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教授
①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不错,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于2001年元月正式成立。其学科基础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高校所属的法律学科整合组建而成。
在著名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司发布的以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和论文引用率为核心评价指标的“2012-2013 QS法律专业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地区第8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评价》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
(1)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教授扩展阅读:
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置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分设法律实务班、知识产权班、财税金融法班和法律硕士(法学)班等;本科层面设置法学专业。
法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系,各类教学研究机构覆盖了全部法学二级学科;同时,建立了人权法律研究院、科技法研究所、近代法研究所、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
②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简介
溯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的推动下,原华中工学院创办知识产权双学位班,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和专业研究的院校之一,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也是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的发祥地。1992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开始招收经济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重点理工大学中率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1996年,获得当时全国唯一的科技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于2001年元月正式成立,在学校文科 “入主流、争一流、创特色、倡交叉”办学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特色突出、优势鲜明的办学体系。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四个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并可以培养法律社会学、传媒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社会政策与法律、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等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主办有《私法》、《华中法律评论》、《中国科技法年刊》等学术出版物,率先在国内开办了“学术午餐”会,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法学院荟萃了罗玉中、李贵连、易继明、俞江、郑友德、李扬、贾济东等一大批名师,50余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博士攻读者占教师总数90%。罗豪才教授、梁慧星教授、孙宪忠教授、张新宝教授、吴汉东教授、吕忠梅教授等2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兼职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重视对外交流,已经与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水伙伴组织(GWP)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高校或科研机构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由国内知名中青年学者易继明教授担任,著名科技法学家罗玉中教授受聘为名誉院长。
③ 徐天亮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1970年7月~1980年1月,在四川珙县电信局任技术员。
1980年2月到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曾任物专资管理工程教研属室主任、管理工程系副系主任、管理学院副院长。 负责承担的纵横向课题7项,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的课题4项,获原国家物资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1项,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主编教材有《商品流通企业管理》《运输与配送》《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参编教材和专著有《物流系统工程》《物资系统工程》《物流合理化的数量方法》《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撰写论文30余篇。 《商品流通企业管理》《运输与配送》《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④ 李震彪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李震彪 教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接触电弧及材料、开关电器技专术、电器状态检属测与故障诊断。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电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常务理事、《电工材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低压电器》杂志编委,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在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晨光计划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等基金资助项目近20项和ALSTOM、BOSCH、长征火箭公司、航天五院等企业合作项目约20项。在国际IEEE Trans on CPMT,IEICE Trans on Electronics、IEEE及ICEC等重要国际会议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赴美、英、法、爱尔兰、瑞士、日本、沙特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⑤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曹海晶教授
脾气很好的呀,名副其实的学者风范,特殊喜好吧,最好不要去弄那些虚的,会起反作用的,多谈谈对祖国多么热爱就可以
⑥ 胡一帆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1)从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所必需的低介电常数薄膜材料的研究。包括有机和无机混合材料如SSQ,HSSQ,MSSQ等多孔薄膜的制作,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相互关系。
2)先后从事了半导体与金属界面, 半导体与半导体界面的晶体缺陷方面的研究, 非晶硅光电特性的研究,包括碳化硅,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铟和非晶硅的微观结构,特别是分层结构的界面附近缺陷分布以及对宏观特性的影响。在SCI上发表了多近30篇学术论文。
⑦ 高义华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义华于199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日本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Science (NIMS,原名为)工作版,权2006年3月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执行主任。大力协助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作为骨干参与1项973课题。发表与接收74篇SCI论文,其中50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篇荣登Nature,2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1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3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他引近900次。
⑧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重要研究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普通法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英文名称为Institute of Common Law, Law School, HUST),成立于年10月,是国内法学界一个专门性的普通法研究机构。
研究所由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陈绪刚、杜颖、李红海、裴丽萍、齐海滨、易继明6位学者发起成立,是以普通法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学术研究机构,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研究所以推进中国的普通法研究和教学、普及普通法知识和理念为宗旨,以贡献于中国的法治建设为使命。
研究所由研究员、名誉研究员、客座研究员、特约研究员等成员组成。研究所有研究员8位(除上述6位发起人外,还包括姚中秋和毕竞悦),名誉研究员12位,客座研究员19位,他们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此外,研究所还拟聘一些国外学者作为名誉研究员,以供咨询和进行其他合作。研究所设研究委员会和主任两个机构,委员会由全体研究员组成,主任全面负责研究所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李红海教授担任研究所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5月,现任所长:俞江教授。该研究所依托法学院法律史学科,在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二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支撑下快速发展,是国内外近代法研究的文献和学术机构。。研究所聘请李贵连教授担任名誉所长,聘请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志强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李启成副教授学者担任兼职研究员,现有研究人员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
该所规划的研究方向分为中国近代法的研究、外国近代法的研究、中外近代法的比较研究等三个方面。 还建立了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信息法研究中心、电子商务法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
⑨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研究生导师有哪些
可以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网站上查询导师信息和其研究方向:
http://law.hust.e.cn/Law2008/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1
华中科版技大学法权学院是在整合原华中理工大学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法律学科的基础上于2001年1月成立的。其法学学科如朝阳出世,新锐勃发,伴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显著提升和快速发展。
⑩ 华中科技大学半月内5位教授离世,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大学(既是985,也是211,称“双一流”),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喻路1037号,因为主校区内被200万株高大的法国梧桐所覆盖,日常气温比市区内低2到3度,因此又被学子们亲切的称为“森林大学”。据艾瑞深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9年的排名尚未公布)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于全国第11名,是国内知名的顶尖高等学府。
华科大原来的老校长周济先生在卸任后升迁就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而今又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如果你到了武汉,到了华科大,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学在华科”,学校里浓郁的学习氛围,是你在其他高校都难以体会到的。而且,华科大是一所工科类院校,全校近10万学子,男女生的比例却只有8:1,女生就是个宝啊,广大女学霸们,还等什么?考去华科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