免试推荐至成都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硕士学位,201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分管科研、实验教学、继续教育、大专业平台建设工作。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第一作者14篇(其中8篇为核心期刊),获专利授权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主持各项科研项目8项,主研项目横向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