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张1德远先生
❶ 江西农业大学 大学副教授一个月多少工资
大学副教授,就是高级讲师了。基本工资在420到6000左右,是根据个人的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业绩不同,工资高低会有一定的差别的。
❷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的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3月经江西省科技厅批准组建,是全国首个以竹子为研究对象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江西农业大学。
实验室立足江西丰富的竹类资源,开展竹类资源与利用研究,服务于江西竹产业。组建以来,在研究条件建设、研究团队建设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已成为重要的竹类研究机构。
一、主要研究方向: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竹子信息平台建设
实验室人员组成 姓名 性别 学位 职称 研究方向 杜天真 男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杨光耀 男 博士 教授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实验室主任) 杨清培 男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实验室副主任) 郭晓敏 女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王宗德 男 博士 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郭起荣 男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张露 女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刘苑秋 女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廖为明 男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施建敏 男 博士 讲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蒋天弟 男 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张庐陵 男 博士 副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黎祖尧 男 硕士 副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裘利洪 男 硕士 副教授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 季春峰 男 博士 副教授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 于芬 女 博士 讲师 竹子种质资源研究 胡冬南 女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郭圣茂 男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刘兴平 男 博士 讲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范国荣 男 硕士 高级实验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陈金珠 男 学士 讲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陈尚钘 男 博士 讲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刘亮英 女 硕士 实验师 竹林生态与培育研究 方楷 男 硕士 实验员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❸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截止2012年3月:全院教职工85人,其中正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博士38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含兼职)25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占81.48%,已有12人有出国访经历。郭晓敏教授、朱述斌教授和曹建华教授被告评定为“江西省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谢元态、朱述斌、廖为民、郭晓敏、陈美球、刘苑秋、曹建华和陈昭玖八位教授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 师资队伍一览表 教 授 金志农 池泽新 谢元态 陈昭玖 翁贞林 朱述斌 郭锦墉
张春美 曹光四 朱红根 兼职导师 孙 刚 胡援成 廖西元 孙菊生 庄小琴 马跃进 廖卫东 高 平 范方志 廖清成 邹传教 汪玉奇 张玉清 彭道宾 黄峰岩 周国兰 王万山 郭金丰 曹新军 吴志远 副教授 胡 凯 林孝丽 李新生 周 阳 李练军 李志强 张 琳 张雅燕 周水平 刘 文 李 霞 梁志民 曹光四 宋向华 王红英 陈东红 张小有 包屹红 柳 军 吴文军 吴金根 郭 熙 张海涛 李道和 林 斌 周 波 郭如良 博士生导师 廖为民 郭小敏 刘燕秋 曹建华 博士(含在读) 池泽新 陈昭玖 郭锦墉 朱述斌 胡 凯 曹建华 郭小敏 陈美球 陈文波 刘燕秋 郭 熙 林孝丽 李练军 李志强 柳 军 廖文梅 杨 晶 谌 洁 张春美 张 琳 王红英 张海涛 胡华兵 朱红根 周 波 刘 滨 张征华 汪兴东 廖为民 翁贞林 李道和 高雪萍 刘 文 杨肖锋 蔡桂云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谢元态 朱述斌 曹建华 廖为民 郭晓敏 陈美球 刘苑秋
❹ 江西农业大学占地面积多少
江西农业大学总占来地面积源1.6万亩;设有17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2011计划、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
(4)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张1德远先生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❺ 1989年江西农业大学的校长是谁
我入校时刘宜柏就是校长,2003年毕业时证上盖的就是石庆华了,现在听说是黄路生了,就是我在校时在那搞那个重点生物实验室的海归
❻ 江西农业大学是几本
江西农业大学是二本。
江西农业大学(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2011计划、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
(6)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张1德远先生扩展阅读:
江西农业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4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
❼ 江西农业大学好不好!
目前学生20000多人,在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市内只能乘240路公交直达学校,学校面积是最大这是无疑的,树很多,风景也好,女孩子也挺漂亮的,帅哥也多。在学校能看到梅岭,风景秀丽,是个学习和谈恋爱综合的好地方!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用地3,950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学校本科教育溯源于1940年10月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农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职业师范(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南昌商学院、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有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1个、一类特色专业3个,江西省特色专业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9个。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52个,其中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5个,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博士学位学科授权点5个,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40多人(不含独立学院),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有正高职称人员100人、副高职称人员396人、博士179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柔性引进了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35个校级研究中心(所)和一个农业科技园;设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余万册,引进了中文科技期刊、中文学术期刊、EBSCO全文库、Springer全文库等多个文献数据库,并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单价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生均5000元。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近70年来,累计培养本专科生、研究生7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1项;鉴定成果29项,其中包括一个国家超级稻新品种,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15项;编写专著(教材)320余部,在统计源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2550余篇,在SCI、EI、ISTP收录研究论文180余篇;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多个省份推广应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成熟、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已进入北大图书馆、科技部科技信息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家国内权威核心期刊系统。
学校是江西省最早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属“聘外国文教专家AI类资格单位”,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同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先后接待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专家、学者共10,000余人次。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曾多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20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已初步建设成为学术氛围浓郁,文化品位高雅,校园环境优美,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的花园式学校。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努力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新跨越再创新的辉煌!
❽ 搜江西农业大学李凤英副教授的图片
这个学校我不了解,不过市场营销的专业我了解(我自己也学,呵呵),建议你最好去一些财经大学学这个专业,尤其是上海财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他们的这个专业比较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和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创始人彭星闾教授,早在1979年便开始在商业经济专业开设市场营销学。彭教授是我国第一个市场营销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在全国市场营销界具有重要影响,为我校市场营销学学科和课程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负责人万后芬教授,承上启下,为推动学科和课程不断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万后芬教授十分注重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是2003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中唯一的一位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的国家名师。汤定娜教授、宁昌会教授、应斌副教授等均为博士,优秀主讲教师,他们在市场营销学教学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科和课程的持续发展后继有人。在长期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特点,打造了自己特有的学科优势,已经在某些方面居于本领域领先地位。我们形成了国家名师领衔,博导引领、青年教师博士化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三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出版多部获国家级奖的优秀教材,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本课程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两度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2003年获湖北省精品课程称号,2004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❾ 江西农业大学好吗"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怎么样啊
这个学校我不了解,不过市场营销的专业我了解(我自己也学,呵呵),建议你最好去一些财经大学学这个专业,尤其是上海财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他们的这个专业比较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和专业 的发展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创始人彭星闾教授,早在1979年便开始在商业经济专业开设市场营销学。彭教授是我国第一个市场营销 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在全国市场营销界具有重要影响,为我校市场营销学学科和课程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负责人万后芬教授,承上启下,为推动学科和课程不断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万后芬教授十分注重课程的改革和创新研究,是2003年首届国家 级教学名师奖中唯一的一位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的国家名师。汤定娜教授、宁昌会教授、应斌副教授等均为博士,优秀主讲教师,他们在市场 营销学教学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科和课程的持续发展后继有人。
在长期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点,打造了自己特有的学科优势,已经在某些方面居于本领域领先地位。 我们形成了国家名师领衔,博导引领、青年教师博士化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三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 ,出版多部获国家级奖的优秀教材,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本课程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两度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2003年获湖北省精品课程称号,2004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❿ 江西农业大学军乐团怎么样急~~
相信看这个这篇感受文,你应该知道一些了! 摘自***的博客
《我的大号情(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军乐团)》
不觉学大号也已经一年有余了,一年多来的辛酸与快慰现在想想犹如昨日。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我心爱的乐团和大号了,舍不得啊。。
我们学校条件不是很好,没有那么多的财力支持学生文化建设,乐器都是生锈了的,很多都是已经散架了还要用绳子栓起来用的。铜管全是星海的,长笛金音的有,林肯的有,单簧管都是金音的,全部都是七年前建团时学校咬牙拨10万置办的。放在其它乐团,十万块钱也就只够买几把长号吧。。。几年来不少人为了乐团真的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现在说起南昌的学生乐团,我们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了,这一点不用谦虚,其实大家都一样,起步晚,条件差。只是我们,可能是付出离开相对多一点的感情吧。。我们是农业大学,学种地的?呵呵,学种地的也会吹《mulan》啊。很多晚上乐团被学校后勤停电了,还是有人在那里对着黑暗吹长音,练连音。。
这一点不能不提到杨巍,我们的指导老师。和奥运冠军一样的名字却没有别人出名,但在我们心里,他比别人谁都有魅力。02年他学成来农大任教带乐团的时候,也就比他带一帮学生大不了几岁,是老师,是朋友,是兄弟。和队员这种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呵呵,八卦一下,他夫人也是我们乐团的师姐。。我想他这一辈子算是和我们乐团栓一起了,他跟赵瑞林学长号,现在却是什么都要教,带了小号带大号,带了圆号带中音号,乐团谁最累?不是衣服能拧出水的队员,是他。
进乐团之前我是想吹小号的,噢,说到这里,我们所有的队员都是对管乐几乎为白痴开始学的。后来无奈,我这一批就我身高最高,现在才明白为啥当初面试一进大厅上面一帮人就对着我诡笑,我还以为是为了让我放松呢,原来如此。。。大号实在缺人,挑一个愿意吹大号,适合吹大号的是在不易。我吹大号的之前对它真的是见都没见过,现在呢,我们乐团的大号声部可说是江西最好的大号声部了,当然,业余的。
对大号,我真的是付出了汗水,泪水,血水。不是夸张,在我们乐团,像我这样的大有人在,为什么我们这样拼命,只为不
负前人所望。或许我们并不适合吹这件乐器,或许我们的天资真的很差,或许。。。或许我们永远上不了台,但是我们是最热爱这乐器的,最努力训练的,最爱这音乐,最爱这乐团的。。。
所以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请来很多假,挂了很多科,依然要来乐团训练,演出,很多人违背父母的意愿在乐团坚持到毕业的最后一天,有人离开学校的最后时刻是在乐团度过的,有人半夜跑到乐团哭泣,有人把椅子拼成床睡在乐团。。
说了好多,只是因为我也要毕业了,可能此生从此再也没机会吹大号了,再也没机会和乐团排练了,此刻心情。。。无法言说。
大号让我学会了做配角比做主角还难,让我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低调。。。呵呵,学会好多,大号是我在乐团的第二个老师。
我知道全国有很多像我们乐团一样艰难地行走的学生乐团,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热爱着大号和音乐的人,我只想跟大家说,不管咱走到哪,与音乐为友,你将永不孤独。
提一些无关要的话题,我们队员的演奏水平是业余的,但乐团配合是专业的。我吹大号个人独奏能力不是很高,能吹《滑稽演员》,仅仅是能吹,上不得台面的,呵呵。
最后补一句,我们乐团的全名叫,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军乐团。我号箱号码41,一辈子都记得。。。
另外有个江西农业大学军乐团吧,进去看看。