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有哪些客座教授
A.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回生导师答11人,硕士生导师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院梁嘉骅教授、刘维奇教授、梁吉业教授、李景峰教授、张信东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发教授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另外聘有汪应洛院士、牛仁亮、于景元、张新伟、王清宪、张复明、樊文彬、韩建书等教授为学院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有Bill.Lolving、陈东琪、林伯强、王茂健、王跃宣等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学院师资队伍配备合理,专业设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科研拉动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各类学生共有1100余人。
B. 山西大学文科的博士点都有什么
山西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序号 二级学科
哲学
哲学▲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中国哲学
3 外国哲学
4 逻辑学
5 伦理学
6 美学
7 宗教学
8 科学技术哲学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9 经济史
法学 政治学 10 政治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教育学 体育学 12 体育教育训练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13 汉语言文字学
14 中国古代文学
历史学 历史学 15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6 中国近现代史
理学
数学 17 基础数学
物理学▲ 18 理论物理
19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20 原子与分子物理
21 等离子体物理
22 凝聚态物理
23 声学
24 光学
25 无线电物理
化学▲ 26 无机化学
27 分析化学
28 有机化学
29 物理化学
3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学▲ 31 植物学
32 动物学
33 生理学
34 水生生物学
35 微生物学
36 神经生物学
37 遗传学
38 发育生物学
39 细胞生物学
4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1 生物物理学
42 生态学
科学技术史▲
43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44 系统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46 应用化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47 环境科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48
C. 山西大学有哪些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专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属科技大学 83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理工84 山西大学 山西 综合149 中北大学 山西 理工225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医药230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 农林236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理工259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师范298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财经456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 医药474 长治医学院 山西 医药491 运城学院 山西 综合509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 师范554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师范554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综合
D.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哪些老师
学院现有教职来工64人,其中专自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院梁嘉骅教授、刘维奇教授、梁吉业教授、李景峰教授、张信东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发教授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另外聘有汪应洛院士、牛仁亮、于景元、张新伟、王清宪、张复明、樊文彬、韩建书等教授为学院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有Bill.Lolving、陈东琪、林伯强、王茂健、王跃宣等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客座教授。
E. 山西大学怎么样啊
答主现在是坞城校区物电学院大四本科生,这是背景,回答也主要介绍坞城校区情况。
三年多呆下来,个人觉得山西大学算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所院校了。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高考考多少大概决定了你能上哪些高校,所以,首先要基于自己的分数来看山西大学。
我整理了2018年山西大学在山西省内一本录取分数线,及与其录取分数线相近的院校做对比。
(数据主要来自 青塔 网络 网络网页 。“保研率”均未找到官方数据,可能不太准确。表中如有错误,还望海涵指正。)
(数据针对省内高考生分数。对于省外,一般而言山西大学录取较省内更为容易,大家可自行查找资料对比。)
大家自行对比。山西大学保研率首先一骑绝尘,良好的保研率可以使你更大概率的避开考研大潮,提前锁定研究生院校。答主所在的物电学院,物理学专业保研率更是达到50%(清北保研率大概50%),而且保研最次也是中科院,最好可以上北大,前几年都有。坞城校区有初民学院文科实验班及经管学院理科实验班保研率也达30%.
其次,山西大学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院士一名。
当然,上述表格学校类型不同,可能各项数据对比不太公平,但是各位报考志愿的同学们可以自行了解搜索,对比与山西大学录取分数相近的高校的一些数据,自行比较。
坞城校区各方面应该都算不错,首先学习氛围还可以,每个班都会有比较学霸的人物,我们班就有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获得者,有本科期间发表论文的等等,当然也有佛系学习,较多挂科的存在。
住宿,坞城校区大部分为四人间上床下桌(楼内澡堂),还有个别学院有六人间(一部分楼内澡堂一部分需楼外洗澡)及八人间(楼外澡堂)。
食堂有四个,价格还算实惠,外卖也较多,毗邻许西村,村内也有较多饭店选择。
学校紧邻太原南站,离太原站也不太远。算是比较中心的地方。
外出游玩虽然不像大城市那样,但是对大多数消费普通的学生绝对够了。
所以,非常建议分数合适的学子报考,好好学习可以保研到985哦!而且省内山西大学的牌子绝对够用,以诸位的分数来看,山西大学绝对是不亏的选择。
最后说明一下大家可能顾虑的地方。山西确实整体经济环境不太好,但是省政府及学校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提供尽量好的条件了,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情况也在逐渐变好,尤其是新校长来了之后,学术方面还是有一些新思路的。其次,学校官僚主义等问题,其实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此类问题,我们希望校领导能有所作为使环境变好,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分忧虑担心,我所接触到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很认真负责的,班导学院领导都算尽心尽力。
最后,欢迎大家报考山西大学,坞城路92号会尽力给你她所拥有的一切。
F. 山西大学物理系院士人数有几个
一位院士,彭堃墀教授。
量子光学排前十。物理学也不差。
G. 山西大学有什么专业
【文学院】
文学院是山西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学堂的中学专斋。2001年中文系与古代文学研究所合并,组建了文学院。经过百年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山西省语言文学类基础研究型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和广告学五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来,我院共培养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7000人,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设置完善,下设古代文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文献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全院现有教职工68人,专职教师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7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实现了硕士化。
文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建有传媒实验室、影视观摩室、报纸编排系统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场所,总面积500平方米,有价值260万元的各种实验设备。其配置可满足本院学生和教师进行摄像、摄影、编辑、观摩等教学、实验使用。资料室使用面积为130平方米,现有图书25963册,专业杂志350种,价值58万元;影像资料350余种;并有全省唯一的学生书库,有图书1671册,同时每年增补300余册。古代文学研究所有专业资料室,藏书二万余种。
近十年来,本院教师承担了28部教材的编写任务,出版专著35部,多项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
【数学科学学院】
【法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包含物理系、电子信息技术系、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有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 现有的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布在4个一级学科。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面较大,4个一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既有明显的理工特征,又有多学科融合的明显态势。光学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少有的从事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的学科和实验室之一,已成为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重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理论物理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主要从事冷原子、激光光谱前沿研究;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无线电物理三个学科都有较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光学工程学科拥有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历史文化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为私立中国大学理化系,1931年开始招生,1934年改为化学系。1949年并入山西大学理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理学院和文学院合并,改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61年山西大学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后又改名为山西大学化学系。2001年根据学科的需要,山西大学批准由化学系、分子科学研究所、测试中心联合组建成立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如今的化学化工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较为齐全,总资产价值80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5台件。
2001年以来,学院年均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以上,SCI、EI收录35篇以上,年均争取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经费700多万元;5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项、1项国家“863”资助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平均每年鉴定、获奖、转让、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2003、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国内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岩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签订协议,开展交流。
近几年来,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与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天脊集团(原山西化肥厂)等大型企业,在产品研发、岗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业已形成理学、工学博士,理学、工学和医学硕士,理学和工学学士及成人教育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学院现有本科生582名、研究生180名(其中硕士生154名、博士生26名)、成人继续教育学生500余名,进站博士后1人。建国以来,已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人才600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教师87人,实验人员及行政人员34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1人、讲师25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4人。现设化学、应用化学和药学3个系,分子科学研究所、现代化学研究所以及建有专门进行高新技术开发转化的应用化学研究所,建有四大基础实验室和一个综合实验中心,学院分图书馆藏书9000多册、报刊80余种。
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拥有一个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和化工专业应用化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无机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和化学工程、制药工程专业硕士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有化学类和药学本科专业,有3个学科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分析化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近几年来,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斐然。学院党总支是出席山西省高校工委的“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应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均达到40%以上,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学院连续被评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将依托山西大学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把化学化工学院建成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山西以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弘扬“拼搏、攀登、协力、创新”的“化学人精神”;树立“院荣我荣、院强我强”的爱院思想,凝聚“同舟共济、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营造“健康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众志成城,为建设地方院校同类学科一流水平的目标努力奋斗。
★材料化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获得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材料化学或有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和教学工作的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的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实验,无机化学和实验,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和实验,有机化学和实验,物理化学和实验,结构化学和实验,化工基础,化工制图,计算机技术,化学化工文献,英语,化学专业英语,生产实习,实用电工等。
无机材料化学方向主要学习的专业课有无机合成和实验,生物无机化学,稀有元素化学,山西省资源的开发应用等,以及半年毕业论文实践。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从事教育,化工,日化,水泥,玻璃,陶瓷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的生产合成开发和研究。
有机高分子材料方向毕业生主要学习的专业课有有机合成和实验,现代色谱,波谱分析,物理有机,高分子化学,小化工产品制作技术等,及半年毕业论文实践。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从事教育,药物,塑料,橡胶,黏合剂,涂料,农用化学品,染料,食品,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研究。
★药学专业
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药物质量控制、药效及药物安全评价、药物制备基本方法和技术,熟悉药事管理法规,政策和营销基本知识,能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医药营销等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临床医学概论,创新药物学研究与开发。
★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和其它领域从事科学、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研究生的培养准备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和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哲学社会学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管理学院】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是山西大学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学院之一。现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领域工程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2个山西省品牌专业,1个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1个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院梁嘉骅教授、刘维奇教授、梁吉业教授、李景峰教授、张信东教授、李常洪教授、裴成发教授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另外聘有汪应洛院士、牛仁亮、于景元、张新伟、王清宪、张复明、樊文彬、韩建书等教授为学院的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聘有Bill.Lolving、陈东琪、林伯强、王茂健、王跃宣等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学院师资队伍配备合理,专业设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科研拉动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良好局面。目前在校各类学生共有1100余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企业生态管理、金融工程、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理论、智能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1200万元,为各级政府、企业提供专项决策咨询报告50余项。
学院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已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大学、亚洲开发银行、南方证券、南风集团、汾酒股份进行多次学术交流;还同美国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Idaho)、加拿大凯普波瑞顿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of CapeBreton)、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双边学术交流机制。目前,学院正按照“打造品牌,快速发展;学科兴院、人才强院;突出应用,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经营学院,开拓创新,为创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研究教学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是在原教育系的基础上于1999年12月成立的。教育系自1929年成立至今,先后共培养出硕士研究生300多人,本、专科学生3000余人,是山西省最大的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全国十个教育学理论研究示范院所之一,在2009年全国高校教育学实力评估中排名17位。 学院现设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和应用心理学四个硕士点专业和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管理)授予点。设有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4 人,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人,讲师13人。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者5人,有在读博士9人,获硕士学位者23人。
学院设有资料室和心理学实验室各一个。学院图书馆有专业书籍15000余册,专业报刊190余种,期刊合订本10000余本。心理学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仪器百余套。学前教育系拥有钢琴、电子琴四十余架。
学院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从严治教。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省级和有关横向研究课题103项,教师出版专著、教材27部,发表论文494篇。学院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00余名各类人才。在最近两年的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个国家级一等奖,3个省级一等奖,24个省级二等奖。我院2007级本科生滕广为代表山西大学连续获得2009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山西赛区冠军,特等奖和第15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山西省总决赛亚军。学院拥有教育管理(本、专科)、小学教育(专科)和教育学(独立本科段)三个专业的主考权,先后承担了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山西省成人高校、中专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培训等工作任务,举办了学前教育专业成人专 业证书班,共培训教师近万人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音乐学院】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是山西唯一一所培养音乐高级人才的专门学院,也是我国仅有的一所在综合大学内列为学院建制的音乐学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山西艺术学院,1962年并入山西大学,历经艺术系音乐专业、音乐系两个发展阶段,于1996年扩建为音乐学院。
学院现有:理论作曲系、钢琴系、声乐系、民乐系、管弦系、舞蹈系等六个系和一个艺术研究所,设有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等四个本科专业及音乐学、艺术学两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
本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9人,讲师20人,助教7人,并聘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20余名专家作为兼职(客座)教授。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学中采用先进的学分制管理,形成了专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等多种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斐然。
【体育学院】
【美术学院】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 1962 年,是山西省美术学科发展历史最早的高等教育单位。学院现有绘画系、雕塑系、设计艺术系及研究生部。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城市、环艺、媒体、装饰、平面、史论十个研究室。拥有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和艺术学三个一级硕士授权点。在校硕士生 80 人。 2000 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师培训基地,是山西省美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教师 51 名。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21 人、讲师 11 人、助教 13 人。 目前美术学院以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学院建有计算机、摄影、陶艺、丝网、电教、模型等实验室及资料室,并在省内设有教学实习基地,为教学科研、学生学习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为国家、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奉献、服务。
【初民学院】
2009年下半年正式成立,即初民试验班,由一个文科试验班和一个理科试验班组成,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研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实施跨学科的综合教育,以求培养出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山西大学MPA教育中心】
【山西大学MBA教育中心】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批准,山西大学成为全国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的96所高校之一。
山西大学MBA项目依托山西大学悠久办学历史,深厚文化底蕴,整合教育资源,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山西省情,以培养有道德、强实践、会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为宗旨,力求创建国内区域性知名的MBA教育品牌,成为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MBA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2006年,由山西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17所高校的MBA联合会组成的“中国MBA中部联盟”在郑州大学正式宣告成立,为中部崛起培养更多高层管理人才。
独立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联合办学---【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H. 山西大学有哪些大学
山西大学共有80所,名单分别为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同大学、长治学院等,具体完整大学名单见下表。
山西院校名单一览表
山西省大学名单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
1 山西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 中北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4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5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 晋中市 本科
6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7 长治医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本科
8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 临汾市 本科
9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0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省 大同市 本科
11 晋中学院 山西省 晋中市 本科
12 长治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本科
13 运城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本科
14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省 忻州市 本科
15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6 山西中医药大学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7 吕梁学院 山西省 吕梁市 本科
18 太原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19 山西警察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20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1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2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3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本科 民办
24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临汾市 本科 民办
25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6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7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8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29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本科 民办
30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1 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本科
32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山西省 阳泉市 本科
33 山西能源学院 山西省 晋中市 本科
34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5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36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7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晋城市 专科
38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39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0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1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2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大同市 专科
43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44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5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6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47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48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阳泉市 专科
49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临汾市 专科
50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1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2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4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临汾市 专科 民办
55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6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7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58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长治市 专科
59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60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61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 山西省 临汾市 专科
62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63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忻州市 专科
64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专科 民办
65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晋中市 专科
66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晋中市 专科 民办
67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68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69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太原市 专科 民办
70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71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朔州市 专科
72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教育厅 运城市 专科 民办
73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74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晋中市 专科
75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阳泉市 专科
76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专科
77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78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运城市 专科
79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省 朔州市 专科
80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 吕梁市 专科
I. 山西大学旅游管理系的导师有哪些
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校内导师有:
朱专法教授 、张世满教授 、刘改芳副教授、董建英副教授、苏志珠副教授、赵艺学副教授、张海鸥博士、闫爱萍博士
J. 山西大学怎么样啊
山西大学地处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1902年5月8日山西大学堂正式开办,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新纪元。2005年5月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西大学形成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文化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山西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是山西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现有67个本科专业,18个双学位专业,137个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8个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光学、科学技术哲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哲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学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2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还有教育部在高校所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山西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名人荟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高级职称教师949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 118人,硕士生导师64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骨干教师5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 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霍英东奖教金”获得者2人,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8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6人。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光学学科团队、科技哲学学科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团队3个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学校还聘请了33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山西大学办学条件优良,治学环境优雅。学校占地面积 2251 亩,建筑面积 109 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 314 万册 ( 件 ) ,电子图书 106 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 亿多元。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展 Internet 接入服务的高校,实现了网络化管理,部分课程实现了网上教学。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和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南校区,成为“林荫遮道、花草围楼、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 “花园式”学府,是省政府命名的“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
山西大学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始终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 12 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奠基人孙健初,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曰伦,中国生物统计和作物育种学科主要创始人王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院士、清史专家萧一山,曾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鲁迅的挚友、著名散文家川岛等就是众多优秀学子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一批毕业生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如物理系毕业的朱日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系毕业的武维华为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数学系毕业的姚鹏飞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学校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源质量好、学生综合素质高,育人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5822 名,各类研究生 5265 名。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新生录取分数线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近代物理实验》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等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科技哲学》、《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等7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九届“挑战杯”大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总分排名全国高校第 13 位;在 2000 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山西省高校参赛 , 是 10 所获得“校长杯”的高校之一;在最近两年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共获得 13 个全国一等奖。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殷杰的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山西大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四年来,我校 SCI 、 EI 、 CS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争取到国家级科研课题 297 项,其中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火炬项目、国家产业化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 35 项。有 315 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 2002 年“全固化单模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现代科学哲学》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 年“低度有色配制酒稳定性的研究及应用”和“芒硝法生产硫酸钾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年“新型光敏水解褪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5 年“周期瞬子和高能量子隧穿”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 年《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根据 2007 年中国大学排行资料,山西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第 53 位。学校将继承百年传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以开放求效益的办学思路,努力推进高水平高效益办学的协调发展,建成山西省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中心,成为国内高水平、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